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31 07:02:0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品】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精品】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新词: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摇晃并能用动作表示。

  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活动。

  活动准备:

  1、事先丰富幼儿有关风的知识,带幼儿观察风来时物体的变化。

  2、根据诗歌内容制作的课件。录有“风”的声音磁带。画有国旗、风车、麦穗、头发、裙子等物体的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以听“风”的声音引出课题: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

  2、哦,原来是风的声音,你们有没有看见过风呢?那你们是怎么发现风的呢?

  3、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题目就叫《风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理解、欣赏诗歌。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诗歌,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诗歌里有谁回答了“风在哪里”这个问题?树叶、花儿、小草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遍。

  3、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语言。

  (1)、树叶、花儿、小草是怎么说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画面)

  (2)、如:幼儿说:“树叶说:‘当我翩翩起舞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教师就点击出现树叶翩翩起舞的画面。

  (3)、你们知道什么样是翩翩起舞吗?你们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示一下?(请个别幼儿表演动作)

  (4)、那我来做风(教师作吹风状),你们来做树叶,大家一起来做树叶翩翩起舞的动作吧!

  (5)、我们一起也来学学树叶说的话,树叶怎么说的?(集体边做动作边学说“树叶说:‘当我翩翩起舞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6)、那花儿、小草又是怎么说的呢?(方法同上)

  (7)、刚才诗歌里还说到了关于春、夏、秋、冬的'话,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这里也是幼儿说到一句,就展示相应的画面,并集体学说这句话

  (8)、这四句话我都非常喜欢,你们能不能再朗诵一遍给我听呢?(幼儿朗诵诗歌后半部分)

  三、学习朗诵诗歌。

  1、这首诗歌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来朗诵一遍吧!

  2、这么好听的诗歌,如果我们能用更好听的声音来朗诵,再加上一些好看的动作,肯定会更棒,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3、我们一起朗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好吗?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最棒的!

  四、学习仿编诗歌。

  1、风还会吹到哪里呢?还有哪里也会动呢?(幼儿自由回答)

  2、那国旗、头发、风车、裙子会怎么说呢?我想国旗会这样说:“当我随风飘荡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3、幼儿仿编其它物体说的话。

  4、教师选择其中三位幼儿仿编的诗句,编成一首新的诗歌。

  5、哇,你们可真了不起,会当小诗人编诗歌了,还有谁愿意编的吗?

  6、有这么多的人都想说呀!那好,我在你们的椅子下放了小图片,请你们3个人一组,一边看着小图片一边编一首新的诗歌。

  7、请2—3组幼儿上台表演朗诵。

  8、我们一起去朗诵给弟弟妹妹听吧!结束。

  附诗歌:

  《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树叶说:“当我翩翩起舞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花儿说:“当我频频点头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小草说:“当我轻轻摇晃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就在我们的身边。

  春天它吹绿了大地,夏天它送来了凉爽,

  秋天它飘来了果香,冬天它带来了银装。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鱼和鲨鱼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2、激发幼儿喜欢小鱼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

  难点:分辨小鱼和鲨鱼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

  大海图一幅,各种水生动物。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海边”。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大海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螃蟹、海马、乌贼虾、带鱼、鲸鱼、小鱼和鲨鱼等。

  二、初步感受小鱼的鲨鱼的音乐。

  1、自由想象音乐。(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鱼和鲨鱼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鱼游,哪是鲨鱼游。(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鱼游的音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鱼怎么游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游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鱼游。

  D、老师请出一位能跟着音乐节奏游的“小鱼”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这条小鱼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E、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F、小鱼还可以怎么游?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G、跟音乐不同的小鱼游。

  (2)欣赏理解鲨鱼的音乐。

  A、听听着段音乐是谁来了?

  B、鲨鱼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鲨鱼遇到小鱼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D、辨别小鱼逃跑的乐句。

  音乐中有小鱼逃跑的乐句吗?我们来找一找!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A、老师做鲨鱼,小朋友做小鱼,小鱼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鱼游动作参加游戏。

  B、听到小鱼逃跑的乐句,才能逃跑。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做鲨鱼再次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特征,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2、知道各族儿童是一家,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儿童的感情。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观看国庆节的有关庆祝活动了解民族柱等知识、熟悉音乐《爱我中华》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课件)“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们知道我国有那些少数民族?这些小朋友都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有些什么特征呢?”

  “今天电脑老师要来告诉我们这些小秘密。”

  2、操作课件了解少数民族特征

  (1)老师交代要求“你想了解哪个少数民族娃娃就移动鼠标点到少数民族娃娃身上,然后按左键点击。”

  “戴上耳机边看边听。”“看完一遍要重复播放的按三角键。”“如果想了解别的娃娃就点击X键再次点击别的娃娃。”

  “我们比一比谁听得仔细了解得多。”

  (2)幼儿操作

  (3)集体交流出示图谱提醒幼儿完整讲述

  3、集体交流明白各族儿童是一家的道理(出示民族柱)“这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为什么各族儿童是一家要团结呢?”

  4、游戏:各族儿童是一家“小朋友说的真好,原来我们各族儿童是一家,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舞来。姚老师还带来了别的大班小朋友做的民族服饰,让我们打扮一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起来。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我授课过程中,针对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我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设计教学流程,做到以学生为本,运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自己的`创编和老师的指导,展开教学。

  1、节奏练习“XX XX︱XX 0︱”。把握歌曲中重要的节奏特点,解决歌曲的难点。认识反复记号,讲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2、学唱歌曲。这首歌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歌词多、生字多、节奏较难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多听范唱熟悉歌曲,加强记忆。

  3、表现歌曲。利用学生的童趣,根据歌词即兴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这一环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表现,是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还能够帮助学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通过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并能与他人沟通交流,融洽感情,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摇篮(诗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让幼儿熟练地朗诵诗歌《摇篮》。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幼儿学会朗诵诗歌《摇篮》;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续编诗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入活动室,然后音乐转成摇篮曲,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课件中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她,怎样哄?谁是宝宝的摇篮?幼儿集体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启发幼儿想象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谁是它们的摇篮?谁会哄宝宝睡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摇篮》。

  二.欣赏诗歌: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摇篮》,让幼儿欣赏诗歌。

  三.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1、蓝天是什么?摇着谁?

  2、第二张图上什么是摇篮?摇着谁?

  3、第三张图上什么是摇篮?摇着谁?

  4、第四张图上什么是摇篮?摇着谁?

  然后分段启发性提问:“你觉得宝宝舒服吗?谁是星(鱼、花、小)宝宝的摇篮,谁在哄宝宝睡觉?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为什么是轻轻飘?变成重重的可以吗?”并通过动作模仿,让幼儿深入了解诗歌中的白云轻轻飘、浪花轻轻翻等动词的运用,感受诗歌中的美,并结合分段跟诵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五、结合课件完整欣赏诗歌,幼儿跟诵。

  六、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歌说给大家听。

  七、幼儿集体完整的朗诵诗歌。

  八、仿编诗歌。“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诗歌记住了,那大家想不想当回小诗人,自己编诗歌呢?”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仿编。

  九、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不仅帮忙把小宝宝送回了家,还过了回诗人的瘾,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大自然里还有许多的小宝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并帮他们找到摇篮好吗?”

大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2、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游戏,让幼儿获得玩矛和盾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3、使幼儿懂得安全游戏,进一步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乐磁带“中国功夫”;“雪花和雨点”,录音机一台。

  3、对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

  4、小头盔每人一只。

  游戏过程:

  1、老师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幼儿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2、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3、通过老师讲解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4、幼儿游戏“有趣的矛和盾”

  (1)两人一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戏。老师指导幼儿一人用矛攻击一人用盾保护自己。

  (2)两人一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戏。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增

  加游戏乐趣。老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提醒幼儿不能攻击对方脸部,增强安全意识。

  (3)每人戴好头盔继续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对方冲击进行游戏。

  (4)分组请客人老师和自己玩游戏。

  5、放松游戏:“雪花和雨点”。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黄叶在生命垂死之际还帮助小动物的感人故事,领会散文所表达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主题,萌发助人为乐的愉快情感。

  2、能用完整、较连贯的语言讲述黄叶还可能带谁去旅行。

  3、感受散文中对秋季景物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如:忽悠、小心的飞着这些词语。

  活动准备:

  幼儿会唱《小树叶》、动画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唱着《小树叶》的歌导入活动

  歌曲中小树叶说:“春天我会回来。”你觉得小树叶真的会回到树妈妈的身边吗?为什么?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有一片黄叶在树妈妈的身上摇啊摇,一阵风吹来黄叶飘落了下来,在空中跳起了舞来,接着慢慢地落到了地上,贴在大地妈妈的胸口上。黄叶儿离开了树妈妈,来到了大地妈妈的环抱,这时它是什么心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二、分段欣赏散文

  1、播放动画1

  2、提问:

  黄叶儿碰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一起来完整地讲一遍。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

  黄叶儿除了帮助小蚂蚁,还会有谁得到黄叶儿的帮助呢?

  3、看动画2

  黄叶儿又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小结:黄叶儿这么体贴,这么细心,让老瓢虫感到非常的舒服,最后(老瓢虫幸福地睡着了

  三、散文仿编,分析黄叶的精神。

  小蚂蚁、老瓢虫都得到了黄叶儿的帮助,黄叶儿还会帮助哪些小动物呢?,你们也来编一编,可以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黄叶儿帮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它继续飞呀飞,(看课件)

  黄叶儿到哪里去了?

  他为什么会做甜甜的梦?

  四、完整欣赏散文。

  黄叶儿的故事多感人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散文《黄叶儿》,散文的名字叫什么?《黄叶儿》

  完整欣赏动画。

  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跨班跟进课"活动,我执教的是大班的散文诗《黄叶子》,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专研教研、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环节的设计,以力求使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自己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思。

  一、教材的处理

  1.第一遍读散文诗《黄叶子》之后,我发现这篇散文诗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间的三段内容,它具有一个非常规整的句式,语言非常优美。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可以将这三段的内容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来引导幼儿学习。

  因此在第一次执教中,我制定的活动的教学目标中的第二条是:学习句式"树叶---小动物---",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我制定的活动难点是: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学习句式,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2.第二遍读散文诗《黄叶子》之后,我发现散文诗的最后一段在句式上其实是在之前的三段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内容上是对前三段内容的'一个提升。如何来处理这一段的内容,是分开学习还是结合之前的三段内容,在之后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该如何体现,这些思考便影响和指引这我接下来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执教时,我在欣赏散文诗的最后一段时是将这一段单独拿出来让幼儿的,在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后用"我们再接着听下去"来作为过渡,这样的处理方式显得比较生硬。因此,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在幼儿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集体朗诵)后,直接在背景音乐声中将最后一段的内容呈现给幼儿,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使幼儿觉得新奇,也使环节之间的过渡更为顺畅。

  3.第三遍读散文诗《黄叶子》之后,我发现了散文诗的第一段内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导入,可以通过对第一段内容的呈现来和自然地引出全文。

  在前两次执教中,我采用的图片是静止的,而且在呈现图片后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学习散文诗没有多大的帮助,还使得导入部分过于繁琐。因此,在第三次执教时,我采用的PPT落叶图片是动态的,而且在图片呈现以后,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直接呈现散文诗第一段内容,使幼儿进入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细节的处理

  1.句式的学习在句式的学习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

  其一:第一环节的初步感受散文诗内容,在我朗诵散文诗的时候没有出现PPT画面,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自由地说说自己听到的。其二,第二遍朗诵散文诗时配上PPT画面,再次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说一说。两次内容的呈现不同,提问指向的重点不同,使幼儿逐步进入带散文诗的世界中去。同时,借助图式,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架,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2.动词的处理散文诗重点内容中出现了"躺"、"坐"、"藏"三个动词,动词的出现使小动物与落叶之间发生的事情更加有趣、生动,如果将动词的学习融入进去,一定会使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深刻。

  其一:集体试试躺的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学学坐的动作,个别、集体试试藏的动作。其二:为最后的角色表演活动做好铺垫。

  3.图片的呈现动态落叶图片的选用,使秋天的景象更为生动、真实,相比较静态的图片而言,起到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也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副背景大图的使用,使最后的角色表演环节充满趣味,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游戏的兴趣。

  通过这次的"跨班跟进课"活动那个,我在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活动方案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我认为:

  首先,一定要反复研读、分析教材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做到"反复细读、品味全文"。

  其次,一定要处理好教材中的细节部分内容,要做到"反复思考、体现细节"。

大班教案 篇7

  一、幼儿园入厕教学现状

  随着对《纲要》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教师们对入厕教学管理越来越重视。教育环境中的盥洗室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幼儿教学的又一阵地。虽然,教师们对这一教育在意识上引起了重视,并逐步在行动上得到了落实,但据笔者的自身经历及对同行的一些了解,在入厕生活环节中,存在问题多多,困惑连连。

  问题一:在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不完全统计中,有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发生在入厕环节中。如:某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在入厕小便时,由于地面较湿,不小心滑了一下,摔倒在地,额头磕在小便槽的边角,裂开了口子,缝了好几针。又如:在小班小朋友集体小便时,一女孩在裤管拉到一半跨小便槽时,小脚踩在了便槽里,接着整个身体摔倒在小便槽,自那次惊吓后,以后不敢独立小便了。

  问题二:中班凡凡小朋友的生物钟跟别人不一样,每到中午进餐时“老师,我要大便”,弄得老师胃口都没了,且拿他没办法。这天,洗手的小朋友过来汇报:“老师,凡凡大便拉在了上面。”听了小朋友的汇报,老师一脸的不高兴,马上拉长了脸,边过去边对大声斥责凡凡说:“你怎么大便拉在哪里都不知道,每天这个时候拉,臭死了,以后大便在家里拉。”后来的几天,凡凡妈妈替孩子向老师请假说:“凡凡不想上幼儿园,他怕在幼儿园拉大便”

  问题三:盥洗室成了孩子们借口逗留玩耍的场所。如:在一教学活动中,某一调皮幼儿要求小便,虽然活动前都小便过,但怕他小便在身上,就答应了幼儿的要求,然而,要求小便的幼儿一去不回,在盥洗室尽情玩耍起来,而专心于教学活动的老师也早已忘记了孩子的小便行为,结果,孩子在盥洗室里度过了大半个活动的“快乐”时光。

  问题四:在非入厕活动期间,大班一孩子正在便后擦屁股,只见他屁股翘得高高的,手里拿着一大叠手纸,拉玩后就拿起一张纸(较大的完整的手纸)擦起了屁股,一擦,手纸中间用力被擦破了一个洞,他马上一扔,再拿一张纸来擦,然后又有一个洞,再扔??,拉一次大便,手纸用了一大堆,屁股擦得并不干净,且手上也弄脏了。

  二、原因分析

  当前,教师们都理解“一日活动都是课”的含义,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那为何仍会频频出现类似以上的问题呢?我们细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无系统的教育目标、计划

  尽管一日活动都是课这一理念在教师们的脑海中扎下了根。但由于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脱节,教师们对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自选游戏等都制订了具体明确的计划、目标,而对于生活活动,特别是入厕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计划,更没有细化的内容。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教师忽视幼儿入厕教学、忽略幼儿入厕能力培养,对入厕教学盲目化、随意性的反映。

  2、平时缺少对幼儿的入厕技能指导

  孩子的入厕技能是在一次一次的学习和实践中习得的。由于教师心中无目标,脑中无计划,因此没有详细的阶段性的内容实施,也就缺少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技能指导,从而导致幼儿不会正确洗手,不会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养成了不良入厕习惯,最终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入厕安全事故。如问题一、三等。

  3、教师缺乏耐心,训练方法不当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有些教师也较重视幼儿入厕教学管理,但由于训练方法过于简单或有些粗暴,缺少耐心,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如问题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4、家园配合不到位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中普遍存在重早期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而忽视早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许多孩子本该自理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了。据初步统计,我园中班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大便后由大人擦屁股。小班孩子大多数是由家长代为穿脱衣服,不给孩子锻炼机会。幼儿园五天那老师指导督促下初步形成的自我服务良好习惯被两天双休日家长的不配合化为了乌有,又恢复到了原样。“5+2=0”现象体现明显。

  三、概念界定

  幼儿入厕教学: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环节。指教师在管理幼儿大小便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由于大小便活动与洗手活动紧密相关,因此,本文所指的幼儿入厕教学中包含了入厕时的洗手教学管理。

  四、幼儿入厕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制订各年龄班幼儿入厕教学的目标

  大班:

  1、养成定时大小便及便后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2、自觉地有序入厕。大便后会正确使用手纸(女孩子能从前往后擦)

  3、不在厕所里玩耍,懂得一些自护方法

  中班:

  1、学会定时大小便,有困难时会大胆主动提出要求,便后主动正确洗手

  2、学会正确的入厕方法,并有序地进行入厕活动,学习大便后使用手纸(女孩子学习从前往后擦)

  3、知道不能在厕所里玩耍,学习初步的自护方法

  小班:

  1、学习有序入厕,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

  2、知道便后要擦屁股,会主动向老师提出要求,学习便后正确的洗手方法

  3、知道入厕时不要玩耍,要注意安全

  二)教学原则

  1、个体差异原则

  每个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受家庭成员不同教养观念、行为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能力差异。如:同样是小班孩子,能力强的孩子能按正确的方法入厕,而能力差的孩子连裤子都不会脱。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加倍关注能力差的幼儿。

  2、表扬鼓励原则

  积极的鼓励和表扬是幼儿成长、建立自信的基石。在刚刚入园的小朋友中,有许多幼儿由于胆小,又不适应幼儿园的蹲厕,因此,常常害怕入厕,从而也就经常大小便在身上。还有幼儿因为不会大小便而不愿上幼儿园。在中大班小朋友中,有个别幼儿因为不会擦大便又害怕老师批评,有了便意却常常憋着,等回家再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亲近幼儿,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入厕方法,逐步克服害怕心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让幼儿体验到自我服务与管理的成功与喜悦。

  3、随机教育原则

  在幼儿入厕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抓住教育契机,针对幼儿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教育。处于真实情境中的即时教育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成效。如:在一次中班集体入厕活动时,一调皮幼儿在便后洗手时,将小手指塞进了水管里,水花四溅,他开心极了,可旁边的小朋友却被水花溅湿了衣服和头发。这时,教师就马上阻止其行为,在不伤害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组织幼儿讨论水花四溅的原因,讲解其科学道理,满足幼儿欲望。然后再让幼儿说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教育,避免日后此行为的再次发生。

  4、循序渐进原则

  正确入厕方法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目标和内容的安排上必须由易到难。如在有序入厕的内容与要求上:小班做到学习有序入厕(在老师的提醒下有序入厕);中班要求基本能有序入厕;而大班要求自觉地有序入厕。

  三)实施入厕教学的策略

  1、多样法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

  1)童谣法

  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谣幼儿非常喜欢朗诵,也利于幼儿接受理解。幼儿在诵读童谣的同时强化和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例如:在让幼儿排队入厕时学念儿歌:小朋友,有礼貌,一个一个排好队,前面有人等一等,前面没人再上去,知道排队来入厕。在学习擦屁股时念儿歌:小手纸,手中拿;小屁股,翘起来;手纸对准小屁股;轻——轻地擦一擦,再把手纸折一折,然后再来擦一擦,屁股擦得真干净。在洗手时学说儿歌:小朋友,来洗手,伸出手,淋淋湿,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清水里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最干净。

  2)榜样法

  孩子常规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遵守规则、执行规则到内化为自己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一个从他律规则转变为自律规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榜样、奖励非常关键。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入厕习惯时经常运用榜样、奖励的方法,以此提升幼儿行为品质。如在组织幼儿排队入厕时,让未轮到的幼儿欣赏有序小组幼儿的良好行为;在组织幼儿洗手时,组织几名洗手方法好的幼儿进行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幼儿欣赏,使他们产生要学习的心理氛围,然后要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良好行为,形成习惯。然后组织幼儿互相学习欣赏,使幼儿产生自豪感。

  3)家园联手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了家长的配合教育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把对孩子入厕方面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如:家长会、电话、家园联系窗等,请家长配合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家园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家长在家也对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让孩子学习自己主动入厕,这样家园一致形成合力,孩子就顺利地学会了自己入厕。

  2、多途径培养入厕能力

  1)营造家庭式宽松入厕环境

  小班、小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家庭式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给孩子母亲般的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消除紧张情感,才能用语言主动向教师表示入厕的需求。另外,我们的盥洗室虽然在室内,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特地预备了几个痰盂,让孩子自由选择。中大班盥洗室中的大便槽里边安装上扶手把,保证了幼儿的入厕心理和生理健康。

  2)以个别交流为主,结合集体教育

  对刚入园的孩子,入厕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首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贪玩而忘了说,才尿湿裤子;二是紧张或害怕;三是因不会脱拉裤子不敢说;四是换了陌生环境不愿在幼儿园大小便。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分别“对症下药”,如对尿湿裤子的孩子,及时换上干净的裤子,丝毫不责怪,耐心开导,并多观察其神色,及时提醒。对于情绪紧张的孩子,多去跟他说说话,再运用肢体语言亲近他(如抱抱、亲亲等),从而消除他的紧张情绪;把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小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入厕的方法。对于中大班孩子在入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教育,认真训练,决不粗暴斥责。每次入厕后对一些自己正确入厕的孩子予以表扬鼓励,另外带小班、小小班幼儿看哥哥姐姐小便等,从而让其他孩子模拟学习入厕。这样,多数孩子学会了入厕。提升了入厕能力。同时也获得了自信。

  3、多元化提升入厕安全管理

  1) 环境暗示

  走廊、墙面的环境也是一个教育的好场所,我们在培养幼儿常规时将必要的规则融入在墙面环境中,创设隐含规则的教育环境。结合情感、道德、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在盥洗室的墙壁上画画,使图文并茂的环境成为培养良好入厕常规的有利途径。如在洗手池边上画上“开水龙头——冲湿——用肥皂——认真搓洗——清水冲洗——关水龙头——甩干——擦毛巾”等正确洗手的步骤图,直观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洗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进入盥洗室墙边上贴上小朋友有序排队的图片,从行为规范的角度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美好的心灵在这里萌芽。

  2) 值日生督促

  值日生是一个光荣的职务,是老师的小帮手。幼儿园的值日生活动总是受小朋友欢迎的。每次要当值日生时,他们都会自豪地向同伴和家长说:“今天我当值日生了!”当他们带上值日生标志时,显得尤为自豪。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我们在常规教育中,充分发挥值日生的作用,开展轮流当值日生活动,让值日生协助监督和管理。值日生的竞选其实也是促进行为形成的好途径。我们请的值日生是能遵守规则、又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朋友。在当值日生的这一天,值日生不仅要管住自己,同时也要督促同伴遵守规则。如培养孩子良好入厕习惯时,我们请值日生协助老师检查小朋友是否拥挤,是否正确洗手,是否将水龙头关紧等。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值日生的指导和督促下得以改进,良好的习惯也逐步形成。

  3) 分组差时

  幼儿入厕洗手时,总会你推我抢。为了避免拥挤,我们采用运用分组差时方法,让幼儿先后轮流,这样能较好地避免入厕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入厕教学研究的收获

  1、幼儿多方发展了

  随着入厕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喜欢上幼儿园了、能大方地跟老师、小朋友问好,从不会表示、不敢表示到勇敢地向老师提问,幼儿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提高,其他生活能力也在提高,入厕能力强的幼儿在其他自理能力如穿衣裤、吃饭等方面表现也很出色。

  2、教师观念、行为转变了

  教师对“每个接近孩子的人都是教育者”“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的时机”这种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把握得更加准确,对幼儿的关注更加全面、细心,在自然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关注幼儿的言行、需要趋向深入;对环境潜在教育功能的认识与利用更加清晰和娴熟;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能力进一步提高。

  3、安全事故减少了

  伴随着幼儿入厕能力的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他们懂得了在入厕时不能玩耍,你不推,我不挤;洗完手能主动地用毛巾擦干。安全事故大大减少。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刮画的技巧,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认识深色和浅色;

  2、多媒体幻灯片夜景图;

  3、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4、半成品几张(一张铺好浅色底色的半成品、一张在浅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萤火虫》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1)幼儿欣赏歌曲《萤火虫》。

  (2)小朋友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谁吗?萤火虫什么时候出来?(是晚上)。

  师: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小动物迷路的时候,萤火虫打着它的小灯笼把小动物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赏图片,放映幻灯片,“胜利山纪念园”。

  天黑了小动物们有萤火虫,城市的夜晚没有萤火虫为、该怎么办呢?灯光把城市的夜晚装扮得十分美丽,我们来看看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纪念园)那再看看这又是什么? (是晚上的纪念园))

  (2)让幼儿说说晚上与白天有什么不同?

  3、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我这有支神奇的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做画),我用魔笔刮破黑夜,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一颗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无尖的.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叫“刮画”。

  4、认识刮画,熟悉作画步骤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画”,刮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在于画画之前,要先把画纸处理一下。

  (1)首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2)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如果你有 一枝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去哪里呢?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们“家乡胜利山纪念园夜景”这么美,下面就请小朋友拿我送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胜利山纪念园的夜景”,小朋友乘着魔笔出发吧!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先涂一遍浅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注意要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构图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颜色的油画棒盖上重画。

  6、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7、活动结束

  让幼儿拍手唱歌《小蜡笔》。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经典)大班教案07-29

大班教案(经典)07-30

大班教案【经典】07-27

大班教案【精选】07-26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