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27 08:14:5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集锦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集锦4篇)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能自定分类标准并将学过的成语卡片进行分类。

  2、会与同伴共同讨论、协商,提高合作能力。

  准备:幼儿自己绘画的成语卡片若干,教师将幼儿绘画的成语打印成汉字贴在卡片下方。

  过程:

  1、看图画说成语。

  小朋友们已经懂得了很多的成语,还将知道的成语画成了画。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说成语的游戏。

  (1) 教师出示图画,幼儿说出成语。

  (2) 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一个幼儿出示成语卡片,一个幼儿说出成语)。

  2、提问引出话题

  (1)A、你们小组的成语有相同之处吗?什么地方相同?

  B、小组讨论

  C、幼儿表达

  (2)你能将这些成语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吗?怎么分?

  (3)幼儿讨论将自己的成语进行分类。

  (4)分好后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

  3、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成语的类别进行组合,再次分类。

  数字类: 一心一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三心二意……

  动物类: 走马看花 车水马龙 老马识途 指鹿为马……

  首字相同类:井然有序 井中捞月……

  4、将分类的成语分别贴到墙上,供幼儿在课余时指一指,说一说。 延伸活动:日常生活中继续丰富

  幼儿成语知识,并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成语进行分类,随时贴到墙上。

  观 察 记 录 时间 1年4月20 日

  活动内容 计算活动:我给成语分个类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萤萤、欢欢、妮妮

  幼儿行为表现 萤萤手中的成语有“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为虎作伥……欢欢手中的成语有“老马识途、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妮妮手中的成语有“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桌上还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悬梁刺股、孜孜不倦……”没人选。

  指导与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心二意”几个数字成语也被幼儿送走了。而且很快归为“动物类、数字类、首字相同类”。而剩下的几个成语,由于从字面上看不出是意义相同,因此,幼儿都不选。我问:“这几个成语有相同的地方吗?”幼儿还是说不出,于是,我决定今天对这一类成语不作要求,但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切找找这些成语的共同之处。在活动中,教师完全在观察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调整计划与指导策略,因此幼儿始终以积极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主题的回顾与体会

  短短的一周的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它却给教师与幼儿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围绕成语进行讨论,交流、表达,每当饭前课余之时,总有几个幼儿挤到老师身边,恳求说:“老师

  ,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教小朋友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他们一定不知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对成语产生了强烈喜爱,他们对成语所表现出的浓厚之情深深感动着教师,组织活动的教师由衷地说:“真没想到,这个活动有这么大的魅力,在活动中我发现了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为幼儿自主发展了空间。”

  整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活动中提倡幼儿发问,教师随着幼儿的思路调整计划与策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地走进了幼儿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呈现出来,活动中淡化目标意识,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点,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并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主题,延续主题。

  当教师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说:“我要去请教我的老

  师,去查资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在学习成语遇到困难与疑惑时,也知道去查阅书籍,上咨询。张鸿铭、彭程小朋友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图书管理员惊讶地说:“这么小,你就会查资料了,真了不起!”成人的鼓励,家长的支持,使幼儿以足够的.自信积极地投入探索、操作活动之中,就连班上的徐宜笑小朋友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学成语、说成语在幼儿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进入了研究学习状态,这些为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活动中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整个活动分不清谁是教者,谁是学者,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教师与家长;家长遇到难题时,向老师和孩子请教;当老师也遇到不知道的答案时,竟然有孩子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他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生动地展现出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教室里、操场上时常可以听到:“我们一言为定、你这是明知故犯、我可是后来居上……”从成语中幼儿了解到广博的科学、历史知识,领悟了成语中古人身上所蕴含的优良品质,体验到成语语句琅琅上口的韵律节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进行生成性主题活动时,我们感到:生成并不意味着不要事先计划,特别是初进行活动的教师,更需要细致考虑主题框架络与主题相关的因素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地思考,才能敏捷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线索,调整、修改计划,使之不断完善。

  主题

  活动应选择具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易理解的、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不断地提升和丰富他们的经验。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平均分配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平均分配就是把一样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孩子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平均分配的意义,便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去。活动中,我遵循《新纲要》精神,能够将数学教育生活化,创设了去小熊家参观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玩玩、想想、分分、吃吃中轻松学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大量自主探索和操作练习的.机会,让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平均分配的现象,初步理解平均分配的含义。

  2.能按要求进行数量分配,尝试不同的平均分配方法。

  3.能积极参加操作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数量有一定的认识。

  物质材料准备:(1)各种颜色的糖果若干,点心若干。(2)活动ppt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次接触平均。

  1.参观新家今天小熊搬新家,邀请我们去参观,想去吗?

  2.感知数量小熊家到了,请每个小朋友找小椅子坐下来,坐6组,要求每组的人数要一样多。

  二、初步操作,学习平均分配。

  1.集体操作,感知平均分配(1)小熊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点心,我们看看是什么呀,数数有几个?

  (2)请小朋友将这些点心分一分,每人分的要一样多?

  (3)幼儿讲述。

  2.逐一添加,体验平均分配(1)小熊发现这么多点心太少了,再给你们添一点,让你们吃得更饱一些!(教师添加点心)(2)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3)我再添一些点心给你们,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分一分,要求每个小朋友分的一样多。

  教师小结:原来把一样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叫平均分配。

  三、分享糖果,巩固平均分配。

  1.出示糖果(1)小熊除了邀请我们来做客,还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做客,可是它遇到了难题,想请你们帮个忙请你们把这些好吃的糖果也分给他们,用不同的分法让他们的糖果一样多!

  (2)集体交流2.分享糖果现在我们就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好吃的糖果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观察动物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

  2、 感受诗歌中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3、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两段音乐。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教师提问,导入课题。

  师:在刚刚的音乐里,你们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哪里可以看到它们? 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回答得真好,今天王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的动物比动物园的'还要多,那个地方就是——大森林!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一起开小汽车去大森林吧!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啦!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律动。

  2、 播放PPT,感知诗歌内容。

  师:大森林到了!大森林漂亮吗?看!森林里有什么?我们来到森林做客,要和小动物们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幼儿打招呼。

  (1)、师:瞧!小象宝宝来了,请小朋友和小象宝宝打招呼!看!小象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是小象,你想和小象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看到小象有一个长长的鼻子,我是小象,我就会用鼻子和小象握握手。(做握手的动作)你们想和小象握手吗?

  幼儿回答。

  师:请小朋友和王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象,我就会用鼻子和小象握握手。(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握手的动作。幼儿可以和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互动。)

  师:现在我们和小象握过手,是好朋友了,那先和小象说再见,看看还会遇到那些动物?

  (2)、师:咦!树上是谁?(幼儿回答小猴)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是小猴,你想和小猴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看到小猴有一根长长的尾巴,如果我是小猴,我想用尾巴和小猴拉拉勾。(做拉勾的动作)你们想和小猴拉勾吗?

  幼儿回答。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猴,我想用尾巴和小猴拉拉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拉勾的动作。也可以和身边的小朋友拉拉勾。)

  师:看!草地上的是什么?(幼儿回答小鹿)你们喜欢小鹿吗?为什么喜欢小鹿?

  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也喜欢小鹿,如果我是小鹿,我想用犄角和小鹿顶顶牛。(做顶牛的动作)你们想和小鹿玩顶牛的游戏吗?

  幼儿回答。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鹿,我想用犄角和小鹿顶顶牛。(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顶牛的动作,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老师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玩。)

  3、 欣赏、理解诗歌,并表演诗歌。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诗歌,就是写我们刚刚在森林里看到的事的,诗歌的名字叫《我想……》,请小朋友听一听诗歌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教师示范朗诵一遍。

  师幼一起朗诵2~3遍,边朗诵边做动作。

  4、 仿编诗歌。

  师:大森林里可不止这三种小动物,还有小白兔、小松鼠、大狮子等等。小朋友,如果你们遇到小白兔你想干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如果王老师看到小白兔,我想有对长耳朵,和小兔用耳朵说悄悄话。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小松鼠、小狐狸等等小动物,你想干什么?然后把它编成一首优美的诗歌,明天来告诉王老师和小朋友吧!

  大班诗歌活动教案【二】

  一、情况分析

  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经验。

  2、多数幼儿已能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联系的事物告诉老师,能力较强的已开始学会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多数幼儿讲述时用词较为准确,但表达不很流畅。

  4、部分幼儿未能养成主动讨论,积极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庄涛、艺友等)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优美形象,增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要求幼儿运用学过的动词,结合已有的经验仿编诗歌,并能通过画画、摆图等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3、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1、集体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名称,引入课题;

  (2)复习朗读诗歌;

  (3)教师示范仿编诗歌,激发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学习仿编诗歌;

  (5)幼儿上来仿编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集体将仿编较好的诗歌朗诵出来。

  2、延伸活动:

  (1)摆图仿编

  水平一:能用教师提供的底板做摇篮,画出相应的宝宝卡片,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2)画画仿编:

  水平一:要求幼儿能将有联系的事物画在一起,根据绘画内容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3)表演组:

  水平一:要求在课堂上已仿编好诗歌的幼儿能两两合作制作摇篮与宝宝的头饰、仿编诗歌;

  水平二:要求幼儿合作将仿编的诗歌表演出来。

  四、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摇篮(大树、泥土)

  2、壁画:摇篮(大海、天空、泥土)

  3、教学挂图4张;

  4、底版与小卡片;

  5、纸、笔、幼儿自编的彩带。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⒈能仔细观察并记录比分,尝试小组合作统计运动会总分。

  ⒉在游戏情景中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多媒体课件(昆虫运动会背景图、运动项目等)。

  ⒉记录比分的工具(笔、计分表)人手一张、汇总表每组一张。

  ⒊蜻蜓、瓢虫、螳螂各一张、1—3的数字和点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运动会导入。

  ⒈师:今天昆虫王国里要举行一个小型运动会,有哪些昆虫参加比赛?

  ⒉小结:有螳螂、蜻蜓、小瓢虫三只昆虫参加比赛。

  ⒊了解比赛项目。

  师:有哪些比赛项目?(出示PPT)

  小结:一共3个比赛项目:空中飞行、举重和跳远。

  ⒋明确怎样计分。(出示计分牌)

  师:三只昆虫比赛,第一名我们应该给它几分?第二名呢?第三名几分?

  小结:一共有1分、2分和3分三个分数,第一名可以得最多的3分,第三名只能得最少的1分。

  二.昆虫运动会——记录比分。

  (一)第一项比赛——第一次操作。

  ⒈PPT呈现第一次比赛结果,幼儿自己计分。

  预设:谁得了第一名?应该给他几分?

  你是给谁计分的?给它几分?为什么?

  螳螂得了几分?因为它是第几名?

  ……

  ⒉将幼儿的记分结果呈现在汇总表上。

  螳螂应该得几分?为什么?……

  ⒊幼儿验证自己的计分是否准确。

  (二)第二、三项比赛——第二次操作:自己观察并计分。

  ⒈同时出示第二、三项比赛结果PPT。

  师:在这两项的比赛中,谁得了第一名,应该记几分?请你仔细观察后将分数记在相应的格子里。

  ⒉幼儿操作第二、三项比赛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⒊验证计分,并将幼儿的答案出示在汇总表上。

  预设:你是给谁计分的?在哪一项比赛中得了几分?为什么?

  瓢虫在举重比赛中得了几分?因为它是第几名?

  螳螂在举重项目中得了几分?在跳远项目里呢?

  螳螂真厉害,两次都是第一名!

  ……

  ⒋幼儿检查自己的'计分表是否准确。

  三、统计总分颁奖

  (一)比赛成绩汇总。

  ⒈师:三项比赛结束了,请你们小组合作将三只昆虫的成绩汇总到一张汇总表上,然后分别算出每只昆虫比赛的总分。

  ⒉幼儿小组合作汇总。

  ⒊统计总分。

  预设:xx的总分是多少?你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瓢虫的总分是多少?

  蜻蜓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⒋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加法或者用数数的方法统计总分。

  (二)颁奖

  师:谁的总分最多?第二名是谁?第三名得了几分?冠亚季军已经揭晓,我们一起为运动员颁奖。

《大班教案(集锦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经典】07-27

大班教案【精选】07-26

(精选)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经典)07-30

(经典)大班教案07-2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大班教案(集锦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集锦4篇)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能自定分类标准并将学过的成语卡片进行分类。

  2、会与同伴共同讨论、协商,提高合作能力。

  准备:幼儿自己绘画的成语卡片若干,教师将幼儿绘画的成语打印成汉字贴在卡片下方。

  过程:

  1、看图画说成语。

  小朋友们已经懂得了很多的成语,还将知道的成语画成了画。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说成语的游戏。

  (1) 教师出示图画,幼儿说出成语。

  (2) 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一个幼儿出示成语卡片,一个幼儿说出成语)。

  2、提问引出话题

  (1)A、你们小组的成语有相同之处吗?什么地方相同?

  B、小组讨论

  C、幼儿表达

  (2)你能将这些成语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吗?怎么分?

  (3)幼儿讨论将自己的成语进行分类。

  (4)分好后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

  3、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成语的类别进行组合,再次分类。

  数字类: 一心一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三心二意……

  动物类: 走马看花 车水马龙 老马识途 指鹿为马……

  首字相同类:井然有序 井中捞月……

  4、将分类的成语分别贴到墙上,供幼儿在课余时指一指,说一说。 延伸活动:日常生活中继续丰富

  幼儿成语知识,并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成语进行分类,随时贴到墙上。

  观 察 记 录 时间 1年4月20 日

  活动内容 计算活动:我给成语分个类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萤萤、欢欢、妮妮

  幼儿行为表现 萤萤手中的成语有“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为虎作伥……欢欢手中的成语有“老马识途、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妮妮手中的成语有“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桌上还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悬梁刺股、孜孜不倦……”没人选。

  指导与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心二意”几个数字成语也被幼儿送走了。而且很快归为“动物类、数字类、首字相同类”。而剩下的几个成语,由于从字面上看不出是意义相同,因此,幼儿都不选。我问:“这几个成语有相同的地方吗?”幼儿还是说不出,于是,我决定今天对这一类成语不作要求,但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切找找这些成语的共同之处。在活动中,教师完全在观察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调整计划与指导策略,因此幼儿始终以积极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主题的回顾与体会

  短短的一周的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它却给教师与幼儿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围绕成语进行讨论,交流、表达,每当饭前课余之时,总有几个幼儿挤到老师身边,恳求说:“老师

  ,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教小朋友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他们一定不知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对成语产生了强烈喜爱,他们对成语所表现出的浓厚之情深深感动着教师,组织活动的教师由衷地说:“真没想到,这个活动有这么大的魅力,在活动中我发现了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为幼儿自主发展了空间。”

  整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活动中提倡幼儿发问,教师随着幼儿的思路调整计划与策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地走进了幼儿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呈现出来,活动中淡化目标意识,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点,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并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主题,延续主题。

  当教师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说:“我要去请教我的老

  师,去查资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在学习成语遇到困难与疑惑时,也知道去查阅书籍,上咨询。张鸿铭、彭程小朋友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图书管理员惊讶地说:“这么小,你就会查资料了,真了不起!”成人的鼓励,家长的支持,使幼儿以足够的.自信积极地投入探索、操作活动之中,就连班上的徐宜笑小朋友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学成语、说成语在幼儿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进入了研究学习状态,这些为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活动中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整个活动分不清谁是教者,谁是学者,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教师与家长;家长遇到难题时,向老师和孩子请教;当老师也遇到不知道的答案时,竟然有孩子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他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生动地展现出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教室里、操场上时常可以听到:“我们一言为定、你这是明知故犯、我可是后来居上……”从成语中幼儿了解到广博的科学、历史知识,领悟了成语中古人身上所蕴含的优良品质,体验到成语语句琅琅上口的韵律节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进行生成性主题活动时,我们感到:生成并不意味着不要事先计划,特别是初进行活动的教师,更需要细致考虑主题框架络与主题相关的因素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地思考,才能敏捷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线索,调整、修改计划,使之不断完善。

  主题

  活动应选择具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易理解的、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不断地提升和丰富他们的经验。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平均分配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平均分配就是把一样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孩子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平均分配的意义,便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去。活动中,我遵循《新纲要》精神,能够将数学教育生活化,创设了去小熊家参观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玩玩、想想、分分、吃吃中轻松学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大量自主探索和操作练习的.机会,让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平均分配的现象,初步理解平均分配的含义。

  2.能按要求进行数量分配,尝试不同的平均分配方法。

  3.能积极参加操作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数量有一定的认识。

  物质材料准备:(1)各种颜色的糖果若干,点心若干。(2)活动ppt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次接触平均。

  1.参观新家今天小熊搬新家,邀请我们去参观,想去吗?

  2.感知数量小熊家到了,请每个小朋友找小椅子坐下来,坐6组,要求每组的人数要一样多。

  二、初步操作,学习平均分配。

  1.集体操作,感知平均分配(1)小熊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点心,我们看看是什么呀,数数有几个?

  (2)请小朋友将这些点心分一分,每人分的要一样多?

  (3)幼儿讲述。

  2.逐一添加,体验平均分配(1)小熊发现这么多点心太少了,再给你们添一点,让你们吃得更饱一些!(教师添加点心)(2)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3)我再添一些点心给你们,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分一分,要求每个小朋友分的一样多。

  教师小结:原来把一样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叫平均分配。

  三、分享糖果,巩固平均分配。

  1.出示糖果(1)小熊除了邀请我们来做客,还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做客,可是它遇到了难题,想请你们帮个忙请你们把这些好吃的糖果也分给他们,用不同的分法让他们的糖果一样多!

  (2)集体交流2.分享糖果现在我们就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好吃的糖果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观察动物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

  2、 感受诗歌中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3、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两段音乐。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教师提问,导入课题。

  师:在刚刚的音乐里,你们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哪里可以看到它们? 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回答得真好,今天王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的动物比动物园的'还要多,那个地方就是——大森林!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一起开小汽车去大森林吧!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啦!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律动。

  2、 播放PPT,感知诗歌内容。

  师:大森林到了!大森林漂亮吗?看!森林里有什么?我们来到森林做客,要和小动物们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幼儿打招呼。

  (1)、师:瞧!小象宝宝来了,请小朋友和小象宝宝打招呼!看!小象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是小象,你想和小象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看到小象有一个长长的鼻子,我是小象,我就会用鼻子和小象握握手。(做握手的动作)你们想和小象握手吗?

  幼儿回答。

  师:请小朋友和王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象,我就会用鼻子和小象握握手。(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握手的动作。幼儿可以和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互动。)

  师:现在我们和小象握过手,是好朋友了,那先和小象说再见,看看还会遇到那些动物?

  (2)、师:咦!树上是谁?(幼儿回答小猴)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是小猴,你想和小猴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看到小猴有一根长长的尾巴,如果我是小猴,我想用尾巴和小猴拉拉勾。(做拉勾的动作)你们想和小猴拉勾吗?

  幼儿回答。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猴,我想用尾巴和小猴拉拉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拉勾的动作。也可以和身边的小朋友拉拉勾。)

  师:看!草地上的是什么?(幼儿回答小鹿)你们喜欢小鹿吗?为什么喜欢小鹿?

  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也喜欢小鹿,如果我是小鹿,我想用犄角和小鹿顶顶牛。(做顶牛的动作)你们想和小鹿玩顶牛的游戏吗?

  幼儿回答。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如果我是小鹿,我想用犄角和小鹿顶顶牛。(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做顶牛的动作,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老师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玩。)

  3、 欣赏、理解诗歌,并表演诗歌。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诗歌,就是写我们刚刚在森林里看到的事的,诗歌的名字叫《我想……》,请小朋友听一听诗歌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教师示范朗诵一遍。

  师幼一起朗诵2~3遍,边朗诵边做动作。

  4、 仿编诗歌。

  师:大森林里可不止这三种小动物,还有小白兔、小松鼠、大狮子等等。小朋友,如果你们遇到小白兔你想干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如果王老师看到小白兔,我想有对长耳朵,和小兔用耳朵说悄悄话。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小松鼠、小狐狸等等小动物,你想干什么?然后把它编成一首优美的诗歌,明天来告诉王老师和小朋友吧!

  大班诗歌活动教案【二】

  一、情况分析

  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经验。

  2、多数幼儿已能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联系的事物告诉老师,能力较强的已开始学会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多数幼儿讲述时用词较为准确,但表达不很流畅。

  4、部分幼儿未能养成主动讨论,积极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庄涛、艺友等)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优美形象,增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要求幼儿运用学过的动词,结合已有的经验仿编诗歌,并能通过画画、摆图等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3、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1、集体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名称,引入课题;

  (2)复习朗读诗歌;

  (3)教师示范仿编诗歌,激发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学习仿编诗歌;

  (5)幼儿上来仿编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集体将仿编较好的诗歌朗诵出来。

  2、延伸活动:

  (1)摆图仿编

  水平一:能用教师提供的底板做摇篮,画出相应的宝宝卡片,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2)画画仿编:

  水平一:要求幼儿能将有联系的事物画在一起,根据绘画内容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3)表演组:

  水平一:要求在课堂上已仿编好诗歌的幼儿能两两合作制作摇篮与宝宝的头饰、仿编诗歌;

  水平二:要求幼儿合作将仿编的诗歌表演出来。

  四、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摇篮(大树、泥土)

  2、壁画:摇篮(大海、天空、泥土)

  3、教学挂图4张;

  4、底版与小卡片;

  5、纸、笔、幼儿自编的彩带。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⒈能仔细观察并记录比分,尝试小组合作统计运动会总分。

  ⒉在游戏情景中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多媒体课件(昆虫运动会背景图、运动项目等)。

  ⒉记录比分的工具(笔、计分表)人手一张、汇总表每组一张。

  ⒊蜻蜓、瓢虫、螳螂各一张、1—3的数字和点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运动会导入。

  ⒈师:今天昆虫王国里要举行一个小型运动会,有哪些昆虫参加比赛?

  ⒉小结:有螳螂、蜻蜓、小瓢虫三只昆虫参加比赛。

  ⒊了解比赛项目。

  师:有哪些比赛项目?(出示PPT)

  小结:一共3个比赛项目:空中飞行、举重和跳远。

  ⒋明确怎样计分。(出示计分牌)

  师:三只昆虫比赛,第一名我们应该给它几分?第二名呢?第三名几分?

  小结:一共有1分、2分和3分三个分数,第一名可以得最多的3分,第三名只能得最少的1分。

  二.昆虫运动会——记录比分。

  (一)第一项比赛——第一次操作。

  ⒈PPT呈现第一次比赛结果,幼儿自己计分。

  预设:谁得了第一名?应该给他几分?

  你是给谁计分的?给它几分?为什么?

  螳螂得了几分?因为它是第几名?

  ……

  ⒉将幼儿的记分结果呈现在汇总表上。

  螳螂应该得几分?为什么?……

  ⒊幼儿验证自己的计分是否准确。

  (二)第二、三项比赛——第二次操作:自己观察并计分。

  ⒈同时出示第二、三项比赛结果PPT。

  师:在这两项的比赛中,谁得了第一名,应该记几分?请你仔细观察后将分数记在相应的格子里。

  ⒉幼儿操作第二、三项比赛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⒊验证计分,并将幼儿的答案出示在汇总表上。

  预设:你是给谁计分的?在哪一项比赛中得了几分?为什么?

  瓢虫在举重比赛中得了几分?因为它是第几名?

  螳螂在举重项目中得了几分?在跳远项目里呢?

  螳螂真厉害,两次都是第一名!

  ……

  ⒋幼儿检查自己的'计分表是否准确。

  三、统计总分颁奖

  (一)比赛成绩汇总。

  ⒈师:三项比赛结束了,请你们小组合作将三只昆虫的成绩汇总到一张汇总表上,然后分别算出每只昆虫比赛的总分。

  ⒉幼儿小组合作汇总。

  ⒊统计总分。

  预设:xx的总分是多少?你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瓢虫的总分是多少?

  蜻蜓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⒋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加法或者用数数的方法统计总分。

  (二)颁奖

  师:谁的总分最多?第二名是谁?第三名得了几分?冠亚季军已经揭晓,我们一起为运动员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