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01 08:00:1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眼中,与我们形影相随的影子有趣又神秘,它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跟着我又跑又跳,一会儿又消失不见,让幼儿感到好奇。本节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讨论、记录,主动探究影子的秘密,发展幼儿观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方法,促进幼儿科学精神与素养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在探索实验中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知道有光的地方都有影子。

  2、仔细观察、乐于动脑,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了解影子艺术,喜欢影子表演。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自制白色幕布、手电筒、记录纸、PPT。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有过观察影子,玩影子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影子,激发兴趣

  (一)播放PPT《小白兔智斗大灰狼》

  森林里住着小白兔一家,一天兔爸爸和兔妈妈出门去了,留下小兔子独自一人在家。森林里的大灰狼听说了,眼珠子骨碌一转计上心来,它想利用这个机会吃掉小兔子。

  于是,它借着夜色来到了小兔家门前,假装好声好气的说:“小兔子,我知道你一个人在家很害怕,特地过来陪陪你,打开门让我进去吧。”小兔子记得爸爸妈妈临走时说过,大灰狼是个坏家伙,千万不要给它开门。于是,小兔子灵机一动说:“我已经有一个朋友在陪我了,不信你看。”大灰狼半信半疑,它抬头一看,果然小兔子家的窗户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抛出问题:“这个的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

  幼:“小兔子的影子。”

  愚蠢的大灰狼可不知道。

  (二)继续讲述故事,引出影子可以变化大小

  小兔子接着说:“我这个朋友可厉害了,它能变小也能变大,它变大的时候足足可以吃掉一头牛呢。”大灰狼仔细一看,果然那个黑乎乎的东西一会小,一会大,越来越大,快要扑过来了,大灰狼吓的大叫一声逃走了。

  师:小兔子用它的影子的'变化把大灰狼吓跑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手电筒和很多材料,你能变出它们的影子吗?注意手电筒不要照自己和别人的眼睛。

  二、操作实验,探索影子的变化

  (一)自由探索,讲述实验发现

  教师巡回观察,并抛出问题:怎么让影子变小变大呢?变化手电筒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试一试。

  请幼儿自由发言,讲述实验发现。

  “你用什么做的实验,你怎么让它的影子变大变小的?想跟大家分享你的发现的小朋友请举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大幕布上用手电筒和不同的物体现场做实验,验证幼儿的发现。

  “手电筒和纸杯离得近时纸杯的影子变大,离得远时纸杯的影子变小,如果换成胶棒(核桃、纸片)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试试看。”

  总结:光源(手电筒)和物体离得近时影子就变大,光源(手电筒)和物体离得远时影子就变小。

  (二)以小兔子为例记录实验结果

  “现在我们把刚才神奇的发现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以小兔子为例进行讲解。

  “手电筒和小兔子离得远,它的影子是小的还是大的呢,在正确的影子下面画对号。”“手电筒和小兔子离得远时,它的影子是哪一个呢,在正确的影子下面画对号。”

  “如果你不确定是哪一个可以再试一试,记录完成后拿着你的记录表到座位上坐下,请轻轻走过去记录你的发现吧。”

  (三)检查记录结果

  “所有的小朋友都记录完成了,老师也记录了自己的发现,看看你的和老师的一样吗?一样的举手,有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到底谁的正确。”

  把所有记录纸都贴到黑板上,检查验证。

  三、回忆并欣赏影子,进一步理解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问题:“除了手电筒能照出影子,还有什么能照出影子?”

  请幼儿回忆玩影子的经历,引导幼儿说出,除了太阳光、路灯下,还有车灯、手电筒、蜡烛都可以照出影子,播放PPT,了解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总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四、欣赏影子艺术,自由表演影子游戏

  教师: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聪明的人们创造了很多影子艺术,比如皮影戏、手影和影子舞。我们来欣赏一下。播放视频。

  在我们这里,怎样照出自己的影子呢?引导幼儿说出投影仪。

  你想来表演影子舞吗?

  播放欢快的音乐,请大家依次排好队,到投影仪前面照照自己的影子,摆一个最漂亮或帅气的动作,感受制造影子的快乐,第二轮可以两人或者三人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值得老师去反思思考,我会根据自己的反思经验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趣味,让孩子们更喜欢自己的教学课堂、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指导不同动物的不同本领。

  2、会有表情地表演诗歌内容,产生尊敬、热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学妈妈》两幅。

  2、小燕子、小鸭子、小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诗歌。

  教师通过动作模仿或叫声引出诗歌中的小动物,并出示教学挂图,启发幼儿观察说出:小动物们在跟着妈妈干什么?妈妈有什么本领?为什么要学妈妈?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利用挂图引导幼儿倾听诗歌。讨论:小燕子学妈妈做了件什么事?小鸭子学妈妈,河水为什么笑了?小青蛙是怎样学妈妈的?为什么要自己做事情。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产生尊敬、热爱妈妈的情感。

  (1)看着挂图,引导幼儿学说诗歌。

  (2)采用接上下句的方式巩固练习。

  (3)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按诗歌的内容有秩序地表演,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的表情。

  4、迁移经验。

  教师启发幼儿花香讲讲:你的妈妈有什么本领?我们会做哪些事情来感谢妈妈呢?引导幼儿从身边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从小有一个感恩的心。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4—25页,在练习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泡泡不见了》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宝贝们,上星期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吹泡泡好玩吗?吹出来的泡泡有没有一样大?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中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精选)中班教案08-14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眼中,与我们形影相随的影子有趣又神秘,它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跟着我又跑又跳,一会儿又消失不见,让幼儿感到好奇。本节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讨论、记录,主动探究影子的秘密,发展幼儿观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方法,促进幼儿科学精神与素养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在探索实验中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知道有光的地方都有影子。

  2、仔细观察、乐于动脑,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了解影子艺术,喜欢影子表演。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自制白色幕布、手电筒、记录纸、PPT。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有过观察影子,玩影子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影子,激发兴趣

  (一)播放PPT《小白兔智斗大灰狼》

  森林里住着小白兔一家,一天兔爸爸和兔妈妈出门去了,留下小兔子独自一人在家。森林里的大灰狼听说了,眼珠子骨碌一转计上心来,它想利用这个机会吃掉小兔子。

  于是,它借着夜色来到了小兔家门前,假装好声好气的说:“小兔子,我知道你一个人在家很害怕,特地过来陪陪你,打开门让我进去吧。”小兔子记得爸爸妈妈临走时说过,大灰狼是个坏家伙,千万不要给它开门。于是,小兔子灵机一动说:“我已经有一个朋友在陪我了,不信你看。”大灰狼半信半疑,它抬头一看,果然小兔子家的窗户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抛出问题:“这个的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

  幼:“小兔子的影子。”

  愚蠢的大灰狼可不知道。

  (二)继续讲述故事,引出影子可以变化大小

  小兔子接着说:“我这个朋友可厉害了,它能变小也能变大,它变大的时候足足可以吃掉一头牛呢。”大灰狼仔细一看,果然那个黑乎乎的东西一会小,一会大,越来越大,快要扑过来了,大灰狼吓的大叫一声逃走了。

  师:小兔子用它的影子的'变化把大灰狼吓跑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手电筒和很多材料,你能变出它们的影子吗?注意手电筒不要照自己和别人的眼睛。

  二、操作实验,探索影子的变化

  (一)自由探索,讲述实验发现

  教师巡回观察,并抛出问题:怎么让影子变小变大呢?变化手电筒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试一试。

  请幼儿自由发言,讲述实验发现。

  “你用什么做的实验,你怎么让它的影子变大变小的?想跟大家分享你的发现的小朋友请举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大幕布上用手电筒和不同的物体现场做实验,验证幼儿的发现。

  “手电筒和纸杯离得近时纸杯的影子变大,离得远时纸杯的影子变小,如果换成胶棒(核桃、纸片)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试试看。”

  总结:光源(手电筒)和物体离得近时影子就变大,光源(手电筒)和物体离得远时影子就变小。

  (二)以小兔子为例记录实验结果

  “现在我们把刚才神奇的发现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以小兔子为例进行讲解。

  “手电筒和小兔子离得远,它的影子是小的还是大的呢,在正确的影子下面画对号。”“手电筒和小兔子离得远时,它的影子是哪一个呢,在正确的影子下面画对号。”

  “如果你不确定是哪一个可以再试一试,记录完成后拿着你的记录表到座位上坐下,请轻轻走过去记录你的发现吧。”

  (三)检查记录结果

  “所有的小朋友都记录完成了,老师也记录了自己的发现,看看你的和老师的一样吗?一样的举手,有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到底谁的正确。”

  把所有记录纸都贴到黑板上,检查验证。

  三、回忆并欣赏影子,进一步理解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问题:“除了手电筒能照出影子,还有什么能照出影子?”

  请幼儿回忆玩影子的经历,引导幼儿说出,除了太阳光、路灯下,还有车灯、手电筒、蜡烛都可以照出影子,播放PPT,了解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总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四、欣赏影子艺术,自由表演影子游戏

  教师: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聪明的人们创造了很多影子艺术,比如皮影戏、手影和影子舞。我们来欣赏一下。播放视频。

  在我们这里,怎样照出自己的影子呢?引导幼儿说出投影仪。

  你想来表演影子舞吗?

  播放欢快的音乐,请大家依次排好队,到投影仪前面照照自己的影子,摆一个最漂亮或帅气的动作,感受制造影子的快乐,第二轮可以两人或者三人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值得老师去反思思考,我会根据自己的反思经验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趣味,让孩子们更喜欢自己的教学课堂、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指导不同动物的不同本领。

  2、会有表情地表演诗歌内容,产生尊敬、热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学妈妈》两幅。

  2、小燕子、小鸭子、小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诗歌。

  教师通过动作模仿或叫声引出诗歌中的小动物,并出示教学挂图,启发幼儿观察说出:小动物们在跟着妈妈干什么?妈妈有什么本领?为什么要学妈妈?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利用挂图引导幼儿倾听诗歌。讨论:小燕子学妈妈做了件什么事?小鸭子学妈妈,河水为什么笑了?小青蛙是怎样学妈妈的?为什么要自己做事情。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产生尊敬、热爱妈妈的情感。

  (1)看着挂图,引导幼儿学说诗歌。

  (2)采用接上下句的方式巩固练习。

  (3)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按诗歌的内容有秩序地表演,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的表情。

  4、迁移经验。

  教师启发幼儿花香讲讲:你的妈妈有什么本领?我们会做哪些事情来感谢妈妈呢?引导幼儿从身边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从小有一个感恩的心。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4—25页,在练习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泡泡不见了》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宝贝们,上星期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吹泡泡好玩吗?吹出来的泡泡有没有一样大?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