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4 13:28:3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8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府苑幼教集团大自然幼儿园的张春梅,今天我展示的是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宝宝排排队》

  按规律排序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些难度的,幼儿虽然能够用小眼睛看出排列的规律,但是不能较好地用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我主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进行学习、理解。在学习与理解中对于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请他们动手排一排,再引导幼儿一起检验,利用个别操作和集体操作中幼儿浓厚的积极性,让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我的介绍完毕,希望大家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活动过程:

  一、红绿椅子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宝宝们,你们看,今天的小椅子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什么颜色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不好?

  幼:红色、绿色、红色、绿色……。

  师:绿椅子和红椅子一个跟着一个排排队,好看吗?

  师:图形宝宝也想像它们一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排队。

  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请小朋友找把小椅子轻轻地做下来,图形宝宝来啦!

  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了几个。(1个)

  3、教师边放圆形边说:圆形宝宝请你排在小红旗的小后面,圆形宝宝后面跟着谁?同时出示三角形图片。三角形宝宝请你排在红线上,三角形宝宝后面跟着……。出示圆形

  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哦夷,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

  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

  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

  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

  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像前面的图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

  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

  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1、它们怎么排排队的你们记住了吗?现在图形宝宝要和小朋友玩躲猫猫的游戏,请小朋友把小眼睛遮住,不许偷看哦,师将圆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藏起来了?

  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

  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

  四、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

  1、师:哎呀,玩到现在一直都是谁排在前面呀,三角形宝宝有一点点不开心了,它说圆形宝宝我也想排在最前面,你能让我排在最前面吗?

  2、师:圆形宝宝说,好吧,就让你排在最前面,不过要请你排在小红旗后面,后面的宝宝都要跟着你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

  3、师:你们猜三角形宝宝后面是……都排在什么上面。你们想不想帮助它们重新排一排?

  4、师:看一看上面有什么,长线是让谁站在上面的呀,帮助谁排在最前面呀。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结束活动师: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到外面找找还有什么是一个一个排排队的。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本次设计的小班数学《给图形宝宝排队》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五个环节:黄蓝椅子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幼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我用一红一蓝的板凳摆放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环节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利用红花和一条直线的特征,进行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图片,让幼儿发现其图形的排序规律。大部分幼儿能够发现其规律,能够大胆的参与进来。而个别有幼儿却说:"接下来是小花!"在红花的设计上有所欠缺,误导个别幼儿寻找图形规律的特点,或许可以不设计红花,只提供直线;这样让幼儿更加清晰观察;在第二个环节过程中,我和幼儿的互动比较的多,幼儿参与性也比较高。

  在第三环节幼儿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时,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游戏,我感到很高兴。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举手想讲述哪个图形宝宝藏起来了,说明这节课的教育目标已经达到。在活动过程中,我将圆形宝宝藏起口袋中,借此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集中过来,再请幼儿找出规律来排排队,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才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我及时表扬幼儿,幼儿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活动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起来。

  前两个环节中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但我也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首先我的语言不够精炼,再是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尽量做到最好,做到意简言骇,尽量给幼儿足够多的操作机会。

  最后一点就是在集体操作时,我缺乏一点灵活性,活动有点死板化。一直围绕着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等等的规律进行教学,小班的幼儿能力也在逐渐的加强,我在考虑是否可以在多一些的图形,让幼儿更加灵活自主的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也让幼儿更加快速的掌握。

  操作活动结束了,我用结束语结束了本次活动。是不是可以让幼儿把图形宝宝都收了起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

  每一次的活动,都给我吸取了很多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自身存在的不足,希望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堂实录:

  一、小魔术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师:(出示彩色纸)这是一张黄色(幼儿说)的纸。

  我要把它变成四根一样的纸条。(取两根)

  师:看好了,我要变了……

  师:现在它们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幼:这个小了。(手指着短的一根)

  幼:变短了。

  师:真棒!是啊,有一根变短了。这一根呢?

  幼:没有变。

  幼:变长了。

  师:其实啊,这一根没有变,跟它比起来长一些。我们就叫它长纸条,短的这个呢,就叫短纸条。跟老师一起说——

  师幼:长纸条、短纸条,长纸条、短纸条。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怎么变的吗?

  幼:想。

  师:看仔细了!这个手指悄悄地把上面的纸往下一压,再赶紧捏住就行了。你们也来变变吧!

  师:轻轻地从篮子里拿出两根纸条。带着一起变,再指导个别孩子。

  师:你们都成了小小魔术师喽!把纸条举起来说说哪根长哪根短。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汽车的大小的不同,认识大小标记。

  2、能按一定的顺序将汽车排序。

  3、乐意参加活动,体验操作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配套ppt。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1、观看汽车王国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欢迎小朋友来到汽车王国,今天是国王的生日,你们愿意为他一起庆祝吗?”“小精灵带着我们一起去见国王,我们会经过三个停车场,必须完成3个任务才能见到国王。”

  2、观看PPT,进入第一个停车场,出示三辆小汽车,引导幼儿按汽车大小排序。

  (1)师:“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停车场有几辆小汽车,?”“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2)出示大小标记,重点理解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师:“小精灵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汽车排好,大的汽车排在小红旗的后面。”幼儿操作。

  (3)进入第二个停车场,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自己操作,将汽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

  师:“小朋友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是:小精灵请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最小的排在小红旗的后面。”幼儿操作。

  (4)进入第三个停车场,请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汽车排好。

  师:“这个停车场有点特别,小精灵希望小朋友也来帮按照一定的'顺序帮汽车排排队。”(幼儿自由发挥操作)

  3、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已经完成了小精灵布置的任务了,现在就跟着小精灵一起去为国王庆祝生日、一起去吃蛋糕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准确记忆颜色和数字组合的排列顺序,通过游戏幼儿从一个层面上的记忆,逐步过渡到两个层面上的记忆,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符号类信息的记忆能力。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兴趣,教师结合中班幼儿对颜色已很熟悉特点,由颜色记忆排序再到颜色和数字同时记忆排序。使活动层层深入,最后选出今天的“汽车管理员”,幼儿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由于每个幼儿的记忆方法有差异,,教师应在活动中,多关注、多强调幼儿记忆的方法,并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自己的记忆方法,形成互动,达到经验共享,提高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活动过程 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

  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比一比,看谁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镜子,体验“1”与“许多”的关系

  将幼儿集中到大镜子前,提问:大镜子里有谁?(引导幼儿说一说有许多小朋友)邀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猫,和老师一起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主班老师面朝镜子背对幼儿做睡觉状。当主班老师(老猫)嘴里念到:“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悄悄往外跑”时,配班老师悄悄请一个幼儿起身躲到屏风或布帘后面去(不能被镜子照到),主班老师睁开眼睛问:“几只小猫跑了?”幼儿回答:“1只。”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躲到屏风后面时,老师问大镜子:“每次只有1只小猫跑掉,怎么我的许多小猫都没有了?”(让幼儿发现许多只被分成了若干个1只)这时,配班老师逐一请幼儿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问:“几只小猫回来了?”该幼儿答:“1只。”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再问:“每次只回来1只小猫,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只小猫呢?”(让幼儿再次发现若干个1只合起来就有了许多只)。

  活动延伸 教师还可结合平时的各种生活、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如分餐具、发点心等。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运用图形的特点,进行组合,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3、促进思维的准确性,加强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大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大纸盒、示范图、音乐。

  幼儿:各种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手一份、白纸、记号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图形“变魔术”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1)、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三角形)

  了解图形特点

  (2)、依次变出正方形、圆形并进行提问,了解图形特点。

  二、图形找朋友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1、出示大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图形颜色和形状,到大图板上找到相应的朋友(对应的颜色和图形)。

  2、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结果。

  三、图形变变变

  1、出示大图,让幼儿看看图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

  2、幼儿操作: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图形拼成一幅画。

  3、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的作品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一、 设计意图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二、 活动内容:

  做客——按数取物(5以内)

  三、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四、 活动准备:

  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 子两颗。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五、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练习点数唱歌

  《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小动物。

  (二) 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 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教师掷有点卡的 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 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2、教师掷有数字的 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交集、分类,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物体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物体的特征。

  2、学习用符号表示交集的关系。

  3、在观察、讨论中感受、理解交集的意义,学习按交集的要求分类。

  活动重点:

  学习交集、分类,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物体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物体的特征。

  活动难点:

  学习用符号表示交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p36,每人一份。

  2、黑板、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两个集合的交集部分。

  1、教师分别出示红圈和蓝圈(见附图一)。

  师:这里有两个什么圈?

  2、教师将红圈和蓝圈的一部分交叉重叠在一起(见附图二)。

  师:现在红圈和蓝圈怎么了?

  师:红圈和蓝圈交叉的位置在哪里?谁来指出交叉的部分?

  师:这个交叉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呢?(既是红圈部分,又是蓝圈部分)

  二、根据特征标记在集合圈中放物体。

  1、教师出示各种气球(如附图四)

  师:这里有什么?都是些什么样的气球?

  2、教师出示标记放在相应的位置(如附图三)

  师:这里有些什么标记?

  师:想一想,根据这些标记,这些气球分别应该住在哪个圈里?

  3、幼儿根据标记选择摆放相应的气球。

  师:谁能看着这些标记将气球分别放进相应的圈中?

  三、学习按交集要求分类。

  1、师:红圈中住着什么样的气球,蓝圈中住着什么样的气球?中间的圈里又住着什么样的气球?

  2、师幼讨论:为什么小的黄气球可以住在中间的圈里?

  3、教师出示一个小的'紫色的气球。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气球?

  师:这个气球能住在红圈、蓝圈交叉的位置吗?为什么?

  四、幼儿完成操作练习。

  1、画圈。(幼儿操作材料p36,第1组)

  师:画一个大圆圈将红蝴蝶圈在一起,再画一个大圆圈将小蝴蝶圈在一起,看看哪些蝴蝶在两个圆圈交叉的部分,想一想中间交叉部分的蝴蝶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是小蝴蝶。(师幼一起认识一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小蝴蝶,因为材料纸上的蝴蝶大小不太明显)

  2、画标记。(幼儿操作材料p36,第2组)

  师:黑圈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篮圈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黑圈和蓝圈交叉的部分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在旁边的空格中画出相应的特征标记做记录。(同样做练习之前和幼儿一起认识一下大小棒棒糖)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数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2、通过活动,让幼儿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各种有趣的数字现象,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数字的奇妙,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有趣的数字现象》。

  2、0---9的数字大、小卡片若干;排序卡10张;电话号码记录本6本。

  3、量尺、方秤及相关记录表。

  4、水彩笔。

  5、幼儿已初步有自测身高、体重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利用多媒体引出课题:

  观看多媒体课件《有趣的'数字现象》。

  二、 探究有趣的数字现象:

  1、观察、讨论小兔、小猪、小羊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拨打这三个电话的结果如何?

  2、游戏:打电话---请八名幼儿手持数字按要求进行排序,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并当场进行拨号通话。

  3、小结:相同的几个数字在一定的要求下经过不同的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三、 讨论:生活中的数字现象和作用

  1、在生活中什么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2、如果没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四、 分组操作活动:

  1、制作电话号码本

  2、自测体重并记录

  3、自侧身高并记录

  4、玩具数量的统计和记录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1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数学教案06-12

小班数学教案06-10

小班数学教案01-08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3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4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3-16

【精】小班数学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