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7 09:45:5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7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动物保护色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会问:"小动物遇到敌人怎么办""小蝴蝶会保护自己吗"……但自然界中具有保护色功能的动物离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我们这些小城镇的幼儿更是如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借助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儿喜爱的"捉迷藏"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理解动物的保护色,探索动物保护色的奥秘;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满足好奇,学会观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学会发现问题。

  3、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共享游戏的快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一段、电子白板。

  2、两人合用一张动物图片,上面有蜘蛛、蝗虫、枯叶蝶、螳螂、青蛙、狮子、北极熊、螃蟹、猫头鹰等。

  活动重难点

  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将"引导幼儿知道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课件的形式给幼儿直观、形象的展示;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运用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小动物所在位置,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与接受。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导入

  1、图一: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说艾玛的外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艾玛长得什么样?艾玛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描述艾玛躲藏的位置,教师演示课件。

  3、图三:请幼儿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玛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师演示课件。

  4、引导幼儿说出艾玛在图二、图三中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提问: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

  6、小结:艾玛非常聪明,它躲的地方与它身上的花纹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容易找到它。

  (评析:以绘本故事《艾玛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幼儿与艾玛进行了两次捉迷藏游戏之后提问:"我们怎么会把那么多东西当成是艾玛?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引导幼儿思考、小结,获得初步的印象,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二、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

  1、拿出动物图片,幼儿两两合作找出其中隐藏的动物,用笔圈出来。

  师:艾玛的朋友也来捉迷藏了,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动物身上贴上标记。

  2、请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的动物:青蛙、蝗虫、螳螂;链接的动物:狮子、北极熊;使用放大镜的动物:螃蟹;使用聚光灯的动物:猫头鹰;使用动画演示的动物:枯叶蝶、蜘蛛。

  4、讨论: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藏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5、教师总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以此来隐蔽自己。有了这种独特的保护色,敌人就不容易找到它们,就能保护它们的安全。

  (评析:此环节采取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幼儿合作观察,找出隐藏在图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动物,并做上相应的标记。然后,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特殊功能,采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进行重点演示与验证。并追随幼儿的回答,点击和标注相应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枯叶蝶、蜘蛛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知道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新经验。)

  三、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

  1、师:刚才这些动物朋友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能变好多种颜色,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视频"变色龙"。观看过程中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这次它会变成什么颜色?

  2、师:变色龙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到花丛中找找吧。看一看你找的变色龙藏在什么颜色的花朵里,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意愿涂色,让变色龙变一变,变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应颜色的花丛中。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观看前这样过渡:"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它的保护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变色龙。"观看时进行暂停并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看变色龙保护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引发幼儿分享交流的欲望,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经验。接着让幼儿找出藏在花丛中的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花的颜色用蜡笔给变色龙涂上相应的颜色,如在红花中找到的变色龙就要涂上红颜色。在找一找、变一变、说一说变色龙色彩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动物保护色的认识。)

  四、生活链接,在运甩中拓展

  1、师: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2、出示课件后提问:他是谁?你认识这种衣服吗?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

  3、教师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先进地利用了保护色,解放军叔叔穿上各种色彩的迷彩服,在战场上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评析:本环节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人类根据动物保护色而进行的一些发明与研究,根据幼儿的讨论,展示解放军迷彩服、坦克、战斗机等,将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延伸,使幼儿了解人类是如何自我保护的,真正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五、自主选择,在游戏中巩固师:你们想不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幼儿园草地、红色滑梯、黄色花丛、蓝色墙壁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想一想适合躲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然后一起到室外去玩捉迷藏游戏。

  (评析:最后,出示草地、花丛、玩具、墙壁等四种不同颜色的游戏区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躲在相应的游戏环境中,自主玩捉迷藏的游戏。此环节与活动开始部分相呼应,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颜色与图形

  2、通过游戏尝试小组合作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会合作的快乐。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骰子,图形骰子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骰子

  二、出示教具颜色骰子,认识颜色,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颜色。

  三、出示图形筛子,认识图形,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图形

  四、请幼儿上太台2个骰子同时投出,如红色、圆形。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红色圆形,并在记录卡上找出来。

  五、幼儿操作

  1、讲述操作要求与规则

  2、分发操作材料

  3、教师巡视幼儿操作

  4、评价幼儿操作记录卡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序数是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的相对位置或相对大小。对中班幼儿提出了“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的目标要求。研究表明,我国5岁儿童在序数概念的发展上并不理想,这种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关,儿童在生活中接触序数的机会可能少于接触基数的机会。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设计成“动物运动会”的游戏情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的

  1.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从不同的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初步理解物体的排列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三、活动准备

  “动物运动会”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房子图卡、幼儿操作卡

  四、活动过程

  (一)以“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引入活动,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的数。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运动会吗?幼儿1:知道,就是比赛幼儿2:有赛跑、游泳、打球幼儿3:还要评出冠军什么的。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开运动会,(出示小动物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是谁?幼:有狮子、小羊、兔子、牛、猪,一共五只小动物。(孩子们运动会还是比较熟悉的,可是老师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孩子们诸多的讨论。孩子们对动物运动会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注意力一下就集中过来,并且很快数出动物的数量)

  (二)游戏:“小动物排队”,教师引导幼儿用序数词正确表述物体在数列中的位置。师:五只小动物很快排好了队伍,(出示图片2)请小朋友说说小猪排在哪里?幼儿1:小猪排在第四。师:你是怎么数的?(请这名幼儿示范点数)(教师提问各种动物排在哪里?)师:你们对小猪排在哪里有不同意见的吗?幼儿2:排在第二师:你也来数数怎么是第二呢?(请这名幼儿示范点数)(让幼儿掌握序数词是本环节的重点,教师的提问是小动物排在哪里而不是排在第几,能较好的达成目标一。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对序数的掌握是比较清楚的,能很快说出每种动物所处的位置。教师抛出问题“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排列位置,引出下个环节。)

  (三)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物体的排列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师:为什么小猪一会儿是排在第四一会儿又排在第二了呢?幼儿1:第四是从这边数起的(中班孩子还分不大清楚左右),第二是从另外一边数的。幼儿2:从不同边数第几就不一样了。师小结:判断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时,由于方向的不同,物体所处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相对性问题在序数的判定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也是幼儿学习序数中的难点问题。本环节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孩子们很快明白了数排列变化的问题。)

  (四)以“比赛开始了”(出示图片3)复习判断5以内物体所处的位置。师:小动物们开始比赛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比赛什么项目?幼儿1:是赛跑啊师:请小朋友们来说说ⅹⅹ动物排在第几,从哪开始数的?(本环节让幼儿根据上面所学的经验,从不同的方向数出动物的排列次序)(五)幼儿操作活动,复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1)出示房子图卡,认识小动物的新家,根据小动物身上的数字把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楼层。

  (2)“快乐的郊游”,根据提示画出动物的相应位置。

  (3)“找一找,连一连”,根据两次动物排队的次序,按要求写出动物每次的各是第几位。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了5之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了序数的概念,并且能按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点数,为今后学习不同的方位序数奠定了基础,也为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准了坐标。整节活动环节安排比较合理,,思路也比较清楚,幼儿所学效果较好。

  具体体现在:

  (一)关注幼儿对序数词的掌握。序数词的掌握是序数教学的重点,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能关注幼儿是否已经正确掌握序数词,借助直观教具进行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二)渗透物体排列位置的相对性问题。相对性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在序数判定中,即物体排列的位置不变,但对其所处位置的判定会因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在本次活动活动中,教师能用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小猪的位置有的小朋友说是在第二,而有的小朋友说是第四呢?”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初步理解从不同的方向点数,其结果是不同的。

  (三)注重通过操作和游戏进行学习与巩固。学习序数不仅要让幼儿掌握序数词,而且应注重让幼儿在积极操作的过程中,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小动物运动会”的游戏情节,先出示五只小动物,在幼儿点数数量的基础上说说“什么小动物排在哪里?”让幼儿学习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说出某个动物在整排动物中的序数;接着出示动物比赛的图片,让幼儿说说哪只动物站在哪条跑道,帮助幼儿利用刚学的有关对序数的认识解决新的问题;最后让幼儿操作练习,按幼儿能力不同分成三组,投放难度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巩固对序数的认识。(四)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深奥的序数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小动物运动会的形式,贯穿始终。每当电脑显示小动物参加比赛的画面,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同时电脑又以不同的声音来判断幼儿回答的正确与错误,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优化了教学情境不足之处:

  1、生活即课堂,可以将幼儿学到的知识经验应用到幼儿的生活当中,如可增加幼儿排队的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排列的位置。

  2、整个活动的信息量不是很饱满,活动时间偏短,可以增加幼儿操作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尝试做各种难度的练习。

  3、注意避免活动中的无效提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但是在活动一开始,教师的导入就显得有点走过场,“你们知道什么是运动会吗?”,属于与目标无关的无效提问,没有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集中教育活动时间。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拼小树》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拼出小树的造型,但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何让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几何图形来拼己喜欢的造型呢?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旨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拼图形的浓厚兴趣。

  2、幼儿能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形活动,会用简单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

  2、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图形,加深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图形。如5个红色正方形、8个白颜色的圆形、7个蓝色梯形、7个绿色正方形等。

  (评:采用直观的方式直接将图形出示给幼儿,直接引入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加深对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一个印象,为下个活动环节做好准备。)

  二、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1、给幼儿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拼造型。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此环节要特别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允许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3、分享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所拼的造型,个别幼儿观察后加以补充。(评: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这一活动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参与活动的主题性很强。在这个活动环节中,任由幼儿自由想象,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尽快确定自己的主题,让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三、记录表达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每一种图形所用的数量,然后用原点或短线的方式在记录单上表示出来。

  2、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一种图形用的最多。 (评:幼儿的点数能力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加强,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相应的标记将所用图形的数量表示出来,提高了幼儿点数物体的能力。)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一起欣赏。 反思: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的无根塑料管,带有空心的珠子一颗。

  2.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

  活动过程

  1.游戏“穿珠子”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

  (1)幼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穿不进去,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两根小棒粗细不同,所以粗的穿不进去。

  2.观察三根小棒,进行两两比较,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

  这三根小棒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最粗的是哪一个?最细的呢?

  A小棒和B小棒哪个粗?哪个细?B和C哪个粗哪个细?为什么B小棒我们一会说它粗一会说它细呢?

  (2)小结:原来物体的粗细是比较出来的,要看他们和谁比,才能知道是粗还是细。

  3.游戏:排排队。

  (1)请幼儿按照物体的`粗细顺序排排队,说说是怎么排的。

  (2)小结:从粗到细排一个比一个细;从细到粗排一个比一个粗。

  4.寻找粗细,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从自身找出可以比较粗细的物体。

  (2)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树干和树枝比,

  5.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进一步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

  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幼儿园内物体,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粗细的树,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纸,虽然是幼儿平时常见的一种物品,但幼儿并不对各种纸的特性及用途进行探索,在认识纸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活动,以引起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

  活动目标:⒈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⒉让幼儿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⒊让幼儿尝试通过探究、讨论客观的记录事实。

  活动准备:⒈师生共同收集砂纸、卡纸、牛皮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瓦楞纸等。

  ⒉水盆5只,抹布5块。

  ⒊记录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⒈引导幼儿观察纸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且指出不同纸张的不同用途。

  引导词:你们桌子上的纸看起来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猜一下,它们都能做什么用?

  ⒉请幼儿先猜测纸遇到水会怎样,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实验,说出不同的纸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

  猜猜——各种纸遇到水以后会变成怎样。

  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试试——一张张将纸放入水里,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

  议议——纸怕不怕水。

  引导词:如果纸到水里去了会怎样?所有的纸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样吗?

  ⒊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怕水有的纸不怕水,教幼儿要爱惜纸张。

  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的慢(快),哪些纸不怕水。

  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小结:我们用的.纸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纸就坏了,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们的书本。

  ⒋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纸的不同用途。

  想想——不同的纸有什么不一样的用处。

  ⒌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

  记记——将自己的发现用记录纸记录下来。

  ⒍与

  不错的幼儿一起处理泡坏的纸,收拾桌面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水可以使我们身边的环境变得干净。

  2、了解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清洗办法。

  活动准备

  提供各种玩具图片的幼儿操作包和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个谜(幼儿猜谜——水)。

  2、谈话讨论

  师:水有什么作用?

  小结:水可以解渴、水可以清洗,世界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水的.本领真大。

  师:这里有许多玩具脏了,怎样用水把它们清洗呢?

  3、幼儿完成操作包

  师:操作包中有哪些玩具?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些玩具变得干净?

  幼儿操作

  交流操作结果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延伸到生活领域,幼儿有了这些知识经验后,可以在生活区域中选用合适的方法清洗各种玩具。

  2、讨论:自然角中的植物是否每天都需要浇水?需要浇多少水?什么时候浇合适?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0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中班科学教案08-0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