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10 09:16:4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6篇(经典)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小班教案6篇(经典)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完整感受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故事中“爱”的情感。

  2、在操作图片的过程中,逐步理清故事中动物出场的顺序。

  活动准备

  1、草地底图17张;图片:小老鼠、小兔、大狮子、牛、小狗、17张

  2、布娃娃、小姑娘各1张;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了解故事中动物出场的顺序。

  1、(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有许多小动物到草地上来玩了,到底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用小耳朵仔细地听老师讲的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老师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妈妈想你啦)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个别幼儿尝试根据小动物的出场顺序摆出相应的'动物

  (1)教师:谁第一个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谁走过来说“妈妈想你了,快点回家吧”

  (2)小兔在草地上玩,也怎么样了?(打了个大喷嚏)谁走过来了?说了什么?(教师逐一提问)

  二、幼儿尝试摆放操作材料,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1)教师:后面桌上也有许多小动物,每个小朋友可以去拿个筐,

  小朋友可以按小动物的出场顺序也来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边说边摆小动物)

  (2)教师:先讲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后面的老师听。

  教师:把你的动物宝宝放回箩筐里吧!

  三、幼儿根据图片建构故事结尾

  提问:

  (1)出示小娃娃图。小朋友快看谁也到草地上玩,结果打了个大喷嚏,谁看见了?出示小姑娘图。小姑娘看见它说什么?

  (2)布娃娃没有妈妈,它伤心地哭了起来,小朋友你们知道她为什么哭呀?布娃娃这么伤心,我们可以怎么安慰她对她说什么话?(我当你的妈妈,我来抱抱你好吗……)

  (3)小结:小朋友真会关心布娃娃,布娃娃听了真高兴!

  四、随老师或小朋友一起完整地讲故事。

  教师:我们再来给布娃娃讲小动物的故事吧!讲的时候小朋友也可以学学小动物的样子。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班的孩子们对水果和动物的兴趣浓厚,常常围着我讲他们学过的有关水果、动物的诗歌和谜语"",告诉我水果的味道多么香甜,水果的颜色多么漂亮,小鸡的嘴巴、小松鼠的尾巴......怎么怎么样,既然孩子们对水果和小动物这么感兴趣,而且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那么,在他们想说、爱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会说、能说的水平,丰富幼儿形容词词汇量就成了我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实物和图片,了解常用形容词的使用,丰富幼儿形容词词汇量;

  2、正确使用形容词描述一些常见的动植物;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重点:

  1、通过观看实物和图片,了解常用形容词的使用,丰富幼儿形容词词汇量;

  2、正确使用形容词描述一些常见的动植物。

  活动难点:

  正确使用形容词描述一些常见的动植物。

  活动准备:

  1、水果蔬菜图片或实物若干(放到一个大箱子里);

  2、动物玩具或图片若干(放到另一个大纸箱里)。

  幼儿原有水平:

  幼儿对水果和小动物很感兴趣,能用一些形容词进行简单的描述,而且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奇妙的箱子,里面都是你们喜欢吃的,你们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吗?

  目的: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奇妙的.箱子

  1、出示水果蔬菜箱子目的:幼儿通过对熟悉的水果或动物的描述,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了解常用形容词的使用,丰富幼儿形容词词汇量。

  (1)老师先偷偷拿出一个水果或蔬菜,说出其颜色形状等特征,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如:弯弯的、黄黄的、吃到嘴里甜甜的。猜一种水果。

  猜出后幼儿重复这些形容词并说完整。如:弯弯的香蕉、黄黄的香蕉、甜甜的香蕉…….

  (2)叫一名幼儿拿出箱子里的水果或蔬菜,并简单的描述其特征。

  红红的西瓜、大大的西瓜、酸酸的橘子、长长的黄瓜、圆圆的苹果。(鼓励幼儿带表情或手势来描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重复多个幼儿2出示动物玩具和动物图片箱子刚才小朋友们说的太好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奇妙的箱子,你们猜这里会藏着什么呢?

  叫一名幼儿先来摸出一个动物玩具或手偶,幼儿用形容词来描述动物:长长的耳朵,大大的尾巴,红红的眼睛,尖尖的嘴巴…..

  拿到小狗玩具时,小朋友们可以学小狗叫几声。

  拿到小青蛙手偶时,小朋友们可以学青蛙跳一跳。

  3、幼儿用形容词随意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幼儿猜一猜。

  三、幼儿观察室内物品,并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出来。然后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

  目的:正确使用形容词描述一些常见的物体;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巩固形容词的运用。

  小汽车的车轮圆圆的;绿绿的桌子;白白的门;长长的绳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最有兴趣的环节是猜猜水果蔬菜箱子里面有什么。因为幼儿对水果蔬菜见的多,了解的也多,而且对好吃的东西兴趣很高,知道多吃水果和蔬菜身体好。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气氛很活跃。

  成功之处:活动开始奇妙箱子的出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接下来的猜谜语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想象力和思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幼儿初步了解了常用形容词的使用,丰富了幼儿形容词词汇量;基本能使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活动目标完成较好。

  不足之处:

  个别幼儿不善于认真观察和动脑思考,总喜欢学说别人说相同的形容词。在以后的活动中关注这些幼儿,让他们先说,以免养成不爱动脑的坏习惯。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中祖辈的称谓和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样尊重、关心长辈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带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成展板。

  2、《愉快的一天》挂图。

  活动流程:

  1、教师装饰好展板后向让幼儿出示让幼儿观察,并自由讨论展板上都有谁。。

  2、分别请幼儿向自己的伙伴介绍讲述展板上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讲述;照片上是谁?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是谁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小朋友哪些地方不一样?你喜欢和他们做什么?谁的年纪大?谁的个子高?

  3、你们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兔子也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兔子和爷爷、奶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4、故事:

  《愉快的一天》,出示挂图,让幼儿边看挂图教师讲故事,讲完故事提问:故事中有谁?兔爷爷兔奶奶为什么很高兴?小兔见到爷爷奶奶是怎么说的?他们是怎样去采蘑菇的?兔弟弟对奶奶说了些什么?回家时兔妹妹是怎样说的?

  4、教师完整的给幼儿讲一遍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5、请幼儿分享交流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相处的经验。

  6、说一说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是怎样疼你的'?你能帮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做什么事情?

  7、老师想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小结:教育幼儿尊敬老人,替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8、、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家庭中的关系、称谓是比较复杂,(如:妈妈的妈妈是谁;爸爸的妈妈是谁…)对此,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称谓和对关系的理解,设计了《祖孙乐》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结合展板和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引起兴趣,了解之间的称谓和关系,也结合故事,让孩子知道要尊敬老人,平时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锤锤背、拿碗筷、扫扫地…)。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玩乐中让幼儿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体受光的折射可呈现美丽的七彩。

  2、引导幼儿探索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猫洗涤剂液。

  2、每个幼儿一个吸管,不同形状的小铁圈若干(长方形、心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吹过)我这儿有四种液体,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涤剂水,请你们猜一猜哪种液体能吹出泡泡?

  1、请幼儿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做好记录,不能吹的放上“x”标牌,能吹的放上“√”标牌,鼓励幼儿充分猜想。

  2、让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得出结论:只有清水不能吹出泡泡,其他三种都能吹出泡泡。

  3、与猜想进行对照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探索活动(2)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吹出的泡泡是否有颜色?有几种?

  幼儿操作观察。(共有七种颜色)

  2、教师: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在光的'地方和背光的地方分别进行尝试观察是否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颜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没有颜色。

  结论:泡泡是反射的太阳光的颜色。而不是自己的颜色。

  三、探索活动(3)

  1、出示图表,猜猜心形圈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在图表上做好记录。幼儿说心形就是用“ ”表示,三角形就用“△”表示,长方形就用“口”表示,要求把每个幼儿把不同的猜想都记录在内。

  2、对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3、长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4、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5、让每组选出一名幼儿把结论告诉大家。

  6、各组交换用具分别尝试。

  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来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并没有随着圈的形状而改变。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小游戏适合各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过程中,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逐步探索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地学习科学、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主题《酸酸甜甜的水果》活动的开展,在一次活动中,小班几个幼儿在讨论着爱吃的水果,有说爱吃苹果,不爱吃梨,有人说爱吃梨,不爱吃苹果……,听着这些话,我意识到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刻,但是他们已经形成了偏食坏习惯,为纠正这个坏习惯,我设计了一个“我会做水果沙拉”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部分水果,增加知识,培养幼儿不偏食好习惯。

  2.让幼儿体验参与乐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操作及品尝水果沙拉。

  活动难点:

  把不爱吃的食物变成爱吃的食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水果实物若干:苹果、梨子、香蕉、火龙果、葡萄、桃子等。

  2.各种水果削皮、切块备用,沙拉酱、餐具。

  3.做好的水果沙拉少许。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提问导入:“小朋友,今天和老师去认识许多新朋友,好不好?”

  2.基本环节:

  来到盖住水果娃娃的地方,小朋友们东张西望,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老师揭开盖的材料,露出许多种水果娃娃。

  (1)说一说: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水果娃娃吗?请举手说一说。

  (2)认一认:小朋友们真聪明,能说出一些水果娃娃的名字。现在我们把这几种不认识的水果娃娃来重新认识一下,让它们做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3)尝一尝:小朋友们,现在看一看老师做好的水果沙拉,老师请小朋友们尝一尝,把它吃下去,你会变得更漂亮。小朋友们每人一套餐具,津津有味品尝起来。

  (说一说)水果沙拉里面有什么味道?

  幼儿回答“有苹果味”、“有梨子味”、“有草莓味”、“有香蕉味”、“有葡萄味”…….“好吃吗?为什么?”“好吃,因为许多水果味道都有了。”

  (做一做):为了小朋友以后经常能吃到水果沙拉,我们来自己做。拿起小碗,小碗里装有削好皮的水果切块,请你们调上沙拉酱,再搅拌一会儿,就做好了。

  (吃一吃):小朋友们每人一套餐具,吃得真香。

  3.结束环节:小结:水果沙拉真好吃。

  在老师指导下,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室,一个接一个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效果评析:通过“我会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动的开展,我班幼儿有了很大变化。家长反映幼儿吃饭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爱吃水果了。家长说这项活动帮助孩子养成了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优势:

  (1)选材实际,来自于熟悉的生活环境;

  (2)通过看、说、尝、做、吃一系列参与活动环节,达到活动目标。

  (3)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

  (4)增长了一些生活知识。

  不足之处:

  (1)活动衔接不连贯;

  (2)组织和设计活动时,留给孩子自由空间较小;

  (3)活动气氛差。

  今后改进:考虑活动的衔接、氛围,幼儿活动时的主动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

  2、学习给两种豆芽进行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3、通过幼儿自己亲自种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人一个,人手一把小铲子,黄豆种,绿豆种若干。

  2、多媒体课件。

  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演示画面“豆芽宝宝在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请小朋友帮豆芽宝宝洗澡,提醒幼儿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你洗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三)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们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知道豆芽是有营养的,要多吃豆芽。

  (五)师幼合作种豆芽。

  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种豆芽。

  小百科:豆芽,也称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银芽、银针、银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是常见的蔬菜。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乐》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11-17

(精选)小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