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22 07:48:4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精选(8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理解画面,能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猜想故事的发展。

  2.了解不同(地区)国家掉牙的习俗,知道换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3.体验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喜欢阅读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不同国家(地区)掉牙习俗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PPT课件、绘本一本以及牙齿生长顺序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交流经验。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换牙经历和感受。

  二、介绍封面,激发兴趣。

  1.利用PPT出示书的封面,介绍封面内容。

  2.帮助幼儿初步理解词语“超级顽固”。

  3.介绍扉页,让幼儿知道这是个不可错过的.画面。

  三、观察想象,大胆表达。

  1.了解各国掉牙习俗。

  ①幼儿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掉牙习俗。

  ②教师利用PPT帮助幼儿梳理各种掉牙习俗。

  2.分段讲述,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和意想不到。

  主意1——跳舞

  ①猜测这个办法,会不会让牙齿掉下来?并请牙齿松动的幼儿来体验。

  ②小结:塔比莎折腾了半天,结果牙齿还是没有掉,真是一颗顽固的牙。

  主意2——乌龟拉

  ①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尝试讲述画面的内容。

  ② 小结:牙齿依然没有掉,真是一颗顽固的牙。

  主意3——跳蹦床

  ① 请牙齿松动的幼儿体验蹦跳的方法是否能让牙齿掉下来。

  ② 小结:可是,牙齿连动都没有动!真是一颗顽固的牙!

  主意4——捕蝇草

  ①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这是个什么办法?

  ② 小结:捕蝇草捕住了苍蝇,没捕住塔比莎的牙齿。

  主意5——粘泡泡糖

  ① 引导幼儿讲述画面的内容。

  ② 小结:牙齿还是没有掉, 真是一颗顽固的牙。

  3.发挥想象,猜测结局。

  ①利用PPT课件,帮助幼儿回忆塔比莎用过的五个办法。

  ②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尾部分。

  ③教师念“给牙齿小精灵的一封信”结束故事。

  (四)结合经历,表达感受。

  鼓励幼儿说说听完故事后,心里的想法和对换牙的新看法。

  活动延伸:

  ——记录自己的换牙情况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并大胆讲述。

  2、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到故事的有趣。

  3、懂得各种菜肴都有营养,不能挑食。

  活动准备 大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叔,引起阅读兴趣

  1、“这是什么?这本大书的名字是什么呢?“

  2、“听完这本书的名字之后,你觉得这个多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一看吧!”

  二、观察大书,尝试讲述内容

  1、“小朋友看,书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小姑娘听了又会怎么说呢?”

  2、“瞧!这天妈妈又说了什么?小姑娘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3、“这白百的又是什么呢?妈妈会怎么说呢?小朋友猜一猜,小姑娘又会怎么说呢?”

  4、“小朋友想一想,要是什么都给多多吃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要是多多长大一点的话,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5、“要是多多多吃一点,长大一点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不过,要是多多一直不停地吃下去,也许也会有很多的麻烦事情哦!小朋友想一想,会有些什么麻烦呢?”

  6、“小朋友说的都很有道理。那我们一看大书上是怎么说的吧!”

  7、“想来想去,还是喜欢多多现在的样子。那小姑娘该怎么做呢?”

  8、师生一起完整地阅读大书

  三、情感教育,结束活动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2、教师:各种菜肴都有营养,小朋友可不能挑食。什么都要吃,这样才能吸收到全面的营养,还要注意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棒,慢慢长大,长高。

  活动评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导出、教学情境的设计从孩子的实际和心理特点出发,场地设计合理,语言生动、亲切,孩子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由一个者、指挥者变成了教与学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了孩子的好朋友。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从自身出发,讲述自己平时的吃饭表现,孩子讲述的很多很精彩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从故事中去明白道理,乐于接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人手一份,各种颜色的透明纸若干。

  2.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玩透镜

  1.师:小朋友,老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三块奇妙的镜片和各种透明纸、图书等,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尝试。

  3.引导幼儿讨论:刚才用三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一样吗?

  4.得出结论:

  (1)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有的不变;

  (2)颜色不同的纸放在镜片前看到东西也变颜色了,教师解释说,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射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二、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发现凹、凸透镜、平面镜的特征

  1.师:三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哪种不变?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

  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原因。

  3.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边上厚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教师立即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

  (2)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间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儿学说)。

  (3)剩下哪种看东西不变?(剩下的边上和中间一样厚的看东西不变)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叫平面镜(幼儿学说)。

  (4)得出结论:不一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一样。

  三、第三次尝试:玩哈哈镜,说说透镜的用处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哈哈镜)大家试试看,哈哈镜里的人和你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2.幼儿玩哈哈镜。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不一样?(图为哈哈镜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4.得出结论:哈哈镜是工人叔叔们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

  6.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不同排列顺序,按线索进行合理创编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挂图、幼儿用的小图片、插图的卡

  (2)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6个篮子2。经验准备:理解故事《会游动的小岛》

  活动过程:

  1、图片排序,讲述新故事

  (1)师:上次我们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游动的小岛》,瞧,今天小鸟和小乌龟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呢?(交换第一、三幅图位置)提问:这个新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2)幼儿创编新故事。

  2、重新排图,创遍新故事

  (1)要求:两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图片插到故事板上,讲述新故事。

  (2)幼儿两人合作创编新故事。

  (3)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3、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

  (1)讨论:在不同场景下,两个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2)合作绘画、创编新故事。

  4、延伸活动:

  请小组交流创编绘画的新故事。

  情景表演: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足之处:在边唱边跳的过程中,活动场面有点混乱,因为有些幼儿分不清哪一个才是自己的好朋友,以至部分幼儿无法参与活动,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从40—60厘米高的位置往下跳,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敏捷性;

  2、能根据指令变换动作,懂得从高处跳落自我保护的方法;

  3、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坚持性意志品质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坚持性意志品质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活动难点:

  练习从不同高度的位置往下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平衡木(40厘米高、60厘米高)、音乐、椅子、桌子、小蚂蚁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活动:

  故事《小伞兵》

  有一天,一群小蚂蚁爬到树叶上玩,一阵大风吹来,把它们吹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不认识回家的路,急得哭了起来。草地上的蒲公英妈妈听见了,连忙说:“别急,别急,让我来帮助你们!”

  蒲公英妈妈长着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她把小蚂蚁召唤到身边,笑着对他们说:“我会想办法送你们回家的。”

  不久,蒲公英妈妈的黄花谢了,长出了一朵朵洁白的绒球。她告诉小蚂蚁们:“这些都是我的孩子,它们是勇敢的小伞兵,它们会把你们送回家的。”

  这时,一阵大风吹来,“小伞兵”们带着小蚂蚁飞了起来,飞呀飞呀,飞过了小河,飞到了小蚂蚁的家。

  “小伞兵”们在小蚂蚁的家旁边生根发芽,从此,小蚂蚁和蒲公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2、热身运动: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小伞兵是如何飞行的吗?模仿小伞兵的样子飞一飞。播放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我要飞》

  幼儿尝试从高往下跳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展示,其余幼儿观察、讨论谁的动作正确?为什么?(先尝试从椅子上往下跳,再尝试从桌子上往下跳)

  教师小结:我们要成为一名勇敢的小伞兵,首先就要练习好跳伞的本领。“跳伞”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前脚掌要轻轻落地,落地时双膝微微弯曲,下蹲,持身体平衡。

  2、幼儿自由练习

  3、教师发出口令幼儿根据相应口令做动作。

  4、游戏《在路上》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走过一连串不同高度的平衡木并从终点处跳下去;

  教师讲解注意事项:每块木板上始终保持站立一名幼儿,每前一名幼儿完全走完一块木板,第二名幼儿才可以通过。

  (2)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进行交流经验。

  (3)幼儿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跳伞”是比较危险的.动作,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多试几次,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的勇敢,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3、游戏:《送小蚂蚁回家》

  游戏设置:用椅子和桌子搭建隧道,再用不同高度的平衡木连在一起,在终点处设置高为40厘米和60厘米的高度,供幼儿选择跳下。(活动场地需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幼儿安全。)

  游戏规则:

  1>幼儿匍匐爬行通过隧道

  2>走过不同高度的平衡木至终点,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完成此项挑战。

  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回做好保护措施,并随时给与幼儿支持。同时鼓励幼儿挑战自己,从60厘米高度往下跳。

  三、结束部分

  教师提问:在游戏中,你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师幼共同小结: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不推不挤,往下跳时脚应该站稳,如发生意外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活动延伸:

  1、师幼一起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2、师幼共同收纳活动器械。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

  2、能细致的进行观察并拆装。

  3、了解电池的正负极,知道正确连接正负极灯泡可以亮起来。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完整的老式手电筒(用于幼儿拆开、观察手电的组成),两人一套实验物品(一个灯泡、一节电线和两节电池),每人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出手电筒,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出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一根铁柱胆不小,头带玻璃平顶帽;

  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手电筒)

  提问:手电筒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出光亮呢?

  过渡语:手电筒能发出光亮的秘密就在手电筒里面,那让我们一起拆拆、看看手电筒里到底有什么?

  (二)拆一拆、玩一玩,了解手电筒的组成

  指导语:每个组里有一个完整的手电筒,我们拆开后仔细观察手电筒里有什么?要求:

  1、从手电筒的后边拆开,灯头保留。

  2、仔细观察手电筒的每一部分,观察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请幼儿说一说,出示课件,一起认识一下手电筒的组成。知道只有把所有的材料正确的组装起来,手电才能发亮。

  (三)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电池的正负极

  指导语:刚才老师问小朋友,手电为什么会发出亮光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因为有电、因为有电池,那我们就先来探索一下电池的秘密好不好?

  1、请幼儿仔细观察电池,电池长什么样?两端一样吗?你还发现了什么?

  总结:用“+”号表示的那一头,鼓起来的那一部分叫正极,用“—”号表示的那头,平平的那一端叫做负极。

  2、看电池图片,能快速区分电池的正负极。

  指导语:不管电池是大的、小的、胖的、瘦的,他们都有一个正极,一个负极。老师这里有一些电池的图片,小朋友们能不能快速的区分出他们的'正负极?

  (四)小实验:如何让灯泡亮起来。

  指导语: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极,那电池的正负极和手电亮起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一段电线、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个小朋友一组,进行操作,怎样将电池、电线和灯泡连起来,使灯泡发亮。因为灯泡易碎,所以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如果灯泡亮了,不要老让它亮起来,小心烫着。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谁连接正极?谁连接负极?

  小结:电线和灯泡各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让它成为一个封闭的圆,也就是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就能使灯泡发亮。

  3、再加一节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两节电池中间是怎样连接的?

  小结:电池和电池中间也是正极和负极相连的。

  (五)组装手电筒

  指导语:手电筒就是按照这个原理使灯泡发亮的。小灯泡代表手电筒里的灯泡,手电筒里有电池,电线就是一个导电体,而我们小朋友见到的铁壳也是一个导电体,塑料不是导电体,但塑料里面有电线或铁片来充当导电体。(解释导电体)

  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小朋友就用我们学的这个原理,试着将手电筒组装起来。

  问题:探索为什么你的没有亮?哪里出错了?引导幼儿使手电筒都能亮起来。

  (六)手影游戏

  游戏玩法和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人打亮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其他幼儿用手组装各种造型进行游戏,然后更换打灯人轮流游戏。

  (七)结束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真棒,不仅探索出了手电筒发亮的原理,还能组装手电筒,真了不起,还用组装好的手电筒玩了手影游戏。回家后可以将我们的新发现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有喜欢树木的情感。

  2、感受欣赏散文诗《树真好》,尝试创造性改编。

  活动准备:

  大树(树叶上画满大树的作用等等);配乐ppt《树真好》;可翻折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说说树的好处价值取向:感受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激发幼儿喜欢树木,保护树木的情感。

  1、一棵大树(出示文字"树")

  2、你喜欢树么?说说你的理由(幼儿说到树的作用后翻出该张树叶,没有说到的可以当场画或写文字)追问:树真好,我们怎么保护树呢?

  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树,树让城市变美,保护了环境,树为人们提供资源,带来了便利。树真好。

  二、理解散文诗价值取向:感受诗歌的格式,通过欣赏散文中的好词以及体验文中的'动作等,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1、吴老师带来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听听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ppt欣赏)

  2、还记得散文诗里说了什么?(鼓励幼儿用优美的语言叙述,教师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还可以用动作体验一下)

  3、分析感受诗歌格式念三段,根据诗歌拉出相应的图片仔细看看,诗歌每一句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诗歌每一句先说了什么,然后说的是什么?

  小结:散文诗每一段的都先说了"树真好",然后说清楚了"树好在哪里"。

  三、创编散文诗价值取向:尝试用诗歌的格式进行想象创编。

  1、幼儿尝试用诗歌的格式予以仿编你们刚才说到树有那么多好处,那请你们编进散文诗好么?

  2、幼儿分组,三个朋友为一组,在乐曲的伴奏下进行仿编3、展示并交流。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树真好》,题材“树”来自于幼儿生活之中,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常见的一种植物,对幼儿来说开展这样的题材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大班综合活动《树真好》的整个设计内容整合了科学、绘画、社会、语言领域的内容,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从多个角度获得了“树”的一个完整概念。《树真好》我充分地考虑了活动的探究性,活动中提供了两大环节让幼儿去探索和发现,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获得了许多知识。同时,活动中也建立了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始终以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于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共同来关心身边的一些东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时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喜欢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发现一些自然现象,并想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方法,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去结识更多的植物朋友,让孩子真正喜欢植物,喜欢大自然,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主要特征及用途。

  3、使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

  2、用积木或插塑玩具搭建立交桥,师生共同的汽车玩具,布置一个“汽车城”。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班里的“汽车城”,借此来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的车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1、教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型,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2、幼儿自由的摆弄各种车辆,熟悉车辆的名称和用途。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汽车。

  4、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汽车的外型或功能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融合加减的数学教育内容。

  5、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新型的汽车。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在音乐游戏《让座》的歌声中,教育小朋友要有秩序的乘坐公共汽车。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1

(精选)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经典)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