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时间:2024-04-05 06:56:1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运用: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5)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什么?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 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三、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2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所以要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培养学生掌握技能技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让学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剖”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的6个面。然后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体会长方体或正方体各自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合作探究,实现自主发现。

  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生感知了表面积的意义之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然后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归纳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长方体牙膏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猜测质疑,引入新课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老师也收集到这样两个纸盒(出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长方体纸盒),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长方体纸盒,谁用的'纸板比较多呢?(学生讨论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谁用的纸板比较多,使学生产生拆开纸盒研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想法,从而主动探究体与面的关系,同时引发学生的争论,使其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1.感受表面积的意义。

  (1)把长方体牙膏盒沿棱剪开并展开,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并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①长方体哪几组面的面积相等?

  ②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明确: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2)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剪开并展开长方体实物,让学生真正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实际观察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从而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意义。

  2.探究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预设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议一议。

  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

  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

  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

  (3)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2ab+2ah+2bh。

  方法二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ah+bh)×2。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3

  学习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教材26页第11~13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 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3. 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页,第八页第一题~第五题

  教学目标:

  1、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习惯。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表面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学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你知道正方体的那些知识的呢?

  2、长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3、看图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6个面可以分成三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怎样求其中一个面的面积。(上下面的面积=长×宽,左右面的面积=宽×高。前后面的面积=长×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谈话:我们经常说资源再利用,今天老师手上有些硬纸板,想要同学们帮我制作一个长方体的纸盒。

  例4: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1)题问: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实际就是求什么?(通过交流获得实际就是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2)一起回忆:这6个面我们分成3组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上、下面面积=长×宽

  左、右面面积=宽×高

  前、后面面积=长×高

  (3)提问:想办法列式计算出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请生回答,师板书在黑板)

  (4)列式计算:

  解法一:解法二:

  6×4×2+6×5×2+5×4×2(6×4+6×5+5×4)×2

  =48+60+40 =(24+30+20)×2

  =148(平方厘米)=74×2

  =148(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归纳: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长×宽+长×高+宽×高)×2

  (5)比较总结:这两种方法公式都很长,且在计算时长×宽与宽×长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变式就非常多,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快速地记住这个公式呢?

  (6)做一做

  2、探究正方体的面积计算

  谈话:方才同学们帮老师算了算做一个长方体的硬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现在还想要同学帮我算算做一个正方体的硬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

  试一试:做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

  (1)提问: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实际就是求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

  (2)谈话: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有什么特点?

  (3)提问:独立试一试并列式计算。

  生:3×3×6=54(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归纳:棱长×棱长×6

  (4)师要提醒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完整单位和答的好习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总: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谈话: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并探讨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三、拓展练习

  1、选择题

  (1)做一个不带盖的长方体铁盒,长5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A.5×1+(5×3+1×3)×2=41(平方分米)

  B.1×3+(5×1+5×3)×2=43(平方分米)

  C.5×3+(5×1+3×1)×2=31(平方分米)

  (2)棱长之和是24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36  B、24  C、18

  (3)一个棱长的总和是60厘米的正方体,求它的表面积算式是()

  A.(60÷8)×(60÷8)×60

  B.(60÷4)×(60÷4)×6

  C.(60÷12)×(60÷12)×6

  D.60×60×60

  (4)把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长方体,再在表面涂上漆,这两个长方体涂漆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125  B.150  C.175  D.200

  2、油漆长、宽、高分别为2米、1、5米、1、2米长方体木箱表面,至少要漆多少平方米?

  (2×1、5 +2×1、2 + 1、2×1、5)×2=14、4(平方米)

  答:至少要漆多14、4平方米。

  5、给棱长为8米的立方体房间粉刷四周和屋顶,至少要刷多少平方米?

  8×8×5=320(平方米)

  答:至少要刷320平方米。

  四、作业

  练习二第2—4题。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5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表面积的意义。

  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长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

  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

  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宽5㎝,高4㎝”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

  二、实践探索

  1.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学生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

  (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

  (3)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2+6×4×2+5×4×2

  =60+48+40=148(平方厘米)

  教学过程

  备注

  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实践

  做第8页的“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

  结论: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五、课堂练习

  P8练一练

  课后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六个面的面积,如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做不带盖的长方体铁箱需要多少铁皮等,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我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题目来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6

  【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本单元中位于"长方体的认识"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实践活动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像、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强化长方体、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正确的研究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复习:

  1、要焊接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一共需要几厘米铁丝?(焊接接头长度忽略不算)

  2、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创设情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

  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学生和老师共同提出研究方法,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认知和心理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

  (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③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特点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知道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观察、思考感知展开图的不唯一性,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在找相对面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充分经历展开与折叠的过程,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

  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

  (2)反馈、辨析。

  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多媒体课件演示。(设计意图:把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先提取出来组织讨论,一是容易辨析,二是便于学生表达,三是较易发展学生的空间感。把学生已确认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体会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

  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相机点拨1:你是怎样围成正方体的?引出其中一个小图形不动,就是把它作为正方体的底面,其它的小图形围起来就得到一个正方体。同时体会折叠方法的不唯一。相机点拨2: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寻找正方体的相对面。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的正确判断不能代替全班学生知识的掌握,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要求,在满足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需求的同时,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

  (2)小组交流。

  (3)反馈、辨析。

  ①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

  (学生无疑义的,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

  ②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

  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

  多媒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放在4号图形的争论上,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辨析、验证等活动,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空间观念。)

  ③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

  提升思维,深层探究。

  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7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出示长方体,如果想把这件礼物包装一下,你觉得需要知道什么?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这就叫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要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你觉得要知道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出示长方体透视图。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面与面有什么特点?

  说说各个面的长与宽。

  提问: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先算出哪些面积?

  出示例1

  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提问:求这个木箱的表面积是多少实际就是求什么?(六个面的面积)

  那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5×2+8×4×2+5×4×2

  提问:8×5×2、8×4×2、5×4×2分别求的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边在算式下标明上下、前后、左右,接着,让学生检查一下?有没有漏算或者重复计算的面,然后让学将完成例题。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列式呢?

  同桌同学讨论,解答。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算式:(8×5+8×4+5×4)×2。

  提问:问什么先算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以2?

  学生用以长方体教具演示帮助学生回答,然后,将黑板上的原长方体的展开图的前、下、右面裁下,与左、上、后面进行重叠,帮助学生弄清道理。

  提问: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然后再加起来。第二种方法,算出前面、右面、下面的面积再乘以2。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根据乘法分配律变成的。)

  提问:哪一种方法更简便?(第二种)

  教师: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关键的事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

  完成练一练第1题。

  你还有什么方法?如果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其它四个面都是一样的.。

  2、立方体表面积计算

  独立完成试一试,说说立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一练

  四、全课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准确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

  六、课外延伸:

  1、用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大还是小?为什么?

  2、一个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都是正方形,表面积是224平方厘米,正好能截成体积相等的三个立方体,每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合作活动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谈话

  师:你们快要毕业了,我们班级陈艾菲的妈妈为我们班级的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是一本长方体的相册,里面有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照片。

  多媒体:相册

  师:我想将这份特别的礼物也送给学校的领导,你们觉得我这个提议怎么样?我打算先将这份礼物包装一下,那我得准备一张多大的包装纸呢?

  2.引题

  师:你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板书: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 实践操作,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什么有关呢?

  多媒体:已知这本长方体的相册长是30厘米,宽是28厘米,高是5厘米,包装这样一本相册,至少要多少包装纸?

  师: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再把算式写在纸上,贴到黑板上来。

  2. 分组合作进行计算。

  3. 小组讨论并把算式贴在黑板上:

  方法一:30282+3052+2852

  方法二:(3028+305+285)2

  4. 在完整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注意写解,单位。

  5. 小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根据总结,演示多媒体)

  6. 练习:

  师:老师的难题解决了。那你们昨天不是回家测量了长方体形状物体的长、宽、高,现在你们给同桌求它的表面积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

  出示几份学生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1) 餐巾纸盒

  问:求餐巾纸盒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

  (2)大橱

  问:求大橱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

  7. 出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8. 这里有个长方体,看看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1)已知长方体的长2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a.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2)给一个长和宽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长方体木箱的表面喷漆,求喷漆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a.(11+13+13)2

  b. 112+134

  c.112+143

  问:那2、3、两个算式有什么道理呢?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

  师:先说说112+134有什么道理?

  (多媒体演示)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积,因为上下底是正方形,所以其余4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就用13先求出一个面,再4求出4各面的总面积

  师:那112+143有什么道理呢?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14就是4个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3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4m,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

  a. 444

  b. (44+44+44)2

  c. 446

  问:为什么第3个答案也是正确的?

  (多媒体演示)

  9.问: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本领?

  完整板书:和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出示:五(1)班要办小小图书馆,需要一只长4分米,宽1.5分米,高2分米的铁箱,现在有一张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白铁皮,能做的成吗?

  (小组讨论)

  生:计算的结果是能做成的

  生:66=36(平方分米)

  (41.5+42+21.5)2=34(平方分米)

  师:铁皮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书箱的表面积是34平方分米,看来是够的,那老师就开始做了。

  (教师演示)

  问:不够了,为什么会不够呢?

  问:那怎么办?

  生:把旁边多余的切下来移到左面这里,用焊接的方法拼起来。

  师:由于我们所用的材料是白铁皮,所以我们可以用焊接的方法拼,那在怎样的情况我们做不成需要的物品了呢?

  师:所以在制作物品的过程中,还不能单看表面积的大小是否合适,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种种因素,我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课后拓展练习:

  多媒体出示:一个火柴盒

  问:如果用纸板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我们该怎样知道至少要多少纸板呢?可以怎样计算?

  师:我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请同学们课后来解决好吗?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解决。明天上课时我们来作交流。

  五、 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9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

  2、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图形学习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相对的面在不同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记号笔、磁铁、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纸12张。

  学生准备:一把剪刀、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纸盒及课本第123页上的图形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我们课前先来欣赏一首古诗好吗?出示古诗,全班齐读。

  一、激趣导学

  1、出示中秋节商店的图片。

  师:瞧,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商店里卖什么的特别多?(月饼)王老师也想买个月饼礼盒送给家里的老人。

  (出示)从数学的角度看,漂亮的包装盒是什么形体的?(长方体、正方体)

  2、师:它是怎么做出来的?你知道吗?(出示各种展开的盒子)

  (出示课题)。

  二、探究解决

  (一)初步感知正方体展开图

  1、学习例题,出示正方体,依次说出相对的`面。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剪。

  将剪好的展开图放在实物投影上。

  问:观察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左右两个面有点像你头上的哪个部位?(两只耳朵)

  2、师:这两只耳朵还可以长在哪儿?

  师问:想象一下这两个图形沿虚线折叠能围成正方体吗?怎么想的?(出示不对称的图形。)

  出不在同一边了,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先确定下面,然后在脑海中想象,依次确定后面、上面、右面、下面、左面、前面。

  师小结:今后我们在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边想象边标注的方法。(板书:想象、标注)

  (二)、深入认识展开图的规律

  1、师:刚才的正方体是按规定的棱展开的,你能沿着其他棱把正方体展开吗?请你用自己动手试试。

  活动提示:1、沿棱剪开,不能剪散。2、如果你的展开图黑板上没有,请贴上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展开图有没有重复?将翻转后和旋转后重复的展开图去掉。

  师:请同学们数数,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展开图?

  2、面对这些无序的展开图,让我们给它分分类好吗

  学生汇报,板书共分四类的方法。

  3、找规律记忆的方法。

  4、火眼金睛试一试

  5、判断(抢答)

  (三)长方体展开图的学习

  1、出示: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开,看看它的展开图,并与同学交流。

  要求:展开后交流一下相对的面有什么特点?

  引导总结。

  长方体展开图也有11种,出示。

  三、拓展延伸

  1、"练一练"。

  学生打开书独立完成。

  2、练习题

  (1)出示要求:先想象,后标注,再验证。

  (2)学生独立完成。

  (3)介绍看互相垂直的棱的方法。

  3、思考题:小壁虎的难题

  4、欣赏展开的美

  其实,许多的立体图形都是可以展开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四、总结升华

  出示全课总结让学生说一说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1、内容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

  2、内容解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习这部分内容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其它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要想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必须理解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计算中出现错误。为此,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操做、观察活动中,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表面积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两部分知识。结合学生特点,我先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再重点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将由学生自学完成。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确定本课教学方法:操作感知、观察发现、引导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利用课件呈现情境图。小红要送妈妈一件礼物,他要用包装纸包装盒子,要裁多大纸呢?学生交流后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教师必须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跟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教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将长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更清楚的看出长方体各面的联系。了解表面积的意义。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探索新知。

  三、观察讨论,自主探究: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学生将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后,将学习例题1,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这时,我将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长方体拆成平面展示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清楚的看到长方体各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再通过交流,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完成例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例2将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此,我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

  四、优化训练,拓展练习:

  在学完新知后将完成教材34页、35页的做一做,36页的5题。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指导学生总结学习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评价,既能梳理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五、评价和反思:

  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这是新大纲中所强调的。遵循新大纲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下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长0.7米,宽0.5米,高0.4米

  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难点

  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用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

  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

  长方体有几个面? 正方体有几个面?

  (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

  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4.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演示课件长方体的表面积】

  1.学生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

  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2.教师提问:想一想,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学生讨论)

  老师板书:

  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

  3.练习解答例1.

  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4.巩固练习.

  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如此题改为同样尺寸的无盖塑料盒求表面积如何办?

  学生:应该少算上边的一面.

  列式:43+42.52+32.52

  (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演示课件正方体的表面积】

  1.教师提问: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学生:棱长棱长6

  2.试解例2.

  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96

  =54(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

  教师: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

  学生:少一个面.列式:

  教师明确: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巩固练习:一个正方体的面积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三、巩固反馈.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它的长、宽、高.

  (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48(平方分米)

  (3)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小.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五、课后作业 .

  1.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如下图:

  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铁皮?

  六、板书设计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三第6、7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

  2、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图形学习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相对的面在不同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并且对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还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是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3、学生的认知能力,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水

  教学过程:

  一、猜猜想象,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前两节课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借助模型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指名学生说说,全班交流)

  除了同学们介绍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

  2、猜猜想想。

  投影出示三幅正方体的展开图,提问:看图想一想,这些图形是怎么得来的,你怎么知道的。

  3、揭示课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正方体展开图。

  谈话: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些图形是把正方体展开得来的,到底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

  出示例3的正方体展开图: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得到这个图形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1)各小组交流如何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形成如图形状。

  (2)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有困难的可寻求老师帮助。

  (3)和组内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

  (4)全班交流:请学生实物投影展示,边剪边说:第一步,剪开3条棱,展开上底面;第二步,展开正方体的侧面,剪开4条棱;第三步,翻折下底面。

  (5)把剪好的平面图形重新折叠起来,再慢慢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体会其剪的过程和方法,并在展开图上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观察这六个面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相对的两个面中间隔着一个面。)

  (6)你还能沿着其他棱把正方体展开吗?请你用自己的'小正方体试试。

  学生自己尝试,成功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和发现,再在全班交流。

  小结:同一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是不一样的。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一定只隔一个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可以隔着一些面。

  (7)练一练:

  学生完成书上第12页"练一练"第2题。

  先想象一下把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然后再动手实践操作。

  2、研究长方体展开图。

  (1)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它的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里独立操作,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演示,说说自己是怎么剪的。

  (2)看看长方体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学生在自己的展开图中标出3组相对的面,同桌交流。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练一练"第1。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思考过程。

  2、练习三第6题。

  (1)学生先观察图形,想一想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追问:为什么第二行中间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

  (3)学生折叠课前剪好的课本第123页上的图,验证自己的想法。

  3、练习三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连线,展示部分学生答案,共同评议。

  4、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作出判断,然后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五种形状的纸片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布置作业

  补充相应练习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相关文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04-0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0篇04-01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说课稿01-26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反思04-0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2-0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3-24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数学教案06-15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02-26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说课稿12-0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