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通用【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形式不仅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而且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而折印的方法就像一座学习的桥,让小朋友很容易就能理解对称的原理。我们力图通过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形象,培养幼儿关注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习、思考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欣赏对称图形的美,尝试制作对称的艺术作品。
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卡纸、水粉、剪刀等。对称的物品若干(蝴蝶、桥、风筝、中国结等)。
2、知识准备:幼儿排练过有对称动作的舞蹈,进行过有关对称的亲子裁剪活动等。
3、收集各种图片,如:蝴蝶、亭子、风筝、小船、宝塔、枫叶、天安门、奖杯、汽车、窗子、古代青铜器、天坛、中国结、窗花、铁桥、飞机等,并准备好小组学习的资料。(分为六个小组。)
四、活动过程。
(一)玩魔术游戏。
1、以魔术游戏导入。
老师在一张对折后有中心轴印的纸上,紧靠着轴线用水粉画大、小圆两个,请小朋友看老师玩魔术游戏,对折纸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讨论现象出现的原因。
师: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你能变这个魔术吗?
3、幼儿尝试这个游戏,了解这种处理方法――折印,了解这种处理效果――对称。(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对称,就是样子和大小都一样,而方向不一样。)
4、展示幼儿尝试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欣赏他人的创作。
(二)新的折印方法。
1、提出更新的折印方法:
师:有没有其他的折印方法,出现新的折印效果呢?老师给你们材料,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注意怎样才能折出不同的对称图。
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是不是对称图,为什么。各组整理讨论结果,清晰地表达组内的想法。
2、幼儿操作,通过折印画检验自己的想法。
师:用你想到的办法能把它表现出来吗?你愿意去试试吗?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三)生活创造。
1、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学习。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对称的,我们先从收集的图片资料中找找,能发现什么呢?
幼儿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分析收集到的图片,并将分析的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
师:你认为对称的理由是什么?不对称的理由是什么?
2、游戏:猜猜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只有一半图形的物品图案,请小朋友看图猜这个物品是什么。
3、幼儿运用对称手法进行设计比赛。
师:会动手动脑的小朋友,应该会灵活运用学到的本领。我们可以用色彩来表现对称的物体,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对称的效果。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帮助幼儿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比赛,鼓励幼儿用剪纸、模型、舞蹈等形式来尝试表现对称的效果。
五、设计评析。
进入大班,小朋友们更会利用资料进行学习了。这个活动从小的知识点入手,通过多层次的操作游戏,针对一个原理让小朋友们不断思考、操作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并发现新的方法。希望这个活动让这些小朋友进入小学后,能够运用学习到的有用原理,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迁移及推理,从而有效提升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本课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现象—在一个容器里加水水位会升高,但是幼儿虽一直能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现象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经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明白这一物理现象。活动从实际出发加强趣味性,有效刺激每一位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索、了解事物的欲望和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这也是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所提出的。
思维拓展,通过观察将两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并对现象展开联想,拓展思维,渗透生活的实际理念,增加幼儿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起合作,激发潜能。本次活动通过幼儿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沉入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水位升得越高。
2、通过幼儿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玻璃瓶一个(内装半瓶水)、玻璃瓶(两种不同规格)、玻璃弹珠、笔、记录卡、水桶等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题
1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并讨论怎样喝到水?
2课件后半段(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3验证并让幼儿认识水位:真的用这样的办法能喝到水吗?现场演示:让幼儿往一个装有水的杯中加入石头,看水面有什么变化?
师:有没有发现这个瓶子上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4师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二)探究的问题: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
首先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瓶内装水的多少作比较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两瓶水,请你们看看这两瓶水有什么不一样?
然后再让幼儿探索。
1幼儿讨论:它们都想和水桶里的水做朋友,都说:“我跳进水桶里,水位升的肯定比你高!”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到底谁会赢?
2教师出示记录表
(说明实验记录的方法: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的方法,比如说……)
3幼儿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
4教师小结:统计记录表(原来它们俩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因为它们水位升到了同种颜色的线上……”)
(三)探究的问题: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
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玻璃瓶的体积大小作比较)然后再让幼儿探索。
1.幼儿讨论:
(1)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
(2)两个瓶子一样重,水面上升一样高。
2.试一试:幼儿取出体积不一样、重量相等的瓶子,先后依次放入水桶中,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
3.小结:统计记录表(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
(四)活动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秒、分、时等地时间单位,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2、能在给予的时间上大胆表达与演示。并能在钟面上根据时间提示正确画出时针和分针。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挂图、闹钟、日历、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时间)时间可以从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时间单位。
1、感知时间单位"秒"。
提问:
(1)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他们谁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长吗?
(2)听闹钟感知一秒的长短,
(3)小结:秒针走一步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做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回答后师进行小结)
2、感知时间单位"分"。
提问:一秒钟我们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钟有多久,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吗?
(1)让幼儿知道60秒=1分钟,看闹钟知道一分钟有多久。
(2)请幼儿用一分钟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
3、感知时间单位"时"。
(1)提问:你知道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我们上几节课是一小时呢?
(2)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事能在一小时完成吗?
(3)如果给你一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三、理解"天"。
1、闹钟中能告诉我们秒、分、时的时间,日历中能告诉我们天、星期、月、年的`时间。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在一天中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呢?
2、看幼儿用书说说一天中小朋友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
3、第二天我们可能还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的天数还一样吗?为什么?
4、师结时间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时间(用前面的谜语做小结: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动。
看幼儿用书p3-4根据提示画出时针和分针。
1、看操作书说说少了什么?
2、讨论如何画时针和分针。
3、幼儿操作。
4、讲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感觉探索认识几种常见豆的名称和特征。
2、认识一些豆制品,知道是什么豆做成的,了解豆制品有很多营养。
3、体验自由探索的乐趣。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豆类、豆制品、豆的高科技产品幻灯片、瓶子、蛋糕盘、排序卡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豆的外形特征
1、以去豆豆乐园玩,引入探索活动师:今天我们要去豆豆乐园玩一玩,请你找一种豆宝宝做朋友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豆宝宝。
2、探索豆豆乐园,用手、眼、脚去感知豆的特征3、提问:你和哪个豆宝宝做朋友,他是什么样的小结:豆宝宝都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扁,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黑等,豆宝宝真有趣
二、探索豆制品
1、师:豆宝宝还会变魔术呢,他们会变成什么呢?请你去找一找,看看他们变成了什么?是什么豆宝宝变成的?
2、幼儿探索豆制品
3、提问:你刚才找到了什么?是什么豆宝宝变成的?
小结:豆宝宝本领真大,能变成这么多东西,这些豆做成的东西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呢--豆制品。
4、师:你喜欢吃豆制品吗?豆制品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小结:在豆制品里含有钙、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多吃豆制品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三、认识豆的特殊本领。
1、看课件《豆豆本领大》
2、提问:刚才你看到豆宝宝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有什么好处?
小结:豆宝宝可以做衣服,做化妆品,做生物柴油豆宝宝有这么多神奇的本领呢!
四、游戏:我和豆豆来游戏
1、师:豆宝宝可真神奇,你们想和他做做游戏吗?
2、幼儿自由操作活动.
3、跳一个豆豆舞.
活动延伸:
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什么豆豆,他可以做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预定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循环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动准备】
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2、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
3、水彩笔和铅画纸(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了解垃圾的含义提问:(出示垃圾)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呢?
小结:垃圾是指没有用,准备扔掉的东西称之为垃圾。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讨论:平时见过哪些垃圾?说说你看到的垃圾是怎么样的?能闻到什么气味吗?有垃圾的地方给人们感觉怎么样?垃圾对人类、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吗?
教师小结:垃圾腐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仅破坏风景,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而且垃圾中还会滋生出病毒、病菌,招惹蚊虫,让人生病。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讨论: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办公室、超市、家庭等)
2、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垃圾,那么垃圾到最后都跑到哪儿去了呢?(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纠正关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知识)
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被埋到填整场,填埋场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到里面。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垃圾的时候会排出有害的气体。
3、出示垃圾箱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箱子吗?这样的箱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引导幼儿区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
教师:垃圾箱上有什么标志呢?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的标志?为什么呢?(启发幼儿找出可回收的标志)
教师小结: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宝贵的材料制成的。可回收垃圾就是收回来后经过加工还可以做成其他的东西。
师:你知道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4、出示垃圾分类的标志?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现在我们准备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可乐罐、旧报纸、汽水瓶、橡胶等等这么多垃圾。老师这里还设计了分类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金属:这一类可回收物有可乐瓶、易拉罐、废铁等。回收后送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纸盒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玻璃:水瓶、酒瓶等玻璃制品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反复重复使用。
塑料:橡胶(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教师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场的垃圾就越来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减少污染。
(三)结束部分
1、出示各种垃圾图片,请幼儿判断所出示的垃圾分别应放入哪里。
2、引导幼儿设计有毒物品的垃圾箱。
教师:出示废电池,你们可知道这种垃圾是有毒害的,我们为它设计一个专用的垃圾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毒的标志吧!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到垃圾,你们见到垃圾,应该怎么样来处理呢?(幼儿互相交流)
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由垃圾的再生材料制成的。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更多的关于垃圾的知识,了解了不同的垃圾的处理方法,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分类。活动中,引用的各种垃圾的图片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幼儿的思维积极,发言大胆。活动进行过程中,幼儿始终都保持着浓厚的参与兴趣,顺利的完成与孩子间语言和思维的交流,从而使孩子生成新的知识或者将讨论的问题挖掘的更加的深入。
这一主题来自于平时的生活,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会制造出各类垃圾,有时候孩子们会一不注意将垃圾随手乱丢。为了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卫生。知道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可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纲要》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只是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本活动是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身边这样那样的变化,孩子们会昂起他们的小脑袋好奇的向大人们询问着。针对五、六岁儿童好奇、好问、好学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科学综合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眼、耳、口等多种感官来感知变化,亲身体验、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变化。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周围生活中的变化,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自制的纸扇(用碱溶液处理过的纸做成)、酚酞溶液;
2、面粉、水、盘子、鸡蛋、盐等;
3、颜料、玻璃瓶、各种纸、剪刀;
4、醋、糖、饮料粉、小碗、勺子等;
5、气球、打气筒、橡皮泥、陀螺、风车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身体变变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的游戏“身体变变变”,老师说出一样东西,你们马上跟你旁边的伙伴用身体动作把它来表现出来,好吗?(如伞、彩虹等。)
二、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受变化。
1、魔术“会变色的扇子”。(纸扇是用碱溶液处理过的纸做成的)
看,这是什么?(扇子)
这把扇子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
我们来变个魔术,看看扇子能不能变成红色?呀,扇子变成什么颜色了?(红色)
2、出示一盘面粉,提问幼儿:老师现在要加上一些水,加上后有什么变化?(变成面团)
我们可以怎样让面团变得和现在不一样?(捏、搓,教师示范将面团做成一个蛋糕。)
面团还能变成什么?(面条、包子、馒头、饺子、花卷等)
3、讲解变化。(只要与原来不一样就是变化,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等,我们要让它们发生变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三、同伴之间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发现过一些东西的`变化吗?把你发现的变化告诉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现在,请你把你知道的变化告诉给小朋友听,我们都很想知道。”
四、幼儿尝试各种变化。
1、“请小朋友来想办法,把一些东西变得和原来不一样。”
2、教师讲解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3、幼儿分组尝试了解各种变化。
(1)纸的变化:各种纸、剪刀。
幼儿通过撕、剪、卷、粘贴等方式让纸发生变化。
(2)水的变化:小碗、勺子、糖、饮料粉、醋。
幼儿尝试加入不同的东西,水发生不同的变化。
(3)颜色的变化:红、黄、蓝色的水三杯、玻璃瓶。幼儿尝试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发生的变化
(4)蛋的变化:加入盐后,沉在水底的蛋会浮起来。
(5)形状大小的变化:提供气球、气筒、橡皮泥等,尝试让他们发生变化。
(6)速度的变化:提供陀螺、风车等材料让幼儿感知速度的变化。
五、幼儿相互交流发现的各种变化。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观看哈哈镜,感受变化,体验乐趣。
2、将以上的各类材料放在活动区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探索、交流,体验各种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尝试多种记录的方法。
2、学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下冰雹等画面。
3、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知识经验。
2、纸张、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放天气变化的录像,看后请幼儿讲讲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接下来描绘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如果没有录像,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范画,便于幼儿认真观察并学习记录。
3、幼儿自己学及气象日记,在画面上表示出来。
幼儿相互学习,交流气象日记。
4、延伸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便于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做气象日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在科学区坚持做好气象日记,每个月都与幼儿一起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户外活动:练习早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幼儿能自己画出晴天等画面,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大胆的表现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尽可能地说出与图形相像的物体。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图形变化创新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找出与图形相像的图物体,学习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创新思维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请家长多让幼儿见识一些带有明显特征的物品,了解图形特征。
老师准备
1、画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大型操作卡纸。
2、橡皮泥、纸、笔,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若干。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课件导入
师生随轻快的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场地做好。
师:魔术师爷爷送给老师一幅画,出示课件。
老师觉得它像圆圆的皮球,小朋友你们也来看看他像什么?
(二)扩散思维活动:圆形像什么?
师:你看到的这个圆形想到了什么?(请幼儿个别说)
老师注意引导幼儿多说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的物品,如:玩具中的圆形、生活用品及食物中的圆形等。
(三)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以圆形为引子,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添画。
师:小朋友们刚刚说了这么多圆形的物体,真是爱观察,爱动脑的`好孩子。其实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圆形,还有许多的图形,看,这是什么图形?(三角形)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那你看到三角形和正方形你都想到了什么?下面请小朋友们快点闭上眼睛,想一想,看你能想到什么?(放课件,幼儿在轻快的音乐中想象)
师:小朋友,请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吧。(提问四到五名幼儿,他们刚刚想到了什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材料,快到前面把你想到得物品画下来吧。
幼儿在音乐中,到老师准备好的大型操作卡纸前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进行添画。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在小朋友的笔下变得真美丽。(师分别找四到五个幼儿作品进行讲解)
总结幼儿的作品特点,鼓励幼儿继续创新。
(四)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
1、课件演示
师:刚才小朋友画下了这么多和图形有关的物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细心的观察,到处都可以发现图形的影子,而且人们还利用图形,制作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课件演示)看,这不是我们刚刚看到的圆形吗?
它在地上打了个滚,变成了什么了?出示课中圆形有关的物品。
看三角形变成了什么?三角形藏在了哪里面?
正方形不服气了,他说我也会变,看我变成了谁?说说正方形都藏在了哪里面?(依次出示课件)
此环节是活动的一个高潮,在引导展示的过程中,要富有激情,用变魔术的方式来一一引出,抓住幼儿的好奇心。
引导幼儿想象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图形自身的特征变化一下来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
2、师:看,人们利用图形,发明创造了这么多有用了东西。现在请小朋友想一下,你长大以后,还想创造什么形状的物品?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在此环节要巧妙地引导幼儿大胆地去想去表达,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想象力。
(五)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放轻音乐)
师:小朋友们,现在就请你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物品,来创造你想发明的各种形状的物品吧。
幼儿分组进行,鼓励幼儿自由添画、拼搭、剪纸、捏泥,来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回指导。
(六)结束活动:赞赏激励,互相评比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老师发现每一位小朋友的作品都不一样,老师很想知道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为什么喜欢啊?所以快点来,让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一起乘着小汽车去操场,来伙伴们分享一下你的发明吧。
(七)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发现生活中各种与图形有关的物品,准备辅助材料放在活动区,鼓励幼儿创作发明各种图形的小玩具。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0
大班科学教案06-1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