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

时间:2023-11-25 08:15: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1

  认知: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行为:

  (1)、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

  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问:

  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师:

  1.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障共秩序

  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2.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

  开学已经月余,入手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老师们,还用的习惯吗?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教学难题呢?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品德课程进行了整体的改革,它涉及到时代背景的变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课程任务的重新定位、课程目标的明确界定、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因此,要把品德课上出实效,就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平的表现,认识到公平的重要作用。

  2.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认识正义的作用,感悟正义的力量。

  3.懂得公平正义的价值,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和正义。

  【教学重点】 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和正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

  提到“公平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语?

  公正、道义、公道…… 师:这些词语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平正义的价值。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3.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4.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5.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6.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认识公平

  活动一 我眼中的公平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

  1.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

  2.依据你对公平的理解,请对上图中的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

  小结:(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活动二 公平的价值

  材料一 近年来,公平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期盼和呼声,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已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合理的分配体系……

  材料二 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实行公开招聘,公平公正地选择工作人员,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一些重大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媒体直播;等等。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小结: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探究二】正义的力量

  活动三 明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列举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表现,如:

  (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一般而言, 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活动四 正义的价值

  材料一 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了解桂某的情况后,不但为他办理大病救助,报销70%的.医疗费用,而且将其纳入低保。在社区干部的帮扶下,桂某和妻子开了一家商店,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材料二 我国目前逐步建立了国家助学金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等。

  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教材p103阅读感悟,进一步认识正义的作用。

  小结:(1)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3)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下面对公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追求公平是一种美德,它能促使人们处理事情时采取恰当的行动

  b.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对事情公平与否的判断

  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d.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追求公平是徒劳的

  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 b )

  ①权利公平 ②规则公平 ③机会公平 ④社会制度公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 d.②③

  3.据悉,未来五年,我国将形成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开展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及调整影响因素的日常监测调查,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这有利于( d )

  a.推进体制改革,实现就业公平

  b.兼顾效率公平,实现同等富裕

  b.健全经济制度,推动经济发展

  d.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4.正义要求我们公平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公正的对待,需要( c )

  a.公民行动来保证

  b.社会舆论来保证

  c.正义制度来保证

  d.人民愿望来保证

  5.有位年轻人在外资企业当经理,被炒了“鱿鱼”,因为他试图漏缴个人所得税。公司的外籍老板说:“在我们国家,偷税和偷东西是一样的。如果某人有偷税记录,他在法庭上都没有资格当证人。”可见( b )

  ①每个人都受正义的制度和规则的约束 ②正义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 ③正确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维护正义 ④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行为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c )

  a.某同学欺负殴打小同学

  b.在期末考试中,个别同学有作弊的行为

  c.我国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小偷儿将手伸向他人书包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 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同学关系。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

  1.读图分析: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

  提示: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确定不变的。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分析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身份。

  提示:父子(女)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

  活动四:小辩论

  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

  让学生搜集资料,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站,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我们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3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社会生活成就我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注意到要适合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活动所经历的过程与发展,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导课

  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

  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板书:警惕)

  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a.活动:小组讨论

  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

  1.小组活动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智慧)

  4.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办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出示录像)

  5.师: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生:......师: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师: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律)

  6.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拓展

  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2、师总结:(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3、 播放音乐,齐读儿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制订作息时间表。知道时间宝贵的,做事不要拖拉。

  2.通过小调查,使学生明白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应该科学地安排饮食。

  3.学生拓展表演,体会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4.与爸爸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5.在观察、调查、游戏中,初步了解健康常识,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

  6.知道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29页图片,选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评价一下他们的行为。

  交流:同学交流自己在早睡早起这方面的做法。

  二、交流调查表

  1.出示调查表,同桌交流。

  2.展示四名同学所填表格,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激励在早睡早起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三、出示资料,深化认识

  1.教师读资料

  小学生一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多少?最少10小时,而成人一般只睡8小时。什么小学生要规定睡10小时呢?这是因为少年儿童与成年人不一样。出生不久的婴儿,一天几乎要睡近20小时,这是因为他全身器官都很稚嫩,大脑皮层经常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才有利于健康发育。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器官组织尚未成熟,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容易产生疲劳,每天应有比成人更多的睡眠时间,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需要。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人们成为“生物钟”。如果每天晚上九点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就会养成习惯:晚上一到九点半,你就会感受睡意袭来,并可迅速进入梦乡。早上六点半也会自然醒来。良好的习惯一养成,就应坚持下去。

  2.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知道了早睡早起的重要性,请你们结合自己的行为,谈一谈以后怎样保证足够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情景表演,指导行为

  表演教科书提供的“她为什么迟到了”

  教师指导学生表演时,除了再现教材所呈现的情景外,着重引导学生给她提建议,指导行为。

  学生畅谈怎样才能避免迟到。

  五、亲子空间

  1.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把它张贴在床头或者书桌上,并自觉遵守。

  2.比比谁的星星多。(家长参与评价与监督。)

【三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制》教学总结11-16

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法制教案(通用6篇)10-28

三年级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03-05

《道德与法制》教学总结14篇07-13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4-05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精选6篇)10-28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01-04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03-17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