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公园里的规则,学习制作规则标志。
2.培养幼儿遵守公园规则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卡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势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学习规则、制作标志
1.以“逛公园”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公园里的规则。
(1)规则一:花儿好看我不摘
(2)规则二:游乐场里讲友爱
(3)规则三:爱护动物要文明
2.引导幼儿制定公园的规则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在公园里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吗?(1)幼儿分组讨论。
(2)鼓励幼儿制定规则,老师以儿歌的形式。
美丽公园人人爱,保护环境一起来。
果皮纸屑不乱扔,青青草地不要踩。
爱护动物要文明,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设施要爱护,游乐场里讲友爱。
公园规则请遵守,美丽公园更可爱。
3.启发幼儿制作标志
(1)提问:怎样才能让人们都能遵守公园里的规则呢?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想办法)
(2)鼓励幼儿制作规则标志,老师讲解标志的具体做法。
(3)幼儿制作标志,老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规则标志。
2.幼儿将自己设计的规则标志在自主性游戏“公园”中宣传。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填补讲述编讲填补部分的内容。
2、发展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发展幼儿表演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4、教育幼儿懂得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主动帮助。
活动准备:
取气球图片
小图片:猫、猴、豹、松鼠、长颈鹿、大象、鸟、蛇、树袋熊、绳子、梯子
活动过程:
出示图(一)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小刚要去动物王国坐客,气球是小刚送给小动物的礼物,可是现在气
球却挂在树上了,小朋友想一想小刚的气球怎么会到树上的`?
3、(1)现在小刚的心理很复杂,如果你遇到了困难最希望什么?
(2)这时谁看到了这件事?(兔子)
(3)小兔子是来迎接小刚的,他看到这件事赶紧跑来帮助小刚,可是小兔子怎么跳也够不着,怎么办呢?哎!有了,小兔子转身跑回了动物王国。
4、小兔子跑回动物王国干什么去了?
5、出示图(二)
(1)结果气球怎么样了?(讲述小朋友动作)
(2)我们给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子《取气球》
(3)小动物们知道小刚遇到困难都跑来帮忙,那是谁帮的忙呢?老师想的办法是请大蛇,那老师是怎样请的呢?小朋友仔细听(示范讲故事)
(4)老师把小朋友想的办法都装在了小筐里,请小朋友选择一种办法把它贴在图画纸上。贴完后,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
6、幼儿贴画,教师指导
请个别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
8、现在请小朋友来表演故事
9、小朋友帮助小刚想出了好办法,小刚和小动物非常感谢我们,他们把气球送给了我们,我们一起去玩吹气球比赛好吗?
中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得孩子们很久没有到户外活动了。终于盼到了久违的阳光,下午,到户外玩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时,孩子们特别兴奋,玩了十分钟,当“母鸡”的根宇小朋友摸着胸口对我说:“老师,我心脏跳得很快。”我说:“那是因为你跑得太快了,你坐到旁边休息一会就好了。”大家休息了片刻,谊煊小朋友大声说:“老师,我的心脏已经不跳了,我休息好了。” 其他小朋友也纷纷附和。我吃了一惊,突然意识到这是一次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机会,对于心脏,孩子们有太多的疑问,在收集了许多资料后,我们开展了“认识心脏”的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人体生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幼儿尊重科学的精神。
2、知道体育锻炼是有效保护心脏的方法之一,培养幼儿热爱运动,积极参
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观察记录表、笔、VCD、电视设备、听诊器、钟。
2、环境布置:收集各种资料布置“心脏的秘密”专栏。
四、活动过程:
(一)区域活动:找心脏、测心跳。
1、让幼儿用听诊器找一找,听一听,心脏在哪里。
2、看时钟测心跳并记录。
教学设想:听诊器是孩子们常见但却从未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孩子对此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使用听诊器模拟医生,通过操作,知道心脏的位置,初步学会用听诊器听心跳。
(二)、集中活动:
1、幼儿数心跳,讨论心跳快时和心跳慢时的感觉。
(1)体育游戏:帮助朋友。
(2)第一次数心跳并记录,谈谈心跳快时的感觉。
(3)喝水、安静休息。
(4)第二次数心跳并记录,谈谈心跳慢时的感觉。
(5)比较两次心跳次数。
教学设想: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幼儿的自主探索,所以活动中摒弃教师空洞的讲述,而以幼儿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在剧烈运动和休息时测出心跳的速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心跳的快与慢,讲述心跳快与慢时不同的感觉,充分体验发现的快乐。
2、配合VCD使幼儿初步了解心跳加快的秘密。
(1)当我们剧烈运动时,我们的肌肉就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脏就必
须加快跳动,这样才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
(2)当我们平静下来后,肌肉就不需要那么多血液了,所以心跳也变慢
了。
教学设想:让孩子了解心脏跳动的过程是一个难点,VCD用动画形式表现出复杂的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的过程,形象直观生动,讲解言简意赅,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兴趣,了解有关心脏的科学知识。
3、知道体育锻炼是有效保护心脏的方法,鼓励幼儿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你经常运动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2)家人经常运动吗?他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3)运动有益健康,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设想:VCD画面结束在:孩子们继续登山,话外音“生命在于运动。”这时适当地增加有关运动的问题,使整个活动的主题得到升华,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4、初步学习用测脉搏的方法测出心跳次数。
教学设想: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疑问,他们想知道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可以摸到心脏的跳动,教他们在手腕处测脉搏,旨在抛砖引玉,让他们寻找到身体其他还能测到脉搏的部位,充分激发孩子们探索求知的欲望。
5、活动延伸:
布置任务:请幼儿回家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心跳次数并记录,比
比是小朋友心跳快还是大人心跳快,为第二次活动“为什么小朋友的心跳比大人快”做准备。
教学设想: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剧烈运动和休息时的心跳是不一样的,同时他们又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和小朋友的心跳也不一样呢?有了疑问还是要通过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来解决,他们乐于完成任务,比较并记录家庭成员的心跳,为第二天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活动反思:
孩子们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发展水平的新的需要,如新的兴趣倾向、新行为的出现等,作为教师,要学会捕捉它们,并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在幼儿自身基础上组织活动,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对于心脏,孩子们有太多的疑问,因此我们抓住时机,开展了主题活动“心脏的秘密”。在准备过程中,我们购买了VCD,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在班级主题墙上布置了专栏“心脏的秘密”,让孩子们从中了解了粗浅的有关心脏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半日活动“有趣的心跳”,首先在晨区活动中投放了听诊器、记录表等让幼儿听自己和同伴的心跳声,接着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记录两次心跳、比较得出“运动时心跳快而休息时心跳慢”的结论,并谈谈自身的不同感受,通过播放VCD让幼儿了解心跳加快的秘密,知道体育锻炼是有效保护心脏的方法之一,使活动主题得到升华,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最后给幼儿布置任务,寻找身体其他可以测到脉搏的部位,并比较大人和小朋友的心跳次数,为第二次活动做准备。
在记录心跳的环节中,教师设计的记录表简单明了,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心跳次数,为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打下基础。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幼儿对春天里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几种常见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鱼、青蛙和小蜜蜂的头饰,操作卡片。
2、音乐
活动过程:
1、做游戏
教师分别扮演小鱼游,青蛙叫跳,小蜜蜂飞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一猜。
师生互动方式营造了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同时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播放课件
出示故事的四个画面,请幼儿仔细观看,引导幼儿思考
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不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完整的欣赏故事
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鱼,小青蛙等,春天来了,它们就醒来了,从而简单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4、分角色扮演
分角色扮演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幼儿讲述故事
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总结:
活动中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动物间的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幼儿产生主动探索小动物的好奇心,产生爱惜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并对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与蚕宝宝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其可爱之美。
2、在师幼互动的轻松氛围中,建构起关于蚕的外形、习性的粗浅知识。
3、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联系好活动地点,水果一蓝,小背篓人手一只,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一、到乡下奶奶家作客(激发积极性)乡下的奶奶请我们去作客,去看看她养的蚕宝宝。
二、瞧,蚕宝宝(自由观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1、你好,蚕宝宝。(热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
2、自由观察、交谈。
(1)教师在参与观察中获取指导信息,向幼儿提供观察建议,使幼儿的观察更细致。
(2)倾听幼儿之间的交谈,适时引导幼儿对蚕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重点观察和思考。
3、师幼互动
(1)问:你认识蚕宝宝了吗?(关于蚕的外形特征等)重点:蚕的体形及特点,蚕的呼吸方式(了解气孔),蚕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儿随意发言,教师捕捉与重点内容有关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如:▲找找蚕的鼻子?▲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诉你一个蚕的小秘密吧:蚕没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点——气孔来呼吸。▲找找气孔。)。
教师小结。
(2)问:为什么叫它们蚕宝宝呢?(关于如何理解称呼蚕为蚕宝宝)问:它的名字是蚕,可是我们都叫它蚕宝宝,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肯定每个不同的答案(如:可爱、长得小、软软的等)。
(3)问: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关于蚕的生活习性等)有可能提的问题:蚕匾,蚕网及其作用,蚕的生长等。
教师鼓励幼儿提问,引导幼儿用较合理的语言来组织问题。
三、蚕宝宝的午餐(采摘桑叶,尝试喂蚕)
1、采桑叶
(1)师:蚕宝宝肚子饿了,要吃饭了,它们的饭是什么呢?
(2)组织幼儿至附近的桑树地。
(3)幼儿尝试采摘桑叶。教师提醒幼儿从叶柄处采摘。
2、喂蚕宝宝。
(1)请奶奶介绍铺桑叶的基本方法。
(2)幼儿自由给蚕宝宝喂桑叶。
(4)观察蚕宝宝吃桑叶。
四、奶奶的礼物(激发再次探索的欲望)
1、问:再过几天,蚕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1)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蚕宝宝会越长越大还是会有其他变化呢?奶奶会送几条蚕宝宝给我们饲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2、将奶奶的礼物——蚕宝宝带回幼儿园。
3、将蚕饲养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直至剥茧成棉。
课后反思:
我班从4月中旬开始养蚕宝宝了,到现在蚕宝宝已经生长进入产卵阶段。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参与观察、饲养,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今天的活动中,我首先和小朋友一起边谈话边看ppt图片,回忆蚕宝宝的一生。在看图片时,同时丰富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如:“蚁蚕”、“蚕蛹”、“休眠”、“蚕龄”、“昆虫”等。有了图片的帮助,幼儿能够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
在此基础上,幼儿给蚕宝宝的一生排序。给他们蚕宝宝的各生长阶段的图片和照片,幼儿将它们按照顺序排序,5组幼儿排出5中形式,有长条形的',有圆形的,一组幼儿合作完成,很快都顺利完成了,其中有两组稍微有些错误,其他组完全正确。从排序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最后的下棋,幼儿最喜欢了。通过观察,幼儿很快理解格子上所画标记的含义:前进2步、后退2步、停止一次、回到起点。其中,幼儿又一次丰富了养蚕知识,如:蚕宝宝不喝水、不晒太阳等。幼儿分成男孩、女孩组,各派代表参与走棋、甩骰子,几个回合下来女孩组胜利,她们欢呼雀跃,男孩失利,他们很不甘心。
幼儿对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出示了空白的棋盘,请他们下次自己来画标记,设计规则,活动结束。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特别是排序和下棋,幼儿更是兴奋,最大限度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看看说说、排排玩玩中,丰富巩固了幼儿对蚕宝宝的知识,培养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了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把粗细不一的物体摆在桌面
活动目标
1.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
2.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
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
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
(二)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
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线条画,知道线条画的一些特征和表现手法。
2、学画流畅的长线条,提高幼儿借形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装饰画面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难点:
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装饰画面。
活动准备:
花蝴蝶的图片;黑色水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示范画出线路图
1、教师出示花蝴蝶这是一只喜欢画画的漂亮的花蝴蝶。
2、教师讲述故事:(导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有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每天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有一天,入)花蝴蝶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都很棒,它也想过来看一看。于部分是,它悄悄地飞来了。它飞呀飞呀,飞呀飞呀,看到黑板上有一张雪白雪白的纸,它在纸上绕呀绕呀,转呀转呀,变出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在白纸上画出蝴蝶飞过的线路图)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白纸上的线路图。
1、看看,花蝴蝶飞过在白纸上留下了什么?
2、这副图画其实就是花蝴蝶留下的线路图。这是一条长长的、优美的曲线。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从哪儿飞到哪儿的?请小朋友拿出食指跟老师在空中画一画。
三、引导幼儿想象。
看一看分割出的形状大小不一的圆圈像什么?能够变出什么样的图案?鼓励幼儿说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东西。花蝴蝶留下了美丽的线路图,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怎样让它变得更漂亮?看一看基本这些分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圆圈像什么?能够变出什么样的图案?
四、教师示范一部分,用线描画的装饰手法进行装饰,并鼓励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线条和图案。
1、张老师觉得这儿像个小帽子,我们就把它装饰成漂亮的小帽子吧。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是怎样装饰的?教师示范画出花纹(波浪线、横线和竖线)。
2、我们再把这儿变成鱼吧。然后示范画出鱼的样子。
3、一会儿请小朋友好好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还能想出哪些线条?还能变出哪些图案?争取画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
五、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幼儿,观察指导,并随时点评。
六、集体欣赏作品,进行评价活动。
将画的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幼儿自己讲述。部分活动
七、看一看,在同伴的作品上,你看到了什么?下课后,也可以试着将同伴的想法延伸画到自己的画本上吧。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眼中,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生命。如他们看到一根直线,会说那是一条爬动的蚯蚓,看到一条弯线,会说那是妈妈笑眯眯的`眼睛。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孩子的第一笔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对幼儿进行线条画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画流畅的长线条是我定的其中一条目标,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为喜欢画画的花蝴蝶在白纸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优美的曲线。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留下的线路图,让幼儿知道这条长线条的特点,弯弯曲曲的,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圈。为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大大小小的圈像什么,可以把他变成什么更加漂亮的图案,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想象更多的图案,比如气球,帽子,鱼儿,乌龟等。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绘画,这样,教师不必用更多的语言解释该如何操作,幼儿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课后,通过反思还有老教师的意见,总结。
有以下几点还需要改进:
1、在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绘画时,教师应该一开始就这样做,一开始一个小朋友就说,圈圈可以看做花儿的花瓣,那圈圈可以变成一朵花,我没有按照幼儿的回答把圈圈变成花朵,而是口头上简单地回应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很棒!之后,我才根据教学自己的想法把圈圈变成了一朵花儿,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说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
2、在我提出开放性问题“你觉得这个圈圈可以变成什么”时,很多幼儿的思路都反思被打开了,开始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一个幼儿说圈圈可以变成苹果,由于,我已经示范画了水果,我希望幼儿能够想出其他的东西,比如动物或者生活用品,于是,我回应那个幼儿说:“今天我们不画苹果了,再想想还能画什么好看的东西吗?”其实,这样的回答一下子就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我应该换种回应的方式,我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那你等下把你的想法画在自己的画本上,现在再想想还能画出什么更好看的东西。”
3、在幼儿自己绘画的时候,我发现部分幼儿画的比较小,或者没有画出大大小小的圈圈,还有些幼儿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是根据教师的示范画。从此可以看出,教师在之前的引导作用还没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特别注意幼儿在创作上的指导,让幼儿都能自己发挥想象、自己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使孩子们在线条的世界中得以快乐成长!在师幼互动方面,我觉得我与孩子的交流还不是很足够,幼儿的思路打开后,明显变的很积极很主动,我应该更加顾及幼儿想说的愿望,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说自己想说的,而不是直接让幼儿之后把想法画在自己的画本里,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还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作品评价方面,幼儿的绘画水平总会有区别,有些幼儿画的比较快,有些幼儿画的比较慢,在我对一些典型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还有些幼儿没有完成,因此,那些幼儿根本没有认真有心地听我评价作品,因此,在这方面,我还有待改进,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评价能够对自己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这次美术活动,我体会到美术活动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很是重要,还需要更认真的学习。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感知物体吸水现象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寻找物体吸水的秘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探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毛巾、海绵、纱布等吸水材料。
2、塑料筐、塑料盆。
3、红墨水、剪刀、大白菜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初步探索这些材料吸水的秘密。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们收集了一些能够吸水的材料,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材料?”(海绵、纱布、毛巾、口罩等)
“那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吸水的游戏,请你想办法用这些材料让红盆子里的水搬家到蓝盆子里。”(幼儿操作)
问题:“为什么这些材料能吸水?”(幼儿讲述,教师记录)
教师小结:小朋友找出了这么多的原因,原来这些材料上都有一个个的小洞和小孔,它们把水都吸到小洞和小孔里去了。
二、激发幼儿的探究愿望,进行大白菜吸水秘密的实验探索活动。
教师:“出示大白菜叶,这有什么用呢?我们小朋友来猜猜看。”
1、大白菜吸水实验。
请你用剪刀把大白菜的根剪掉,靠放在有红墨水的盆子里,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幼儿操作)
问题:“大白菜能吸水吗?”(大白菜能吸水)
2、寻找大白菜吸水的秘密。
问题:“大白菜靠什么东西来吸水呢?”
我们来看一下,把白菜叶上的红墨水擦干,然后用手掰开看看,红墨水被吸到哪里去了。
教师小结: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不同,有的小朋友说是茎、有的说是血管、有的说是神经,那我们把这么多的名称总结成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细管。
活动延伸:
反过来讨论,毛巾、海绵、纱布等是靠什么来吸水的.呢?
活动评析:
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的材料都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知道了一些能够吸水的材料,它们是靠什么吸水的。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9-25
中班教案12-19
中班教案12-19
中班教案12-19
中班教案12-19
中班教案12-19
中班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