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屁股印上两道杠杠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能只听半句。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师: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来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放松放松,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猜看”,老师说出上半句,看谁能猜出老师下半句想说什么?看你们想的和老师想的是不是一样的。(游戏可自己摄入)
这个游戏好玩吗?其实,大家刚才的补充的都是对的,但是只有少数同学猜中了老师要说的话,所以,我们只有用心的听别人把话说完,才能知道别人究竟想说什么。
(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就不这样,他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不等别人说完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后来,这个小朋友闹出了笑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只听半句》。(看着老师板书课题)齐读。
二.出示目标(教学目标)
三.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105面,
1.自由地朗读课文。
2.听清楚读书的要求:字音要读准,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出示无论??都??)
质疑问难:从这个词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2、从第一小节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听任何人讲话都只听半句的男孩。
再次质疑:课文中写了哪些人跟他说话了?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和他说话了呢?(板书:奶奶、爸爸、老师、园丁)
3、课件出示他们的话,指导朗读。
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说话总是慢吞吞的'。
爸爸: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你来(严厉地、和气地、和蔼地)读读。
老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读老师说的话。有的老师很严肃,谁能严肃的读读。
园丁叔叔:谁能想象着用你见过的叔叔的样子来读读 师生配合读。
看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
4、奶奶可能说什么呢?(天热了,你要多喝一点水) 评:你真是个会说话的孩子;哦,原来奶奶是这个意思 爸爸说??
你们的想法可真多,可是在生活中要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们就要耐心地把话听完。可是,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认为的呢?(课件出示)师、男、女生配合读。
5、这可真是一个又顽皮又没有耐心的孩子。同学们想想,除了奶奶、爸爸、老师说的话他只听半句,在生活中还会有谁和他说话,他只听半句呢?
这真是一个只听半句的小男孩,你们在生活中会这样做吗?(不会)那你会怎么做呢?(我们要听别人把话说完。)
6、园丁叔叔想告诉他什么?谁能把园丁叔叔的话补充完整?
(1)如果他能耐心地听完园丁叔叔说的话,还会不会闹出笑话?
(2)小男孩闹出笑话的原因是因为?(他只听半句)
7、小结:
(看板书)是啊,奶奶讲话,他——只听半句;爸爸讲话,他——只听半句;老师讲话,他——只听半句;园丁叔叔和他说话,他也——只听半句;结果,闹出笑话,这怪谁呢?——只怪他听话只听半句。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听人说话
要听明白,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板书:我们要用心倾听,把话听完整。)
五.检测
六.拓展探究
你们说这个小男孩只听半句的习惯好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单元教学设想:
1、本单元是文艺评论,此文体知识在教学中穿插介绍;
2、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宜在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迁移训练,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每篇课文安排一课时。如作二课时,那么第一课时阅读学习课文,第二课时进行扩展迁移训练。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
2、举一反三,用课文中阐述的道理来解释古代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以时间为序,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我国古代小说作一次“大盘点”,有东晋《搜神志》中的《宋定伯捉鬼》,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唐传奇《柳毅传》,明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节选,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清代《聊斋志异》中的《狼》和《促织》,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节选。这一篇篇魅力无穷的文学精品,展示着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及其民族的风格。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梳理回顾一下其发展史,认识和总结一下其发展的规律。
二、阅读课文
思考:1、梳理思路;2、完成练习一。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把握,梳理思路
思考:文章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题目表明本文论述的对象——是我国的小说,不是外国的;是我国古代的小说,不是现代小说。题目表明了文章的内容:一是论述发展史,二是论述规律。
由此可以将课文分为二部分。
小结:如果把第一部分看成是从纵的方面论述历程的话,那么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探讨我国古代小说的规律。发展及规律互补,纵横交织,使本文条理清晰,行文简洁,论证严密。
2、具体研习,把握基本内容
完成练习一。
四、拓展迁移
1、完成练习三
2、完成练习四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上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 篇3
七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书七色光,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通过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区别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古诗文的美。
使学生增长知识。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区别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古诗文的美。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语文七色光一,去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二、探究新知
练
1. 辨析形近字组词(教师出示小黑板)
魄(气魄) 辨(分辨) 染(染红)壮(壮士)
贤(圣贤)撒(撒落)渐(逐渐)魂(灵魂)
辩(辩解)柴(柴草)妆(化妆)撤(撤退)
览(阅览)惭(惭愧)庙(庙门)届(届时)
园(园地)圆(圆圈)
这道题的每组字都是形似易混淆的字,通过组词检测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分能力。从字的结构上看都是合体字,都是形声字,可以介绍一些形声字的特点,以便提高学生对形近字的辨识能力。
2. 引导学生做第二题,让学生养成用词推敲的好习惯。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1. 学生自己搜集带月和日的词,进行汇报,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只是组织者。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让学生体会、感受诗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文的意境,然后找到原诗、原词读。让学生积淀古诗词。
知识窗
让学生了解、知道太阳、月亮的别称。能记住的记住,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
窗外事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了解太阳能的知识。然后进行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段),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习作。
3.通过,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含书面习作)
四、教学用具:
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书。今天,我们就来写一话别的'。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书。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5.讨论: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的是”话别“,所以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先看文章的片段,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5.教师:文章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本、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沈伯伯的眷恋之情。
四、指导选材。
1.同学们已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评议。
五、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
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难点:理解小松树说的话,风伯伯说的话。
教学突破: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 敢说。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看图,朗读课文
教师准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及帖图,课件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㈠ 复习导入,揭示目标(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出示图片:
提问:它们是谁?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⒉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山上( )
山下有( )。
⒊揭示本课目标。 ⒈学生纷纷举手。师指名一学生到讲台上。该生把小松树图片贴在山顶上,把大松树图片贴在山脚下。
⒉填填说说。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⒊明确要求。 利用贴图片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通过填填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㈡ 精读第二自然段(约 10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师: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⒉课件出示句子:“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提问: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⒊自由读,体会一下小松树说话时是什么样的态度?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⒋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词造句: 很 很 ,“很远很远”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⒌“你呢?”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把小松树心中想说的话补充完整。
⒍课件演示小松树从山上下来,问:大松树真的长得比小松树矮吗?听了它的话,大松树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⒎指导感情朗读,表演。
⒈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⒉自由朗读。例如:太骄傲了!它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太霸气了!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
⒊“喂,朋友”,从这儿可以看出小松树骄傲,看不起大松树。
⒋例如:很高很高,很大很大句子:这座山很高很高。“很远很远”进一步说明了远。
⒌学生想象,例如:你有我长得高,有我看得远吗?
⒍大松树长得不矮,他想: 小松树是小孩子不跟他说。 我不跟他一般见识。 所以大松树没有吭声。
⒎练习朗读,同桌互演。 让学生先自学后 教,以学定教。
这是文中的重点 句,出示句子后, 先让学生整体感 知人物。 “字不离词、词不 离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反复 读,在读中体会人 物的心理。 鼓励学生把想到 的说出来。 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让学生敢想敢说。
㈢ 精读第三自然段(约 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小松树的骄傲,没有礼貌,大松树都没有去理会,他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又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⒉课件出示句子:“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联系上下文读,训练学生用“比”、“托”说话,体会“托”的意思
⒊指导朗读。
⑴体会风伯伯说话时会有什么的动作、表情,加进动作、表情练读。出示图片,指名说。
⑵指名读。
⑶同桌互演(要求不看书) ⒈ 课件出示风伯伯的话: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自由练读。
⒉朗读句子,练习说话,体会到小松树比大松树矮得多,他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的功劳。
⒊自由练读。
⑴体会风伯伯说话时的态度:
①摸着――-动作
②风伯伯称呼小松树孩子。
③风伯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
⑵学生点评。
⑶互相练习。多媒体演示,想象人物的心理。 创设语言环境,训 练学生想象说话 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 朗读时加进动作,表情,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
㈣ 讲读第四自然段(约 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提问: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怎样呢?
⒉想象说话: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
⒊课件出示图片,理解“惭愧”:小朋友,当我们犯了错,你会觉得怎么样?
⒋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
⒈回答:小松树低下头。
⒉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
⒊看课件,练习说话,逐步理解“惭愧”。
⒋做低头动作,体验小松树“惭愧”的心情。
通过课件演示,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再让学生联系语言环境想象小松树当时的心情,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㈤ 拓展延伸,进行表演(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提问:这时小松树会对风伯伯说些什么?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⒉提问:风伯伯和大松树又会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
⒊指导角色表演。要求展开想象,加进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说的话和风伯伯、大松树对小松树说的话。
⒋提问:你最喜欢故事中谁?为什么? ⒈回答:大松树哥哥,我错了,你长得比我高,看得比我远。
大山爷爷,我错了,我不应该瞧不起大松树。
⒉回答:风伯伯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大松树说:“以后我们俩还是好朋友。”
⒊组内演练,再选表现好的几组上台表演。
⒋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
让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
㈥ 本课总结(约 1分钟):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㈦ 随堂练习设计(约 3分钟):
1、根据课文填空:
⑴喂,朋友,你看我 哇!我能看到 的地方, ?
⑵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 ,而是 。大松树看不远,不是 ,而是 。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㈧ 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站得高
看得远
没有回答 ↑托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赛、换、蹈”;书写“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讨论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谜语导入)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
2、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
二、初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重点评议字音)
五、写字指导
1、学生读“我会写”的字后,谈识字方法及自己的发现。
2、老师范写“家”字,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家”,老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写错的.地方。
4、学生练习写其它字,评议,再练写,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卡片,给“家、全”扩词。
2、摘果子,看看谁摘的果子多。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看图说说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2)指名朗读。
(3)[板书:奇妙?]奇妙在哪儿呢?
对课文的感悟,围绕“奇妙”一词展开。
2、读第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3、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学生朗读,指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范读——练习读)
4、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5、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
(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6、全班齐读第二节至第五节。‘
三、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造句。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1、联系课文: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2、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造句。
四、实践活动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里人谈谈他们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彤、陪”。会写“彤、霞、陪、扬”4个字。能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背诵诗歌。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太阳是大家的”,感受世界人民是一家。 教学方法设计 1、 诵读感悟法
2、 自主识字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引入新课
1. 配乐朗读课文《阳光》,学生听后自由谈感受。板书:太阳。
2.提问:太阳是谁的?
揭示课题,板书:大家的。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不懂的语句。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指导朗读,背诵
1.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同桌互读,交流读后感受。
3.指名读,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指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五、朗读感悟,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3.朗读三、四诗节。小伙伴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猜猜她会说什么?先说给身边的伙伴听,再说给大家听听。
4.朗读全文。
六、积累优美词句
1.你对哪些诗句最感兴趣?有感情地读一读。
2.摘抄诗句。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2.读懂诗歌,理解“太阳是大家的”。“彤”字本音读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需重点强调。“陪”字可以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部”字,通过区别形近字来学习。“霞”字同样需要注意上下的比例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下半部分的正确写法。联系“假”字书写。
为让学生理解“太阳是大家的”,并根据教学难点:读中感悟“太阳是大家的”所表达出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采用以下引导方法:
太阳做了哪些事?说一说。试仿照课文再写几句。
一天中太阳做了好多好事: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她把,
她,。
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拓展思路,自由填写交流,在交流充分时,师巧妙引导太阳是大家的”所表达出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阳光》
2、学生听后自由谈感受。板书:太阳。
3、教师检查预习。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5、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同桌互读,交流读后感受。
6、教师指导生字书写
7、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
撒在鲜花上
照耀着小朋友 小朋友做游戏
世界是大家的 课后反思 《太阳是大家的》这首诗歌想象丰富、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学生非常喜欢 ,在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第三、四小节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太阳忙碌了一天,她要到哪儿去?她到别的国家去干什么呢?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去给别的国家的孩子送去温暖,陪伴鸟儿在天空飞翔……学生朗读后再提问: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等她,盼她去干什么呢?学生各抒已见,只要不偏离文章的主题,都可以肯定。是啊,由此可见,太阳不只是属于我们的,她是属于大家的,属于全世界的,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课文的含义。 我觉得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给学生宽松的思想环境,引导学生在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中,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学生能说的还有很多,我应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交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经典】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精选]10-12
语文教案02-26
语文教案02-26
语文教案02-26
语文教案02-26
语文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