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4篇【必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1页的例1、例2及练习四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
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比如,去年植树节洛阳市植树约有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鲜氧气
2、引出实际问题。
(1)呈现植树画面(教科书第19页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① 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② 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究笔算方法
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每位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机会。
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
(1)谈话。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再现422的笔算过程。
3、试一试。
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1)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再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与应用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
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
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
师:我们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学会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还帮助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检查出了错误。通过这些活动,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3、设计活动(练习四第3题)。
(1)请学生欣赏广场上花卉图案(出示广场一角画面),接着引出布置学校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起解决提出的问题。
(2)自主设计图案,并解决问题。
(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2~3人结合。)
完成设计后,全班交流。
4、猜数谜。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小鸟卡片 房子卡片 题纸一张 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
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同学的数感,培养同学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同学认知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身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俺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桃香蕉)
34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 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同学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考虑:
(1)同学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同学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同学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高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教学准备:挂图、三枝笔
教学过程:
一、 情境体验、感知高矮
师:同学们,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到学校来,都做了什么事,谁还记得 呢?
生1:发新书,大扫除。
生2:安排座位。
师:谁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安排座位的吗?
生:我们是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
师:高矮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请少武到前面来,你们说他是高还是矮呢?
生:有的说高的,有的认为矮的,有的说不出。
师:有的认为少武是高的,有的认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还是矮的呢?现在来比比看,请你找一个比你矮的同学上来。(学生去找)
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
生:少武高,宁辉矮。(请两 个同学说)
师:请你再找一个比你高的同学上来。(学生去找)
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请两个同学说)
生:建东高,少武矮。(请两个 同学说)
师:为什么少武一会儿高,一会儿矮呢?
生:因为少武和宁辉比,少武高;少武和建东比,少武就矮了。
师:说得好!谁来说一说,少武和他们两 人比,少武比宁辉怎么样,少武比建东怎么样?
生:少武比宁辉高,少武比建东矮。
师:比高比矮至少要有两 个人才能判断。
(设计意图:学生参加比高比矮的活动,不仅体会到高与矮是相对的,而且也初步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二、 积极参与,理解高矮
师:请同桌同学站起来比一下,谁高谁矮?(同桌同学比较)
同组同学互相交流,运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说一说。
(全班同学交流反馈)
师:谁能说说在生活中看到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吗?
生1:爸爸长得比妈妈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课桌比讲台矮。
……
(设计意图:学生年纪小,语言滞后于思维,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高矮的比较,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三、 体验相对、确定高矮
(教师手握三枝笔)
师:老师手里握着三枝笔,你们猜一猜,哪枝笔最长?
生:(随便猜一枝)
师:(亮出谜底)要怎么比,才能道哪枝笔最长呢?(学生上台比)
师:这个同学把三枝笔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说:有几样东西比较长短,必须有一端对齐,或者说要站在同样的高度才能比较。可是有时候碰到像这样的情况怎么比呢?(出示课本“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挂图)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事物比长短或比高矮时,必须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随后又引出,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一端对齐后再比较的特殊情况:领奖台上小兔高矮的比较,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的方法。)
四、 应用知识、开展探索
师:三只小兔比高矮,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师:那该怎样比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一比三只小兔的高矮吗?
(学生讨论交流,再反馈)
师:同学们想了好多办法,真棒!老师在这张图上画了一些格子,不知道这些格子能不能帮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张挂图)我们看,大白兔的后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请大家边看边想一想,可以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谁最高谁最矮?
(讨论交流,再反馈)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4-07
小学数学教案02-07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7-19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21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