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15 10:17:3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必备[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相邻序数的概念,探讨发现的乐趣。

  2、能够利用相邻数的知识,来找到相应的位置。

  活动准备:

  1、磁性数卡、动物卡、椅子6把(贴有数字1—6)。

  2、火车图片一幅(画有6节车厢,分别有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紫色、粉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朋友坐火车旅行。(帮助幼儿复习1—6的序数)

  1、教师出示火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准备坐火车去旅行,现在请小朋友们坐好,我们来报数!”

  提问:(1)这辆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第一到第六节车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3)绿颜色的车厢是第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好棒、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去旅行,谁想去请举手!”(发给幼儿1—6的数卡)请小朋友们把手上的数卡贴在对应的车厢上。(把数卡换成动物卡再进行一次)“小动物们也来了,原来小动物们听小朋友说外面很好玩,它们也想去旅行了,让我们把小动物们送上火车吧!”

  二、游戏:找相邻朋友。

  教师:小朋友,小猫凯蒂坐在几节车厢?在他左边坐的相邻朋友是谁?在他右边坐的相邻朋友是谁?引出靠近的号数也是朋友。

  引申问题:小狗米迪下车了,小兔要上车了,它的左边坐的'是可迪,右边坐的是哈利,请问它该坐在几号车厢呢?

  教师:“小动物们玩的好开心啊,它们都累坏了,都回到了自己的家。”

  三、游戏:看电影。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提供2排贴有1—6数字的椅子)教师给每位幼儿发一张有数字的电影票,请幼儿根据票上的座位号,找座位。

  教师引导:请幼儿仔细观察电影票的座位号,再根据电影票上的座位号找座位。

  (2)有的椅子上没有号数,让幼儿利用相邻朋友的概念来找到自己的座位。

  (3)幼儿自由取票找座。

  四、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练习,或观看动画片〈小鲤鱼〉。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在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我的活动领域为社会与美术的整合,名称为《奇妙的扎染》,年龄段为大班。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朋友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现代化,慢慢的有些传统的东西就会被遗忘。本活动以中国的扎染工艺为活动对象,帮助幼儿从生活中提升美的经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制作扎染手帕,感受古老的扎染工艺,感知民间艺术的神奇与伟大。本主题主要呈现的只是让幼儿了解扎染的美丽和现代扎染方法的一个小方面,扎染还有许多传统和现代的色彩、图案和花纹,,还须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学习和探索。

  活动目标

  1、技能: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尝试制作出螺旋纹,

  2、情感: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3、认知:欣赏传统扎染作品和现代扎染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扎染是中国传统工艺

  活动重点:学习扎染技艺之一的螺旋纹

  活动难点:制作过程中宁手帕和扎橡皮筋的动作

  活动准备

  手帕、橡皮筋、染料、滴管、图片、手套、音乐、防水衣、视频、纸芯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出示白手帕用变魔术的方法展示螺旋纹手帕

  2、师:哪一张手帕更美呢?(幼儿回答)

  3、师:你们猜一猜这么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呢?(幼儿猜测)

  二、介绍扎染

  1、老师说出方法是扎染

  2、师:这个方法叫做扎染

  3、师:到底什么是扎染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看一看

  4、老师介绍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

  5、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做扎染吗?(幼儿回答)

  活动过程

  师: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中所看到各种工具,对我们的纺织品进行捆、缝、夹等,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工具呢?(幼儿回答)师:结扎后要做什么呢?

  (幼儿回答)师:然后再进行染色,这就叫做扎染。

  师:由于我们的扎染技术历史悠久,结扎方法多,染色出来的花纹也很丰富,所以现在我们的手工扎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传统的扎染,另一种是现代的扎染。

  老师播放传统扎染作品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看,这就是传统的扎染作品,他是什么颜色的,都有哪些花纹呢?它的花纹是我们生活当中能够看见的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传统的扎染作品颜色叫做蓝靛色,它的颜色来自于自然界中一种叫做板蓝根的植物,花纹主要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可以看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物。

  老师播放现代扎染作品,幼儿观察

  师:到了现代,我们的`扎染作品和花纹发生许多变化,看,这就是现代的扎染作品,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哪些花纹呢?(幼儿回答)

  师:现代扎染作品颜色丰富,花纹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现代扎染的花纹更多来自于我们的想象和创造。

  三、尝试学习制作扎染

  1、师:了解了扎染,你们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吗?

  2、老师为大家介绍今天学习扎染图案叫做螺旋纹,它是用纸芯和橡皮筋来进行操作的

  师: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哦,我一会儿要考考大家

  3、老师播放制作方法的视频(幼儿观看视频)

  4、老师结合PPT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复述制作方法,老师并强调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5、讲解到拧螺旋纹时,老师单独出示视频,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拧螺旋纹

  6、接着一次强调橡皮筋的捆法

  师:帕子拧好后像一个小花卷,接着开始捆橡皮筋,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橡皮筋捆好之后是这样的。接着开始染色,在染色时,小朋友要注意尽量将颜色上满。

  7、老师请幼儿操作,在操作前老师要强调规则

  师:8位小朋友为一组,在制作扎染时要保持安静,使用后的材料请放回托盘里,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请先将桌子擦干净,将卫生纸放回托盘中,请小朋友抬小椅子有秩序的上座位。

  8、幼儿操作,老师在旁协助并进行辅导

  四、展示作品

  1、老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整理好桌子后,到候场区准备做好模特步的准备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检查一下桌面干净吗?将桌面擦干净,把纸放回托盘里,接着将自己的螺旋纹手帕放在桌面上,小手像熨斗一样将帕子整理平坦,整理好的,小朋友可以先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待会儿走模特步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哇塞,小朋友们制作的螺旋纹太漂亮了,我都等不及要把美丽的扎染螺旋纹展示给大家瞧一瞧,小朋友们快拿上自己的螺旋纹作品到老师这里来准备。

  2、老师请小朋友站成一长排

  师:我们今天做的扎染花纹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小模特们,准备好了吗?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螺旋纹手帕还有点湿,我们一起拿出去将它晒干吧!大家一起去把手帕晒干吧结束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初步了解了扎染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在活动当中,通过图片小朋友能够自己去观察、发现扎染技术的变化,在观看的视频的过程中强调了活动当中的难点动作,小朋友们操作拧螺旋纹的动作大多数

  活动反思

  幼儿是作出来的,只有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捆橡皮筋的时,许多还需要老师进行协助,但是到最后上色后,展示效果时,整体效果时非常好的,重难点基本上也解决了,活动效果较好,但是,在以后的活动当中要练习捆的动作。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算式卡片、幻灯片、5朵花、鼓一个、图片(7只鸭子)、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1、游戏阳光快车、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3=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老师告诉你我的汽车5点开。)

  现在请小朋友看图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能把每道加法应用题的算式和得数说给大家听。

  幻灯片1、操场上,有2个小朋友在玩,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

  幻灯片2、草地上有4只猴子在玩,有2只猴子在吃东西,草地上共有几只猴子?

  幻灯片3、停车场里有5辆大卡车,还有4辆小卡车,停车场里共有几辆卡车?

  教师边指图边口述,有的幼儿抢答,有的分组比赛,有的集体回答。

  2、宣布新课:小朋友,你们已会做许多加法应用题,你们能不能出加法应用题给别人做呢?这节课,老师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编题。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看老师在做什么?

  (老师表演:先发给一个小朋友2朵花,又发给一个小朋友3朵花)教师问:老师在做什么?

  接着,教师用发小红花给小朋友这件事,用“2”和“3”这两个数示范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老师发小红花给小朋友,先发给小朋友2朵小红花,又发给小朋友3朵小红花,老师一共发了几朵小红花?(幼儿列算式)

  2、讲解编题方法。

  教师通过反复提问“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还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向幼儿讲清编加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的训练,放幻灯片4,老师编题:天空中原来有3架飞机又飞来了4架飞机。

  启发幼儿思考: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有没有讲完整?(还要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提?请小朋友将这道题完整讲一遍,将算式写在黑板上。

  2、看图编题的练习。

  出示图片(图片上有鸭子,大小、颜色、位置不同)请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编应用题,并用卡片摆出算式。

  3、你编我摆。

  两人一组,一人编题,一人摆算式。

  四、组织游戏——传球编应用题。

  幼儿听鼓声传球,鼓声停了,拿到球的小朋友跑到前面利用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或做过的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给大家听,编对了老师就奖给一朵小红花,游戏反复进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编加法应用题,编应用题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说一件事情,二是要有两个数字,三是要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动脑筋想一想编出更多更好的.应用题。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稻草作画,体验特殊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2、通过活动,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

  3、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尝试根据自己的意愿用稻草粘贴画。

  学习用画、粘、剪的方法拼粘制作稻草画。

  活动准备:

  1、修整过的干稻草若干、浆糊、剪刀、水彩笔、事先粘好双面胶的白纸和黑色卡纸人手一份。

  2、稻草拼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稻草,引起幼儿的兴趣

  谁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稻草)你在哪里看到过?

  稻草上原先有什么?那么剩下的稻草还有用吗?它有什么作用?

  教师请幼儿讲述稻草的作用,并对幼儿的回答作简单的提炼和总结。

  二、欣赏并感受稻草画的美,尝试制作稻草画。

  1、欣赏课件中的稻草黏贴画。

  2、请幼儿讨论:是怎样做成这幅美丽的图画的?

  3、教师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和作画的步骤。

  先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反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把反面的双面胶撕掉,粘贴上稻草,可以横着粘,也可以竖着、斜着粘,粘满为止,要求粘好后用手用力按一下,使稻草能够牢固的黏在纸上。用剪刀按轮廓把画剪下来,并粘贴在黑色卡纸上,多余的边角料可以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剪出形状进行装饰。

  4、你想画一副怎样的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稻草粘法。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展开想象,设计出有趣的、和别人不同的图案。

  四、展示作品。

  1、相互交流,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欣赏用稻草制作成的一些手工制品,如:草鞋、草帽、稻草人、草绳等,使幼儿对稻草的用途加深了解。

  活动反思:

  稻草贴画是我们吴山分园的园本课程,本次活动我在我们吴山分园教研组的第一次研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第二个活动。所以,活动的很多环节及幼儿的操作方法都进行了很多的修改。

  活动中,我最纠结的.地方就是,为了便于幼儿操作,把孩子粘稻草的操作环节框的相对较死,孩子们只能根据我的要求及提供的材料横着粘或竖着粘,很大程度上不能让孩子放开手脚,但是如果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所画再一根一根的黏上去,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一个课时是完成不了的,而且稻草相对较硬,孩子们操作起来不方便。这个矛盾在本次活动中尤为突出。

  经过安吉路幼儿园吴亚芳老师的指导,提醒我可以按步骤来实施稻草黏贴画的教程,本次活动可以作为最初阶段的活动,让孩子在掌握一些黏贴画技能的基础上,再去放手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去创作,这样会好很多。孩子对于接受一个事物是要有一定的过程的,有了认知和体验,才会有一定经验积累,我觉得很对。对我们吴山分园今后的稻草画园本课程有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生活中的“飞”、“跳”动作与汉字对应。

  2.初步培养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汉字卡片、贴绒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认识“飞”、“跳”

  1.认识“飞”

  (1)今天树林里召开动物运动会,(出示蝴蝶)你们看谁第一个来了?它有什么本领?

  (2)出示许多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参加“飞”比赛的小动物(蜻蜓、鸟)。

  (3)引导幼儿观察“飞”字,什么地方像小动物的翅膀?

  2.认识“跳”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剩下的小动物可以参加什么比赛?(青蛙、兔)

  (2)还有哪些动物有跳的本领?

  3.小结 什么动物有“飞”的本领?什么动物有“跳”的本领?

  (二)复习巩固

  1.动物找汉字(幼儿送小动物参加比赛)

  (1)交代方法: 用两个字“飞”和“跳”,表示有两种比赛。每个小朋友看清楚自己面前的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可以参加哪种比赛,然后把它送到相应的汉字旁边。例如,参加“飞”的'比赛,就送到汉字“飞”的旁边。

  (2)个别幼儿示范。

  (3)集体送小动物参加比赛,边送边说。 如送小兔→跳,就说: “我的小兔会跳,我送它参加跳的比赛。”

  2.看动作找汉字 老师做动作幼儿举汉字。

  3.头饰找汉字 小动物进行了激烈的比赛,哪些动物得了第一名呢?只要把椅子底下的头饰拿出来就知道了。幼儿拿出头饰看是什么动物,然后到黑板前找出相应的汉字。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来源:我班幼儿对园内的“爱护环境”的标志牌特别感兴趣,孩子们纷纷问老师上面写的什么,同时“五一”放假旅游时孩子们看到一些禁止的标志牌,回到班里也互相议论,根据幼儿兴趣也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选择了《九只小猪旅行记》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九只小猪旅行中的遭遇,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初步懂得要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遵守规则,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听从别人善意劝告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环境与材料

  1、观察搜集生活中禁止的标记。

  2、大幅轴式图片,幼儿每人一套小故事书。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五一放假都去哪儿了?你们喜欢旅行吗?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阅读理解:

  情节一:入草地出示前三幅画面,着重引导幼儿了解小猪们乱扔垃圾的行为

  和心态,引发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提问:大家都看懂了吗?小猪们在旅行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小猪看到警示牌了吗?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草地?

  教师小结故事内容;小猪们看到了“禁止乱扔垃圾”的警示牌,可他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变成了垃圾场。

  情节二:过危桥

  教师出示危桥画面,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心态展开联想,再呈现故事情节。

  提问:

  ①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②为什么要竖这块“禁止过桥”的牌子呢?

  ③你们猜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④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情节三:钻木桶

  教师讲述时呈现“木桶”图片,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结果的猜测。

  提问: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

  突然它们闻到了香味。这香味从哪里来的?大蜜蜂桶旁边也写着什么,想想这回小猪们会怎么做?小猪们进入木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你们说一说结果会怎样?

  3、拓展理解:采用提问与交流的形式,拓展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提问:九只小猪去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这些牌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禁止”是什么意思?

  九只小猪还要继续旅行,一路上他们还会看到“禁止”的牌子吗?他们会怎么做呢?请幼儿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节四:过天桥

  小猪继续往前走,他们又看到了什么?会怎样做呢?

  4、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5、引导幼儿自由看小故事书、讲述故事,然后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请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警示牌并在生活中遵守。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理解及欣赏故事《彩色小兔》,认识橙色,绿色,紫色。

  2. 复习红,黄,蓝色。

  3. 初步掌握三原色变成三间色的基本方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 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彩色小兔》。

  2. 红、黄、蓝三种颜料,一次性杯子6个,

  活动过程

  一、 导课:

  小朋友,今天老师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给你们听好吗?它的名字叫做《彩色小兔》。颜色也会变魔术的哦 。你们可要认真的听哦,老师讲完了还要提问问题呢?

  二、 复习三原色:

  红、黄、蓝色

  出示3杯已经调好的红、黄、蓝色的颜料,提问这些是什么颜色?

  三、 听故事《彩色小兔》

  1、 幼儿听老师讲述一遍故事《彩色小兔》。

  2、 讲完后提问:(1)老师刚讲了一个什么题目的故事呀?

  (2)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动物?

  (3)小红、小黄、小蓝分别掉进了什么颜色的染缸?

  (4)最后小兔它们变成什么颜色?为什么?

  四、实验:

  两种原色混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1、 教师:你们知道三原色分别是什么颜色吗?如果把它们两两混合的话,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们注意看看哦,颜色也会变魔术的哦 。

  2、 老师示范给幼儿看:首先是把调好的红色颜料和黄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让幼儿发现它们的变化,变成了橙色了。并记录好结果:红十黄=橙

  3、 又把黄色的颜料和蓝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让幼儿发现它们的变化,变成了绿色了。记录结果;黄十蓝=绿。

  4、 最后把蓝色和红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紫色了,记录结果;蓝十红=紫。

  5、 教师:原来,橙色,绿色,紫色就是由红,黄,蓝三种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五、 复述一遍故事(幼儿边听老师讲,边翻看书本一起和老师复述)

  六、小结

  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明了,上得比较轻松。在课堂上,幼儿比较活跃,好奇心很强,故事的内容也很有趣。就是在讲故事时老师一定要生动,吸引幼儿。在做实验这环节,因为事先准备得不是很充分,颜料调得不是很好,在做的'过程中不是很明显呈现出混合后的颜色,让幼儿看不清楚是什么颜色。这是很失败的 一点。如果事先能够先示范做一次后才上的话是 比较知道情况的。把颜料调得多一点,水要充分的调稀释以点较好。本节课也上得很完整的了。

  小百科: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兔形目。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教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教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教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1)教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教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 (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l)教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起来www.chinajiaoan.cn看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十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评价。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评价。

  教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评析】

  该活动是“藤蔓植物”主题活动的总结,是建立在此前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欣赏齐白石等名家的这些系列藤蔓作品,幼儿感受到“藤蔓”在画面中的作用,并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藤蔓的基本画法。

  活动中幼儿兴致很高,画面也非常丰富,但对于藤蔓的走势还不太了解,初步尝试绘画时,线条比较牵强。我们试着让幼儿先画主藤,再在藤的上面添画叶子和果实,然后顺势添加缠绕藤……这样幼儿逐步了解了画面的布局和藤蔓的走势。

  参考资料 藤萝

  白石老人将篆隶碑学的笔意运用于勾勒藤蔓的走势,将藤的柔和弧度与枯墨相结合,在表现藤萝婀娜温婉的同时,也给人苍劲的感觉。暗粉的花与浓黑的藤对比,更显出花的娇嫩。图中飞舞的两只蜜蜂更给画面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这幅作品适于大班幼儿初步接触藤蔓类作品时欣赏。图上藤蔓,从根到主干、到末端,相对完整,大班幼儿能够很清楚地观察藤蔓的走势以及叶和花是如何从藤上生长的;同时也能丰富幼儿对构图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从欣赏画面意境着手,再逐步观察藤蔓的走势、花和叶的位置与画法等其他内容。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在多次探究验证中探索感知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与凸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发现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

  2、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会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究的发现。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小鸡出壳》挂图;

  2、鸡蛋壳、削好的铅笔、针筒、装水的盆、托盘、积木、纸板若干;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小鸡出壳"引发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

  (二)第一次探索:戳鸡蛋壳的凸面与凹面,哪个更容易破?

  1、与幼儿共同设计实验方法:

  提问: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那要怎么做能比较出谁先啄破蛋壳的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

  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做自由落体,分别戳蛋壳的凸面、凹面,并记录探究的结果。教师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与困难,鼓励幼儿多次尝试验证。

  3、结合幼儿记录表,交流分享。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

  (三)第二次探索:为什么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

  1、设置疑问:鸡姐姐不服气,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啄不破蛋壳呢?我用的力气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出示针管,介绍操作的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流下的情况。

  4、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

  师:针管里的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了,就像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会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第三次探索:拱桥承载的重量更大吗?

  1、教师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

  幼儿两两合作,分别用纸板搭两座"桥"(一座平面桥、一座拱桥),然后轻轻地往上面摆放积木,比一比哪座桥承载的积木更多,并以小组记录的方式记录结果。

  2、幼儿操作探究,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

  3、结合记录表分享交流:

  "哪座桥承受的积木多?""有不同意见的吗?"

  (五)引发问题,拓展活动。

  师:"拱形的力气更大吗?在我们的生活里,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拱形,请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带到班上和大家分享吧。"

  【活动反思】

  《鸡蛋里的秘密》是一次科学活动,活动以故事“鸡妈妈和她的宝宝”作为引子,让幼儿产生探索的兴趣。了解鸡蛋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本来是想把故事完整的说一遍,结果孩子们在讲述中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没有嘴巴,没有手,是一个怪物!我决定把故事一分为二,让孩子们先讨论,也是对已有经验的一种表达。我问,这个宝宝是鸡妈妈的孩子吗?孩子回答后,我马上接着说;鸡蛋真神奇,它的里面会钻出小鸡,我们来看看它的秘密吧!互动较为自然。

  在让幼儿摸摸感受蛋的外形时,滑滑的,凉凉的,后面的孩子都是照搬前面的几个孩子,我没有及时的引导幼儿用光溜溜,圆圆的,白的,黄的等词语描述鸡蛋的特征。有几个孩子观察的很仔细:上面有一个个小的洞洞。通过鸡蛋的图片孩子们认识了蛋白,蛋黄和蛋清,我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个打开的鸡蛋,让他们去观察这三部分都在哪里,蛋白在哪里呀?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就上来了,我也给了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的机会,最后我总结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一样的地方,虽然并没有讲的很深入但是也让孩子们有了两者不同区分的初步印象。

  我想,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注意随机教育,适当保留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这点很重要。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经典)07-30

(经典)大班教案07-29

【经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