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13 08:26:5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与操作,获得有关拆装玩具的具体经验。

  2、初步掌握拆装玩具的简单方法,在拆装过程中发展观察与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拆装成功所带来的快乐,积极参与并不断尝试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可以拆装的. ,幼儿人手一份玩具,一个小塑料筐。

  2、幼儿人手一张《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人手一支笔。

  3、每组桌子上有一个小工具筐(筐子里有锤子、起子、扳手、剪刀、指甲剪、直尺、卷尺、锯子等)。

  活动过程:

  1、玩与玩,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玩具?玩一玩,你是怎么玩的?

  教师:仔细观察玩具,看看玩具上面有什么?你想知道玩具里面有什么吗?

  2、拆一拆,尝试将玩具由整体拆成部分。

  教师:怎样打开玩具?

  启发幼儿观察桌子上的小工具筐,鼓励幼儿探索用工具箱了的工具打开玩具,探索玩具中奥秘。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玩具一个一个拆开的?(拉、拧等)教师在幼儿拆装玩具过程中,给予关注和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将拆装下来的玩具零件放在小筐子了。

  鼓励幼儿数一数筐子里玩具部件数量。

  3、出示《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

  引导幼儿在第一个表格里打√,如果用的工具表格上没有,可以自己在空表格上画一个工具。

  4、探索由部分组装成整体的规律和方法。

  鼓励幼儿将筐子里的小零件一一拼装成原来的玩具。

  教师:你是怎样拼装玩具的?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把小部件一一安装到大部件上的规律。

  5、讨论:没有安装好怎么办?

  教师:这个玩具没有装好怎么办?

  引导幼儿讲述可借助实物图片、图纸等方法来帮助完成安装工作,也可以请个别帮助完成拼装玩具。

  幼儿交换玩具,重新玩拆装游戏,感知体验拆装玩具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进一步萌发创新与合作的意识。

  2、在玩竹竿的过程中学习助跑跨跳过宽5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

  3、在玩竹竿中进一步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金箍棒人手一根,“树桩”四个,小红旗四面,皇冠四个。

  2、幼儿会做竹竿操,练习过双脚立定跳远,部分幼儿有一定的玩棒经验。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四路纵队走到四根长竹竿处,以组为单位,右手持竹竿,集体练习竹竿操。

  T:猴儿们,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举一举呀,走一走;走一走呀,蹲一蹲;蹲一蹲呀,放一放;放一放呀,荡秋千;荡一荡呀,转一转;转一转呀,摇一摇;摇一摇呀,真快乐,天天做操身体好!

  2、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

  T:猴儿们!你看我的金箍棒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玩啊?

  我来给你们变出来。

  (1)自由玩竹竿,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T: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金箍棒,自己找一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又多又好,还能注意安全!

  (学耍金箍棒、在手心里保持平衡、放在跨下当马骑……)

  (2)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在两队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让个别幼儿学一学。

  (3)幼儿合作玩竹竿,进一步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幼儿讲给别人听,促进同伴间互相学习能力的发展。

  T:刚才是你一个人玩的,现在请你自己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想想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法。

  ①两手握住竹竿的两头,俩俩将竹竿“十”字交叉比谁的力气大,进行对抗练习;

  ②多人把竹竿放在地上跳房子;

  ③双脚立定跳“小河”

  ……

  (教师针对跳“小河”,移动其中一根竹竿。)

  T:小河变宽了,谁有办法跳过去。

  (直接在原地跳、跑了跳、等)

  (4)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2个或2个以上幼儿站在两排中间,结伴说出合作玩的方法进行示范,同时让其他幼儿学一学。

  T:他们是怎么过小河的?

  (要先跑再跳、跳的时候两只脚要分开、还要用力跳……)

  T:猴儿们真聪明,谁来教教老师,怎样才能跳过小河?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用“跑”、“用力跨”、“蹲一蹲”概括动作要领。

  (5)以小组为单位用竹竿搭成不同宽窄的小河,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宽度练习跨跳。

  T:请你们找个空地方搭出一条一头宽一头窄的`小河,然后跨跳过小河。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宽度跨跳。

  3、综合游戏。

  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以组为单位把竹竿收好,排成四路纵队。

  T:猴儿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走“钢索”、跨跳“小河”、钻过“山洞”、绕过大树桩,拔下红旗,跑回原地。

  比比哪一组最先到,注意要拔下红旗。

  (根据时间确定游戏的次数)

  T:今天,我们都很出色,胜利完成了任务,现在开始颁奖!(幼儿欢呼)

  4、放松、整理活动。

  T:今天,你们玩的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跳舞吧!(猴操)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罐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植物?

  教师再放录像一次《重点观察乌龟背壳、脚的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指导乌龟细微部分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给小乌龟找到更多的乌龟朋友让它们开心地在一起,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乌龟的背、脚划出相应的花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2)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过10以内的数量,教具:5—10的小朋友图片6张。

  学具:《幼儿用书》(P1、2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印章等。

  活动过程:

  1、我的`朋友教师:小朋友你的朋友是谁?数一数自己有几个好朋友?

  2、朋友真多(1)、教师:这儿还有许多朋友呢,看看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师幼共同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数。

  (2)、教师: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引导幼儿复习目测接数的方法,并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分别看聚在一起的两个数,然后将两个数合起来说出总数。

  3、小组操作活动。

  (1)、看事物和圆点数量连线相应的数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事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2)、比较数量。先目测两组物体的数量,然后给多的一组打√,再印上相应的数字。

  (3)统计活动。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实物?请将同类的实物圈在一起,并在圆圈中印上相应的数字。

  4、活动评价重点评价"连线"活动,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的过程。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此故事兼有散文的色彩,要细细品味它的诗情画意,通过外化的场景美,色彩美、形象美语言美的描写赞颂了人间互相关爱的美好心灵。塑造了外表与内心和谐统一的完美形象。

  这一形象无疑是对道德意识还往往处于自我中心的幼儿来讲具有较强的心灵震动,并且对大班幼儿来讲是能够接受和体验的,有利于他们正确的道德态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感。

  本设计主要是设置问题情景,通过一系列问题逐步递进,层层展开,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理解主题思想,这充分感受故事所描绘的完美形象。同时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并能根据故事中的线索,围绕问题,积极思维,理解小松鼠耳朵上“绿星星”的秘密。

  2、帮助幼儿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3、感悟故事所传达的友爱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与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小松鼠和萤火虫之间相互关爱,乐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美好的心灵。

  活动准备

  1、录音故事,图片及插入教具(小草和玫瑰花)。

  2、创设一个美丽的花园场景,有绿绿的小草,红红的玫瑰花。

  3、角色的头饰。

  活动过程

  1、问题启动。

  (1)在听故事前直接呈现问题,“耳朵上怎么会有绿星星”。

  运用故事名称的新奇以引起幼儿探究的心理,使幼儿产生悬念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怎会联系在一起?既是启发幼儿积极地仔细地听,也是思维活动的开始。

  (2)听录音故事的前半段。

  从开始……小松鼠什么也没打扮去参加音乐会了。

  2、顺问设问。

  (1)故事讲到一半,教师可设问:

  “小松鼠什么也没有打扮,会不会漂亮呢?”这个问题主要唤起原有的认识经验,运用已有的认识结构,习惯思维来判断事情的变化发展。这个问题的作用是使故事矛盾突出,便于儿童清晰感知。并为后面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而感到满足。

  (2)继续听后半段故事。

  3、反向设问。

  (1)听完一遍故事后设问“为什么小松鼠什么也没有打扮却变得那么漂亮?”为什么萤火虫要变成“绿星星”。

  这些设问主要让幼儿根据故事提供的信息来反思原有的认知经验,用新的认知结构来解决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以求得新的认知平衡。

  (2)看图讲故事。

  围绕设问,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4、假定设问。

  提出假设“如果小松鼠带上小草制成绿绿的草帽,用玫瑰花把嘴唇涂得红红的去表演是不是很美呢?”

  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儿童充分的讨论,去领悟什么是真正的美,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一些认知经验。

  5、表演欣赏。

  通过故事表演再现故事中美的场景,美的色彩,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等,来烘托相互关爱的内在精神美。向儿童传达美的情感。

  活动反思

  《耳朵上的绿星星》讲述了一只小松鼠由于爱护小草和玫瑰花,萤火虫们都来帮助它的童话故事。里面可爱的动物形象、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情节便于幼儿理解,并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故事中传达的爱护小草、小花的环保行为与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对于我们刚入园不久,进入新环境、新集体的新中班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适合和有必要的,它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