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兔宝宝情绪变化的原因和经过。
2、激发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体验帮助别人后的那种快乐。
3、积极参与活动,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兔宝宝情绪变化的原因和经过。
难点: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准备:
背景图、动物图片、动物指偶(幼儿操作)、音乐
教学过程:
1、质疑导入
出示一个兔宝宝,说:“今天开心,和中班的小朋友在一起。陈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欢迎吗?你们看,兔宝宝怎么了?(引导幼儿从他的表情推测兔宝宝现在的心情)不知为什么,谁也没见他开心地笑过。聪明的小朋友快给出个主意吧,让他快乐起来。”
“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小猫咪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你们看,兔宝宝现在的'表情(换上一张快乐的脸)。小猫咪出了一个什么好主意呢?他的好主意就在接下来的故事里呢”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图片操作,理解重点片断段。提问:
(1)故事讲了小兔子和哪些小动物的故事?(幼儿回答,指导幼儿把话说完整。)
(2)兔宝宝是怎么帮助他们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将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由对话)
兔宝宝先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兔宝宝会怎么说?谁来学兔宝宝说一说。小狗会怎么说呢?谁来学小狗说一说。(小猴、小山羊)
(3)操作指偶,表演情节。
这个故事有趣吗?你们想说一说他们的故事吗?
师:请每个小朋友找到一个兔宝宝手偶,套在手指上,真有趣!再给兔宝宝找一个朋友,套在另一只手的手指上。想一想、说一说,兔宝宝是怎么帮助别人的,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
谁愿意为我们说一说他的有趣的故事?(请一位幼儿上前讲述。)
(4)幼儿讨论:兔宝宝现在快乐吗?它的快乐是什么呢?
教师讲述故事最后部分。
三、小记者采访活动(轻缓的背景音乐)
兔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帮助别人,小朋友,你的快乐是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表达自己对快乐含义的理解)
小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陈老师的快乐是什么?后面听课老师的快乐是什么?其他小朋友的快乐是什么呢?做一个小记者,去采访一下吧。
四、放松活动:
今天我们和兔宝宝一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你们快乐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快乐地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学反思:
《兔宝宝找快乐》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故事里的小动物是孩子非常熟悉,也非常喜爱的。故事通过小猫咪给兔宝宝出主意,兔宝宝按小猫咪出的主意,在帮助别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我通过分段教学,小朋友通过仔细的观察,理解兔宝宝做的每一件好事,分别是帮助哪个小动物。在活动中,我还运用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形象的动物图象和生动的画面,让孩子更容易的理解故事情节。那么兔宝宝通过帮助别人得到了快乐,那么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乐意帮助别人吗?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孩子们讨论的兴趣,有的说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很多事,有的说在幼儿园帮助班里的小朋友做事,大家争先恐后,兴趣盎然!通过讲述,使小朋友们充分体验了帮助别人后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正值五一劳动节,今年我们幼儿园给每个班分了一块草莓地,我们刚种上的时候,我们老师自己动手浇了我们班里的一片地,没过几天,天气转暖,天气干的我们的草莓地都有了裂痕,孩子们问老师:"老师,这土怎么都有缝啊?"我带领孩子们找了找发现大片地都有了裂缝,我说孩子们天气很热,你们渴不渴啊?"渴!"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说大地也很渴,特别是我们的草莓就更口渴了,于是他们张开了嘴,等着有爱心的人给他们喝水呢,孩子们于是想了想,说那老师让我们给他们喝点水吧!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30日
活动地点:
西水幼儿园中一班草莓地
策划人:
张腾
参与人:
任建建
活动目的:
1、知道五一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体验合作劳动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2、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者的辛苦,知道新鲜的水果是由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
活动准备:
两个直径75厘米的塑料大盆,小水桶若干(人手一个),直径20厘米的塑料盆四个。
活动安排:
请宋文成、张志刚、朱良哲、庆龙恒四个小朋友为大家运水,蔡梦瑶给小朋友拿水壶,其他小朋友负责浇自己的草莓。
活动过程:
首先,老师讲解活动
我们班的孩子中午起床收拾好自己的床铺,我组织孩子们到我们班的草莓地,请每个小朋友拿好自己的小水壶,自由选择自己要浇的一列草莓,站在每一列草莓的开始位置,听我讲解,请每个小朋友先浇最后位置的(离小朋友最远的)那个草莓,倒着浇,慢慢的.先浇后面的,从后面依次顺序往前浇,每颗草莓浇三壶水,直到草莓喝饱了为止(就是你再浇水时草莓不喝了,你能看到水为止)。
进行活动,请孩子们自己动手先到大盆里去灌水,然后到你负责的草莓地去喂你的草莓喝水。
孩子们的热情很高,都兴致勃勃的活动的起劲,小朋友一开始用一个水壶浇,后来用两个水壶浇,最后有的小朋友用三个水壶浇,他们先把三个水壶灌满了,然后提到草莓那个地方,把水壶放下,用完一个再一个,直到把三壶水全部浇完。
最后,孩子们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脸,心里乐开了花,在快乐的情绪下有秩序的收拾好自己的水壶,收拾我们的工具。
先看好自己的草莓,这一列是我的。
先把袖子抹上去,别把衣服弄湿了。
我们先来舀水,灌好水就可以浇草莓了。
看,我们忙吧!我们可是很认真的呀!
草莓太渴了,我们给它多浇些水。
活动反思: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玩的尽兴,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萌生了对植物的爱,合作之力促进了孩子的深厚感情,虽然有一部分孩子的衣服湿了,鞋子湿了。但孩子很高兴,也很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感知5以内的数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2、能够听清老师的要求,并按要求活动。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5,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拍手,请幼儿在心中默数并说出数量。 幼儿看数卡或点卡,并根据卡片上的数量拍手。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本身就是在玩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二、给实物印点或印数字。
让幼儿观察黑板上有几棵树,几只小鸟,思考用什么来表示三棵树,五只小鸟。
(在此环节可以让幼儿根据实物自己去操作了解)
三、幼儿自由结伴在此进行游戏。
幼儿可以进行自由找朋友来进行巩固复习游戏。
(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在活动的'最后再次请幼儿进行游戏时,可以将幼儿的兴趣再次调动起来。)
活动反思: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让幼儿很轻松的学习,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利用拍手游戏,让幼儿先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活动中,我还让幼儿之间相互提问,当我在黑板上画有几棵大树,几只小鸟,并让幼儿思考用什么来表示时,幼儿说:“可以用点子表示”。也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数字表示。”等等。活动的最后,我又让幼儿进行游戏。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让幼儿学起来很轻松,也能让幼儿不会对数学活动产生反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陀螺的构造,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2、引发幼儿对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发现。
3、幼儿在了解陀螺构造的基础上自制陀螺,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陀螺若干个;
2、各种纸片、彩笔、剪刀、圆形瓶盖(供画圆用)、短尺、小木棒、火柴棍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玩具?(出示陀螺)你们玩过什么样的陀螺?
幼儿争着说自己玩过的陀螺。
(玩过木陀螺 、玩过铁陀螺 、玩过塑料陀螺和纸陀螺)
二、基本环节
1、幼儿分组玩转陀螺,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陀螺的构造以及转动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幼儿讨论:陀螺是用一个纸片和一根小木棒制作成的,涂上颜色的.陀螺转动起来后变成了一圈圈色环,很漂亮!
3、幼儿动手制作陀螺(向幼儿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展示作品,玩自己制作的陀螺。(幼儿玩,教师细心观察)
幼儿甲:咦,我的陀螺怎么转不起来?
幼儿乙:我的怎么歪歪斜斜转几下就倒了?
幼儿丙:我的刚做好的时候就能转,现在有不能转了?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做的陀螺与老师带来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原因、修改:制作陀螺的纸片太薄;圆孔不在纸片中心;小木棒转轴太长……。)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都懂得了怎样制作陀螺。下面请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陀螺转得又稳又快,并选出转动得时间最长的一个准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转陀螺比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的发现创造,他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会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
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漂亮的街道》是中班的一个美术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场景为依托,引导幼儿回忆、搭建,将街道中的事物具体化。通过活动使幼儿学习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相关经验,并学习绘画技巧:构图。活动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立认知、能力两方面的目标。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组合拼画。
在日常观察的基础上,搭建街道上的场景。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街道,房子和各种车辆等,积累关于街道的经验。
2、道路上各种事物磁性图片。
3、可拆卸汽车平板模型。
4、幼儿操作材料。
根据《新纲要》中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造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感受快乐。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1、经验准备:请家长在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街道、房子和各种车辆等,积累相关经验。2、物质准备:与内容相关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回忆街道的场景。
1)谈话:小朋友,今天小朋友是怎么来幼儿园的,街道上有些什么?(街道上有跑来跑去的汽车,有马路、两边有房子、还有高高低低的树木)。
评:我在这一环节中为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有助于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2)出示磁性教具:房子、汽车、红绿灯、大树、马路
(二)制作街道粘贴画
师:街道上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粘成一幅画,好吗?那我们应该怎样粘呢?哪一位小朋友愿意试一试?
1、幼儿自由粘贴画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寻找不合理处
(1)房子、树木应该建在马路旁
(2)汽车应该在马路上行驶
3、再次请幼儿搭建街道粘贴画
4、教师步骤
①马路 ②马路上的汽车 ③房子 ④树
评:这一环节中我根据陈鹤琴提出的十七条教育原则中的第一条: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此活动我改变已往的教法,以幼儿参与为主,教师为辅,让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激发探索欲望。
(三)制作汽车画图
师:啊!好漂亮的街道,可惜汽车太少了,我们做几辆汽车也开上马路好吗?
1、出示完整汽车平面模型,请幼儿观察。
(1)拆卸汽车平面模型;(2)分别说出拆卸部分的形状,属于车的哪一部位(如:圆形是车轮,长方形是车身)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拼贴,教师启发指导
(四)幼儿将作品张贴在街道上,共同欣赏。
(五)结束部分
师:有谁要乘坐“姚老师”号公共汽车去滨江公园郊游呀。小朋友,请系好安全带,汽车开动喽!
六、活动结束
1、
2、
七、活动延伸
到区域中继续拼贴汽车,制作《美丽的街道》。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喜欢并能够主动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2帮助幼儿认识牙齿的简单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3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画片《皮皮的故事》系列:牙齿逃跑了。
2黄瓜若干,牙齿模型一个,设计好的统计表人手一张。
3儿歌《小小牙刷》。
活动过程:
(一)观前提问及导语
1、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特别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瞧,就是这鲜嫩可口的黄瓜,看到这黄瓜,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小朋友想不想吃?那在吃完之后呀,可要回答李老师的两个小问题哦!第一个小问题是:小朋友在吃完黄瓜后,要告诉大家我这黄瓜的口感怎么样?第二个小问题是:你是怎样把这大片的黄瓜吃下去的.?
2、老师把黄瓜分发给小朋友,与幼儿一起咀嚼品尝。
3、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们吃的黄瓜口感怎么样?你们是怎样把这大片的黄瓜吃到肚子里去的?(引出讨论,是用牙齿把它咬碎吞到肚子里去的)
(二)出示牙齿模型并讲解
(讲解)1、原来,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嘴里都长着两排洁白的牙齿。瞧,就是它们——出示牙齿模型。
2、边指认边介绍牙齿的作用及名称
门牙——像刀一样切断食物
磨牙——像磨子一样磨碎食物
3、和幼儿一起数一数牙齿一共有多少颗。
4、可是李老师还认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皮皮”,他呀小小年纪,满口的白牙都跑掉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皮皮的牙齿为什么会跑掉呢?(想)我就知道你们想,所以我给你们带来了另外一件礼物,它是一部影片,名字叫《牙齿逃跑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播放动画片
1、(动画片播放到皮皮的牙齿跑光了)暂停
教师提问:
①哎呀!皮皮的牙齿为什么都跑光了?(因为皮皮不保护自己的牙齿,睡觉前吃了许多零食,不漱口,牙虫就到牙齿里蛀洞。起床后皮皮又不刷牙,牙齿们看到皮皮不保护自己当然逃跑了。小朋友看看,你们的牙齿逃跑了没有呀?)②那皮皮想不想让自己的牙齿回来呢?他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的牙齿回来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观看动画片后教师提问
1、皮皮的牙齿回来了吗?(回来了)
2、他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的牙齿回来呀?(皮皮从今以后讲卫生了,每天早晚都刷牙。)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每天早起晚睡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现在有哪个能干的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刷牙的?(请小朋友上来演示)
3、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并配合儿歌边念边演示,幼儿可以边跟着念边做动作。
(五)延伸活动
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统计表,请幼儿自己记录,自己督促自己。
每日刷牙登记表
星期
时间
1
2
3
4
5
6
7
注明: 认真刷牙 √ 不认真刷牙 ×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最近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的交往不是很广泛,仅限于个别要好的小朋友进行来往,因此预设这次活动,通过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愉快的旋律节奏。并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激发幼儿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活动难点:
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歌曲《找朋友》
要求:声音自然,发音清晰
2、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间奏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小嘴巴的'地方我们以用嘴来打节奏,画小手的地方用手来打节奏。"
二、基本部分
1、理解掌握歌词
"刚才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那请你讲一讲谁是你的好朋友?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重点引导幼儿讲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2、结合图片"好朋友"学习歌词
"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对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她们为什么是好朋友。"
(1)、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
(2)、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词,感知歌曲间奏
要求:画小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
(3)、小结: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4、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感知歌曲旋律
(2)、学唱歌曲
a、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遍时幼儿可跟唱)
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间奏。
5、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出示演唱提示卡:
画一个娃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那画许多娃娃头是——(许多小朋友唱)是全班一起唱。我们来试试。
请幼儿试唱几次并讲解领唱与合唱。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讲讲有谁帮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能把自己对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猜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喜爱青蛙,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它是人类的朋友。
2、 小蝌蚪变青蛙的VCD一张,《小鱼与水草》录音带一盒。
3、 记录卡片每人一张,彩色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 导入主题,介绍记录卡片
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生物角里有很多的小蝌蚪,大家是不是经常去看它们、照顾它们啊?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
介绍记录卡片:(小朋友们有的通过观察生物角的小蝌蚪,有的听爸爸妈妈说,自己心里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都有了想法,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猜想的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画下来。)
出示卡片:(老师已经给小蝌蚪画好了“家”,我们数一下,小蝌蚪有几个家)
手从左到右指着框框(对,共有5个“家”)(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变成青蛙很快,觉得3步或4步就够了,没关系的,小蝌蚪的家可以空出来,你认为要几步就画在几个框框里。还有有的小朋友可能不会画完整的青蛙,那画个青蛙的头表示,只要你自己知道图画代表的意思就可以了,画地不好没关系。在卡片的下面写上学号,不会写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提要求(小朋友在画的过程中不要看别人怎么画,也不要讨论,自己动脑筋,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起立,拿起小椅子,轻轻地坐到位置上。)
2、幼儿在记录卡片上完成猜想过程(这里基本不进行指导,只鼓励幼儿把这个过程完成)
3、讲评卡片,组织讨论。
选两张错误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
选一张正确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后来此步骤没完成)
在小朋友讲自己的猜想时不进行“对与错”的评断。
组织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是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有的小朋友认为青蛙一下子就长出了四条腿。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现在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来说明你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教师引导小朋友回忆过去的观察经验,解决本次活动认知上的难点——小青蛙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还是四条腿一下子就长出来了。(我们生物角的小蝌蚪是不是都一样的?有没有小朋友看到过只长了两条腿的小蝌蚪?请看到过的小朋友讲一下长两条腿的小蝌蚪长的是前腿还是后腿。)
在顺利解决此难题的基础领幼儿蛙跳着离开教室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