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04 08:17:3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5篇(集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5篇(集合)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从小要懂得保护环境。

  2、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丰富词语:变废为宝。

  二、活动准备:

  1、课件。

  2、语言磁带,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出示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这些东西有用吗?大象伯伯觉得很有用,让我们来看看它到底做什么用?

  2、播放课件。

  提问:

  (1)大象伯伯开了一家什么商店?

  (2)为什么说这是一家奇妙的商店?

  (3)商店专门为小动物做什么的?(丰富词语:变废为宝。)

  (4)教师小结。

  教师:大象伯伯帮助了哪些小动物把哪些废物变成了什么宝贝呢?让我们再仔细地听故事。

  3、再次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谁来请大象伯伯帮忙?它们是怎么说的?大象伯伯帮它们做了什么礼物?

  (2)大象伯伯为什么要做这不赚钱的生意,值得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3)听了大象伯伯的话,你们会怎么做?

  教师:你们喜欢大象伯伯吗?让我们再仔细看看、说说,大象伯伯是怎样变废为宝的?

  4、教师和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大象伯伯,你还会把什么东西变废为宝呢?

  5:总结:你们和大象伯伯一样,真能干。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动脑筋把废物变成宝贝。积极做个环保小卫士,把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到了中班,幼儿开始积累数学的感性经验,对于数量的感知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何让孩子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习得规律数数的方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偶然一次在区域活动—银行游戏中:“一名幼儿要取钱,“银行职员”说需要密码”给我启示.我何不以一串数字组成的“密码”为载体,设计一节数学探究游戏活动,来帮助孩子呢?于是《开宝箱》数学活动就这样诞生了。

  【活动目标】

  1. 认识数字9,能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2. 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且排序。

  3. 在开启百宝箱、分享糖果的过程中体验数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圆点和图案相匹配的信封若干个,自制大信封、密码箱各一个,三个内装提示语的神秘小盒,糖果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对5-8以内数量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 兴趣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都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你们想请喜羊羊来做客吗?

  师:(音乐声中出示布偶)喜羊羊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箱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看看吧!哎呀,怎么打不开?噢!原来是一只有密码的百宝箱!

  2.展开游戏

  (1)寻找打开百宝箱的方法

  师:我们怎么才能打开这个百宝箱呢?

  幼儿:输入密码,就能打开了。

  师:那密码是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密码箱的`密码,由几个数字组成?(5个)猜猜会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试用幼儿说的数字开箱)噢,还是打不开!(作和布偶耳语状)喜羊羊说啦,密码就藏在3只神秘的盒子里!快找一找神秘盒在哪里!

  (2)寻找密码

  ①打开第一个神秘盒

  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出示大信封)信封的正面和反面各有什么呢?(圆点和图案)桌子上有很多信封,让我们都去找找看(幼儿第一次操作)。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有谁发现信封里还有什么秘密吗?(幼儿自主发现,取出信封里的数字纸片。)

  师:我们找到第一个数字啦,(请幼儿将数字纸片贴到黑板上。)还有谁找到了不同的数字?(依次找到其他三个数字。)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②打开第二个神秘盒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8多1的信封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幼儿第二次操作,老师随机指导。)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是比8多1吗?比8多1是几?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看看9像什么?

  ③打开第三个神秘盒

  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谁来把它放到密码箱的空格里?(请一幼儿自由摆放。)

  咦,怎么还是打不开?谁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并试摆放,如幼儿仍无法进行,可启发幼儿关注第三个神秘盒。)

  (3)对密码

  师:哦,密码摆放正确了,看看密码箱能不能打开?(请幼儿打开密码箱)啊!密码箱终于打开了!看看,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激发幼儿快乐情绪。)

  3、分享快乐

  品尝胜利果实,请幼儿一起分享喜羊羊送来的礼物――好吃的糖果。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来抓一把,提问:数一数你抓了几颗糖,今天喜羊羊送给大家9颗糖,请你数一数多了请还给喜羊羊,少了请在抓几个,都拿9颗糖,让我们带着礼物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开启百宝箱”这个载体引领孩子们对“寻找正确密码”进行了一次探秘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寻找正确密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游戏过程。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喜羊羊导入活动,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点数9以内的点子、图案感知9以内的数量,同时引导幼儿了解规律数数的方法,让幼儿按照提示自主排列密码,获得打开密码箱的成功体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 ,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去玩、去尝试、去探索。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

  2、录音机及磁带。

  (三)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

  评:

  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小松鼠"玩球:

  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评:

  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办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

  (2)"小松鼠"学跳:

  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

  ① 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

  ② 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幼儿教育网

  ③ "比比谁的本领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

  评:

  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小松鼠"采松果启发幼儿说出冬天来了

  "小松鼠"要帮助妈妈一起准备很多松果,幼儿四散跳到场地两边的"树林"采松果,进一步练习跳的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

  评: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场地上的自然资源,以真正的树林来吸引幼儿,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

  (4)"小松鼠"运松果回家,综合发展幼儿的平衡、跳、后退走等动作。

  评:

  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特设了三座不同的桥,一座又低又宽,一座又高又窄,还有一座是带斜坡的。过桥时还要求幼儿把羊角球背在身后,失去了手的平衡作用,幼儿确实有些害怕。但是,当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时,原先严肃、紧张的小脸顿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这说明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 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评:

  在抒情的慢三拍音乐中,幼儿悠闲地趴在羊角球上,摇来摇去,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状态。

  活动评价

  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

  2、组织形式多样化。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把粗细不一的物体摆在桌面

  活动目标

  1.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

  2.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

  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

  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

  (二)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

  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具体情节,知道房子会动的秘密。

  2.能根据故事内容制作图书。

  活动准备:

  1.《会动的房子》的大图书一本(自制),没有内容的小图书人手一份。

  2.《会动的`房子》图片人手一套,胶棒、铅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见过会动的房子吗?房子为什么会动呢?今天,周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会动的房子”。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房子为什么会动?

  (3)乌龟带着小松鼠走过了那些地方?

  4、师幼共同看书听老师第二遍讲故事。

  老师将这有趣的故事变成一本好看的图书,让我们一起边看边讲吧。

  5、提问:小松鼠的房子原来建在那里的?第二天到了那里?第三天又到了那里?最后

  小松鼠说了什么?乌龟说了什么?

  6、做图书。

  这本大图书你们喜欢吗?周老师也为你们每个人准备里一本小图书,可是这本小图书只有封面和封底,中间的故事内容却没有,但在你们的篓子里有许多小故事卡片。请你们根据故事内容,将这些小卡片就进行排序,是1就在卡片的下面写上1,是2的就写上2,是3的就写上3,是4的就写上4。

  7、师幼共同看图书讲故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经典】中班教案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05

中班教案(精选)08-02

[精选]中班教案08-03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中班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