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灌输式”的教学不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螳螂太太的新家》这本绘本是将数学元素融入故事情节,以形状为线索讲述故事,使幼儿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图形及图形的变化,从而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活动而言,从形式来说比较新颖、从内容来说比较有趣,能够激发起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神奇和乐趣。
3.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要介绍一位动物朋友给你们认识,它是螳螂青青。”
二、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组合及变化。
1、“青青它有一双能干的手,会用图形宝宝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重点提问:你们看它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东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待在一起能变成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2、同时出示图片:房子和电视机。
重点提问:再看看这两个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咦,它们都用了三角形和长方形,怎么变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位置不一样,变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三、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的多个组合。
1、青青不但会做这么多东西,而且它还想到了要给好朋友们做东西。它给瓢虫做了一张椅子,谁能告诉大家都有哪些图形躲在这张椅子上?
(1)幼儿讨论。
(2)哦!它是用了1个圆形和5个长方形做了这张椅子。
2、青青还给小蝈蝈儿做了一辆滑板车,这辆滑板车是用哪些图形变出来的?用完整的话来告诉大家。
(1)幼儿讨论。
(2)哦?青青用3个长方形和4个圆形做了这辆滑板车?哪3个长方形啊?这个也是长方形吗?它长的这么瘦也是长方形啊?为什么?哦,胖胖的长方形和瘦瘦的长方形它们都是长方形。
4、小结:圆形有大大的圆、小小的圆,长方形有胖胖的长方形和瘦瘦的长方形、高高的长方形和矮矮的长方形,这些不同的圆形和长方形拼在一起可以变成许多许多的东西。
四、幼儿操作探索,拓展经验。
青青妈 妈的生日快到了,青青决定送给妈 妈一幢新房子。
螳螂太太想请你们去她的新家做客,你能用图形给螳螂太太做一样礼物吗?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以绘本来引出课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在听听讲讲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时,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没有更好的递进,要求不是很明确,老师对幼儿一剪刀剪直的方法应加以引导,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把握图形的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很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7以内的加法。
2、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卡、幼儿操作材料、小朋友图片、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用打电话的方式,列出不同数字的.排序。
1、我们想让达达、明明、丽丽来做客,我们怎么样才能通知他们呢?
2、打电话要知道电话号码,我们一起来查一下,他们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这么多的电话号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教师:我们每个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几个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就会有不同的电话号码。
二、学习7的加法。
1、还有两个动物朋友还没有通知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电话号码。
2、观察数字和对应的号码,让幼儿写出正确的电话号码。
三、幼儿操作,感知数字的变化。
四、互相检查幼儿作业,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打电话,还有哪些办法与幼儿联系。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直尺却使用的较少。直尺有什么用?怎样使用直尺?小学生为什么要用直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直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探索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子,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四、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子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子,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子。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子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子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子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4、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子,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子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子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子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子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
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子”博览会。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图片--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苹果7个、梨子3个。
2.小动物卡片(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看图列6的算式
1.出示图片:4个大皮球,2个小皮球
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
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
3.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
如 4+2=6 2+4=6 6-4=2 6-2=4
二、看图列10的'算式
1.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
“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
3.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
(1) 7 + 3 = 10
苹果是7个(部分数),梨了是3个(部分数),总体是10个(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2)10 -?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10是总数,3部分数,7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 - 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
1.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
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2.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
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
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
书面练习;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重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难点:
尝试编不同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粗的记号笔2支。
活动过程:
一、复习4的组成。
1、教师: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我先出一个数字,我们一起来拍手,
我拍手的次数和你拍手的次数合起来要是我出的数字。我出数字?
2、教师:小朋友我问你,我的手儿拍一次,你的手儿拍几次?
学生:钟老师回答你,你的手儿拍一次,我的手儿拍两次。
幼儿动手操作,探索4的不同分法。
二、学习4的减法。
1、出示飞机,编应用题。
师:黑板上有几架飞机呢?飞走了几架飞机?黑板上有还剩下几架飞机呢?你们能看着刚才老师的操作,来编一个应用题吗?为什么问“还剩下”呢?
(请小朋友来用粉笔在黑板上记录)
2、列减法算式。
师:用什么算式表示这道应用题呢?这道算式是怎么表示这个应用题呢?
3、同样的方法来学习4的其他组的减法。
二、幼儿操作活动。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本子和铅笔。等会请你们来写算式好吗?怎么写呢?就是听老师来说一件事情,然后你们就来写上正确的算式好吗?你们写好了还要想一想你们的算式是怎么样表示我说的`这件事的。
教师来口报应用题,幼儿列算式。要求幼儿要认真听清楚老师说的事情,然后在认真写。
教师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列的算式。
评价幼儿的操作活动。
三、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1-12
大班智力数学教案03-01
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5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06-28
大班数学教案《拼图》01-02
大班数学教案:青蛙01-02
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02-16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