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0篇[精选]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天气的变化,能够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去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解答课后练习第三题。
教学准备:一幅鹰的`挂图投影片
二、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借助拼音,带着思考题独立阅读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三、教学过程 :
1、用图导课。
①出示挂图。谈话: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见过它吗?
(贴图)
②出示课题,看看草原上的鹰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
2、借助拼音阅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再查。
3、说说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弄懂了哪些。
4、正音。(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旋(xuán)、卷(juǎn)不要丢介母ü。
朝是多音字。朝着(cháo)朝霞(zhāo)
朝、逝、沙、尘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狂、汪、当、清这几个字是后鼻音,要读准确。
5、认真阅读课文,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课有几个自然段?仔细想每段都写了什么?
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
③如果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鹰能帮什么忙?
四、组织小组针对思考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
教学内容:交流讨论情况,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
1、指定四位同学读课文
2、根据思考题,全班交流讨论情况。各抒己见,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3、师生共同学习,分析文章重点。
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点明鹰和人们的关系)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②提问:鹰能预报天气你是从哪几段看出来?
(1)指名读2~3段。
(2)对天气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3)提问:情况有什么不同?(时间不同,活动情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都是怎样?
(4)天气变化(由好到坏)过程分了几步叙述。请你画下来,说一说。
3.小声读第四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是什么意思?
(1)提问:当人们迷失方向时会是怎样呢?这时,你应该怎样做?
(2)理解眺望一词的意思,用动作演示。
(3)用肯定的语气读第一句话。通过读理解如果就,要是就的意思。
(4)提问:鹰为什么能帮助迷失方向的人克服困难呢?(因为鹰的生存离不开水和食物,有鹰存在的地方,也就有水源,牛羊和村庄。)理解或许的意思,可让学生用换词方式弄懂意思。
③让学生讨论:说说鹰的这些作用是它本身直接告诉人们的吗?(①长期观察总结出来。②利用动物活动为人类服务。)
4、教师小结
5、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构想】
本次作文题目为“意外”,就是要同学们留心去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用笔去记录下来,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自己在生活中的关注与思考,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三单元写作《意外》。写事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写了这么久,学生有没有进步呢?他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写出不同的自我感悟吗?从现在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即使是写《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发人深省的一件事》能够做到流畅地去表达和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做到中心突出,主题明确的也是少之又少。
“意外”这是一个极易引起学生在生活中的关注和思考的题目,现在的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现在的学生生活中交织着幸福、快乐、惊喜、意外、黯然、伤心……正是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的多彩:这次作文需要我们拿起笔来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写出从这次意外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完成了写作训练。
不过在写作的题材的广泛性上,教师可适时地做一些引导,当学生思维过于局限之时,教师可补充一些思路。首先应让学生知道写什么,让他们做到有米可炊。
至于怎么写,教师可根据班上同学的具体程度选择训练重点:或如何处理详略、或如何叙述一件事,如何突出意外,我这篇文章能不能让读者感到意外、以及该如何选择新颖的写作形式。重要的是,本次训练只解决一个问题,切口要小,目的.要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围绕主题,选择真实、准确、生动的资料。
2.用生活中的细节去突出意外。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语言导入渲染气氛
(往常一向穿着朴素、自然的老师今天竟穿了一身色彩鲜艳、样式前卫的时装来到学校,同学们发出小声的惊叫,对老师也投来惊讶的眼神……)
生活是什么?有人说生活是贝多芬在无声的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命运交响曲,有人说生活是爱迪生在重重挫折中那屹立不倒的勇气和决心,而我则认为生活是雨后那由赤橙黄绿青蓝紫所交织成的七色彩虹,那七种灿烂的颜色则是象征着生活中的热情、不屈、黯然、活力、失落和意外,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三单元写作《意外》》。意外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意外,生活会缺少色彩。一次经过努力后的意外成功,可以让你相信“有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存在”;一次意外的中国射击的金牌,可以让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一次意外的落水,让我们与金牌擦肩而过,它让我知道“在事情还没有结束时,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个奇妙的“意外”呢?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意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境遇你有过吗?如果有,就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谈一谈……
生l:我一直认为当今社会上拾金不昧的人是早已濒临灭绝的,那次我的钱包掉了,里面有我妈妈的银行存折和一些现金,本以为是不可能再找回的,后来竟有人按照钱包里的地址找到我,并将钱包还给我,他的行为让我感到很意外,并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仍有拾金不昧的人。
生2:众所周知周杰伦、S.H.E都支持,但在祖国大陆,仍有许多人支持他们、喜欢他们,这让我很意外。
生3:我的体育成绩一向不好,每次体育考试,我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为此我感到非常自卑。我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跑步,终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23名的好成绩,这次意外的进步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师:大家所说的意外。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在去年暑假里,同学都在关注奥运的盛况,那么在奥运期间,有没有让你激动的意外呢,谈一谈?
(当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的时候,教师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认识。)
生4:当我国110米跨栏选手刘翔在这项一直由外国人保持着冠军记录的运动中,“意外”地夺得了冠军,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二、讲述故事创设情节
师:我来说说我的意外吧!
(教师讲述当年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的故事,配上轻音乐。)
当年,老师的父亲与母亲生活原本幸福美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注重教师“导”的过程和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设计特色】
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
【教材简析】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出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个认识过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说明这一点。但从教室里响起的一阵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王宁此举的认同和拥护。“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间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了大家拥戴。
【教学目标】
1、学习“委、补、室、宁”等生字。
2、会写“员、青”等字。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前几天,我们班进行了竟选。请同学们谈一谈竟选的体会。今天,王宁所地的'班级地要进行班委的评选,让我们大家一块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
⑴ 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⑵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谁愿意和其它同学合作把课文读好。
3、他们谁读得好,哪好?谁好我们就应该应该向谁学习。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来吧,大家向这位同学一样,一齐来试试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句话,问:“大家在想什么?带着你的想法读一读”: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
3、出示第二句话,想一想王宁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4、王宁要选自己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自己选自己呢?我们来学习第3自然段。
四、学习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
2、指名谁来读一读。
3、分别指导三句话读法。
4、三人一组分角色读。
5、上台表演读。
6、小结:
大家表演得很好,读得很棒,那么现在你们知道了吗王宁为什么自己选自己呢?
7、对于王宁自己选自己王宁班同学怎么看?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句话。
2、师小结:
看了王宁班竞选真是与我们班不同,我想同学们的感触一定很深,下面,我们听听音乐,仔细体味一下吧!(配乐朗读)
3、下面我们有一个议题:
咱们就王宁自己选自己当劳动委员一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好不好。
4、小结: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啊,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讲,“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
六、分角色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 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 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 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式:
1、 自读品味法
2、 导读提升法
3、 讨论交流法
4、 读写结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1、 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
2、 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 外部特征
1、 分行。
2、 音乐性。
(二) 内在特征
1、 精美的语言
2、 隽永的滋味
3、 纯粹的.情感
4、 深刻的哲理
5、 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
(一) 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
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
⑶有条理的表达
语文教案 篇5
预习篇
一、学习本课7个会写字,12个会认字.
二、书写指导.
吓:左右结构,共6画.书写时注意笔顺规则,“口字旁”不要写成“口”,这个字也是形声字,识记的时候可以按照形声字的规律识记.
怕:左右结构,共8画.“竖心旁”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书写时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要左大右小.
象:笔画较多,共11画.笔顺是撇、横撇、竖、横折、横、撇、弯勾、撇、撇、撇、捺.
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
1.全文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____________幅图,讲了________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____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事实的事.
2.“咕咚”到底是什么呢?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课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要求会认的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做到工整美观,结构合理,能够运用所学汉字组词,造句.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熟的水果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直接从树上落下来.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咕咚》,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兔子没有经过自己的`验证就被所谓的“咕咚”吓到了的故事,领悟盲目跟从的后果.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12个会认字,7个会写字.
【教学难点】
掌握遇事要勇于探索、追求事实的原则.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字卡、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随文识字,理解字词大意.
3.知道什么是“咕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从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素,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二、小组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四、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习 作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二、开启思路
1、播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三、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四、试写初稿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五、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六、赏析优秀片段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七、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八、展示优秀习作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二、想一想
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三、比一比
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如事事如意、官官相护、夸夸其谈、窃窃私语、念念不忘、闷闷不乐等)
2、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三、说一说
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四、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
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5、朗读巩固。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五、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六、趣味语文
故事引入
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天,妻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与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一个忠言、一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说法。(出示主题──说言)
说言激趣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
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2、读一读。
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指名读。
3、想一想。
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小组说。
全班交流。
七、拓展活动
1、说笑。
2、课后积累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话题,收集起来。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信》是一首儿童诗,作者通过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二、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全程参与新课程实验,语言和思维发展比较好,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具有开展生成性学习的一切因素。本文语言简练,内容比较浅显,格式简单,很受学生喜爱。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信齐读课题。
师:我们读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读过少先队员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信》。
(二)读一读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
(课文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读下来,所以,请学生自读。)
2、评价读。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
3、个性读。生:老师,我发现这首诗很有意思,“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经黄昏。”“替花朵给蜜蜂写,赶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样式都差不多,我也会这样写。
师:是吗,大家也有信心当小诗人?
(学生过去读过大量这种格式的诗歌,也有“创作经验”,厚积薄发,所以,学生学起来亲切、轻松,有当小诗人的愿望。)
(三)编一编
学生编诗。老师打开屏幕文档,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
生:替花朵给蝴蝶写,赶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
生: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
生:替树给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
生: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
(老师别出心裁,捕捉学生生命中的诗意体验,当堂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使学生的口头作品得到及时展现,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师:好,让我们来读读自己的诗歌。学生读屏幕上的作品。
师:让我们也加个开头和结尾吧:(借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生生合作,突破了学生开始时仅编一段为目标的局限,以每人一段组成一篇来展示合作的魅力,体验合作的愉悦,并让学生通过欣赏自己的(同伴的)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这首诗的“诗眼”在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教师这样的处理自然地突出了难点,激发学生对这两小节进行思考和品味,为后面的阅读思考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议一议
师:刚才读我们自己的诗,有什么发现?
生:同学们,我发现我们还能写很多这样的小诗,所以,“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这一小节末尾应该用“……”而不应该用“。”
生:我觉得这个“……”应该放在这一段下面,而不是这一句后面,因为后面省略的是很多段诗歌,而不是一句话。
生:同学们,课文里也应该这样改一改,应该在“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这一段后面加“……”。
(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还能写出很多段这样的诗歌,感悟到“……”的用法和用途,从而迁移到教材,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生:我们发现第一段很重要,告诉我们写信要用纸和笔、手和心。
生:用纸和笔、手写信我能明白,用“心”我可不明白。
生:我来告诉你,用心就是用心想,写信的时候写出好的词语和句子。
生:用心就是要思考,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生:用心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师:真好!我们写信的时候就要用心,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用心
用情
生:老师,我还发现这一段有一个特殊的标点,它就像一条引线,引出了下面的诗歌。师:它叫破折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对,还有延长声音的作用,以前我们见过它。
(学生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的用法,可谓一箭双雕。)
生:课文最后也有一个标点,是“……”表示省略了一些。
师:对,课文最后的“……”表示省略了什么?
生:表示省略了给自己写的信。因为“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
生:表示省略了自己给别人写的信,因为“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没有交代新的具体内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和珍惜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应该成为新课程课堂里的最亮丽的风景。)
猎人:
我是一只孤独的小鸟,尊敬的猎人呀,请你不要打鸟打动物了。
有一次,我的姐姐和她的恋人在枝头对歌,姐姐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你在背后打了一枪,姐姐的恋人就落下了枝头,没过几天,我的姐姐也悲伤而死。
还有我的弟弟和父母,我的父母在教弟弟飞翔,父母一下子被打落,弟弟正在自由自在地飞,也被你打死了。
猎人啊,很多动物对人类有益,你却把它们打死,猎人啊,请你以后不要再伤害动物了。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画风》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教学目的: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难点:
让孩子理解到脑筋的重要性,学做生活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工具:
电脑、、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引: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看不见,
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
柳树见它把手招
谜底:风
(2)谁来把谜底写到黑板上?
(3)谁能给“风”组个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那么,咱们就赶紧请出这几位小画家吧!(出幻灯片)
2、板书:画风,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 齐读课题
4、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①谁画风?
②怎么画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66页,请你带着这两个疑问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并且画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了之后,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画风?
宋涛、陈丹、赵小艺。
3、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你们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
那就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㈠这三个孩子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画画,他们是怎么画风的?请你把书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笔把它划出来。(生找)
宋涛画风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指名读、范读)
这两幅图,你觉得哪一副是宋涛画的?为什么?(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
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这就是宋涛画的风,风藏在画的哪里呀?(师:雨丝斜)你们能给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谁行?指名几个学生。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
陈丹画风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你能用朗读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风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出示陈丹的画)
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画风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㈡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画的风中动的景物吧。(展示动画图)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2、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四、 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五、发展想象、描绘美景
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是很难画。可是,他们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们愿意做了不起的人吗?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2、课后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宋涛 雨丝斜
画风 陈丹 小树弯
赵小艺 旗子飘
风车转
语文教案 篇9
【方案一】
教学角度:指导学法,引导自主发现,习得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学法简介,导入课文。
2.自由读全文,力求从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角度说说自己的发现。
3.点读、齐读,出示“研究”题:本文表现桥之美的多种写法。
4.教师示范,引导深入“发现”(用“我发现了 ”的句式发言。)
5.研讨发言内容并探究规律,教师归纳:
①专业解说——用绘画术语阐释桥之美;
②细笔描摹——用生动语言描绘桥之美;
③对比突现——在与背景或事物的对比中突出桥之美;
④虚实互衬——实景与想像结合表现桥之美;
⑤直抒胸臆——直接赞美桥之美;
⑥概括点示——用提炼式语言评价桥之美。
6.回扣学法,进行学法小结:“发现”是有效的读书法。
读,要有自己的发现,并能提炼、概括、归纳、总结出规律。
7.拓展实践:这篇小品文语言很有个性,可“发现”的内容很多,如转折句的妙用、专业术语的运用、语句的情味美……,要求写一则读书笔记: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方案二】
教学角度:比读——求同析异,拓展思维,体会不同的说明风格。
主要教学步骤: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展开想象,初步体会个性化语言。
2.默读,逐段概括信息要点,归纳组合,整体把握文意。
3.引导比较《中国石拱桥》,粗略感知两文内容、语言风格的差异:
①用条理化语言介绍两文有关桥的知识;
②各用一句话表达读后感受。
4.分组活动,深入比较:
①两文说明对象的异同;
②两文说明角度的不同;
③两文总说与分说的体现;
④两文引用的妙用;
⑤两文说明方法的`异同;
⑥两文描述性语言的特色;
⑦两文例证说明的特点。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从说明对象、说明角度、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方面设计表格,对比归纳整理。
6.课外收集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体会独特的说明风格。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与丰收的喜悦。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 想象猜测,揭示课题。
师边描述边书写“荒”字:有一个地方草木死亡(书写‘草字头、亡’),水流枯竭(书写‘川’),十分荒凉,(学生齐读“荒”,在描红格上描“荒”字,)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北大荒”(出示图片)过去,那里,没有成熟的庄稼,没有多彩的颜色,有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岭和杂草丛生的原野,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片——荒凉、荒芜。所以,人们就把这荒芜的'地区叫做“北大荒。而现在的北大荒呢,又有一个名字叫“北大仓”,像藏了很多宝贝的美丽仓库。这不,我们走进她的秋天去看看。(板书:的秋天)
二、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没有让大家停下来,你们就一直读课文,读完一遍站起来读第二遍。
(学生读课文)
2、检查朗读课文和学习部分生字和词语。
(1)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老师想听一听你们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请一位同学读。(一生读)
(2)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生字特别多,让它们先跳出来和大家见个面。
出示:几缕(lv)流云 橘(ju)黄 绛(jiang)紫 五彩斑斓(lan)
锦(Jin)缎duan (“锦缎”为认读字,其他为带读字,注意“缎”的读音)
师:这些生字新词组合成了这样一段内容(出示课文第二段)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先出示带生字拼音的段落,后去掉认读字“锦缎”的拼音,让学生认读。)
(3)第三自然段
师:第三自然段,请同桌之间相互读给对方听。(老师巡视)
(4)第四自然段
师:第四自然段,我们请平时朗读机会最少的两个同学读一读。
读后师生共同描红、临写“燃烧”两字。注意左窄右宽
(5)第五自然段
师:第五自然段是一个很长的句子,你们听我读一遍,注意老师是在怎么停顿的。
出示: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老师读后,先请一名学生读,然后大家齐读。最后一直把课文读完。)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如果请你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