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

时间:2023-07-07 10:46: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1

  一、教学目的

  培养儿童兴趣爱好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2.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蝈蝈、蛐蛐图片各一张。2.电脑、电视机、转换仪。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难点: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演示法、直观感受法、、设问导答法。

  六、教学过程:

  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倾听老师念儿歌。

  2.提问:

  (1)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哪个地方有趣?

  (2)蝈蝈和蛐蛐儿是怎样吹牛皮的'?听我再来说一说。

  (3)你听“蝈蝈”和“蝈蝈儿”有什么不同?我念“蛐蛐”的时候跟儿歌中的“蛐蛐儿”有什么不同?

  3.小结:儿歌中念的时候有“儿化音”,因为这是北京人说话的京味儿。

  4.指导幼儿份角色念儿歌。

  (提醒幼儿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5.组织幼儿完整念儿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2

  语言活动:蝈蝈和蛐蛐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模仿儿化发音及角色的音调,尝试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

  2.在听、说、看、演、玩中感受体验京韵儿歌幽默诙谐的独特韵味。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录音头饰道具若干双响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了解儿歌中角色的称呼。

  1.听蝈蝈和蛐蛐叫声,引起幼儿的关注。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在草地上玩过呀?

  师:听听看,这是什么声音呀?(蝈蝈录音,同时出示PPT国画背景)这是什么声音呀?

  再听听看,是什么声音呀?(放蛐蛐录音)哟,你们都听出来了,是什么声音呀?哦,蟋蟀,是吗?我们来看看,(出示蝈蝈、蛐蛐图片),是谁呀?这是谁?(蝈蝈)这是?(蟋蟀)。哎,我们南方人呢叫它叫蟋蟀,北方人呢,叫它叫蛐蛐儿。叫什么?(蛐蛐儿),对。

  2.看国画风格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小哥俩儿。

  师:今天呀,蝈蝈儿和蛐蛐儿来了,你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来说说看。(根据小朋友说的,出示PPT)如果小朋友说到颜色不同,就在PPT的表格中出现不同颜色,如果说到大小,就出现大小标记。谁大呀,谁小?蝈蝈大,用……蛐蛐小,用小标记来表示。蝈蝈大,我们叫它哥哥,蛐蛐小,我们叫它弟弟。

  二、在看看、找找、说说中学习儿歌前半部分,发现并体验儿歌的独特韵味。

  1.教师在节奏鼓点中,表演儿歌前半段,引发幼儿学习愿望。

  师:这小哥俩儿呀,今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下面请听陆老师来说一段。我是蝈蝈儿,我是蛐蛐儿,我是哥哥,我是弟弟。南山坡守着那块青草地儿,吃饱了肚皮就吹牛皮儿。好不好玩,想不想再听一遍?这一遍呀,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听听看陆老师讲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地方,挺好了。我是蝈蝈儿,我是蛐蛐儿,我是哥哥,我是弟弟。南山坡守着那块青草地儿,吃饱了肚皮就吹牛皮儿。

  2.共同寻找儿歌的`特点,模仿儿歌里有趣的发音、动作。

  师:听到了哪些?什么时候吹牛皮儿呀?(吃饱了肚子就吹牛皮儿,出示PPT5)刚才小朋友有没有听到,陆老师在念的时候,吹牛皮儿,我把舌头卷起来了说的,谁来说说看的。这是北方人说话的习惯,他们会把最后一个音,用舌头卷起来。吹牛皮儿。(请两个幼儿模仿一下)

  ①发现带儿化音词眼,模仿体验北方人说话的特点。

  老师: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个儿化音?(守着那块青草地儿)还有呢?

  看图谱整体说

  ②发现动作夸张有趣,表现对应角色的典型动作。刚才呀,陆老师在念的时候,还怎么样了?(引导说出动作夸张)我做了什么动作,做了哪些动作?

  ③发现角色发音不同,尝试发出有粗细轻重区别的音色。

  师:蝈蝈和蛐蛐儿讲的声音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了?谁大呀?谁小呀?蝈蝈的声音大,粗粗的,响响的,蛐蛐的声音小,小小的,细细的。

  3.用儿化音、动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儿歌,在说说做做中感受京韵儿歌的趣味性。师:那我们要不要来一次?想不想来一次,看着这图谱来。幼儿集体表演。

  刚才我发现这只蝈蝈的声音很响的,这边的蛐蛐声音细细的,我一下子就分清楚了,谁是蝈蝈,谁是蛐蛐儿。想不想再来一次。刚才我还听到他说的儿化音特备棒。吹牛皮。这一次要把动作、表情、儿化音、声音的高低,都要念出来,再来念一次。

  三、在听听、玩玩、演演中学习儿歌的后半部分,大胆表现哥俩吹牛的语言和动作,体验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

  1.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来解释吹牛的含义,为后半部分儿歌内容作铺垫。

  这小哥俩儿呀吃饱了肚皮就在南山坡上吹牛皮儿,猜猜看,他们会怎么吹?谁吹的,要把它讲出来。你真牛。蛐蛐会吹些什么?你来吹吹看。这小哥两呀真能吹,他们到底在吹些什么呢?想不想听一听?

  2.听录音,感知儿歌的句式结构。

  这小哥两呀,能不能吹?真厉害,那我们小朋友有没有听仔细呀?

  3.看图帮助了解对白含义,借助动作提示儿歌内容,表现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样。

  分角色听,出示PPT。A:蝈蝈吹了些什么呀?这个蝈蝈呀可真能吹,这么多动物,恐龙啊,老虎啊,大象啊,都归他管,叫它朝东,他不敢朝西,你觉得他现在是什么样的感觉?谁来把蝈蝈骄傲、得意的动作表演一下的?叫它朝东他不敢朝西,这个动作要怎么做?想不想把蝈蝈这个吹大牛的话一起来表演一下

  小蛐蛐可不甘示弱啦,他也要来吹吹大牛啦。(出示蛐蛐吹牛录音)听明白了吗?小蛐蛐也厉害了,他说了些什么话呢?(他们个个都称我为皇帝)小朋友,你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吗?皇帝是谁呀?谁来告诉我?皇上是古时候最有权力的人,是不是?还听到什么有趣的?谁来称我为皇帝,我们一起来把小蛐蛐得意的神情表演出来。

  4.分角色练习对话,在呼应表演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和动作。

  教师带上蝈蝈头饰,:看,我现在就是蝈蝈,你们就是蛐蛐儿,我们来打个招呼,老弟呀(老哥呀)老弟呀(老哥呀)那我来了啊“……”小朋友“……”我现在是,(蛐蛐),你们就是(蝈蝈)同上。

  四、语言、声音、节奏、动作、头饰配合完整表演儿歌,体会并大胆表现京韵儿歌的趣味性。

  1.戴头饰两两结对表演儿歌,拍手打节奏欣赏同伴的表演。

  看,陆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多的蝈蝈和蛐蛐,想不想来?请蛐蛐做这一边,蝈蝈做这一边。这边是蝈蝈老哥……来打声招呼,想不想来表演一下。这边是南山坡,来,一个蝈蝈对一个蛐蛐,有没有准备好。好,来。(打节奏)

  我喜欢这只蛐蛐,他把动作都做出来了。提要求,再来表演。

  这小哥牛皮可吹大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怎么了?(出示PPT公鸡)教师表演最后一段。

  发生了什么事情呀?一只大公鸡……原来呀,说大话、爱吹牛皮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能不能说大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蝈蝈和蛐蛐】相关文章:

蝈蝈和蛐蛐大班教案04-25

蝈蝈和蛐蛐教案01-31

《蝈蝈和蛐蛐》教案04-01

幼儿园大班儿歌教案:蛐蛐和蝈蝈02-04

蝈蝈与蛐蛐教案03-17

《蝈蝈与蛐蛐夜》教案01-16

蝈蝈与蛐蛐教学反思04-21

《蚂蚁和蝈蝈》教案06-17

《蚂蚁和蝈蝈》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