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0篇[精]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
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教学难点: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出示预习提纲:
1、回读本单元课文,回想课文的表达方法。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3、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导语及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提纲。
二、“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总结:
①标点不同: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②部分词语不同;
③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④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3)师小结: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为了陈述句。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
(1)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①不能改变原句意思;②标点要正确使用;③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2)学生改写,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订正。其中,变为反问句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变,通顺即可。反问词可用“怎么”、“怎么能”、“难道”等。
三、“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1)读了什么?(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都可以)
(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
(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
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
(2)能将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
(4)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5、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6、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
7、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
8、小结: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展览交流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如果班级中已经有学生曾写过阅读日记,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四、布置作业,检测反馈:
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如:
(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
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二
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第二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导语及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提纲。
一、导入口语交际的话题,回忆各自准备内容。
二、准备发言:
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
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
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
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
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
四、小结:
1、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请大家想一想:写这样的应用文,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吗?
如:培养自己认真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将某种事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3、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几则不错的连续观察日记呢?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
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按要求摘录句子,完成第4题。
2.阅读训练,完成第5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习第4题。
(1)读题,明确要求。(根据要求摘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按要求从第七单元几写人的课文中去划找。
(3)全班交流、评议。
:写人的神态、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是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对表达人物品质都能起到突出、反映的作用,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2.指导学习第5题。
(1)读课后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短文,思考怎样回答。
(3)全班讨论。
①选择:使、偷偷、宝贵、收藏、耐人录味。
②那一小段应补在第2、3自然段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文中能反映全文中心意思的成语是“精益求精”,写了“作画对自己的要求十分苛刻”、“喜欢听取批评意见”两方面的内容。
3.布置作业。
摘录句子,完成练习第4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理念】
《爷爷和小树》一课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结构清晰,着重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了解爷爷是怎样为小树御寒,小树又怎样为爷爷遮阳。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并感悟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让学生们回忆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再让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2、出示课题。
大家那么爱护小草,又是怎么对待树木的'呢?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爷爷和小树)请学生把课题读两遍。
3、启发学生质疑。师问: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从以前学的儿歌导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
⑴指名读生字,再开“火车”读。(电脑显示生字)
⑵去掉拼音读字:爷、棵、到、给、冷、穿、暖、开、伞、热。
⑶想办法怎么记住它们。
3、检查朗读。
⑴认识自然段。
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⑶男女生分段赛读。
⑷小组汇报朗读,评出“朗读小能手”。
4、齐读课文。
(给予充足的时间,运用自读、互读、赛读、议读、评选等手段,既做到“开篇须读”,又体现“自主、合作”的思想理念。)
三、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再读读课文,交流“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棵小树”。)
⑵指导朗读。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
⑵课件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为什么称为“暖和的衣裳”?
⑶启发想象:如果小树会说话,会对爷爷说什么。
⑷指导朗读,读时要强调突出“暖和的”与“不冷了”两词。师范读,生模仿。
(这一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从中也感受到老爷爷美好的心灵,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课件出示“枝叶繁茂的小树”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提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绿色的小伞”。思考:小树怎样帮助爷爷呢?
⑶四人小组自读第三自然段,再派代表说说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⑷指导学生看图理解“绿色的小伞”。
⑸指名分段朗读,分男、女生读。
⑹朗读全文,体会心情。
(让学生以自读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强调自读自悟,感悟人与树互相关心的温馨之情。)
四、回归整体,小结全文
想一想为什么冬天小树不冷,夏天爷爷不热呢?
1、学生通读课文。
2、回答上述问题。
3、不明白的地方小组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不、开、四、五”四个字。
2、重点指导“不、开、四、五”四个字书写。
3、老师板书:指导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识笔画“乚”,写时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师巡视指导。
5、口头组词。
六、拓展活动
课本剧:指导学生加上爷爷和小树的动作、对话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七、作业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2.完成本次练习的习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能认真观察一处景物,并清楚明白地写出来。
2.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完成“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的练习。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注意积累的好习惯。
一 语海畅游
1.比一比,再组词。
(1)读准字音,比较异同。
(2)口头组词。
(3)独立完成练习。
(4)集体订正。
幻(幻想) 慢(慢车) 芒(光芒) 刻(立刻)
幼(幼小) 漫(弥漫) 茫(茫茫) 该(应该)
2.和同学商量一下,照例子,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投影出示例句。
(2)朗读句子,理解意思。
(3)改写时注意标点符号。
(4)独立改写句子。老师巡视指导。
(5)投影出示同学改写的句子,共同评价。
出示句子:
①我们来到海洋馆。
②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鱼。
我们来到海洋馆,看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鱼。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通古诗《鹿柴》。(注意“柴”的读音是zhài)
2.朗读古诗,理解意思。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词句,大家讨论。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空旷的山里不见有人,只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阳光斜射进森林深处,又返照在一片青苔之上。)
(4)练习背诵古诗。
三 阅读平台
阅读诗歌《雨中的树林》。
1.默读诗歌。
(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2.朗读诗歌。
(1)个人练习读,把诗读通顺。
(2)齐读诗歌,把诗读流利。
(3)理解诗歌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1.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2.观察一处景物,并清楚明白地写出来。
四 能说会道
1.阅读说话提示。
2.明确说话要求。
主题:谁是最佳小导游
要求:
(1)介绍自己的家乡时,要注意把家乡最可爱的地方介绍给游客。
(2)说话时,语句要通顺连贯。
(3)认真听小导游介绍。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他提问。小导游要认真回答。
3.先在小组练一练。
4.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说一说。
5.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评出十佳小导游。
五 笔下生辉
观察一处景物,再写下来。
1.观察时要从整体到部分。
2.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观察景物的样子、颜色,还可以闻闻那里有什么气味,听听有什么声音。
3.先把自己观察的景物说一说,然后同学之间进行评议。
4.把观察的景物写出来。
(1)写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2)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3)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连贯。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5.完成习作后,认真读一读并作修改。
例文:
家乡的青山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这里的山,不像泰山那么雄伟,华山那么险峻。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青山周围云雾缭绕,站在山顶,好像进入了仙境。
春天,青山的小草极嫩,嫩得使人舍不得碰它。山坡上那一朵朵的桃花,灿若朝霞,再经姹紫嫣红的山花点缀,好似绿绒毯上五彩缤纷的图案,真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夏天,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等等。野花的芳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蝴蝶,它们在花朵上翩翩起舞,给青山增添了色彩。
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山间的树上长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那柿子活像黄琥珀雕刻的一样,闪耀着光彩。那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压弯了树枝。山上的一切都换上了黄装。远远望去,大山像一个披甲的壮士,矗立在那里。
冬天,山顶上、山腰、山脚下都是雪,整座山银装素裹,真是壮观。
家乡的山很美,那一座座青山终日坐落在这里,它们总是第一个把太阳呼唤出来,也是最后一个送太阳落入地平线。我爱家乡的山。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荐、说读书名言等。
2、通过讲述读书故事、好书推荐、说读书名言等活动,增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出不了解各种阅读形式的优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离我们身边遥远的名人、名胜古迹照片)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看看: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名人、名胜古迹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老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因此,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今天我们就走进《少年正是读书时》,让我们抓住这美好时光,读好书,好读书。
二、名言荟萃
1、导入:
快乐是我们对读书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感受,其实读书的好处很多很多,所以古今中外很多人总结出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
2、出示名言: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年不知勤学苦,白首方悔读书迟
3、展示个人搜集到的名言
4、出示说话要求
(1)声音要适度
(2)说话要流利
(3)意思要清楚
5、出示听话要求
认真听、及时评
6、教师可以补充展示
(1)名言展示
书是一扇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2)活用名言
依照上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三、读书经验
读书也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名人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的名人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一条来推荐给同学们。
老师这里有一些读书经验送给大家,希望与你们共勉。(齐读)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
大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史学家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苏轼说:“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英国弗奥斯本说:“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
希望这些读书经验对你的读书会有所帮助。
四、读书故事
这么多的经验不是他们在一朝一夕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是在孜孜不倦地读书中得来的,他们身后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其他成员谈感想。
推荐四名学生在全班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其他同学说感受。
资料链接
1、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3、爱迪生以书为枕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二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与他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4、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5、华罗庚猜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6、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7、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8、高尔基救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五、我们读书
这些名人在获取知识的时候,经历了这样多的磨难,但是他们靠着勤奋执着,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人,同学们对他们渴求知识的精神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那么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同学们自己的读书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学生谈自己平时读书情况。
2、调查学生读书方式
3、网上阅读利弊
21世纪的今天,有了一种更方便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那网上阅读是否真的很好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总结:网上阅读有利又有弊。的确如此,即便是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网络那虚拟的空间呢?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自己,严于律己,网上阅读将带给你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六、我思我问
1、我喜欢看什么书?
2、我平时看过什么书?
3、我看书时动笔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吗?
4、对于图画阅读与文本阅读,我喜欢哪一个?
5、我的阅读目标是怎样的?
6、电子阅读有何利弊?
七、结束语
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先辈,把自己的经验写成文字,供后人借鉴。为了读书,韦编三绝;为了读书,匡衡“凿壁偷光”;为了读书,车胤“囊萤苦学”;为了读书,李密“牛角挂书”。是周朝图书馆的浩瀚书籍成就了老子的《道德经》,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让苏秦手握六国相印,是“读书破万卷”铸就了杜甫“诗圣”之名。书籍是获得教养的最主要途径。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最佳的读书时光。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经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及时的把自己投入到书籍之中,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即将展开的更加绚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仿写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认识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续写诗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明白了无论遇到再大的诱惑,也应该遵守规则。可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些人不能遵守规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规则”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这句是个什么?再读课题,这句什么意思?带着理解再读。这些人在规则面前怎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先看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
二、检测。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词:
喂养 翻越 界栏 横穿 快捷 搁下 顺序 抢座
满不在乎 瞪起眼睛
(强调喂、横、序、搁、抢 的写法,听写生字)
3、指名读文。
(四名同学,每人一节,其他学生注意听,他们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建议需要给他们提出来。)
三、交流释疑
课文大家读的准确、流利了,相信课文的内容大家一定会理解的更好。
自学提示
1、自己默读诗歌,用“~~~~”画出课文中都讲了那些规则?用“——”画出文中的孩子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那样做?想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2、组内交流,准备在班级展示。
小组在班级交流,教师板书。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把课文读一遍, 想一想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
(在规则面前只为自己着想,不自觉,缺乏公德意识。)
4、想想你从文中都明白了什么?
5、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和同桌说一说。
6、补充资料,
(1)、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
(2)、由于游人不遵守动物园管理规则乱投喂食物,致使部分动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厂不遵守环境保护规则随意向江河投放有毒污水,致使部分鱼类无法生存… …
看完这些资料,你最想说什么,(遵守规则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四、快乐习作,
结合生活,仿写诗歌:
谁说没有规则?
明明白白写着:
-----------------------------。
问他为什么?
----------------------------。
全班交流,评议作品。
五、积累规则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园。 —— (孟子)
2、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 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我相信,只要人人都遵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六、老师寄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规则是为大家,
遵守规则才是美德。
我们人人遵守规则,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七、阅读
《让规则看世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么?
八、作业:
必做:积累课文中重点词语和语句,写摘录笔记上。
选做:阅读课外拓展书上《让规则看守世界》。
板书
不准喂动物食品
请走天桥和地下通道 遵守规则,
不准乱扔垃圾 共建美好生活
请按顺序排队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自己读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点评:“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点评: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日积月累:
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展示台:
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学法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感悟童话的语言之美。
二、展示台
1、过渡:
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幼龟离巢奔向大海的过程,理解揭示的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教学难点:
对文章最后作者感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冲突,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人与家庭之间会有冲突,今天,让我们随美国的伯罗蒙塞尔走进大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吧!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边板书,边提示学生注意“秘密”的写法。)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寻找秘密
小组合作学习: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提示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叙述这个秘密的语句画出来,并作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3.每组的2号同学读找出来的语句,1号进行概括。(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
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则没有)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如果 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三、品读课文,解读秘密
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指名读第一段,我们是谁?想干什么?
我们弄明白幼龟是怎样离巢入海了吗?可是在弄明白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
1、理解蠢事
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请同学们读读句子说一说。
书写“愚蠢”都是形声字,愚:心里想的和平常人不同,违背常理。板书“愚” “蠢” 形声兼会意字,春天到了,许多小虫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蠕动,如成语“蠢蠢欲动”,后来由虫子蠕动时笨笨的样子引申出愚笨、笨拙之义。
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读——
2、品读救龟
现在我们就是那些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10自然段,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在旁边写上批注。(生读书,从书中找依据)
学生汇报
出示: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这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议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若无其事:若(好象)其事(指什么事?)学生汇报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内容,学习布娃娃礼貌待人,小狗有错就改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布娃娃态度的变化与小狗行为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听写生字。
2、指名轮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1、出示灯片,指名读文。
(1)理解:“你怎么随便就进来了?”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初步认识问句。感知“随便”这个词的意思。
提问:布娃娃为什么说小狗是随便进来的?
学习用“随便”说一句话。
(1)想一想:小狗为什么会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我马上离开”?小狗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小狗知错后悔的心情。
(2)跟录音小声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拓展延伸:想像小狗在布娃娃家怎么做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4-18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