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4篇【热门】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范例、课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蚂蚁资料
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教学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你们喜欢蚂蚁吗?今天我们就来画蚂蚁
三、老师示范画蚂蚁
师: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最后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四、布置幼儿作业,交待要求
要求幼儿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周围有什么?
五、指导幼儿作画,
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小百科: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几年甚至十几年。需要注意的是,白蚁不属于蚂蚁。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我喜欢的动物"这一主题中,带领孩子观察各种动物,探索它们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通过阅读、歌唱、美术、创作、体能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感知动物的可爱,建立起与动物的友好关系。折纸是一项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简单易行,变化多样,花费甚少,收益甚大。学习折纸啄木鸟时,需要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经过角对角对折、叠、翻、拉等手法,把一张薄纸,变成一只有着尖尖嘴巴的、形象可爱的啄木鸟。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折纸和讨论的方法,掌握啄木鸟的基本着法。
2、用添画的方法为所折的添画啄木鸟眼睛。
3、对折纸活动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活动重点:
掌握的基啄木鸟的基本折法。
活动难点:
看懂步骤图。
活动准备:
折啄木鸟叠步骤图、手工纸、记号笔、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中(3)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有很大的本领,下面听老师来说一说:一物生来本领高,尖嘴能为树开刀,林中害虫被啄掉,保卫树林它最好。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啄木鸟)2、师:我们把它请出来吧。(老师出示范例,请幼儿欣赏)3、这只啄木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对啄木鸟的'外形特征、本领等都有关基本了解,而当教师出示用折纸的技能做出的啄木鸟时,幼儿自然地对折纸活动产生了兴趣,都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来折一折,为下一步自己观察折纸示范图进行探索折纸作了很好的铺垫。)二、了解啄木鸟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
1、(出示折纸步骤图)老师这里有几张图,告诉我们啄木鸟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看一看,说一说。
2、共同分析、探讨的基啄木鸟本折法。
(1)折啄木鸟需要几步?
(2)哪一步你会折?哪一步你觉得有困难?
(3)在师生共同分析步骤图的基础上,对幼儿不懂的几个环节进行重点演示。
(在自主探索啄木鸟的方法时,幼儿能独立了解折啄木鸟需要几步,并在已有折纸经验的基础上,幼儿能独立折到啄木鸟的嘴巴打开那一步,所以我认为这一活动的难点就在于啄木鸟的嘴巴上,从折好到打开折成一个尖角确实是有难度的,而且这一过程图示上显示不出来。我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一环节的折法。)
3、幼儿制作。
师:下面我们自己来折一只啄木鸟吧。
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指导并给与适当的帮助,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作品。
(在幼儿自己看图示折的过程中我也重点指导了这一方面。在指导到章宝文一组时,章宝文的折法与我不同,她说是奶奶教的,她在没有对折之前就把嘴巴折进去,然后把嘴巴一起对折,捏住尖嘴巴,一拉,一张尖嘴巴就完成了,我发现这个办法比我的方法更好,于是我再一次进行了示范操作,从孩子的学习成效来看,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这一关键点。)
4、作品展示,共同欣赏。
1、师:(出示树林)这片树林里,许多的树都生病了,需要啄木鸟这个医生来看病,我们把我们折的啄木鸟放进树林,让它们去捉虫子吧。
2、看一看谁的啄木鸟嘴巴最尖,最会捉虫。
(从活动效果上来看,折纸啄木鸟是一种好玩的活动,幼儿在折纸中身心放松、情绪愉快。在最后这一环节中,我们将啄木鸟放进树林,组合成一幅画面,幼儿亲手把自己的作品用来布置环境,是让人感到多么幸福和愉悦的事情!折出的不仅仅是啄木鸟,更是在情感上的一次愈合。)
活动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上"折纸正是通过手的动作发展了幼儿的智慧,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欢乐。折纸活动《啄木鸟》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也是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在折纸的创作过程中不仅手部小肌肉群得到发育,促进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分折图示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也得到发展。
活动中由于章宝文小朋友的不同折法,教给了其他幼儿更简单的折纸活动,使更多的幼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使我明白,幼儿有时候也可以是我们的老师,活动中的创新之举有时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弱拍起的歌曲。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快速反应并歌唱。
2、初步发现身体各部位"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玩唱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忍住不唱"而只做动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快来拍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唱歌曲《快来拍拍》一遍。注意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1、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快来拍拍》,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2、幼儿跟着教师边歌唱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幼儿跟着教师,随钢琴弹奏歌曲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歌唱两遍。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自己的动作暗示。
4、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唱出来,还要跟着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E,可以怎么办呢7
三、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藏起来"的唱歌游戏。
教师:这首歌还可以有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仍做触摸身体特定部位的动作。教师与幼儿尝试用常速玩这个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了,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按快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效果分析:结合健康教育,学习说出自己身体从上到下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边说出名称边指相应部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个别幼儿协调性的培养。
活动准备
四个小凳子、五张卡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
老师:我们现在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抢凳子”
2、游戏规则:
五位小朋友一组,每人张卡片,活动室中间放四个小凳子,老师说开始童幼一起打节或放音乐五位幼儿要按节开始走,再说停的时候抢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抢不到主要被淘汰出局领读手中的卡片或说一句爱老师的句子。游戏继续执行,每组玩三边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个别甚至能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活动;有些幼儿在活动能自主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能很好的开展下去;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一些平时不合群的幼儿也能参与进活动中,孤僻的行为有所改观。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他们入园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对班上幼儿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有一个比较全盘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老师的指令理解不清时,我亲自到其身边进行解释和示范,对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幼儿降低对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因此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交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基本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的提高一些活动的要求,让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全程投入到活动中来,比如:让他们来发号指令,指挥幼儿的活动节奏等。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都还需要加强锻炼。本班个别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为了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离群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文学教案01-23
中班教案《手套》02-09
《问路》中班教案02-09
中班地震教案02-05
中班美术教案04-11
《种子》中班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