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0篇【推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课题:语文天地本课共1课时,本节第1课时
课型:复习课
课标定位: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瓜、云、雨、羊、牛、耳
2、认读"火、石、水、人、山"
3、会用字组简单的.词
教学重点:识图、认字
教学难点:图与字对应
自学指南:自主识字并认字组词
自学测评:同桌互相指认生字
情景引入:同学们,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漫游在汉字的王国里,认识了17个汉字。今天,我们继续和丁丁、冬冬一起去语文天地看一看。(指导学生将课本翻到第7页,认识"语文天地"。)
核心活动:
(一)猜一猜、连一连
1.认识图标"小铅笔",知道这个题要用铅笔完成。
2.投影出示雨图:用一句话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下雨了)出示6个汉字:瓜、云、雨、羊、牛、耳。你能从这6个字中猜出哪个是"雨"字吗?(第三个是"雨"字。)你是怎么猜出这个字就是"雨"字的?("雨"字有四个小点就像图中画的小雨点。)我们把这幅图和这个汉字用直线连起来。就完成了"小铅笔"的要求。
3.打开书,独立思考,用铅笔连线。
4.小组合作讨论。
5.汇报讨论结果。
6.认读6个生字。
(二)比一比,记一记
1.认识图标"小天平",知道比较时应细心辨别。
2.区分"口"和"日":怎样才能记住这两个字?(①把比较字形与比较图画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字形不同。②顺口溜记字:口――一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日――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
3.区分"目"和"月":说说这两个字不一样的地方。(①"目"是眼睛的意思,字形像一只眼睛的样子;"月"像弯弯的月亮。②顺口溜记字:目――一扇小窗细又长,两只眼睛明又亮。月――小小船儿弯弯月,嫦娥玉兔船里坐。)
(三)组词练习
1.认读"火、石、水、人、山"。
2.以"山"为例指导组词:你知道有什么山吗?(华山、泰山、峨眉山)你还能用上这里的哪个字说词语?
3.组词游戏:"开火车"。
课堂:
当堂测评或作业:
测评或作业反馈: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 商 堆 仗 银
2.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有关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课件出示:《识字三》中: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集体齐读两遍。
3.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4.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虽然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永远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今天,我们学的《看雪》这篇课文,就与台湾人民有关。
5.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听录音范读课文或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边读书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划出有生字的词语,对照拼音,多读一读。
3.四人小组自查:
1)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2)说一说新词意思,相互补充。
4.检查自学小组交流学习生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1)学生自由读。强调读准翘舌音、前后鼻音。
2)指名读,并说说词义。
3)全班齐读。
5.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过渡:大家读词语可真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怎么样?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比一比,再组词。比较:讲——进 铺——扑 毯——淡 银——很 店——站
3)看老师做动作读出生字:指、接、铺
4)“小猫钓鱼”:把写有生字的鱼形卡贴在黑板上,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一个戴小白猫头饰,一个戴小黑帽头饰,老师读字,两个学生比赛找字,谁找到的多谁就胜利。
5)“找朋友”: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分散给学生,拼音与生字一样的成朋友。如,拿拼音的同学说:“我是‘chú’,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生字的同学说:“我是‘橱’,你的朋友在这里。”
6)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本课生字: 讲、打、指、接、惊、故、候、奇
2.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个字的偏旁、笔画、重点笔画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3.强调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醒学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个“口”,而不是“古”;“洁”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毛”的最后一笔要向;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
4.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边板书,边指导学生练写。
有三个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书写知识指导写字。注意提示:
“接”字右下的“女”,横画要长些;
“故”字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候”字,不要漏写中间的“竖”;
“奇”要写得上小下大等。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看雪景,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看看谁是读书能手!
2.全班齐读课文,纠正读不好的地方。
3.同学们,你们读书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老师这里有关于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想看看吗?请你专心看,感受北国的'美丽风景,等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行吗?
4.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5. 你们现在能带着自己的快乐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各三遍。
2.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或图片,与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12 看雪
会写字: 讲打 指 接 惊 故 候 奇
会认字: 省店 橱 指 接 讲 铺 毯 银 仗
12、看雪(第二课时)
东凤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看雪,把课题齐读一次。这节课,我们来个比赛,男同学跟女同学比,看看一节课下来谁先抢到红旗,好吗?
2、出示词语,复习词语。
课件中的词语: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着 接着 讲起 惊奇 时候 故乡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看!比赛准备开始了。屏幕上的词语宝宝还记得吗?(记得)首先请男同学来读一读;(男同学读词语)女同学敢挑战吗?(女同学读词语)一起再一次大声朗读!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可是,不知道接下来的学习,也能表现得这么好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下面老师读课文,你们就边听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的,等老师读完课文后提出来,能做到吗?
2、同学们,你们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容易的问题现由学生帮助回答,全班学生都不能回答的问题就由老师帮助解决。当学生问道,台湾为什么很少见到雪的呢?老师就出示课件(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我国北方的城市,包括我们祖国的的首都北京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雪景,南方城市因为气候温暖,一般都见不到雪,台湾的小朋友和我们中山的小朋友一样见不到下雪。
三、学习第二段。
1、过渡:你们想知道(课件出示)过春节的时候,台湾孩子们在哪里看到怎样的雪?他们想去哪里看怎样的雪?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汇报学习情况:
a、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他说的答案对吗?你们是在哪里找到答案的?(课文第二段)
b、出示第二段(文字配图):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齐读第二段。小朋友们读得真响亮,又有感情,老师表扬你们。
板书:台湾孩子们 橱窗 棉花雪
c、他们想去哪里看怎样的雪?
四、学习孩子们与老师的对话。
1、过渡:他们跟老师说了些什么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3—11段,把孩子们说的话用“——”画下来,然后同桌之间读读这些话。
2、学生汇报情况
3、课件出示四个问句: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句话,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问句)怎样读好呢?(读出疑问语气)
抽读——指导读、范读——齐读
4、情境演读:我们把这些句子放回课文中去,现在你们就是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台湾的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呀?学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学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老师:“小时候,在我的故乡。”指着地图。
学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老师:“不算太远,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随机出示这段话配飘雪的图: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5、提问:想亲自感受一下雪的美景吗?自己读读这段话,看谁读得最美?(抽读——齐读——男、女比赛读)边读边结合图帮助解释:雪毯、银装等(指着雪景图引导学生说:“同学们,看,天空中的雪花怎样拉?雪花飘落在地上,地上好像……树上一根一根的树枝又像……到处一片洁白,多美呀!)
6、经过你们一读,台湾孩子们仿佛来到了白雪世界,如果你们也来到这儿,你最想干什么?(打雪仗、堆雪人、玩雪橇……)
7、你们说得这么兴奋,老师也想玩一玩。提问:能不能把你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8、出示句子: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男、女赛读。
9、提问:橱窗里的雪景与这里的雪景有什么不同呢?(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板书:北京小朋友 北京 飘雪花 好玩 不能玩
10、看着课文,把第九段连起来读一读。
11、多美的雪景啊!台湾孩子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再提问:看看文中的孩子是怎么问老师的?
出示句子: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1)这句话很长,有信心读好吗?(指一名学生读)
(2)我们读这么长的句子时要注意什么呢?(自己先练读再指导读好停顿)
(3)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争着问。(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们试着来问问老师吧!刚才,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这就是争着问。)
12、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台湾小朋友在问老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13、孩子们真会读书呀,从这一句话里,你读懂了孩子们的心声。
14、当老师给孩子们讲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时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老师是怎样对他们说的呢?
老师:“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随机出示句子)
12、谁能像老师一样深情地说说这句话?看看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应该怎样读呢?(指导读好感叹句)(抽读——齐读、评价)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五、体会情感
1、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们盼着什么?(台湾孩子们盼着跟北京小朋友们玩;北京小朋友们也盼着跟台湾孩子们玩)
2,从这句话中,你知道老师心里在想什么吗?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3、总结: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广东、台湾、北京这些省份就像是兄弟姐妹,因为种种原因,台湾这个兄弟暂时还没有回到祖国的大家庭中,什么时候能回到大家庭中高高兴兴地一起玩耍呢?我们盼望着。板书:盼统一
六、课后作业
1、回家查找一些有关台湾的资料,如台湾的风景图片、台湾人们的风俗、台湾与祖国的关系等等。
2、写一封信,邀请台湾的孩子们到我们家乡中山来玩。
语文教案 篇3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正音:分娆逊数汗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四)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感谢周阳中学张先福先生提供教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
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为──画。说话,师随机板书、板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1、小组自学:
课文用三个小节写了小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他的哪一个愿望,把它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指名汇报小组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⑴ 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
⑵ 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些词、哪些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⑶ 比较感悟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长。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3、总体朗读指导:
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⑵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
⑶ 比赛读,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边听边评中提高朗读水平。
⑷ 创设情境诵读课文。(闭眼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或者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
四、扩展活动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吧。我们来为课文再写一小节好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 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 了解神话的特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 掌握“走”、“堙”、“废”、“济”、“溺”等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4、 背诵三篇神话。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一、 导入
由“神话”导入,请大家讲讲你熟悉的神话故事。
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古代神话三则》。这节课我们采用说读的形式学习。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三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三则故事。
3、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再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懂词义,读懂文意。
2、将全班分成两队组织竞赛。
①就文章字词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比一比,看哪一队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倒。
②两队先分四人小组轮流讲述三则故事,再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要求:可以适当想象,尽量忠实原文。
四、作业
1、熟读三则故事。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要点:1.体会人物形象。 2.比较阅读。)
一、检查旧知
1、齐读课文。
2、检查个别实词和句子的翻译。
二、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则故事。体会三则故事不同的情感色彩。
2、三则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3、夸父、精卫、女娲三个人物中,令你最感动的人物是谁?说说他(她)令你感动的原因。
三、拓展学习
1、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除了这三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
2、你知道劳动人民为什么创造神话故事吗?
提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3、请大家归纳,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提示: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睛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
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四、巩固学习
1、在三则故事中选择一则写一篇400—500字的读后感。
2、背诵三则神话。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教学流程:口语交际(包括词语积累等,对景物的了解),习作(学生自己写景物)交流学习收获(单元学习总结)
板块一:基础知识
1.词语。积累“涓涓细流、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等词语,尽量在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
2.句子。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是描写动态静态的,也可以是描写声音样子的。
板块二:口语交际设计
1.交流景物特点。
学习本组课文,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可以讲课内的,也可以讲课外的。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3.相互评价。
⑴这些景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他或她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吗?怎样才能做到生动、具体、形象?
板块三:习作设计
⑴交流经验。
已经进行了近3年的习作,你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经验?
⑵确定景物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写。
根据你的经验和交流后的收获,你想写什么?为什么?
⑶动笔。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意识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把想写的景物写出来。
⑷自我评价。
你觉得与以往的.写景习作相比,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⑸相互评价。
互相交流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引导,注意与整组课文的联系。
板块四: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2.朗读四副写景的对联,注意节奏美,对称美,意境美。并熟读背诵。
3.你建议同学们去参观哪处景物?为什么?
4.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而这一些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学生才能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谚语的特点,使学习谚语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需要,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预设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理解谚语,对积累谚语有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2、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小博士这次来是想挑选一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组成“谚语学习小队”去考察我们的民族文化。想不想参加?那可得先过课外知识关: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顺利闯关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过学习关,学习《识字5》,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朗读谚语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书的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读好书。
2、配乐范读课文。
3、同桌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4、读全文。
三、理解谚语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3、学习谚语:(顺学而导)
(1)“人心齐,泰山移”(理解“泰山”在此处的作用,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语的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4、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巩固谚语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互对口令。
3、师生合作背5句谚语,男女学生合作背谚语。
五、巩固生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
3、我会写,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
(2)写正确。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
(3)写美观。
4、看看写写。Yìhuādúfàngbúshìchūn
báihuāqífàngchūnmǎnyuán
5、摘录自己喜欢的谚语。
六、拓展实践
1、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顺利通过了学习关。接下来就是实践关了。
2、读读收集起来的谚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划浆开大船。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3、总结:小博士说了,你们全部过关,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谚语学习小队”去考察我们的民族文化。现在布置考察任务: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再收集一些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然后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编制一份谚语报,在全校进行宣传。
语文教案 篇8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讲主要内容。
二、朗读感悟,交流探究
1.探究第三段
(1)体会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这个自然段,并没有具体地写蟋蟀的住宅的情况,只是交代了作者为研究,才又“搜索”它们的巢穴的。这是为下文写蟋蟀住宅的内外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交代。)
(2)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蟋蟀住宅的特点的?(内、外)
(3)外部和内部各有什么特点?(外部:①向阳②隐蔽③干燥④有门⑤有平台;内部:①简朴②清洁③干燥④很卫生)
(4)蟋蟀的住宅从内到外给你以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后归纳
(温暖:朝着阳光;安全:草丛中隐藏、隧道弯弯曲曲、不碰门口半掩着的草丛;便于排水、干燥:堤岸;卫生:仔细耙扫门口、收拾平坦,墙壁光滑;简朴:没有什么布置。)
(5)理解“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一句。(这是个泥人句。“当……时候”这个介词结构,专用表示时间,然后再写出这个时候,蟋蟀已经劳动结束,可以在平台上“弹琴”,实指它“叫”。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体会“主人有的是……平整”一句。(是说它很勤劳)
(6)理解“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一句。(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张了,然而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2.探究第三段
(1)分层:第一层(7):写建造的时间和怎样建造。
第二层(8):工作速度快,不知疲倦。
第三层(9):长时间修整。
(2)感悟探究
①动工的时间如何?将第一句话用“当……时候”改写。(当十月来临,秋冬初寒的时候,蟋蟀就开始造房子了。)
②如何建造?说明什么?(说明它是使出全身的劲进行挖掘的.)
③进展如何?累了怎么办?
“我一连……不耐烦了”说明什么?(说明蟋蟀挖掘的时候很有耐心,不停地工作,能吃苦耐劳。)
④怎样修整?“即使……只要……还……”一句何意?(从秋天开始建造,到冬天还在整修,说明蟋蟀建造住宅非常认真,一点也不马虎。[也就是开头说的“不肯随遇而安”]可见它住宅出名是靠它认真辛勤劳动得来的。)
(3)小结:对于蟋蟀如何精心建造住宅,作者是从三方面介绍的:①动工时间;②怎样挖掘;③不断修整。
三、全文总结
1.“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设疑: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为什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潜心读书,引导学生从朝着阳光、倾斜的隧道、深度和宽度、隐蔽的门口、平坦的平台、光滑的墙壁、清洁干燥的屋子内部等,感受到蟋蟀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和才智,知道住宅要向阳,能排水,大小要适宜,住所要简朴、卫生。然而,它们用来建筑这座住宅的工具却又是那样柔弱的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让学生从这种明显的反差中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绝不夸张。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不禁也要发出感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中心:《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通过作者介绍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我们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写作手法: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等。这样写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也便于表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选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出名原因:唱歌 住宅
住宅选择:慎重 不肯随遇而安
外: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吃苦耐劳
内: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时间:十月
建宅过程 进展:快
整修:长时间
语文教案 篇9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去参观教室里一个新的家园,你们看(出示展台)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车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带来的,谁能把你带来的车为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走进,去认识更多的车。
3(出示课件)
二新授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今天到我们的青岛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2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来到了青岛,青岛的变化可真大呀,哇,这里有好多车,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小朋友们,你们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出示城市图)
3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丁丁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谁知道中间这根线叫什么名字。(分道线)
4我们先来看分道线左边离我们最近的这辆红色的车。谁知道这辆车叫什么名字?(出示字卡)还有谁看到了消防车?消防车是用来干什么的?起火应该怎么办?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消防车后面这辆白色的车,谁知道这辆车叫什么名字?还有谁看到了救护车?救护车是用来干什么的?生病了应该怎么办?
6大家看,路边的阿姨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的?还有谁看到了出租车。
7出租车旁边蓝色的车叫什么名字?还有谁看到了小轿车。
8离我们最远的那辆车叫什么名字?还有谁看到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有什么特点?
9小结。我们刚才看到隔离线左边有消防车、救护车、出租车、小轿车、公共汽车。下面请小朋友们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分道线右边都有什么车?
10学生汇报。还有谁看到了无轨电车?为什么叫无轨电车?洒水车是用来干什么的?
11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丁丁听懂了没有?
12课件: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让我认识了那么多的车,快看,快看,那边还有好多车,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呀?(农村图)
13(四人讨论)图上都有哪些车?
14小朋友们,你们说的.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丁丁听明白了没有?
15课件:小朋友们,那么多的车,你们是这样记住的呢?
16(四人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那么多的车?
13学生汇报。
14小朋友们,你们的好办法可真多呀,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丁丁听明白了没有?
15课件:小朋友们,太感谢你们了,教给了我那么多的好办法,现在我也认识了这么多的车。小朋友们,除了这些车,你们还认识什么车呀?你们还知道那些关于车的知识?
16(四人讨论)你们还认识什么车?
17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车名字,教师边把相应的车名板书(让学生感知生字无处不在)
18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认识那么多的车,你们知道车是靠谁来驾驶的吗?(司机)大家想不想来当依次小司机呢?放松游戏(出示课件:小司机,让学生表演)
19小朋友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学习,今后,你们一定能开上自己的车,是吗?
三巩固生字
1生字对生字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先请小朋友们,按你喜欢的方式把字卡摆好。师:小朋友,我问你,卡车在哪里?同位互相看一看,你的同位拿的字卡对吗?
2图对生字。师:(出示图)我的朋友在哪里?
3同位俩做找朋友游戏。
4抢答赛。师:出示字卡生:举手回答。
四小结
1小朋友们,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去看一看,丁丁今天都有些什么收获?
2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因为你们的帮忙,我认识了公共汽车、小轿车、无轨电车、救护车、大水车、自行车、卡车、马车、拖拉机、摩托车等等,还学到了学多关于车的知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今后,我一定会常常来青岛和下朋友们一起学习,再见。
3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车,就像进入了。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最喜欢的车画下来呀?
4视频仪:展示学生作品(放小司机)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衤”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好长句子。
3.学会积累类似“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并自己能说这样的词语。
4.我也能想一想在彩虹桥上能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衤”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1.学会积累类似“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并自己能说这样的词语。
2.我也能想一想在彩虹桥上能做些什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猜谜语,引入课题。
1.教师ppt呈现一则谜语:高高空中一座桥,不用水泥和木料。赤橙黄绿青蓝紫,自然形成真奇妙。(打一看到的自然现象)学生猜到--彩虹。
2.教师板书课题:彩虹。教师引导学生识记“虹”,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虹”是“虫”加上“工”,可以利用加一加方法认识,还可以采用换一换方法,“红”的“纟”旁换成“虫”字旁就变成了“虹”。
3.齐读课题,教师引问:雨过天晴后,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看到彩虹你会想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彩虹》,走上这一座美丽的彩虹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圈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ppt出示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3.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1)座: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广”,里面是“坐”。比一比的识字方法,“坐”表示坐这一动作,而“座”通常是座位,让座。组词:座位,让座。
(2)浇:左右结构。采用换一换识字法,“晓”的“日”字旁换成“三点水”就变成了“浇”。组词:浇花,浇水。
(3)提:左右结构。采用加一加方法识记,提手旁加上一个“是”就变成了“提”。组词:提水,提高。
(4)洒;左右结构。比一比方法识记:和“酒”有点像,里边加上一横就是还有“酒”,去掉一横就是“洒”没了。加一加方法“三点水”加上“西”就是“洒”。组词:洒水,洒落。
(5)挑:左右结构。换一换方法识记:和“桃”有点像,把“木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挑。组词:挑水,挑东西。
(6)镜:左右结构,采用换一换方式,“仙境”的境,提土旁换成金字旁就变成了“镜”,组词镜子,放大镜。
(7)拿:上下结构,采用加一加方式认识,合加上手为拿。组词:拿着,加拿大。
(8)照:上下结构,采用字谜识字:一个日本兵,拿了一把刀,杀了一个人,滴了四点血。
(9)裙:左右结构,采用字谜方法:龙袍(打一字)组词:裙子,衣裙。
师重点引导:“裙”的偏旁是衣字旁,衣字旁的字跟衣服有关。如:衬衫,裤,袜,袖。
5.全班齐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6.去掉拼音读生字。小组赛读。
7.全班齐读本课“我会认”的词语,小组赛读。
三、朗读长句,再读课文。
1.ppt出示文中的长句子,指导朗读:
①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了吗?
②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了吗?
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读准确。
(2)指名学生读句子,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3)老师范读,并提醒学生:看到逗号,要有简短的停顿;看到问号,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应往上扬。
(4)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句子。
2.再次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把句子读通顺。
四、指导书写。
1.呈现“那、着、到、高、兴”5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5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那”的第三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着”上面是一个“羊”,只不过竖变成了撇,下面是一个“目”而不是“日”。注意“到”结构是左宽右窄。“高”注意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这个口不能写太大,否则不好看。“兴”第三笔是一短撇,最后一笔是一长点,不是捺。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五、板书设计
11.彩虹
那 着 到 高 兴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PPT出示去掉拼音的“我会认”生字。开火车认读。
2.PPT出示词语,学生分组轮流读。
2.出示文中长句,分组赛读。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学生齐读: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1)回顾识字时候提到“座”和“坐”区别。
(2)复习数量词短语:一( 座)桥 一(条)小河 一(朵)红花
一(座)果园 一(只)小狗 一(头)黄牛
(2)仿句练习:天上有 ; 有。
2.PPT出示第二段内容。
(1)指名朗读,注意红色我会认的字要读准确。
(2)学生自读第二段,想一想:“我”走到彩虹桥上想做什么?(我想拿着水壶走到彩虹桥上为爸爸浇田。)
3.PPT出示第三段内容,学生齐读。想一想“我”拿着镜子走到桥上做什么?(板书:给妈妈照亮梳头)是啊,多么有爱的场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内心深处对妈妈的爱。
4.PPT出示第四段内容,学生自由读文。
(1)想一想“我”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想什么呢?(哥哥看到彩云)哥哥和我在一起时,这是多么快乐的场景啊!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2)句子里边有一个词语需要我们学习积累:荡来荡去。我们仿照着来想一想类似的词语。例如:走来走去,跑来跑去,飞来飞去,飘来飘去。
三、指导书写
1.呈现“千、成”2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2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千”注意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丿”,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成”注意笔顺第一笔横右上倾斜点,第二笔竖撇,第三笔横折钩从横中线靠下一点的位置起笔,第四笔是斜勾,第五笔这一撇不要忘了,最后一笔是点。学生跟笔书空。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四、我也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提供范例:
如:姐姐,你裙边上的蝴蝶结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把它撒向四方,天上不就多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2.学生想一想,相互交流练习说。
五、板书设计
11.彩虹
水壶下雨 给爸爸 浇田
镜子作月亮 让妈妈 梳头
秋千作彩云 哥哥 看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跳水》教案06-13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母鸡教案04-18
语文下册教案12-29
语文备课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