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0 13:34:3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精华(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一次课间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小女孩在吹泡泡,后面跟了一大群孩子,他们又跑又跳地去追打泡泡,玩得甭提有多高兴了。孩子们玩泡泡的情景触发了我的灵感,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玩泡泡,那我们就来做一个和泡泡有关的游戏或者活动吧。于是,我结合教材内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材,利用本土资源制作吹泡泡用的泡泡水和不同形状的吹泡器,让幼儿通过实验来体验发现的乐趣,进一步了解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

  活动准备

  1.用铁丝做成不同形状的铁丝框,自制的泡泡水,纸杯若干个。

  2.儿歌《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问好。

  2.导入课题。

  师出示泡泡水和吹泡器,请幼儿说说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引起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一).出示圆形吹泡器,幼儿观察吹泡器的形状,并想象它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相互讨论,大胆想象)

  1.指名回答讨论结果。

  2.幼儿动手用准备好的圆形吹泡器吹泡泡,验证自己的想象。

  3.请幼儿说说自己实验的结果。(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并及时表扬)

  4.师小结:圆形的吹泡器会吹出圆形的泡泡。

  (二)认识其他形状的吹泡器,猜测泡泡形状

  1,出示正方形吹泡器,指名说出它的形状。再思考:正方形吹泡器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2,依次认识长方形吹泡器和三角形吹泡器。

  3,分别猜测这两种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吹泡泡

  孩子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你刚才的想法呢?(激发幼儿做实验的兴趣)老师给宝贝们准备了很多吹泡器,赶快试一试吧!(师提醒幼儿吹泡泡时不要对着同学吹)

  1, 幼儿自由吹泡泡,在吹泡泡时观察吹泡器的形状和泡泡的形状。

  2, 指名幼儿说说自己用的吹泡器是什么形状,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和原来的猜想一样吗?(每组多找两个幼儿回答)

  3, 幼儿交换吹泡器,再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

  4, 再请幼儿说说交换了吹泡器后,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实验已经做完了,宝贝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幼儿相互交流,说出结论)师及时给幼儿的结论作出评定。

  5, 师小结: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四)游戏:吹泡泡

  1,介绍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

  2,请几名幼儿到场地中间和老师一起示范游戏。

  3,师与幼儿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师进行简单的课堂总结,幼儿学泡泡飞出教室。

  四,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到户外用其他工具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

  教学反思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特别是中小班的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相对来说自控力也要差些,他们对新鲜有趣的食物最感兴趣。本次的活动内容就是通过幼儿玩泡泡而得到启发的。通过实际讲授,认真反思后得出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我认为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本活动是想通过创设探究和实验操作的环节,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形成新的认知,从中得到结论。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我设计了以不同形状的吹泡器来吹泡泡为主线的活动,吹泡泡很多幼儿都玩过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操作也很方便。通过用圆形吹泡器吹泡泡这个环节,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幼儿参与实验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在活动过程中,我一直遵循这样的教学思路:幼儿自己参与实验后,老师再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先由幼儿汇报实验结果,再由老师小结实验结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整个活动采用实验的形式并结合游戏,幼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趣,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活动中知识点的安排由易到难,步步深入,这样幼儿学起也容易。在实验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孩子自主的探索发现,让孩子自己通过实验得到相应的结论,而不是将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孩子。此外,本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思想。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感受科学的趣味。但在实验中,个别幼儿只顾着吹泡泡,没有注意吹泡器的形状和泡泡有无变化,所以当老师问到三角形的吹泡器吹出了什么形状的泡泡时,有个别幼儿说是三角形的泡泡。这告诉我们在孩子做实验时一定要多提醒幼儿,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本次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上好一节课,它需要我们老师不停的推敲,不停的揣摩,不停的实验,然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改进方法,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有序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花生若干盘、课件、花生制品

  重难点:

  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有序感知花生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①小朋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花生)

  ②师:小朋友知道花生长在哪里吗?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出示图片)花生长在地里,这是花生的果实、叶、茎、根,我们吃的花生就长在根部。

  二、认识花生

  ①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尝一尝花生

  ⑴我们来摸一摸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

  ⑵看一看花生上有什么?(花纹)

  ⑶摇一摇花生会怎么样呀?(响、动)尝一尝,什么味道?

  ②探索剥花生的.方法⑴花生里面还有秘密呢,猜一猜?

  ⑵花生可以怎么样打开呢?幼儿讨论并尝试(剥、咬、敲)花生娃娃穿小红衣,住在麻子屋里。有天,手指一捏,屋子从中间敞开,花生娃娃就跳了出来出示幻灯片。

  三、认识花生米

  ⑴花生里面有什么呀?(花生米)

  ⑵数一数你的花生壳里有几粒花生米?

  T:花生里的花生米有的少有的多。

  ⑶我们再来看看花生米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衣服)T:花生米的红衣服呀营养可丰富了可以吃、可以治病。

  ⑷现在请小朋友把花生米的红衣服脱掉,看看里面有什么?(果仁)T:哦,一棵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壳,花生壳里有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红衣服。

  四、讨论花生的用处

  (1)讨论花生可以怎么吃?有哪下花生制品?花生壳、花生米还可以做成什么?

  (2)和听课教师互动,品尝花生思考空间秋天到了,许多干果都已成熟,花生是孩子们的最爱,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花生、学剥花生,知道花生的作用,所以就选择了《好吃的花生》这一教学活动。

  希望通过这节活动孩子们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自我操作解决问题,从而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就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摸一摸、看一看、摇一摇花生,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充分运用感官去感知、操作和体会。在第二个环节探索剥花生的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让幼儿剥、摇敲来打开花生。为了养成幼儿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认识花生米,抛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索。最后一个环节吃花生米包含了《纲要》中社会教育的目标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突出了与人交往和分享,让孩子与人交往、与老师交往、分享花生米。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体会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能积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烦恼。

  2、尝试着让幼儿关注自己的情感,形成快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了解烦恼的含义;

  (2)幼儿绘画:我的烦恼;

  (3)PPT课件。

  关键点:愿意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烦恼。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讨论

  1、观看PPT《你是我的朋友吗?》

  2、提问:

  (1)珊迪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有了朋友还不高兴呢?如果一直这样烦恼下去会怎样呢?

  (2)你有什么办法帮助珊迪解决烦恼?

  3、小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烦恼,遇到烦恼我们要想办法使自己开心点,还要动脑筋解决烦恼。

  二、交流烦恼,分享讨论

  1、(1)你有烦恼吗?(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绘画)

  (2)你是怎么解决自己的烦恼的。

  2、小结:有的小朋友遇到的是学习上的烦恼,有的是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遇到的`烦恼,有的是爸爸妈妈吵架了而烦恼。其实,解决烦恼的办法有很多,如:不怕烦恼和困难,对自己有信心,多想想办法,自己独立解决,或向同伴老师父母求助一起解决等。

  三、提出问题,经验迁移

  1、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能一下子解决的?如果一时解决不了该怎么办?(转移注意,忘记烦恼,快乐地面对现在的生活。)

  2、小结:不是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消除,但总有很多方法能帮助我们排除烦恼、忘记烦恼,这样我们也能快乐起来。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小动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用途。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操作卡2、各种动物图片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播放动物比尾巴的视频,轻松导入课堂)(5分钟)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欢)

  2、播放动物比尾巴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动物尾巴的形状。

  3、刚刚小动物们在比什么?(比尾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尾巴(师板书课题:动物的尾巴)。

  (二)、展开学习动物尾巴的形状(10 分钟)

  1、认识松鼠的尾巴(课件出示松鼠的尾巴)

  (1)、这是什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

  (2)、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像一把伞(3)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当降落冬天可以当被子)方法同上依次认识猴子、鸡、兔子、孔雀的尾巴。

  (3)问答游戏巩固动物的尾巴样子师:谁的尾巴长? 生:猴子谁的尾巴短? 兔子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松鼠谁的尾巴弯? 公鸡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4)小结: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的尾巴,他们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弯,各有各的用处。

  (三)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动物尾巴(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的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样子吗?有什么作用吗?

  1、课件依次出示燕子、鱼、牛、小壁虎、袋鼠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作用。

  (四)、操作巩固,连一连(8分钟)

  1、教师出示课件,先示范

  2、幼儿在卡纸上操作

  (五)音乐声中结束课堂(2分钟)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这个词的含义。

  2、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倾听他人的.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杯子、绿豆、米、盐、糖、果珍、搅拌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部分

  1、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东西,请吧。

  2、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轻轻地走回来,坐好,乖。谁愿意举手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大胆猜测材料的溶解性

  1、 老师: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放到水里会怎样?

  老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等会再试试。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杯水里有什么东西?

  2、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谁愿意来试试。好,你来!

  一名幼儿上来尝水的味道。

  三、幼儿大胆操作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

  1、教师请幼儿自己尝试探索,让这些材料融解,如果盐暂时溶解不了,我们请小木棒来帮帮忙,帮我们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交谈。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东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

  1、老师:这些东西躲到水中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什么?刚才非非说的是对的,它们都被水溶解了。这些水时间长了会变质,颜色会发生变化?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把它们放到阳台上去,过几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好不好?

  幼集体:好!

  2、带幼儿到阳台上摆放水杯,活动结束 。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

  2、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创设由贝壳、软垫、瓷砖、塑料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

  2、颜料、泡沫板、抹布。

  活动过程

  1、引出问题,启发思考。

  (1)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脚丫操,引发幼儿以活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3)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用途(走路、踢球、跳舞、蹬车等)。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脚?

  2、感知表达活动。

  (1)让幼儿赤脚走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上,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实感受。

  (2)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和感受。

  1自由交流感觉。

  2请个别幼儿谈感受。

  (3)让幼儿再一次体验小脚走在不同材料路上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脚的感受和对活动的兴趣。

  (4)小结:“脚踩在瓷砖上是凉凉的,踩在软垫上是软软的等。”

  3、光脚作画:印地毯。

  (1)提出光脚作画的.要求。

  (2)师生一起为大地毯印上美丽的花纹。

  (3)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带幼儿体验小脚踩草地、沙地、水泥地、鹅卵石路和放在水中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四种纸张的不同特点,发现不同纸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探究,进行实验。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四种纸张的不同特性

  难点:通过动手操作记录发现不同纸质的吸水性不同

  活动准备

  彩色绘画纸、牛皮纸、蜡光纸、宣纸、脸盆、水、记录表、PPT 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纸艺品店,了解纸的多种多样。

  1.幼儿触摸各种各样的纸

  宝贝们,今天纸艺品店又进了四种新的纸张,老板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参观并帮忙将纸张分类下。

  2.讨论纸的厚薄、软硬等特性

  提问:宝贝们,你们看到了这四种纸有什么不一样?这些纸摸起来觉得怎样啊?

  小结:原来,纸是有很多种的,而且他们都不一样。宣纸看上去很薄, 摸起来很软;蜡光纸摸起来很光滑,看上去亮亮的;绘画纸看上去也很薄, 摸起来有响声;牛皮纸看上去很厚,摸起来有点粗糙。

  二、“花儿朵朵开”,激发幼儿实验兴趣。

  1.引导语:你们玩过这些纸吗?是怎么玩的?我也会玩纸,不过和你们玩得不一样,我会用纸变魔术。(教师示范折纸花苞)咦,宝贝们,有什么好办法才能让这朵花苞开花呢?

  2.其他的纸做成花苞也能开花吗?你们来猜一猜。(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测记录结果)

  二、巧手做花,自主选择纸张制作实验的纸花。

  1.提问:宝贝们的意见都不一样,那怎么才能知道会不会开花呢?现在也请你们来当一回魔术师,我们去实验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好吗?

  2.幼儿制作纸花,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要求:四个人为一组,自己选一张纸折成花苞,注意折的时候要四个角往中间折好。

  三.静待花开,感受每种花开的速度,了解纸的特性。

  1.猜想实验

  提问:你们猜猜这些纸花放到水里会怎样?你们可以几个人一组同时将纸花放到脸盆里去,比比看谁的花开得快,谁开得慢?

  2.观察讨论,再次验证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哪种纸花会开放?他们开的速度怎样?

  3.记录小结

  结合记录表,验证结果。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慢慢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好像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所以纸花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不一样的纸吸水性也不一样,有的'吸得快,纸花开得快,有的吸水慢,纸花就开得慢。我们刚刚看到宣纸吸水最快,绘画纸第二,蜡光纸第三,牛皮纸吸水是最慢的,所以最后开完花。

  四、落花为泥,变废为宝

  1.纸船激趣延伸

  提问:我们用四种不一样的纸做成了纸花让它在水里开花了,这些纸还能变成什么呢?这四只小船也是用这四种纸做的,你们猜小船会浮在水面上吗?哪只小船会游得更久更远?

  2.变废为宝,珍惜纸张

  提问:刚刚我们实验完泡在水里的纸还有什么用呢?

  小结:弄湿的纸张有的还可以放到美工区,继续探索。五、活动延伸

  1.将各种材质的纸张、水盆等放到科学区让幼儿继续对比实验。

  2.将泡过水的纸张投放到美工区让幼儿继续再创作。

  活动总结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很新颖孩子也很喜欢玩,第一个环节可以让他们多触摸几下,多一点时间感知各种纸的特性。在孩子们记录的过程中,采用集体记录的方式太拥挤,可以用分组的形式。整节课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科学教案 篇8

  城市里随处可见各式不同的喷泉,有音乐喷泉、灯光喷泉、层叠喷泉、广场喷泉,能钻进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水柱中嬉戏,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之一。

  材料准备:

  塑料瓶1个(矿泉水空瓶子)、吸管2根、剪刀、棉花球、脸盆。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瓶中装入一些冷水,大约三分之二,不要把水倒在瓶子外面啊。

  2.把两根吸管中的一根吸管剪短,相当于瓶口到水面的距离,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

  3.如图所示,将两根吸管放入塑料瓶中,短的吸管不能碰到水面,长的吸管伸入水面。

  4.将棉花球弄湿,塞紧瓶口,固定好两根吸管呦!注意:一定将瓶口完全塞紧,不能有空隙。此处棉花球也可以用橡皮泥代替。

  5.将塑料盆放到长吸管出水口的对面预备接水,对着碰不到水面的短吸管吹气,塑料瓶中的水就会从长吸管中喷出来噢!我的小喷泉漂亮吧!

  小秘密:

  当小朋友对着没碰到水的短吸管吹气时,塑料瓶内的空气会慢慢增加,小小瓶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多。可是瓶口塞紧啦,出不去呀,空气挤在一起的力量越来越强,水面上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于是就把水从另一根长吸管压出去,形成了“喷泉”。哈哈!这个小实验不错吧,这回可以在家里欣赏喷泉啦!

  活动延伸:

  爸爸妈妈可以和宝贝一起做,也可以每人做一个,比一比谁的.喷泉最漂亮。首先是比谁的瓶子最漂亮,大家开动脑筋,动手装饰。可以用彩纸剪出好看的图案贴上,可以用彩色水笔直接画出图案,也可以用橡皮泥搓成细条装饰。或者把瓶子刷上好看的颜色,就可以有漂亮的青花瓷、装饰画的效果。然后可以选用各种吸管,彩色的、条纹的,汽水吸管、奶茶吸管,粗细均可。最后,就是喷泉的颜色啦,如果喜欢彩色喷泉,可以把彩色墨水滴在瓶子里,可以是单色的,红的、黄的、蓝的,也可以配成喜欢的紫色、绿色、橘色。喷泉不仅仅是无色的,更可以是彩色的,就看爸爸妈妈和宝贝谁的奇思妙想更多。

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能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变化。

  2、能分辨哪些东西能在水中溶解,哪些东西不能在水中溶解。

  二、活动准备:

  勺子、糖、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品尝糖水,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一杯白开水和一杯糖水,请幼儿观察。

  “这两杯水一样吗?”(一样)

  2、请幼儿品尝,并说出味道。

  “我请小朋友尝一尝,看看这两杯水到底一样不一样。”

  “你喝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二)引导幼儿讨论,并探索哪些东西可溶在水中。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为什么这杯水喝起来是甜甜的?”

  “糖到哪里去了呢?”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溶到水里去呢?”

  2、请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并适当指导,提醒幼儿不要用嘴巴尝。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去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可以溶在水中,哪些东西不能溶在水中,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3、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带着幼儿一起检查并验证一张记录单。

  4、教师小结。请幼儿自由检查。

  三、自然结束。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人们活动的情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投影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室外观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动,让幼儿感觉夏天天气的特点,自由讨论:小朋友,刚才在室外活动感觉怎样?摸摸自己的`头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2、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样呢?小狗会怎样让自己凉快呢?水牛有什么凉快的好办法?

  4、指导幼儿讲述人们在夏天的活动。

  师: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穿什么衣服?人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哪儿去玩?

  5、小结夏季特征,教育幼儿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后记:

  夏天真热,幼儿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活动之前,我利用晨间时段鼓励幼儿观察夏季的景色、人们的穿着、气候的特征,当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他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语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教学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诗歌时,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最后一句:“火辣辣的,”孩子们一起扭动着身体非常喜欢做这一动作,仿编诗歌时孩子们说的很丰富,不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教案精华(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9-01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8-18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精华(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一次课间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小女孩在吹泡泡,后面跟了一大群孩子,他们又跑又跳地去追打泡泡,玩得甭提有多高兴了。孩子们玩泡泡的情景触发了我的灵感,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玩泡泡,那我们就来做一个和泡泡有关的游戏或者活动吧。于是,我结合教材内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材,利用本土资源制作吹泡泡用的泡泡水和不同形状的吹泡器,让幼儿通过实验来体验发现的乐趣,进一步了解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

  活动准备

  1.用铁丝做成不同形状的铁丝框,自制的泡泡水,纸杯若干个。

  2.儿歌《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问好。

  2.导入课题。

  师出示泡泡水和吹泡器,请幼儿说说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引起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一).出示圆形吹泡器,幼儿观察吹泡器的形状,并想象它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相互讨论,大胆想象)

  1.指名回答讨论结果。

  2.幼儿动手用准备好的圆形吹泡器吹泡泡,验证自己的想象。

  3.请幼儿说说自己实验的结果。(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并及时表扬)

  4.师小结:圆形的吹泡器会吹出圆形的泡泡。

  (二)认识其他形状的吹泡器,猜测泡泡形状

  1,出示正方形吹泡器,指名说出它的形状。再思考:正方形吹泡器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2,依次认识长方形吹泡器和三角形吹泡器。

  3,分别猜测这两种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吹泡泡

  孩子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你刚才的想法呢?(激发幼儿做实验的兴趣)老师给宝贝们准备了很多吹泡器,赶快试一试吧!(师提醒幼儿吹泡泡时不要对着同学吹)

  1, 幼儿自由吹泡泡,在吹泡泡时观察吹泡器的形状和泡泡的形状。

  2, 指名幼儿说说自己用的吹泡器是什么形状,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和原来的猜想一样吗?(每组多找两个幼儿回答)

  3, 幼儿交换吹泡器,再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

  4, 再请幼儿说说交换了吹泡器后,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实验已经做完了,宝贝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幼儿相互交流,说出结论)师及时给幼儿的结论作出评定。

  5, 师小结: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四)游戏:吹泡泡

  1,介绍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

  2,请几名幼儿到场地中间和老师一起示范游戏。

  3,师与幼儿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师进行简单的课堂总结,幼儿学泡泡飞出教室。

  四,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到户外用其他工具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

  教学反思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特别是中小班的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相对来说自控力也要差些,他们对新鲜有趣的食物最感兴趣。本次的活动内容就是通过幼儿玩泡泡而得到启发的。通过实际讲授,认真反思后得出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我认为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本活动是想通过创设探究和实验操作的环节,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形成新的认知,从中得到结论。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我设计了以不同形状的吹泡器来吹泡泡为主线的活动,吹泡泡很多幼儿都玩过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操作也很方便。通过用圆形吹泡器吹泡泡这个环节,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幼儿参与实验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在活动过程中,我一直遵循这样的教学思路:幼儿自己参与实验后,老师再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先由幼儿汇报实验结果,再由老师小结实验结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整个活动采用实验的形式并结合游戏,幼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趣,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活动中知识点的安排由易到难,步步深入,这样幼儿学起也容易。在实验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孩子自主的探索发现,让孩子自己通过实验得到相应的结论,而不是将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孩子。此外,本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思想。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感受科学的趣味。但在实验中,个别幼儿只顾着吹泡泡,没有注意吹泡器的形状和泡泡有无变化,所以当老师问到三角形的吹泡器吹出了什么形状的泡泡时,有个别幼儿说是三角形的泡泡。这告诉我们在孩子做实验时一定要多提醒幼儿,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本次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上好一节课,它需要我们老师不停的推敲,不停的揣摩,不停的实验,然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改进方法,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有序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花生若干盘、课件、花生制品

  重难点:

  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有序感知花生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①小朋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花生)

  ②师:小朋友知道花生长在哪里吗?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出示图片)花生长在地里,这是花生的果实、叶、茎、根,我们吃的花生就长在根部。

  二、认识花生

  ①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尝一尝花生

  ⑴我们来摸一摸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

  ⑵看一看花生上有什么?(花纹)

  ⑶摇一摇花生会怎么样呀?(响、动)尝一尝,什么味道?

  ②探索剥花生的.方法⑴花生里面还有秘密呢,猜一猜?

  ⑵花生可以怎么样打开呢?幼儿讨论并尝试(剥、咬、敲)花生娃娃穿小红衣,住在麻子屋里。有天,手指一捏,屋子从中间敞开,花生娃娃就跳了出来出示幻灯片。

  三、认识花生米

  ⑴花生里面有什么呀?(花生米)

  ⑵数一数你的花生壳里有几粒花生米?

  T:花生里的花生米有的少有的多。

  ⑶我们再来看看花生米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衣服)T:花生米的红衣服呀营养可丰富了可以吃、可以治病。

  ⑷现在请小朋友把花生米的红衣服脱掉,看看里面有什么?(果仁)T:哦,一棵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壳,花生壳里有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红衣服。

  四、讨论花生的用处

  (1)讨论花生可以怎么吃?有哪下花生制品?花生壳、花生米还可以做成什么?

  (2)和听课教师互动,品尝花生思考空间秋天到了,许多干果都已成熟,花生是孩子们的最爱,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花生、学剥花生,知道花生的作用,所以就选择了《好吃的花生》这一教学活动。

  希望通过这节活动孩子们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自我操作解决问题,从而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就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摸一摸、看一看、摇一摇花生,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充分运用感官去感知、操作和体会。在第二个环节探索剥花生的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让幼儿剥、摇敲来打开花生。为了养成幼儿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认识花生米,抛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索。最后一个环节吃花生米包含了《纲要》中社会教育的目标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突出了与人交往和分享,让孩子与人交往、与老师交往、分享花生米。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体会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能积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烦恼。

  2、尝试着让幼儿关注自己的情感,形成快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了解烦恼的含义;

  (2)幼儿绘画:我的烦恼;

  (3)PPT课件。

  关键点:愿意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烦恼。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讨论

  1、观看PPT《你是我的朋友吗?》

  2、提问:

  (1)珊迪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有了朋友还不高兴呢?如果一直这样烦恼下去会怎样呢?

  (2)你有什么办法帮助珊迪解决烦恼?

  3、小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烦恼,遇到烦恼我们要想办法使自己开心点,还要动脑筋解决烦恼。

  二、交流烦恼,分享讨论

  1、(1)你有烦恼吗?(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绘画)

  (2)你是怎么解决自己的烦恼的。

  2、小结:有的小朋友遇到的是学习上的烦恼,有的是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遇到的`烦恼,有的是爸爸妈妈吵架了而烦恼。其实,解决烦恼的办法有很多,如:不怕烦恼和困难,对自己有信心,多想想办法,自己独立解决,或向同伴老师父母求助一起解决等。

  三、提出问题,经验迁移

  1、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能一下子解决的?如果一时解决不了该怎么办?(转移注意,忘记烦恼,快乐地面对现在的生活。)

  2、小结:不是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消除,但总有很多方法能帮助我们排除烦恼、忘记烦恼,这样我们也能快乐起来。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小动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用途。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操作卡2、各种动物图片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播放动物比尾巴的视频,轻松导入课堂)(5分钟)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欢)

  2、播放动物比尾巴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动物尾巴的形状。

  3、刚刚小动物们在比什么?(比尾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尾巴(师板书课题:动物的尾巴)。

  (二)、展开学习动物尾巴的形状(10 分钟)

  1、认识松鼠的尾巴(课件出示松鼠的尾巴)

  (1)、这是什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

  (2)、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像一把伞(3)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当降落冬天可以当被子)方法同上依次认识猴子、鸡、兔子、孔雀的尾巴。

  (3)问答游戏巩固动物的尾巴样子师:谁的尾巴长? 生:猴子谁的尾巴短? 兔子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松鼠谁的尾巴弯? 公鸡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4)小结: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的尾巴,他们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弯,各有各的用处。

  (三)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动物尾巴(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的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样子吗?有什么作用吗?

  1、课件依次出示燕子、鱼、牛、小壁虎、袋鼠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作用。

  (四)、操作巩固,连一连(8分钟)

  1、教师出示课件,先示范

  2、幼儿在卡纸上操作

  (五)音乐声中结束课堂(2分钟)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这个词的含义。

  2、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倾听他人的.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杯子、绿豆、米、盐、糖、果珍、搅拌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部分

  1、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东西,请吧。

  2、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轻轻地走回来,坐好,乖。谁愿意举手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大胆猜测材料的溶解性

  1、 老师: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放到水里会怎样?

  老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等会再试试。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杯水里有什么东西?

  2、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谁愿意来试试。好,你来!

  一名幼儿上来尝水的味道。

  三、幼儿大胆操作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

  1、教师请幼儿自己尝试探索,让这些材料融解,如果盐暂时溶解不了,我们请小木棒来帮帮忙,帮我们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交谈。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东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

  1、老师:这些东西躲到水中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什么?刚才非非说的是对的,它们都被水溶解了。这些水时间长了会变质,颜色会发生变化?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把它们放到阳台上去,过几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好不好?

  幼集体:好!

  2、带幼儿到阳台上摆放水杯,活动结束 。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

  2、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创设由贝壳、软垫、瓷砖、塑料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

  2、颜料、泡沫板、抹布。

  活动过程

  1、引出问题,启发思考。

  (1)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脚丫操,引发幼儿以活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3)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用途(走路、踢球、跳舞、蹬车等)。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脚?

  2、感知表达活动。

  (1)让幼儿赤脚走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上,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实感受。

  (2)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和感受。

  1自由交流感觉。

  2请个别幼儿谈感受。

  (3)让幼儿再一次体验小脚走在不同材料路上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脚的感受和对活动的兴趣。

  (4)小结:“脚踩在瓷砖上是凉凉的,踩在软垫上是软软的等。”

  3、光脚作画:印地毯。

  (1)提出光脚作画的.要求。

  (2)师生一起为大地毯印上美丽的花纹。

  (3)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带幼儿体验小脚踩草地、沙地、水泥地、鹅卵石路和放在水中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四种纸张的不同特点,发现不同纸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探究,进行实验。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四种纸张的不同特性

  难点:通过动手操作记录发现不同纸质的吸水性不同

  活动准备

  彩色绘画纸、牛皮纸、蜡光纸、宣纸、脸盆、水、记录表、PPT 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纸艺品店,了解纸的多种多样。

  1.幼儿触摸各种各样的纸

  宝贝们,今天纸艺品店又进了四种新的纸张,老板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参观并帮忙将纸张分类下。

  2.讨论纸的厚薄、软硬等特性

  提问:宝贝们,你们看到了这四种纸有什么不一样?这些纸摸起来觉得怎样啊?

  小结:原来,纸是有很多种的,而且他们都不一样。宣纸看上去很薄, 摸起来很软;蜡光纸摸起来很光滑,看上去亮亮的;绘画纸看上去也很薄, 摸起来有响声;牛皮纸看上去很厚,摸起来有点粗糙。

  二、“花儿朵朵开”,激发幼儿实验兴趣。

  1.引导语:你们玩过这些纸吗?是怎么玩的?我也会玩纸,不过和你们玩得不一样,我会用纸变魔术。(教师示范折纸花苞)咦,宝贝们,有什么好办法才能让这朵花苞开花呢?

  2.其他的纸做成花苞也能开花吗?你们来猜一猜。(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测记录结果)

  二、巧手做花,自主选择纸张制作实验的纸花。

  1.提问:宝贝们的意见都不一样,那怎么才能知道会不会开花呢?现在也请你们来当一回魔术师,我们去实验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好吗?

  2.幼儿制作纸花,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要求:四个人为一组,自己选一张纸折成花苞,注意折的时候要四个角往中间折好。

  三.静待花开,感受每种花开的速度,了解纸的特性。

  1.猜想实验

  提问:你们猜猜这些纸花放到水里会怎样?你们可以几个人一组同时将纸花放到脸盆里去,比比看谁的花开得快,谁开得慢?

  2.观察讨论,再次验证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哪种纸花会开放?他们开的速度怎样?

  3.记录小结

  结合记录表,验证结果。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慢慢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好像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所以纸花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不一样的纸吸水性也不一样,有的'吸得快,纸花开得快,有的吸水慢,纸花就开得慢。我们刚刚看到宣纸吸水最快,绘画纸第二,蜡光纸第三,牛皮纸吸水是最慢的,所以最后开完花。

  四、落花为泥,变废为宝

  1.纸船激趣延伸

  提问:我们用四种不一样的纸做成了纸花让它在水里开花了,这些纸还能变成什么呢?这四只小船也是用这四种纸做的,你们猜小船会浮在水面上吗?哪只小船会游得更久更远?

  2.变废为宝,珍惜纸张

  提问:刚刚我们实验完泡在水里的纸还有什么用呢?

  小结:弄湿的纸张有的还可以放到美工区,继续探索。五、活动延伸

  1.将各种材质的纸张、水盆等放到科学区让幼儿继续对比实验。

  2.将泡过水的纸张投放到美工区让幼儿继续再创作。

  活动总结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很新颖孩子也很喜欢玩,第一个环节可以让他们多触摸几下,多一点时间感知各种纸的特性。在孩子们记录的过程中,采用集体记录的方式太拥挤,可以用分组的形式。整节课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科学教案 篇8

  城市里随处可见各式不同的喷泉,有音乐喷泉、灯光喷泉、层叠喷泉、广场喷泉,能钻进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水柱中嬉戏,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之一。

  材料准备:

  塑料瓶1个(矿泉水空瓶子)、吸管2根、剪刀、棉花球、脸盆。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瓶中装入一些冷水,大约三分之二,不要把水倒在瓶子外面啊。

  2.把两根吸管中的一根吸管剪短,相当于瓶口到水面的距离,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

  3.如图所示,将两根吸管放入塑料瓶中,短的吸管不能碰到水面,长的吸管伸入水面。

  4.将棉花球弄湿,塞紧瓶口,固定好两根吸管呦!注意:一定将瓶口完全塞紧,不能有空隙。此处棉花球也可以用橡皮泥代替。

  5.将塑料盆放到长吸管出水口的对面预备接水,对着碰不到水面的短吸管吹气,塑料瓶中的水就会从长吸管中喷出来噢!我的小喷泉漂亮吧!

  小秘密:

  当小朋友对着没碰到水的短吸管吹气时,塑料瓶内的空气会慢慢增加,小小瓶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多。可是瓶口塞紧啦,出不去呀,空气挤在一起的力量越来越强,水面上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于是就把水从另一根长吸管压出去,形成了“喷泉”。哈哈!这个小实验不错吧,这回可以在家里欣赏喷泉啦!

  活动延伸:

  爸爸妈妈可以和宝贝一起做,也可以每人做一个,比一比谁的.喷泉最漂亮。首先是比谁的瓶子最漂亮,大家开动脑筋,动手装饰。可以用彩纸剪出好看的图案贴上,可以用彩色水笔直接画出图案,也可以用橡皮泥搓成细条装饰。或者把瓶子刷上好看的颜色,就可以有漂亮的青花瓷、装饰画的效果。然后可以选用各种吸管,彩色的、条纹的,汽水吸管、奶茶吸管,粗细均可。最后,就是喷泉的颜色啦,如果喜欢彩色喷泉,可以把彩色墨水滴在瓶子里,可以是单色的,红的、黄的、蓝的,也可以配成喜欢的紫色、绿色、橘色。喷泉不仅仅是无色的,更可以是彩色的,就看爸爸妈妈和宝贝谁的奇思妙想更多。

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能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变化。

  2、能分辨哪些东西能在水中溶解,哪些东西不能在水中溶解。

  二、活动准备:

  勺子、糖、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品尝糖水,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一杯白开水和一杯糖水,请幼儿观察。

  “这两杯水一样吗?”(一样)

  2、请幼儿品尝,并说出味道。

  “我请小朋友尝一尝,看看这两杯水到底一样不一样。”

  “你喝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二)引导幼儿讨论,并探索哪些东西可溶在水中。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为什么这杯水喝起来是甜甜的?”

  “糖到哪里去了呢?”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溶到水里去呢?”

  2、请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并适当指导,提醒幼儿不要用嘴巴尝。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去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可以溶在水中,哪些东西不能溶在水中,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3、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带着幼儿一起检查并验证一张记录单。

  4、教师小结。请幼儿自由检查。

  三、自然结束。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人们活动的情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投影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室外观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动,让幼儿感觉夏天天气的特点,自由讨论:小朋友,刚才在室外活动感觉怎样?摸摸自己的`头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2、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样呢?小狗会怎样让自己凉快呢?水牛有什么凉快的好办法?

  4、指导幼儿讲述人们在夏天的活动。

  师: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穿什么衣服?人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哪儿去玩?

  5、小结夏季特征,教育幼儿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后记:

  夏天真热,幼儿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活动之前,我利用晨间时段鼓励幼儿观察夏季的景色、人们的穿着、气候的特征,当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他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语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教学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诗歌时,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最后一句:“火辣辣的,”孩子们一起扭动着身体非常喜欢做这一动作,仿编诗歌时孩子们说的很丰富,不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