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9篇【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课程分析:狐狸在以往的故事里总扮演聪明绝顶、狡猾不堪的角色形象,但在今天这个故事里,却傻得可爱。天真率直的小狐狸替爸爸照看一个大竹筐,竹筐里不停地发出怪声音,好像在不断地上演新鲜有趣的故事:三个咕噜噜,吹号又敲鼓;两个咕噜噜,筐里烤红薯;一个咕噜噜爱看小人书。这让小狐狸充满了好奇,于是,一次次揭开竹筐,大鱼小鸟和灰兔先后成功地逃脱了,小狐狸懊恼不已!直到最后,小狐狸也没有弄明白竹筐里的三个咕噜噜到底是什么东西。孩子读到这里,一定会哑然失笑,为小狐狸的懵懂行为,也为三个咕噜噜的聪明举动。
故事里有趣的情节对话、出人意料的结局,会让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无限的遐想,更充分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自己对故事画面的理解。
2、学说对话,表现小狐狸和咕噜噜之间有趣的互动。
3、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体会小狐狸的天真和三个咕噜噜的机智和聪明。
活动准备:
课件PPT;竹筐一个;小狐狸、小鸟、鱼、灰兔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觉得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留给你的印象怎样?
小结: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
今天故事里狐狸却是一只天真可爱的动物,名字叫《三个咕噜噜》。
(出示封面,认读故事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播放课件
1、阅读p1的内容
教师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问:爸爸给小狐狸带回了什么?小狐狸是怎样照看的?
你们猜猜竹筐里面装着什么?
2、阅读p2的内容
师:“咕噜噜、咕噜噜”教师用手指图上的字“咕噜噜”,听!竹筐在说话(继续讲述)
“……打开盖子就知道”———听了这句话,小狐狸会怎么做?可以这么做吗?
爸爸走的时候是怎么交待他的?如果揭开盖子会怎样?
幼儿猜测完以后,教师再展示下一页内容,给幼儿带来猜测后的喜悦。
3、阅读p3的内容
师:咱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展示画面后先停留片刻待幼儿反应,师讲述内容。)
鱼是怎么跳到河里的?(蹦)出示汉字蹦,我们一块来学学鱼的动作吧!
大鱼蹦进河里游走了,小狐狸上当了。现在竹筐里有几个咕噜噜,他们会是谁?
4、阅读p4的内容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在重复对话的地方留空让幼儿讲述)
“……我可不当傻瓜”———小狐狸不上当,竹筐又会怎么说呢?
继续讲述故事。
4、阅读p5的内容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啊!认识飞字,我们来学学小鸟的动作。
小狐狸又上了一次当,现在竹筐里还有几个咕噜噜呢?
5、阅读p6的内容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在重复对话的地方留空让幼儿讲述)
“……还搞不明白咕噜噜到底是什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三、讨论交流,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小结: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小狐狸的天真可爱,也喜欢三个咕噜噜的聪明机智。
2如果你是三个咕噜噜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
四、表演故事。
1、教师出示竹筐和头饰,请五位幼儿上来分别表演狐狸爸爸、小狐狸、小鸟、鱼、灰兔,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旁白的部分。要求:按故事情节展开表演,角色的对话可以按需要适当加入自己编的话,并配以合适的肢体语言。展开阅读全文
2、教师小结表演,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分小组表演。
教学后感: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对话,会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无数的遐想。狐狸以往都是扮演狡猾的一个角色,而在我们故事中却傻的可爱。故事中的孩子们多像我们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经过前两次的试教活动,我结合评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调整,并再次做了精心的准备,今天的这堂课是比较的有趣的,我和孩子们与小狐狸一起怀着一颗好奇心去猜测,去经历即将上演的新鲜有趣的故事,孩子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争相发言。也有几个孩子很少或不想举手,我也会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他们说,让他们有机会说,其实他们也肯说也肯动脑筋的。在这次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我吸取上两次试教的经验,把三个咕噜噜和小狐狸之间的对话作为幼儿阅读讲述的重点,采用让幼儿猜测对话,教师随后总结,幼儿集体复述的形式来加深印象,为后面的故事表演作铺垫,所以后面情境表演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表演,并能根据角色需要适当加入自己编的话,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便组织幼儿分组表演,让这节课在孩子们的兴趣中结束。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纲要》 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同时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目前,长兴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几座公园的建成,给人们创造了美的休闲、娱乐的环境。人们正在为创建“绿色长兴”而辛勤的劳作着。那么,老师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们为我们的家乡做些什么呢?首先,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爱家乡。因此,我设计了涉及语言、社会、艺术三大领域的综合活动《我的家乡》。
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家乡的一草一木已十分熟悉。而当家长们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孩子们却只顾着玩而对家乡的变化、了解却很少。教学活动《我的家乡》通过幻灯,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让幼儿对早已熟悉的环境有美的感受;再利用沥糊画那特有的亮丽的色泽和立体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闯关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与合作意识,体现团队精神。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因此我将活动的难点定位在培养幼儿协商、合作作画的能力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感受家乡的美,能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上。最后,通过延伸活动,结合“六不”活动的开展,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合作沥糊画,并能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通过说说、画画培养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
3、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的美,能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协商、合作作画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将幼儿分成四组(组名由幼儿自由协商,各自画出代表自己组组名的标志图);拌有糨糊的各色水粉颜料、针筒、一次性桌布等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这两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在我们的家乡——长兴拍的照片。下面请你看大屏幕,猜一猜这是长兴的什么地方?”
二、幼儿观看课件。
1、打开课件。
——“这是什么地方?”(行政中兴:这是长兴县的领导工作的地方。)
——“这座大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齐山植物公园)它与其它的.公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太湖)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是什么地方?(少年宫)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是什么地方?”(中心广场)
——“这是什么地方?”(十里银杏长廊——银杏是我们长兴有名的特产)
——“这是什么地方?”(梅园——现在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这是什么地方?(中心幼儿园)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看到我们家乡的这些建筑物与风景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简单小结:刚才看到的地方,很多小朋友都去过。原来我们的家乡这么美。
我们小朋友都说的非常好,我提议给每组都贴上一颗五角星。
三、分组协商绘画内容。
——“小朋友,闯关行动开始了。今天我们要闯三关。第一关,请你与自己组的小朋友相互协商,你们打算画家乡的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给你们五分钟时间,开始。”(教师提供幼儿外出的照片)
——教师了解各组的协商情况,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请每组派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的协商情况。“你们打算画家乡的哪个地方?”
——教师小结各组的协商情况,并给予奖励(贴上五角星)。
四、幼儿操作活动。
——了解绘画材料。提醒幼儿:“四个人画一张画,如何合作,才能又快又好。”
——“第二关,四人合作作画,看哪一组又快又好。”
——“在画面中的上、下次序相互间要确定好,只要画出大致的轮廓就可以了。”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了解各组的绘画情况,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教师小结各组的合作情况,并给予奖励(贴上五角星)。
五、交流欣赏、协商表述。
1、交流欣赏。
——请小朋友说说其他组的画。你能猜出画的是家乡的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幼儿相互交流、欣赏。
2、协商表述。
——“最后一关,比比哪组说的好。”“请你们相互商量一下,说说你们画的是家乡的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教师了解各组说的情况,并给予语言上的恰当引导。
——比比哪组的小朋友最能说。
——教师小结各组的表述情况,并给予奖励(贴上五角星)。
3、教师小结闯关情况,给予肯定、鼓励。
六、延伸活动:
——我们的家乡——长兴,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日益繁荣、美丽。那我们小朋友应该为我们美丽而可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六不行为)
大班教案 篇3
教具构成:
红色球、红色积木、红帽子等宝宝熟悉的物品3-4件,其它不是红色的物品1-2件,每人一份。
教育目的:
学认红色,让宝宝接受第一个共性概念,那一词不单指一物,而是指许多颜色相同的物品。
活动过程:
①教师出示布遮住的小筐:“宝宝看,这里有什么呢?”说完教师拿开遮布,一一出示红色的玩具,告诉宝宝:“这是红色的小球。”这是红色的积木“这是红色的帽子,这些都是红色的”说完,教师把筐里所有的红色玩具拿出,展示给宝宝看,让宝宝感知红色。
②教师拿起小筐里剩下的玩具,告诉宝宝:“这些都不是红色”说完,教师发给每人一筐玩具,家长和宝宝一起玩,家长可用语言提示宝宝:“把红色的.小球给妈妈。”当宝宝拿对后,家长立即亲亲宝宝,给予奖励,然后再鼓励宝宝:“把红色的积木给妈妈”当宝宝拿错时,家长可用身体语言,如摇摇头,摆摆手,告诉宝宝拿错了,再扶着宝宝的手去拿“红积木”。
家庭指导:
在宝宝心目中,看到的第一件红色物品就叫红色,其他则不确定,因为过去的宝宝所以认识的都是一物一名,没有接受过共性的概念,而理解真性的概念要比认识一件物品更要难得多。所以在教宝宝认颜色时千万不要急躁,让宝宝记住大家红色物品后,才能逐渐理解红色指的是色彩。
大班教案 篇4
一、内容与要求:
1、通过讨论,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材料:
事先收集各种树的图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树木的特点、带幼儿去附近绿地观察过各种树木。
二、过程与指导:
看看用树做成的工艺品。
——幼儿摸摸、看看各种用树做成的.工艺品。
——观看各种树的图片资料,说说自己认识的树和它们的特点。
——说说自己在绿地看到这么多可爱的树有什么感觉?
——树与人、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结合自己的资料自主结伴讨论:树还有哪些重要的用处?
——与动物的关系: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场所。
——与人类的关系:调节温度,为人类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
——改善环境: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少噪音。
欣赏理解,表达情感。
——欣赏诗歌《树真好》,理解诗歌内容。
——有表情朗诵诗歌,并尝试用适当动作表演。
——对大树朋友说说心里话,表达对大树朋友的爱护之情。
三、延伸活动:
——班级个别幼儿作代表与老师一起去里委联系成立“好小囡护绿队”,经常关心幼儿园和小区里的绿化及树木生长情况,并能主动提醒家长和行人爱护树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1、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幼儿对鱼的外形特征已有足够的了解。
2、泥工可以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塑造物体的主要特征。
2、巩固团、搓、压、捏等技能。
活动准备:
1、各色的橡皮泥,泥工板,剪刀、蓝色卡纸、牙签。
2、PPT3、教师制作的范画一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儿歌《三条鱼》的律动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小鱼)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鱼的特征,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形状、色彩以及身上的花纹等。观察后让幼儿描述鱼的外形特征。
小结:鱼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身体较大,比较扁,有尾巴,身上有鱼鳍和鱼鳞。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鱼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PPT你们发现鱼宝宝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今天,老师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变出一条鱼宝宝)(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这是老师做的小鱼,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只小鱼呢?
4、教师示范制作鱼选择一块橡皮泥捏软,做鱼的身体。另选一样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一分为三做鱼的'尾鳍,背鳍和腹鳍。用白色和黑色橡皮泥做鱼眼睛。做鱼的身体时先把泥搓成椭圆形,再压扁分别贴上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再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长条做出鱼身上的纹理就可以了。最后用你喜欢的颜色做出泡泡,用绿颜色做水草。
(三)幼儿制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剪刀、工具、泥工板。你可以制作与老师不一样的鱼,比比谁的鱼最漂亮,和别人的不一样。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运用材料创造性地进行锻炼活动,提高攀爬,跳,平衡,钻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2、培养勇敢,坚强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小麦苗,垫板,高跷,铁罐,轮胎,竹梯,铁圈等。
活动过程:
1、跟着音乐做模仿动作:如锄地,播种,施肥,插秧胶水等等。
2、游戏:种田忙。
⑴以帮助农民伯伯插秧为由提出游戏要求。
要求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过小河,跳过山沟,钻进山洞,翻过山坡到达田地。
⑵游戏进行两次,教师提醒幼儿要大胆,细心,注意安全。
3、放松运动,随音乐跳欢庆舞。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学与幼JL园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2、在辩论中能积极专注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有讨论的经验。
2、教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初步了解。
3、有关辩论的简单标志(如正方、反方标志)及奖牌。
活动过程:
1、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引出辩论的话题(可,FE据幼儿的兴趣与能力选择辩论题展开辩论)。
2、教师简单介绍辩论规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辩方,确定自己的立场。
3、幼儿分组。教师出示正方、反方的标志,并引导幼儿稍作准备。
4、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予以指导。
(1)教师参与较弱的一方,营造辩论的氛围。
(2)引导幼儿围绕辩论题表达观点。
(3)及时捕捉好的观点,引导幼儿继续辩论。
(4)指导幼儿遵守辩论规则。
5、交流小结辩论会的情况,并评选“金牌""辩手”。
附:
辩论题一:上小学后能不能带玩具
(分析:孩子上了小学后,发现带玩具成了问题,但有些孩子尤其是一些男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变化。因此教师希望通过辩论使孩子们关注这个问题。形成共识:上小学后可以带一些体育玩具,但是不能带其他玩具,并愿意在未来的小学生活中遵守这一规则。)
辩论题二:上小学后;上课时能不能随意喝水、小便
(分析:对孩子来说,上小学最大的困难也许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的作息时间有了较大的变化。幼儿园较为自由、松散,小学较为严格、有规律,这一变化很可能使孩子感到不适应。通过辩论,孩子可对小学的作息时间安排有更明确的了解。以便将来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并形成这样的观点:上课尽量不要随意喝水或去小便,那样做会影响教师和同学们上课,应在课间十分钟做好这些课前准备工作。)
辩论题三: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先做什么
(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及计划能力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必备的一种能力。选择这个辩论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放学后的时间,并形成这样的观点: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可以稍作休息或做一些个人需要的事情,之后应尽快完成作业,不能只顾着玩,将作业留在最后完成。)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绕障碍物运球,发展走、跑动作的协调性。
2.体验足球运动的快乐并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足球人手一个、障碍物、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部分(1)热身活动:听音乐利用足球进循环练习:绕球跑--单脚跳球--触摸球--助跑跨球。
二、主体部分(1)增加障碍物,探索饶过障碍物运球的方法;幼儿分散探索;请个别幼儿示范各种运球绕障碍物的方法;幼儿各自尝试;再次练习,请个别幼儿表演。
(2)活动讨论:练习中,怎样绕障碍运球才能又快又好。
(3)分组玩球:运球绕过小树林和土坡。
三、结束部分幼儿和教师在轻松的音乐声放松身体。
【安全提示】
1.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幼儿做充分的热身运动。
2.注意行进中的路径安排,不要发生碰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于足球游戏的.兴趣。在中班阶段,幼儿已经初步的接触到了足球,知道足球是用脚踢的球。通过过小树林和土坡的游戏让幼儿初步的学习绕障碍物运球。因此,对于他们运球时如何用脚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幼儿在活动中非常的开心。大多数幼儿在游戏中小心翼翼的运球,因此,整个活动开展的速度较慢,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比较多。相信幼儿越来越熟悉足球之后,活动会开展得更加顺利。
大班教案 篇9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在看看、说说、猜猜的过程中,体会阅读活动的快乐,初步感受绘本语言的美。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理念】
图画唯美细腻,故事悬念深藏加上如诗歌般的文字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作者的画风简直让我们感受到美、让我们感觉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却体会到不一样的意境,更能从画面中感受在这个静悄悄的追逐的故事中的奇妙,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仔细观察的能力。《纲要》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纲要》比较注重的则是文学作品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因此,让幼儿在教师所提供的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一种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新导向和新思路。
【设计思路】
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按照"要说、能说、会说"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让孩子学的开心、学的高兴,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以图片导入激发兴趣,猜想是哪里,有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开始将幼儿逐步带入故事情节中,跟随着小老鼠的路线一路观察,跟着小老鼠的黑影,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到小老鼠到床上时引导猜想接下来的故事,然后带着问题完整听故事,揭示追逐结果,结尾又留下悬念,让孩子们继续猜想接下来的精彩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情境,激发兴趣1.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猜猜是什么?
2.鼓励大胆、自由地说说废弃的房子里会有谁?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发展情节1.出示画面,引导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小老鼠及隐藏着的那双眼。
2.逐幅出示图片,跟随小老鼠进入老屋的路线,引导仔细观察,发现小老鼠潜在的危险(1)引导发现影子,猜想影子是谁?并说说猜想的依据。
(2)引导发现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并猜想它的主人(3)在幼儿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说出他想提醒老鼠的一句话(老鼠,小心!有只猫正在靠近!)(4)小老鼠跑到房间的床上,睡着了,引导幼儿猜测小老鼠会怎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配音完整讲述故事,揭示追逐结果。
(1)黑猫为什么不下手捉老鼠(2)黑猫表情怎么这样了?
(3)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三、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小老鼠逃脱了,黑猫在跑,狗在追,而猫头鹰又跟着狗,后面肯定还有更精彩的故事,我们回教室和好朋友讲一讲吧。
【教材简解】
《老鼠,小心!》讲述了一只小老鼠来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破败的老房子,有一只猫一直跟随着小老鼠。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故事的结尾却峰回路转,给读者一个绝妙的惊喜。故事中却没有直接说是猫,而是用了很巧妙和用词说是一只黑影,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有了一种好奇的想法,更是想继续看下去。可是当我们接着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双眼睛也出现了。这样的紧张空气让我们都担心起了这只小老鼠的安全,所以就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很不自觉的说"老鼠,小心"。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19
大班教案[精选]08-11
[精选]大班教案08-14
大班教案【经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