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20 08:46:5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灾发生时自救方法,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2、有环保意识,乐意为周围的绿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们这儿连续几天都下雨,感觉会是怎样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连续不停的下,将会发生什么?”(幼儿交流)

  2、看图片,了解水灾的危害性。

  “连续下大雨会发生什么事情?洪水会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教师和幼儿共同边看图片边交流)

  二、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这样的灾情你是怎样想的?”

  “洪水来了,我们可以怎样逃生自救?”(发求救信号、抱住树木、爬上屋顶)

  3、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

  “现在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

  “减少灾害天气有什么办法?”

  (教师告诉幼儿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与减少水灾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

  1、告诉小朋友如果遇上水灾不要慌,要抱住树木,爬上屋顶,学会发求救信号。

  2、告诉幼儿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为了避免水灾的发生。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欣赏诗歌《出海》

  二、理解学习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学习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多少呀?

  反思 :

  “出海做大船,海蓝天也蓝,”……孩子们边动着自己手中的学具有节奏地念着。这可不是复习儿歌,可别惊讶,就在刚刚学会,却能很熟练地念着。回到活动的前一环节。孩子们瞧着一片海,一只船背景图,听着叔叔出海航行有趣的故事,呵呵的笑着。“叔叔出海看见了什么?”我提问。“我们来帮叔叔看看吧!”一下子中二班里多了那么多的“小航海家”都在海洋里航行着。在孩子们操作时,老师朗读着儿歌作为背景,等孩子们看完、听完后,一套儿歌变很顺口地从他们嘴里溜出。

  分析:这首儿歌富有趣味性,节奏也很欢快,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很快就学会,起决于儿歌本身的魅力,比较简单,同时与也整个活动的合理设计也紧密相联。这一活动是通过操作表演游戏来表现航行中所看所闻的行动方式,是一次综合活动。虽然这一活动目标并不注重定要学会儿歌,但孩子们还是很快地熟悉了,也同时了解了海洋的生物生长环境方式,因此创编儿歌孩子们的兴趣很大,这与活动中的表演、创编环节是相联的,非常好。而以往的老课程如让孩子学习儿歌的话,多为单一的学念,如同老和尚念经。这次活动模似了小小航海家的方式,效果不错。在这一活动中也让我悟到了儿歌教学的新方式。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对设有悬念的故事感兴趣,愿意发现线索,寻找答案。

  2、能理解故事情节,根据故事主题找到重要细节。

  3、理解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前后呼应的特点。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大书,小书,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

  2、让幼儿听各种乐器的声音,进行猜测。

  3、翻开第二页和第五页请幼儿观察卡卡的梦境,猜想梦到的东西会发出什么声音?

  4、观察封面,出示标题,引出声音这个主线。

  二、图画初步建构。

  缓慢的翻阅遍大书,翻看过程中不进行提问和讨论,请幼儿一边看一边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翻看后自由讲述。

  三、图画再次建构。

  第二次翻看大书前教师给予幼儿提问:卡卡梦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梦到这些?这些东西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实际上这个声音会是什么?

  四、图文共同建构。

  第三次翻看大书,关注一些画面细节,如人物表情和动作,具体的细节等,每次观察后都阅读下面的文字,以便幼儿了解故事发展,但不要求幼儿跟读。

  五、请幼儿拿着小书将这个故事与他人分享。

  活动反思:

  在生活中,每天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幼儿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什么声音?》这个读本讲述了一个卡卡的.爸爸妈妈准备给卡卡一个惊喜的故事。在整个活动中,通过猜图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根据爸爸受伤的手指找到故事的线索,幼儿通过积极的参与来体验发现的愉快。本活动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故事依据线索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的特点,发现重要细节。

  教师通过幼儿熟悉的乐器让幼儿猜猜测,激发和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兴趣,使幼儿关注并乐于参与活动。幼儿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思维很广。由于这本书的图文理解较难,刚读文本的时候孩子们还没理解故事,所以孩子猜图的结果与原文离得较远。再次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仔细观察图中细节后,孩子们才理解了书中的意思。小朋友能仔细观察,发现重要细节,能合理地分析与解释。幼儿认真猜测故事的内容,观察图书上的细小的信息,对故事猜测多样性,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掘幼儿的想象力。

  当然在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幼儿对读本的分析还不够;语言不够精练、准确,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有意识的提出一些能让幼儿有不同想法的问题,鼓励并引导孩子积极思维,这是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关键。

  小百科: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通过版画的形式表现孩子对秋天景色的认识,对秋天的热爱。幼儿的创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目标:

  1、认识自然,喜欢自然。

  2、培养观察力及对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颜色描绘七彩森林。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画树木。

  活动难点:

  秋天树林的丰富色彩。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油画棒、黑色水彩笔、绘画纸;

  2、秋天树林图片;风景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用幻灯片放映秋天树林的图片以及风景照。

  秋天树林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起欣赏PPT。

  秋天树叶有什么颜色?

  小朋友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树吗?拿起纸和油画棒描绘美丽的树林。

  (二)活动展开

  1、观察小数形状,试着描绘。

  这些树都有什么形状?(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1) 树干的画法。

  怎样画好树干?小朋友可以在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在两条直线顶端往下一点的`中间点一个点,再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一个粗壮的树干就画好了(示范讲解)

  (2)椭圆形的画法。

  树叶是一些两边带着尖的椭圆哦,小朋友可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再擦掉椭圆扁扁的两边,画成尖的就行了。(示范讲解)

  2、感受绘画中树的大小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老师画的画上小树都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因为老师画的有近处的树有远处的树。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根据自己看到的和脑海里的秋天的树林画一幅画,并涂上颜色哦,涂色的时候,要记得油画棒要按一个方向一笔一笔从头画到尾哦,中间不要留空白。老师巡视指导。

  4、自评或互评。

  活动结束:

  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用色彩丰富的小树展现出了《七彩的树林》。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选择雄饰大胆表演。

  2、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三只羊及大灰狼。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材料提供:

  (1)布置成草地,用雪花片当成草地。

  (2)雄饰有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3)一张小椅子装饰椅背当作大山。

  2、材料使用:

  (1)将大灰狼雄饰挂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饿都带好雄饰,先小羊上去与大灰狼对话,小羊把走路声音说出来,中羊大羊也相同。

  (2)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与大灰狼拼命。

  3、教育功能:

  (1)情景式的'教育便于幼儿大胆自由讲述

  (2)能模仿出三只羊走路的不同声音,小――中――大

  (3)使幼儿明白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大灰狼的道理。

  指导要点:

  1、当幼儿在故事表演不讲述只做动作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述。

  2、大羊讲话声要有力度,教师提醒幼儿。

  活动反思:

  通过故事三只羊战胜大灰狼的情节,了解大羊、中羊、小羊的不同特征,激发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并知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勇敢地面对,与同伴商量,就会战胜一切困难。同时体验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

  2、乐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幼儿有参观赛龙舟活动的相关经验。赛龙舟的照片、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指导语: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漂亮呢?②你准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分组协商、分工装饰龙舟。(观察幼儿合作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4、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有个小朋友拿了几种不一样的水果回园说要请小朋友吃,就问了小朋友都有些什么水果,顺着这一话题又问他们还认识什么水果喜欢吃什么水果小朋友都说出了好多他们见过的水果,于是就这样有了这一课程让认识更多种类的水果。

  活动目标

  1、能熟读儿歌《七个阿姨来摘果》并说出儿歌来历提到了什么水果

  2、能用语言和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所喜欢的是什么水果。

  教学重点、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作品里的内容比较难些。

  重点是能全部认识里面的水果和说出自己所喜欢的水果。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字卡、儿歌、白纸、画笔

  一、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提问的方式进入主题,大家都知道哪些水果?最喜欢的是什么?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又是怎样的。

  二、基本部分:

  1、拿出儿歌挂纸,老师先示范读一次,然后请幼儿跟着一起朗读。(读两次)

  2、朗读完请幼儿说出儿歌里都有哪些水果,边说出水果的名称边出示图片与字卡。能大声的把字卡上的字读出来。

  3、当幼儿认识字卡上的字时就利用图片与字卡请部分幼儿玩游戏,字卡和图片配对。游戏结束时请幼儿再次集体的读读字卡加深对字卡上字的认识。

  4、再一次的`复习儿歌,请部分幼儿上来朗读儿歌。

  5、把图片展示出来让大家照着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下。

  结束部分:

  1、请个别幼儿出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画它。

  2、再次复习儿歌,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整的一节课幼儿表现还都可以兴趣都还可以。大部分幼儿都能朗读儿歌了。画画方面还可以不过大部分的犹如基本都是画苹果的比较多其他的水果都比较少画,在说自己作品的时候可能是老师的语言方面引导得不够吧所以导致幼儿也只是很简单的说了两句语言发展方面做得不够。

  -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纸盘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东西,幼儿园也经常运用纸盘开展一些绘画活动,如青花瓷盘纸盘彩绘或制作飞碟玩具等。而中班幼儿开始能够表现人物的部分细节,因此本活动从人脸的五官开始。把圆形纸盘单做脸,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添上五官做成纸盘娃娃。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五官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人脸五官及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尝试将自制的五官贴在纸盘上。

  2、利用适当的废旧材料制作五官,掌握双面胶粘贴的技能。

  3、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惊喜和欢乐。

  活动准备:

  1、一张大脸娃娃的图片,小镜子人手一面。

  2、纸盘、毛茛、小绒球、彩色小木棍吸管、双面胶、剪刀、各色毛线。

  活动过程:

  1、看图片初步了解五官的位置。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大脸娃娃可爱吗?

  师:脸的最上面这个黑黑的东西(指向头发)是什么?头发的下面是什么?有几只眼睛?这两个眼睛是并在一起的还是分开的?被什么分开啦?(“鼻子”)鼻子下面是什么呢?(“嘴巴”)

  2、看一看、摸一摸,进一步感受五官的位置及特点。(1)利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五官的位置。

  (2)照镜子仔细观察五官的形状。

  师:你的眉毛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毛毛虫”)

  师:眼睛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睁开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圆

  圆的,往上弯的......)闭着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一条线往下弯”)笑一笑,眼睛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细细的、弯弯的、往上翘”)

  师:鼻子在哪里摸一摸你的鼻子像什么?

  师:小嘴巴在哪里?笑起来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弯的嘴角往上跑”)开心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嘴角往下跑”)

  3、欣赏纸盘娃娃想象用废旧材料制作娃娃的五官。

  师:这是什么?纸盘娃娃很羡慕小朋友有头发和五官,他觉得这样才好看,它也想要拥有五官和头发,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吧。

  师:用什么来做娃娃的眉毛呢?我们这儿有什么材料做眉毛呢?

  师:啊,毛茛。短短的小毛像眉毛。还有什么像眉毛呢?哦,卷卷的吸管像眉毛,还有呢?(这是本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废旧材料的形状进行夸张的组合,达到创作的目的。)

  师:除了眉毛纸盘,娃娃脸上还缺少什么?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小结:可以用废旧材料制作娃娃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还有头发。

  4、教师示范使用双面胶固定的技能。

  师:这些五官都摆好了,怎么让他们固定在纸盘上呢?

  师:我们请来了好帮手——双面胶。把双面胶撕下一小段,一面贴在纸盘,另一面贴上你选好的材料,瞧,这里是老师给他装上的五官,漂亮吧!(出示做好的纸盘娃娃)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的想法一定比老师奇特有趣,请你也做一个好玩又可爱的纸盘娃娃吧!

  (1)耐心对待,个别幼儿进行引导。

  (2)尊重幼儿独特的想法,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

  (3)必要时,可以提供帮助。

  6、作品展“我的娃娃真好看”。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线索,感知和想象作品。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图片三幅、粉笔、圈圈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想象,帮助幼儿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初步熟悉诗歌内容

  (1)出示玩具娃娃和圈圈导入课题。

  提问: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圆圆,他呀爱画画,他画了些什么?

  (2)教师朗诵诗歌,边朗诵边指着黑板上所画的东西。

  提问:圆圆梦里的圈圈变成了什么呢?

  3、教师带领幼儿分段理解诗歌。

  (1)欣赏第一自然段:

  提问:圆圆爱干什么?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大圈像太阳小圈像雨点?

  (2)欣赏第二自然段:

  提问:晚上谁睡着了?谁很想圆圆?圈圈是怎么滚进圆圆的梦里面?圈圈怎么逗圆圆?

  (3)欣赏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圆圆醒了,圈圈就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躲在哪儿?

  4、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

  5、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边看边学习朗诵诗歌。

  6、请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7、请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诗歌。

  8、请幼儿想象:圈圈还会变成什么?会怎么逗圆圆?

  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出自己的梦并相互说说,继续仿编。

  教学反思:

  课的前半部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能根据我的引导很快地就熟悉了“圆圆和圈圈”的诗歌内容。

  接下来就是学习诗歌和仿编诗歌了,很遗憾,这两方面都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小百科:“ 圆圈 ”一词意思是指:圆形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