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术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尝试进行圆的借形想象。
2、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学习在画面中心安排主要形象。
活动准备:记号笔、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
师:骨碌碌,草地上滚来了三个蛋宝宝,这些蛋宝宝是怎样的?
师:你们可别小看这些蛋宝宝, 他们可厉害了,会变魔术,看变出了什么?(小鸡)
二、感知小鸡的头部特征并学习画小鸡
1、感知小鸡的外形特征。
师:小鸡长的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身体,尖尖的嘴巴,圆圆眼睛,两只小脚)
2、观察不同形态的小鸡。
师:这些小鸡在草地上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1) 师:小鸡的头抬的高高的,小嘴巴张的'大大的,在做什么呢?(在叫妈妈)
(2) 师:小鸡的头低了下去,小眼睛也盯着地上。(吃米)
(3) 师:小鸡把头转了过去,小眼睛和小嘴巴也都转过去了,它在做什么?(找朋友)
3、蛋宝宝变魔术。
师:蛋宝宝真厉害,能够变出这么多的小鸡。还有一些蛋宝宝也要变小鸡,想看吗?
师:看它是怎么变出来的?示范:圆圆圆圆画个圆,找到一边画眼睛,眼睛边上是嘴巴,身体下面是小脚。
师小结:原来蛋宝宝加上头、画上眼睛、嘴巴、小脚,就会变出一只小鸡了。
2、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变一变。
师:有没有小朋友也想来试试?你想画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
三、幼儿创作
请每个幼儿在操作纸上作画,要让蛋宝宝变出各种动态的小鸡来。
四、作品展示交流
师:你画的小鸡它在做什么?
美术教案 篇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施教时间:9月18-22号
课后记
使用水粉进行邻近色的练习,色彩的比例和加入水分的多少都影响学生的作品效果。水粉练习还应在今后加强。
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二)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 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评: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评:大灰狼是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它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马上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应,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激起幼儿插"篱笆"的欲望,为下面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添加大灰狼摔跤的环节,使活动自然过渡。)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幼C:" 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评:组织讨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幼儿能进一步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3)" 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评:这是一个对幼儿的画作的环节。让大灰狼来哪些线条画歪了、画短了?哪些地方画少了?幼儿在活动中,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画得不太好,并通过对付大灰狼,及时地进行更正。最后大灰狼的.话,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幼A:"我们再多插些篱笆!"幼B:"我们搬走吧!"幼C:"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评:这个环节了幼儿继续用粉笔画直线的机会。同时,幼儿观察篱笆的过程,也是对作品再次的过程,增强了判断能力,更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同时也了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机会。)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评: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的部分。通过战胜大灰狼,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
美术教案 篇4
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寻找身边的实例)?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中国民间美术的寓意有哪些?这些问题通过网络发给学生思考。
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俗的传承还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留传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文字、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等,它们无不蕴藏着美。它健康地发展和延伸着的民族精华,也总是以它与时代相适应的面目存在于社会中,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最富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是中国民间美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乡土味”可以概括为“真”与“拙”两个字,民间美术的“真”是一种通过运用“视觉思维”来对客观事物作真实的表现,它突出表现了对象的鲜活的生命征象而不是外表形象;“稚拙美”,民间美术的稚拙美来源于原始艺术,最能体现出人类童年天真憨稚的美感。中国地大物博,民间美术品种也多如繁星,美不胜收。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在这堂课中让同学们感受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美在民间用不朽”呢?唯一的途径是让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中国民间美术品。
知识目标:
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形式与艺术特征,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明确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简述: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太多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与艺术精华,灿烂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统习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中华民间艺术更是蕴涵着华夏民族最基本且最深刻的文化内涵,万物生生不息的民族本源文化基因,了解并传承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美术,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内容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理解这几部分构成。罗列了剪纸、年画、刺绣、玩具、等民间美术。本课将以图片/录相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民间美术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教学目标 ]
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讲解和欣赏,使同学们掌握民间美术的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
[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艺术语言的理解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2分钟)
首先,放一段新年的欢庆歌曲,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老师:提问同学们在新春佳节都会做些什么?
学生:大扫除,买年货,贴对联,贴年画,剪纸等等.
我们这里就出现了民间的美术作品.
现在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为什么?这些美术作品有剪纸,年画,彩塑,玩具和绣花等等.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5分钟)
老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分析什么是民间美术以及它有什么特点。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男生:所谓民间美术就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老师总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哪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学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老师: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摆出的美术作品中有哪些民间美术吗?
学生:剪纸、年画、泥塑、风筝、。
老师:我们现在就分别来讲讲这些民间美术有什么特点?
(1) 剪纸(5分钟)
师:记的小时候过年我们都贴窗花,挂灯笼,给节日增加喜庆色彩
(放一段剪纸录象让学生感受一下)
(2) 年画(10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依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看图片《一团和气》同学们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 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 ,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
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3) 刺绣(8分钟)
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哪些了解呢?
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4) 玩具。(4分钟)
首先拿出一个木偶,向同学们问好,刚才谁向你们问好啦?
接著让学生回忆儿时玩过哪些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图片《泥狗》 、 《布老虎》 、 《泥老虎》。
主要的民间玩具有风筝,泥玩具,布玩具和活动玩具
<1>风筝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民间美术了,每年的4月21号就在我们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今年我们不看我们当地的风筝,而是看看北京的风筝,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3>布玩具:布老虎
5. 民间雕塑(2分钟)
放一些雕塑的图片,让同学们边看边想想雕塑有什么特点,类型和风格.
生:雕塑有圆雕和浮雕
老师通过图片向同学们讲解.
〈四〉小结(3分钟)(加背景音乐)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同学们一起来谈谈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然后老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分钟)
同学们课后亲自尝试制作一下,剪纸,泥塑,刺绣,等手工艺品。
〈六〉本课结束,师生再见
美术教案 篇5
美术第九册《画人像》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作品分析-探究式学习-学生活动-教学评价。在作品分析中学生了解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在示范环节中,教师请一位同学做模特,用线演示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大胆表现人物的特点及线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用线表现人物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能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描画,教学目的基本达到。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正是让学生认识比例知识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测量、计算,找出黄金分
割比,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知道黄金比例并且会用比例知识进行绘画,课堂效果很好。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的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了解一些陶艺历史,我做的罐和壶使学生对陶艺产生了兴趣,学习不同造型的罐和壶的制作方法。 我做的'罐和壶
2、操作领域:学习制作的方法,能做一个简单的“罐和壶“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陶艺知识,学习制作“罐和壶”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制作的方法,并可以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泥土吗?
二、用布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学生上台摸一摸陶罐,分析一下罐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三、讨论制作方法。如果要做好一个陶罐要从哪里入手,学生讨论。出示:毕加索的《鸟形壶》,学生讨论是如何来制作的,教师总结、演示制作方法。
四、研究“装饰”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展示,教师总结,学生自由想像。
五、制作“罐和壶”,可以模仿书本,也可以自己想像。
六、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开展活动。罐壶展示会,学生每人一张评价纸,把自己最喜欢的几件作品名称写下来,并写好在哪里,还有哪里要修改。学生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
八、课后延伸: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罐和壶的图片,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九:收拾活动场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
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
2.形状特征——对称
(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5分钟):
1、师扮演小兔子开商店,设置情境: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
(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纸后一双鞋垫完成。
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
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6分钟):
1、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的.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对称)
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6.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画中心图案
(2)画周围花边
(3)和底色注意对比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
(1)留下1cm的白边
(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
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
(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
2、收拾整理:
板书: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中,让学生体验到了一次创造美的过程,并启发学生将自己独特的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设计的鞋垫图案没有雷同,表现的非常丰富,非常棒。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的乐趣。
2、知道鲨鱼、章鱼、小丑鱼的结构特点,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3、运用不同的方式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海底世界的照片、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上个星期老师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里的鱼漂亮极了,我把它们的照片拍了下来,你们想看吗?" 教师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已经布置好的墙面。 教师介绍鱼的形状、颜色及海洋里的景色。
二、基本部分:
1、播放《海底总动员》的光盘
教师:老师一放这个光盘小朋友们就都笑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画片吗?
幼儿:海底总动员
教师:谁知道《海底总动员》里,有什么鱼?
幼儿:有小丑鱼、鲨鱼、章鱼、还有海龟……
2、它们长的什么样? 教师分析鱼的结构,介绍鱼的画法。
①小丑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椭圆,画出鱼头,再画鱼的眼睛,开口处画鱼的嘴巴,然后画鱼鳍,有背鳍、胸鳍、腹鳍,最后给小丑鱼画上美丽的花纹,可以是长条、三角,也可以是圆圈。
②章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圆,在圆上画章鱼的眼睛、嘴巴,最后画章鱼的触手,是长长的椭圆,弯弯曲曲的,可以多画几个。
③鲨鱼。先画一个长长的.椭圆,后面不封口,再画鱼鳍、鱼尾,最后画鲨鱼的眼睛、嘴巴、鳃裂。
3、交待作业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很多材料有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和剪刀,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拿。鱼的颜色可以涂得鲜艳些,还可以画些水草、珊瑚、贝壳,这样画面就丰富了。幼儿作画,教师适当指导能力差的幼儿画鲨鱼、章鱼,并安排好画面;鼓励其他幼儿均匀涂色,大胆的想象。
三、结束部分:
将幼儿作品和海底世界的照片贴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墙饰,引导 幼儿欣赏,并说说哪些鱼画得好,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9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1、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 “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
(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0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17
美术绘画教案02-20
《大树》美术教案03-06
美术雪教案03-14
美术颜色教案02-22
小学美术的教案02-23
美术艺术教案02-23
春天美术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