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兔由不爱吃蔬菜到爱吃蔬菜的转变原因。
2.让幼儿知道充分的活动会增强食欲,减少挑食行为。
活动重点难点:
1.理解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爱吃蔬菜转变的原因。
2.知道不挑食的好处
活动准备:
1.故事插图4幅。
2.萝卜、青菜、蘑菇图片
活动过程:1.适当聊一些关于食物的`话题,引出故事。
2.出示第一张图片,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饭桌上有很多好吃的,有萝卜、青菜、蘑菇,但是小兔都不吃。妈妈问:“要吃蘑菇吗?”小兔说:“不喜欢。”妈妈问:“萝卜呢?”小兔说:“不喜欢。”妈妈又问:“吃青菜吧?”小兔说:“我不爱吃。”(讲到相应蔬菜时出示图片,并表演出小兔拒绝吃蔬菜的样子)
师: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兔不喜欢吃哪些蔬菜呢?(请2名小朋友回答。)你有什么办法让小兔吃呢?幼儿:······
师:小兔这??什么都不愿意吃,兔妈妈是不是很着急啊,聪明的兔爸爸就问小兔:“露水蘑菇爱吃吗?”露水蘑菇什么样子啊?小兔从来没见过。他赶紧说:“露水蘑菇,我想吃。”
2、出示第二张图片
师:第二天清早,兔爸爸拿着大篮子,带着小兔来到菜园子里去吃露水蘑菇了。但是小朋友看看菜篮子里面有没有露水蘑菇啊?
幼儿:······
师:小兔没有看到露水蘑菇可着急了,就问兔爸爸“哪有露水蘑菇啊?”。爸爸说:“等会儿就有露水蘑菇了。”说完,就在菜园子里松土,拔草,劳动起来。小兔玩了一会儿后,也跟着爸爸去劳动了。干完活早晨的雾散了,小兔的肚子也咕咕直叫。
师:早上小兔在菜园里做了什么呢?(请2名幼儿回答问题)
幼儿:······
师:小兔的肚子为什么咕咕直叫呢?(请2名幼儿回答问题)
幼儿:······
师:劳动后的小兔肚子饿了,它问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吗?”于是爸爸带着小兔来到大篮子那里。
3、出示第三张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现在的篮子里面的蔬菜和之前篮子里的蔬菜有什么变化啊?(切换到两个篮子的对比图,请2名小朋友回答,回答结束后返回到第三张图片)
小朋友:······
师:大篮子里的蘑菇、青菜、萝卜都沾满了露珠,那是不是就有露水蘑菇了啊。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了露水萝卜,露水青菜。师:小朋友知不知道为什么这只小兔原来不爱吃蔬菜,现在却吃的这么香呢?(请4名小朋友回答)
幼儿:······
师:小兔跟着爸爸劳动后,感觉到饿了啊,原来不喜欢吃的蘑菇、萝卜、青菜现在吃起来就很香了。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知道故事名称,并且理解为什么小兔原来不爱吃蔬菜,现在爱吃蔬菜了?四、谈话: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1、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2、让幼儿懂得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附件:
露水蘑菇吃饭的时候,小兔这也不爱吃,那也不爱吃。兔妈妈问:“吃蘑菇吗?”小兔说:“不喜欢。”兔妈妈问:“萝卜呢?”小兔说:“不喜欢。”兔妈妈又问:“吃青菜吧?”小兔还是说:“我不爱吃。”兔爸爸就问小兔:“露水蘑菇爱吃吗?”露水蘑菇什么样子啊?小兔从来没见过。他赶紧说:“露水蘑菇,我想吃。”爸爸告诉小兔:“露水蘑菇要到菜园子里去吃。”
第二天清早,兔爸爸拿着大篮子,带着小兔来到菜园子里,小兔看着大篮子里面装着的蘑菇、青菜和萝卜,可是没有露水蘑菇。小兔问:“哪有露水蘑菇啊?”兔爸爸说:“等会儿就有露水蘑菇了。”说完,就在菜园子里松土,拔草,劳动起来。
小兔玩了一会儿,也跟着兔爸爸去劳动,早晨的雾散去了,小兔的肚子咕咕直叫,它问兔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吗?”这次兔爸爸带着小兔来到大篮子那里。大篮子里的蘑菇、青菜、萝卜都沾满了露珠。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了蘑菇萝卜,露水青菜。小兔对兔爸爸说:“爸爸,真好吃呀!”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合理推测画面中人物的角色身份和行为
2、初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体会大家在一起的快乐。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创设公交车情境,模拟坐车
1、师:(出现公共汽车场景)孩子们,这是什么车?你乘过吗?你乘公共汽车去过哪里?
2、师:今天,我请大家一起坐这辆公交车,谁想乘?
二、播放ppt
(一)妈妈下车
(大家坐上车,看ppt)
1、师:猜猜看谁下车了?谁下车了?你从哪里看出来她就是妈妈?
小结:妈妈穿着高跟鞋、连衣裙,拎着包包。
2、师:看看妈妈到了哪里?(菜场)你怎么知道是菜场?
3、猜猜妈妈现在在想什么?
4、妈妈买菜给谁吃?
小结:妈妈下车了,她买了全家人都喜欢吃的菜。
(二)建筑工人下车了
1、师:滴滴,汽车又要开了,坐好了,这次我们要开到哪里去呢?
2、播放声音
师:公共汽车到站了,听到什么声音?到哪儿了?
3、师:我们看看,到底到哪了?谁会下车呢?
4、师:几个工人?工地上已经有工人了,为什么工人们还要下车?
5、师:这么多的工人可能会在造什么房子呀?
6、师:造了那么多的房子,我很想对他们说一句话,猜猜看我想对他们说什么?
(三)到游乐场的'人下车了
1、师:滴滴,汽车又开了,这次你想开到哪里?
2、师:我们来看看开到哪里了,如果开到是你喜欢的地方,我们就拍拍手。
3、师:这是哪里啊?你怎么知道是游乐园?谁想下车?
4、师:除了我们想去游乐场玩的人,还有哪些人也会在这站下车?为什么?
小结:公共汽车到站了,除了我们这些玩的人,还有扫地的清洁工阿姨,门口的售票员,警察,都在这下车了,让我们在游乐场里玩得更开心。
(四)到了球场
1、师:到了一个球场,有一队球队下车了,告诉你们这是经常输球的球队,今天他们又有比赛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变得有信心?
2、师:你们有没有为好朋友为好朋友加过油?
3、现场模拟拍球,请幼儿一同加油助威。
师:这样吧,中班的孩子我知道拍球都很厉害,那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拍一拍,我们其他小朋友一起帮他加油。
4、师:你听到了别人的加油声你有什么感觉?你在为别人加油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小结:不管是听到别人的加油声也好,还是为别人加油也好,都会让我们觉得心里非常开心,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鼓励,我们也会想着方法去鼓励别人。
三、组织幼儿下车
1、师:这是终点站,每个人都要下车的,说说你是谁,下车去干什么?
2、幼儿说完请幼儿一个一个下车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和刺猥的生理特征。
2、让幼儿认识小刺猥的错误行为,并教育幼儿不能欺负别人。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早期阅读活动。
活动准备:
图书人手一本《快乐的幼儿园》;
小兔、刺猥、乌龟、孔雀的`头饰各一个;
事先排练还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己看图书中的画面。
师:小朋友看看这些图画,请你猜猜图上的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讨论,说一说在图画中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1)你在图画中看见了谁?
(2)它们在干什么?
(3)小白兔为什么会哭呢?
(4)小白兔的哭声把谁引来了?
(5)它会说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6)这时候乌龟为什么不高兴?它又会干什么呢?
(7)看最后的图画中有来了谁?它会说些什么呢?这时候的小刺猥怎么样了?
3、观看情景表演,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吗?
小动物们根据老师的讲述进行情景表演。
4、观看完表演后提问:
(1)小刺猥为什么要扎小白兔?它这样做对不对?
(2)小乌龟是怎么帮助小白兔的?三个人一起看书的时候有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刺猥的刺为什么会折断?
(3)孔雀老师来了,小刺猥知道自己错了,很难为情,如果你是小刺猥你会怎么做呢?
5、讨论:
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刺猥错在哪里?它应该怎么改正错误?
幼儿回答后教师做简单总结,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
6、要求幼儿两两看图书,讲述熟悉故事内容。
7、活动延伸:
带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2.积极探索纸棒的不同玩法,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能与同伴合作玩纸棒,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用废旧挂历纸和报纸制作纸棒,每人一根。
2.平衡木4根、拱形门4个、纸浆果子若干。
3.《猴哥》、《白龙马》音乐磁带。
活动建议
一、教师扮演孙悟空,组织幼儿听《猴哥》音乐做
准备活动
教师引导孩子模仿“猴王”做准备动作:如耍棒、爬山、采果、眺望、挠痒、猴跳等。
二、自由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
引导幼儿分散自由玩纸棒,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讨论:纸棒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谁想得办法最多,玩得最好。如:单、双脚跳纸棒、用手顶纸棒、击剑、骑竹马等。教师及时观察、指导,提升幼儿经验。
三、幼儿合作玩纸棒,重点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1.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小朋友合作玩纸棒,可以怎么玩?引导幼儿把纸棒摆成小河,增加练习的趣味性,重点指导幼儿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
2.引导幼儿讨论并示范:怎样跨过比较宽的小河?谁来试一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两手半握空拳,曲肘于身体的两侧,助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引导幼儿一个跟着一个鱼贯练习,熟练后可鼓励幼儿尝试跨跳比较宽的小河。
四、玩游戏《摘果子》,综合练习助跑跨跳、平衡、钻的动作
五、听音乐《白龙马》做放松动作
幼儿抖抖肩、互相捶捶背,学学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走路的样子等等。附:游戏摘果子
玩法:幼儿站成四路纵队,每个小猴助跑跨跳过纸棒摆的小河、走过小桥(平衡木)、钻过山洞后,摘一个果子跑回,拍下一位小猴的手,先回的一组为胜者。
规则:每名幼儿应安全跨过小河、走过独木桥,否则重新开始。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结合幼儿教学用书第7页的内容,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难点: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两套操作材料(长短不同的.筷子 高矮不同的杯子)
2、小熊、小兔、等动物头饰各一套。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一个人是高还是矮?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分组操作: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将长短不同的小棒比高矮。(教师问:哪根小棒最高?哪根最矮?)
5、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小动物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让高矮不同的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动物,教师可以参与)
将长短不同的小棒和高矮不同的杯子放在一起比高矮。(教师问: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活动延伸
1、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2、带回家的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是和爷爷奶奶分别比高矮,看看谁高谁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结合《纲要》精神,将知识寓于生活和游戏之中,特设计了拍气球,举气球,找朋友,排排队等活动,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重视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两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来怕气球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然后通过两两比较高矮得出比较的正确方法,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最后,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来巩固这一内容知识。最后安排了给动物排队来引导儿童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认为本次活动比较好的是在设计上遵循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愿意参与活动在“玩中学”。教态较自然,能够学习着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活动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
但因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本次活动中失误较多:首先在游戏活动《找朋友》时没有鼓励孩子动起来,使得有些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朋友,让我有了一点思想负担,以至于在后来不敢放开手脚,仅仅通过教师启发式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充当了主导的地位,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自己去想办法怎么比,怎么排。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没有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教师没能做好“引导者 ”的角色。在设计时虽然希望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准备的材料杯子颜色相近高矮相当,使得材料操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活动时忽略了将孩子操作的结果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
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活动思路,大胆放开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让他们自己了解高矮的比较,而不是教师给强行灌输。另外还需要增设材料。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多数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而不是同一颜色等情况,让幼儿有所比较和区别,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问,多学习,甩开大步向前迈进,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让孩子知道石头有各种颜色、形状,知道石头的主要特征。
2.激发孩子大胆地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石头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观察。
请孩子围坐在一起,中间放着石头:教师与孩子共同观察,石头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鼓励孩子积极地表达。
发给孩子每人一块石头,用手摸一摸石头是怎样的?把石头扔在地上,看看怎么样?
教师:石头的颜色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还有的石头上有花,很漂亮。有的石头是尖尖的,还有圆的。石头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石头很硬,不会摔碎。
2.发挥想象并去寻找。
教师问在哪里见过石头?请孩子发挥想象自由地说。
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到户外去找一找石头,并说一说找到石头的颜色、形状,对积极地参与寻找的孩子给予表扬。
活动结束:
家长平时带孩子出去玩时,可随机地鼓励孩子去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孩子对来知事物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里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2、运用材料将自己装扮成儿歌中角色的摸样。
3、对与同伴合作表演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牵线木偶。
2、制作道具的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牵线木偶,表演诗歌《孙悟空打妖怪》
2、引导幼儿说己对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爱憎情感。
教师:这首儿歌里都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3、根据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分别提问:唐僧是是什么样的?沙和尚呢?(幼儿学一学)猜一猜他扮演的是谁?
4、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形象,启发幼儿讨论并自制道具,
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们,刚才也学了他们的样子。那我们怎么变得更像他们呢?
5、幼儿使用自制的道具集体表演。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推小车”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游戏活动。“推小车”可以练习幼儿的手臂肌肉力量,提高幼儿全身的协调性;让幼儿喜欢与同伴玩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手臂肌肉力量,提高幼儿全身的协调性;2、让幼儿喜欢与同伴玩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适当加入了一些模仿开车、推车的动作,这样不仅可以很快的将幼儿带入快乐的运动状态,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热身结束后,集中幼儿整理队形队列,将幼儿的队伍由四横队转变成一个大圆圈站好。通过导入谈话,让幼儿自由讨论探索如何推小车。根据幼儿探索情况,我在圆圈内请一名幼儿进来配合,边讲解边示范:前面的'小朋友两手支撑地面,后面的小朋友抱起前面小朋友的双腿夹在腋下,前面的小朋友的双手学脚走路,与后面的小朋友同时向前进。
三、讲解完后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在空地上尝试练习。
四、“推小车”接力比赛。首先我还是请一名幼儿上来配合,边介绍边示范“推小车”的游戏规则,每队第一组小朋友从起点出发,(在比赛的路途中我给他们设置了两道障碍物,宽20厘米的“小河”和凳子扮演的“假山”),幼儿推小车跨过“小河”,绕过“假山”,下一组小朋友按他们的方法重复进行。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氛围始终很轻松、活泼,每一名幼儿都很认真投入,并体会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精选)08-02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08-01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