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雷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生字。
2、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当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特点,并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当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看谁能够猜出谜底。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是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
2、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现象。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讲解“雷”字)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1、小组内学习“我会认”的生字。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2、组长考查生字认读,边读边组词。
3、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认读。
(2)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思考: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景象)
3、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雷雨来临前天空和身边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呢?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1)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①画出“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的动作体会云层很厚很低的状态。
②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前一句强调了没有一丝风,表现出天气很闷热。)
(2)课件出示:忽然……垂下来,逃走了。
①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吹、摆、垂、逃)
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垂”用得好。从中可以感受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急切地想溜走。)
(3)课件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指导朗读时,强调“越、亮、响”,后一句情感高于前一句。)
4、小结:电闪雷鸣,闷热的气压终于缓解了些,接着会发生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书写指导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在组内讨论这些字的书写方法,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2、小组汇报。
3、教师重点讲解:
黑:要注意书写的笔顺,上部“口”字中的两点写完封口后先写竖画,再写两横。底部四点要写宽一些,起笔点要向左撇。
垂:第一笔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要缩短。
迎:先写“”,后写“辶”;“”左高右低,注意与“卯”字区别。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雷雨》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雷声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雷雨中:下雨雨大雨小(叶子、蝉)(树、蜘蛛)
后:天亮了太阳出来了
《雷雨》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识记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能力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情。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有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他给沉闷的中国剧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他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那部戏剧就是他的处女作《雷雨》。曹禺开始酝酿《雷雨》只有19岁,23岁时也就是1933年完成,一年后,当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在巴金的热忱帮助下,这部剧本终于在1934年《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从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茅盾形容为"当年海上惊雷雨"。可见《雷雨》的影响有多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雷雨》。(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介绍曹禺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华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书库里,贪婪地研读着世界名著,特别是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同时他也时常和朋友去广和楼欣赏京戏名家的表演,到天桥去听曲艺。曹禺还涉猎了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他"读老子、读佛、读圣经",赞美柏拉图的"神奇的理想国"。"同情叔本华对生活深沉的忧郁",也热爱过"尼采丰盛的生命力与超人的思想",而"所罗门的智慧"、"耶稣对人类所寄予的真诚热爱",都曾使他"仰叹"、"折服"。但是,他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这些先哲们的精神所感动,却没有成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俘虏。他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于是想"搜寻出一条大道"来解决他所感到的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但是读了这些哲学著作之后,答案仍"苦思不得"。而他那种执着地、热诚地求索精神,却熔铸在他早期的创作里,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 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三、《雷雨》简介
1933年,曹禺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他从自己青少年时期熟悉的社会圈子里,提取了《雷雨》的题材,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1920年以后约达3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和冲突。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周误以为她已死。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共居一地,互不相知。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繁漪欲遣去四凤乃召来侍萍,两家关系始被揭开。周萍与四凤知为异父同母兄妹,双双自杀。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大海为罢工代表在周家受辱被殴,逃奔而去。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压,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四、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五、整体感知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
2、提问:《雷雨》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这一幕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原本是一家,分别为夫妻、父(母)子、兄弟的关系。但30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已超出了家庭、血缘的意义,表现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冲突。
3、提问: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分析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都以场面为基本单位,划分场面的依据,一般是主要人物的上下场或主要场景的转换。
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意外相见,二人之间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第一场(开头到“侍萍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周仆园和侍萍的冲突
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父子相见,却是仇人,血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能不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本场主要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第二场(“仆人领大海进。”到结尾)周仆园和鲁大海的冲突
节选部分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梅、周狭路相逢。(家庭内部冲突)
第二部分:鲁、周针锋相对。(社会阶级斗争)
第一个场面,有周朴园软硬兼施的伪善和冷酷,也有侍萍血泪斑斑的控诉和鞭挞。情节在表面“平静”中展开,实际上紧张得令人喘不过气来,人物内心都交织着极其复杂的感情。
第二个场面,有周朴园色厉内荏的欺骗和威胁,有鲁大海义愤填膺的揭露和抗争,情节以剑拔弩张的剧烈的外部冲突方式展开,形成高潮。
六、明确两对盾冲突
1、周仆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矛盾焦点
2、周仆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与反罢工,阶级斗争)——本质冲突
七、布置作业
1、课下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2、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附:板书设计
雷雨——曹禺
周萍周仆园+繁漪——周冲
鲁大海梅侍萍+鲁贵——四凤
《雷雨》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具
准备多媒体,电影或话剧《雷雨》视频。
课时
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注释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课文,组织看话剧《雷雨》的录像,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阅读课文或观看录像,要求学生明确课文中出现的八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二、导入新课
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品在当时社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雷雨》就曾引起轰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30年代作家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板书课题《雷雨》及作者曹禺)
三、戏剧常识介绍(简单)
补充说明几个名词术语: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四、简介作者及《雷雨》
1、作者(略)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五、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理清剧本结构,把握戏剧冲突。
(1)请把课文节选部分分为两场,请同学分别概述各场的内容。
第一场内容的概述要点:
①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②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周公馆的客厅偶然相遇。
③周朴园看到侍萍以为是新来的下人,但是看到她关窗户的动作非常自然,又忽然觉得她很奇怪。
④周朴园从侍萍的口音和她自小在无锡长大的情况,引出对三十年前在周公馆发生的一桩事的询问。
⑤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讲述自己被周公馆少爷玩弄后抛弃的悲惨遭遇。
⑥周朴园认出了面前站着的这个“下人”就是当年投河未死的侍萍时,他立刻转变了先前的态度,严厉地追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并且冷冷地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发展,他拿出了骗人的伎俩:一面继续用虚伪的感情欺骗、软化侍萍;一面妄图用金钱堵住侍萍的嘴,了却三十年前的这笔旧账。
⑦鲁侍萍撕了支票,只要求见见自己的儿子萍儿。
第二场内容的概述要点:
①鲁大海代表矿上工人找董事长谈判。
②周朴园用金钱收买“没有骨头”的工人代表,破坏,开除了鲁大海。
③鲁大海愤怒揭露周朴园镇压工人的血腥罪行。
④周萍出,命人打亲兄弟,侍萍挥泪忍恨离开周家。
(2)分别找出其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矛盾冲突的焦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冲突。
矛盾冲突的焦点:
第一场:三十年的恩怨(爱情的纠葛)
第二场:与反的矛盾(阶级斗争)
六、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场第一层。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1层。
2、提问: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有哪几次变化?鲁侍萍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请按情节发展叙述。学生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后回答。
明确: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周并不知道,也没想到侍萍会出现。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二人开始了对话。对话围绕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展开,其中周朴园几次问到侍萍的身份,问语各有不同。他先是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觉得“很奇怪”。但这时他还不知真情,心里还比较平静,因此问的虽然有些迟疑,语调还是平静的。但是当侍萍反复说梅小姐“不是小姐”,“也不贤慧”,而且点明“她叫侍萍”时,周朴园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些吃惊,所以他“抬起头来”,直截了当地问“你姓什么”。接着侍萍告诉他梅小姐没有死,她的孩子也还活着,周朴园更加疑惑,而且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所以紧张地“忽然立起”,再次追问。侍萍继续述说梅小姐的辛酸往事,当她说出衬衫上的“梅花”和“萍”字时,周朴园更加怀疑,所以慢慢地站起来,疑虑地问。当侍萍肯定了他的疑问时,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又“低声”问了一句。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不同的问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疑虑消除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这过程中,面对周朴园的谎话,侍萍欲说还休,一步一步巧妙地显露着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其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三十多年的悲愤,是侍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接下来的控诉,更显示了她的极端愤怒。
(二)研习第一场第二层。
1、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第2层。
2、提问: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之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完成下面的表格。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手段言行:
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点拨: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炼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
3、提问: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4、提问:鲁侍萍又是如何对待周朴园的呢?从这一场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学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发言。)
投影: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
在对话中侍萍既有意识的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的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七、布置作业:分析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形象。
《雷雨》教案5
一、目的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二、重点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方法
解读、鉴赏、分析
五、过程
【一】主要人物周朴园和鲁侍萍性格分析
在这一幕出场的四个主要人物中,周朴园和鲁侍萍性格比较复杂,不易把握,这是学习中的难点。认识周朴园是一个既有地主阶级某些特点,又有资产阶级某些特点的封建性很强的资产阶级人物,同时又不能只是着眼于其阶级属性,而忽略其作为一定阶级的人的性格的丰富性;特别是他对侍萍的感情是复杂的,他确曾“爱”过侍萍,侍萍被赶走后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不能因为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为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与冷酷。要认识到,周朴园思想行为的变化,正是他“这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彼时彼地和在此时此地的特殊表现。
鲁侍萍的行为多次出现悖谬。如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时她欲去还留,对自己的.身份始隐终露,在周萍面前两度“失言”,几乎暴露母子关系。这些现象学生理解起来都会感到困难。学习中要努力探入侍萍心灵深处,把握其性格中的悖谬机理,从而更准确地领悟这一性格的丰富内涵。
【二】破折号的用法是:
(1)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2)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3)表示语音的中断延长,(4)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请选出对下面八句话中破折号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②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③周朴园不许多说话。(回头向鲁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④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⑤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⑥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⑦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⑧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A ②③⑦⑧ㄧ④⑥ㄧ①ㄧ⑤
B ③⑦⑧ㄧ②④⑥ㄧ①ㄧ⑤
C ②④⑦⑧ㄧ③⑥ㄧ①ㄧ⑤
D ③④⑦⑧ㄧ②⑥ㄧ①ㄧ⑤
【答】B
【《雷雨》教案】相关文章:
《雷雨》教案03-30
《雷雨》教案11-15
雷雨的教案01-07
小学《雷雨》教案08-12
《雷雨来了》教案09-19
《雷雨》优秀教案09-20
关于雷雨教案01-14
关于《雷雨》教案03-09
《雷雨》优秀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