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说》教案 篇1
一、导入
( “伯乐相马”的成语,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 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 ”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 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 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 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 ”(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策 2.之
①策之不以 其道 (用鞭子打) 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
②执策临之 (马鞭子)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 在主谓之间)
3.其
①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马)
②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 )
③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
4.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 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 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 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马说》教案 篇2
一、作家研究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
二、课文研究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本文在结构上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
韩愈的《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3.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所抒发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
1.导入:
(屏幕显示《伯乐识马》的故事幻灯片)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儿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板书课题)
2.作者及文体简介:(屏幕显示)。
3.检查预习,下列字词语会注音?
祗( ) 骈( ) 一石( ) 食马者( ) 邪( )
(二)诵读感知
1.听读——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最好能集体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
[正音正字]
祇(zhǐ) 骈(pián) 尽粟一石(dàn)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朗读提示:读准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点拨疑难,积累字词。
(1)用现代汉语解释重点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
虽
故虽有名马( )
虽有千里之能( )
食
一食( )
食马者( )
食不饱( )
策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其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
[通假字]
食马者:食——
才美不外见: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其真无马邪:邪——
(2 )翻译课文
(结合注释疏通文义,独自无法理解的标划出来,最后进行课堂交流)
3.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意思,感知以下问题。(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2)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3)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三)研读赏析
(把握课文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写法。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那么“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2.从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看出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文章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四)感受评价
(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认识?看看课后练习第三)
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揭露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愚妄浅薄。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伯乐 不常有 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马
说
千里马 常有 人才
食马者 不知马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马说》教案 篇3
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二、问题研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关键语句。译文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教案《教案设计《马说》》。加点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处的含义即可,至于语法意义,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
三、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是一道完全开放性的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题设计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谈常新”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个别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教学建议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讲,但不宜过深,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标准。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1.领读,即由教师(或选择1~2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文章的语气。领读者事前应有充分准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2.结合文中的虚词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见“有关资料”中《〈马说〉中的五个“也”字》一文),一边讨论,一边诵读。还可以用比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体会,例如下列划线的字句如用括号里的字句来替换,效果就不一样了: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马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乎)其真不知马也(矣)
3.逐层分析语调的变化,轻重分明。
《马说》教案 篇4
一、本节课的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及典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作为预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去准备。
2、在反复朗读诵读中初步感知文意,感悟文章主题。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预习时给学生泛读了课文,并将主题的探究以问题的形式留给学生。
3、积累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落实这一目标,在预习中我特意引导学生回顾了前面古文中学到的实例,并总结了“其”,“而”,“之”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分析本文中这些虚词的用法。这样程度好点的学生只需在课堂上印证自己的判断。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及老师的点拨,读懂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寓意,其部分已在预习中完成。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将他们的意义及作用归类。为突破难点,我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时,回顾了常用虚词“其”,“而”,“之”的作用,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也便于学生将本文中的虚词归类。
三、教学方法
因为文言文篇幅较短,以读为主,在读中感知自然很重要,但它毕竟与现代文有区别,更何况学生的`程度不一,所以在自主探讨基础上,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四、教学流程
1、导课:
因为韩愈仕途坎坷与本文的主题有关,因此也简介了,不过因为有提前预习,所以将作者简介,“说”文体的简介及“马”文化收集的任务交给学生,老师只作必要补充。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只是为了检测预习效果。
3、疏通文意,初步感知。
教师在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质疑基础上,重点是检查补充本文“虽”“故”等实词及“其”“之”“而”等的意义及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五、主题探讨
视情况而定,若时间允许可进行,若时间不允许则留作预习作业。
六、作业布置
既有对本节课巩固的课堂作业,也有下一课时内容的预习作业。
《马说》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
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难句译注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当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第2、3课时: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五、通读课文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讨论:
①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人才。
②伯乐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③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六、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朗读课文第l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马祗骈死槽枥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
明确:察看,仔细地看。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骈,并。骈死,并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枥,是系马、拴马的马棚、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枥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
4·学生逐句读、译。
5·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齐读第1段。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朗读第2段。
2·正音、析义(或辨形):
外见xin(同“现”。)
是,此,这。
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3·逐句读、译。
4·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是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喂)”两个动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干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5·齐读第2段。
(三)学习课文第3段。
1·朗读第3段。
2·学生读、译第3段。
3·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问: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明确: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其……其……”: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
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4·齐读第3段。
(四)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明确: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六)课堂练习:
l·教师领读全文。
2·分别指名学生逐段试背课文。
七、教学小结
八、布置作业
附: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马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并掌握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通假字:
1)食:通“饲”,喂养 2)见:通“现”
3)材:通“才” 4)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古今异义: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3、虚词:而之其以也
而A 转接可以译为“却,可是” B 顺接可以不译
之A 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人或物 C无意义,句中停顿
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 代词,代人或物B代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
D反问语气词难道 E推测语气词恐怕
以 A介词因为 B介词按照
也 A肯定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句中停顿
4、实词:
见教材及资料
5、学生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千里马的遭遇有何感想?请你谈一谈。
(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意思的把握进行叙述)
3、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伯乐”和“马”有没有别的含义?它们各比喻什么?
(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很多,但是封建统治者却很少有能够真正赏识人才的明君,真正的人才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很难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才之人是壮志难酬。
4、找出文中描写千里马遭遇的语句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根据自己的了解及查阅资料,谈谈中国现在的用人制度。
附:板书设计
马说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有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
事例进行论证: 鸣之不能通其意 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
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
教后反思:对于文言文,仍然坚持朗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深刻理解作者赋予“伯乐”、“千里马”的寓意。通过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对国家实现人才问题的思考。
【《马说》教案】相关文章:
《马说》经典教案03-03
《马说》教案01-24
【精选】《马说》教案四篇01-04
【精选】《马说》教案三篇01-02
《马说》教案六篇01-18
《马说》教案3篇03-04
《马说》教案15篇02-26
《马说》教案(15篇)03-09
《马说》教案模板八篇01-16
《马说》教案汇总六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