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13 08:36:4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8篇(集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小班教案8篇(集合)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律能力差,刚刚融入集体生活,还没有适应集体生活。排队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之一,在幼儿园中无论是洗手、喝水还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队。经过半年的集体生活的锻炼,孩子们已经有了排队意识,但多数幼儿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复提醒。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排队喝水、洗手、入厕、取放学具的过程中,都有抢排、随意插队、推搡同伴的现象,使得班级常规很乱。由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排队的基本方法,一个跟着一个站,先到的站前面,后来的站后面,不拥挤、不插队,让幼儿自觉遵守排队规则,养成排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排队的方法,一个跟着一个,不抢排,不插队,不吵闹,要遵守排队规则,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2、让幼儿知道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了解"自觉排队日"的相关常识。

  3、体验感知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掌握排队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队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自觉排队,做到不推搡、不插队、不抢排,并在排队时学会等待。

  活动准备:公共场所排队图片,自觉排队日图片(11),手偶、大雁、小蚂蚁头饰若干,用报纸做的大青虫一条,糖果一盒。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基本活动: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诉幼儿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班,引导幼儿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表演手偶讲故事《不听话的小雁》

  提问:(1)妈妈对小雁说了什么话?

  (2)小雁为什么会受伤?

  教师小结:大雁飞行时排队很重要,谁都不能掉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挤不抢不吵闹。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按鱼宝宝的数量从少到多或从多到少依次排列。

  2、体验帮助鱼宝宝分家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鱼缸若干、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性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你们想不想听?

  鱼妈妈生了许多鱼宝宝,这个鱼缸里住不下了,鱼妈妈就买了许多鱼缸,要分家了。

  二、幼儿操作:帮鱼妈妈分家

  幼儿第一次操作

  1、师:这些鱼缸下面都有什么?黄色的小圆点告诉我们什么?(两条黄色的小鱼)

  2、鱼妈妈有许多鱼缸,请你们帮忙好吗?

  3、幼儿拿小鱼缸帮鱼妈妈分家。

  师:鱼妈妈说这样放太乱了,现在请你从少到多帮鱼妈妈分家。

  幼儿第二次操作

  请幼儿从少到多重新排列。

  教师小结:鱼妈妈可高兴了,你们帮它排得很整齐。现在请你们看一下这个符号,这表示什么?(从多到少)

  幼儿第三次操作

  请幼儿从多到少再次排列

  4、教师ppt演示

  5、师:来看看我们的鱼缸放整齐了吗?

  幼儿检查

  三、活动评价

  鱼妈妈太高兴了,它想请你们和鱼宝宝一起拍个照。

  专家点评:

  这次活动中朱老师以帮鱼妈妈分家的情节开展活动,提供鱼缸和小鱼,让幼儿为小鱼分家……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有兴趣地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人人都能参与,既巩固了孩子的知识,又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举多得。

  活动反思:

  这次的活动从最初的教具制作到课堂的运用,以及与各位老师的交流。每一次都会让我有不同的感悟:教具的制作要形象生动,要易于操作,还要考虑它的多方位用途,更重要的是能有效解决活动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策略上更多的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流于形式。一句话:我们的对象是孩子,所有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需要为需要,要善于蹲下来,与孩子在同一高度上去发现问题。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许多小鱼游来了”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而且他们对抓到小鱼以后吃小鱼的部分也很感兴趣,他们常常很兴奋的跟着我一起数抓了几条小鱼,然后告诉我应该先吃哪一条。于是,一个想法就在我的脑中孕育而生了,小班的小朋友不是正要学习数字:1、2、3吗,那我何不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呢。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便有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2、“许多小鱼游来了”的音乐

  3、课前学习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重难点: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

  教师介绍数字1、2、3的特点。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这位长的像棍子的叫1,小朋友们可以叫它小棍1。

  接下来这位是2,你们看它长的像什么啊?

  对了,2 长的很像小鸭子。我们可以叫它小鸭2。

  最后一位新朋友叫3,它长的有点像我们的小耳朵。所以我们可以叫它小耳朵3。

  我们再来摸摸它们,跟这三位好朋友打声招呼吧!(幼儿跟着老师念,加深幼儿对这三个数字的认识。)

  二、与数字宝宝做游戏

  1、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2、抓小鱼

  我们请我们的新朋友一起来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吧!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抓牢! 哈哈,被我抓到了,我现在要把它关起来。这是我抓到的第一条小鱼,所以我在他的身上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棍1。

  一条小鱼还不够,我又要来抓小鱼了。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二条)

  那我就在他身上贴我们的新朋友小鸭2。

  我还要再抓一条。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三条)

  那我应该在他身上贴什么呢?

  对了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耳朵3。

  游戏重复三次,抓三条“小鱼”

  3、吃小鱼: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小朋友,你们看看我抓到了几条小鱼啊?

  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2、3。

  哈哈,我抓到了3条小鱼。我可以美餐一顿了。你们说说看,我应该先吃谁呢? 你们这样我听不清楚。告诉我是第几条小鱼。

  (幼儿)先吃第1条小鱼。

  请小朋友指出小鱼身上的数字,并大声地念出来。按小朋友的要求“吃”完3条小鱼。

  根据时间安排,可重复游戏(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当大鲨鱼)。

  三、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朋友请小朋友到他们家去一起玩游戏,我们出发吧!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3—4岁的幼儿缺少接触小动物机会,但又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本次活动就根据幼儿的这个天性——天真活泼、喜欢模仿和做游戏,设计了这节《小鸡出生了》。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运用各种动作来主动探索小鸡出生的情景,更加增强了幼儿的表演欲和自信心。

  本次活动以健康(体育)为主,渗透了语言、艺术和科学,幼幼互动、师幼互动,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增强幼儿的表演欲和自信心。

  2、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情景。

  3、能在较窄的小路上行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过程。

  难点:幼儿探索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等同幼儿和教师人数的呼拉圈和小鸡头饰;

  2)母鸡头饰一个,虫子若干条,大鸡蛋模型一个;

  3)宽敞的场地,用泡沫地垫铺好的宽25厘米的小路当作小桥;

  4)小鸡出生的FLASH动画;

  5)欢快的音乐(伴有情景描述)的磁带。

  2、幼儿准备

  幼儿先了解有关鸡、小鸡宝宝和鸡蛋的知识,喜欢模仿和做游戏,并且喜欢小鸡宝宝。

  [活动过程]

  1、自主想象、讨论

  教师拿出鸡蛋模型提示:

  1)蛋壳是谁的家呀?

  2)还没有出生小鸡宝宝是怎样的?(教师伸出胳膊做舒展状)蛋壳这么小,鸡宝宝能这样吗?

  3)蛋壳中的小鸡宝宝渐渐长大了,住不下蛋壳房子了,怎么办呢?它是怎么出来的呢?

  4)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帮帮小鸡宝宝出来,好吗?

  2、观察

  观看小鸡出生的FLASH动画

  教师提示: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种办法让小鸡宝宝出来,那我们来仔细看看小鸡宝宝到底是怎样出来的,好吗?要仔细看清楚哦。

  3、体验

  教师提示:你们都看清楚小鸡宝宝是怎样出来的了吗?哪位小朋友来扮演小鸡宝宝,看看它是怎样出生的好不好?呼拉圈就是你们的'蛋壳房子(幼儿戴上头饰蹲在蛋壳里扮演尚未孵出来的小鸡宝宝)

  1)幼儿自己来模仿动作

  教师提示:小鸡慢慢长大了,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头,越来越大。

  幼儿尝试来做动作,互相讨论看谁模仿的最像小鸡宝宝。

  2)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小鸡出生的游戏

  提示:让我们一起在欢快的音乐中做游戏吧!(欢快的音乐伴有情景描述)

  小鸡(蜷缩状,手抱着腿蹲着)慢慢长大了(舒展身体,手松开)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头(伸伸手、转转头)。越来越大(身体完全舒展)。它用小嘴“笃笃笃”地在蛋壳里啄了一个洞(食指并拢作嘴巴,做啄洞状),把嘴巴伸出来,把洞啄大一点(再啄洞),慢慢伸出脚来(慢慢跨出一只脚到呼拉圈外),“噗”的一声,蛋壳破了,小鸡摇摇摆摆的走出蛋壳(做小鸡走路状,走出呼拉圈)。

  3)游戏可反复进行(2—3)遍

  [亲子活动]

  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游戏,学一学小鸡宝宝是怎样出生的,好吗?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在学会跳绳的基础上,能根据跳绳的'节奏进行乐器演奏,初步学习使用手串铃。

  2、掌握乐曲主要节奏风格×××,尝试边演奏乐器边跳绳。

  3、体验伴随音乐边演奏边跳绳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在音乐伴奏下跳绳。

  2.音乐VCD,录音机,绳子10根,手串铃20副,小铃10副。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跳绳》,拍出有关《跳绳》的节奏性

  (1)幼儿随着老师的跳绳拍节奏。(1遍)(请两位老师拉绳)

  (2)请小朋友边跳绳边拍节奏。(2遍)

  (3)幼儿坐下,随音乐拍出跳绳的节奏。(1遍)

  (4)看指挥拍节奏。(1遍)

  2、打击乐《跳绳》。

  (1)认识手串铃,让幼儿自由试着演奏节奏。(两组交换试试)

  老师指挥,请幼儿根据老师指挥节拍演奏手串铃。

  (2)听音乐齐奏乐器。(1遍)

  (3)看指挥分声部演奏。(2遍)

  (4)集体用手串铃进行演奏。(1遍)

  3、将演奏手串铃加入跳绳。

  (1)老师带领几个小朋友一起表演。(1遍)(请两位老师拉绳)

  (2)幼儿合作表演。(2遍)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春节是一个红彤彤的年,是一个五彩绚丽的年,也是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年。春节虽然过去了,但孩子们还是沉浸在那节日的祥和气氛中。在茶话会上、在同伴的自由交谈中,许多孩子还流露出了对春节的眷恋,特别是对放烟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帮助孩子回味那璀璨的烟花,重温春节的欢乐时光,特开展滚珠画烟花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烟花的漂亮和美丽,体验节日的喜庆;另一方面,以这种特殊的作画方式,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此外,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初步懂得一些放烟花的安全事项,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滚珠的方法作画,体验多种作画方式的乐趣;

  2、知道放烟花的安全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弹珠、颜料、小筐、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请幼儿说说春节中最快乐开心的事;

  老师小结幼儿的发言:许多孩子对春节中放烟花最开心,因为烟花非常漂亮,又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有些小朋友也想自己放烟花(有的已经放过小烟花了),那么放烟花时应注意是什么呢?

  幼儿相互讨论,老师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

  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一下自己放烟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放一次安全烟花,好吗?

  二、介绍工具,激发兴趣

  出示弹珠:这时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今天老师要用弹珠来放烟花,而且放出得烟花非常漂亮,你们看。

  三、老师示范,幼儿观赏

  先把弹珠放在颜料里滚一滚,然后放进铺有白纸的筐内,随意晃动筐,使弹珠在白纸上形成轨迹,再换色进行同样操作。

  你们看,像不像放出的烟花?是否很美丽?

  四、幼儿动手操作

  你们也来试试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五、展示幼儿作品

  相互交流作画的乐趣,观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滚珠画以其作画形式的有趣性和作画方式的简单化,深受小班孩子的.喜欢。它改变了常规的作画工具,运用圆形的弹珠,晃动小筐,使弹珠在筐内随意来回滚动,通过滚动,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此次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绘画的兴趣,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简单有趣的作画方法,使孩子们增强了自信,体验了作品成功的快乐。另外,通过活动,孩子们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安全地燃放烟花,掌握了一些粗浅的安全知识,从而增强了安全意识。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物体进行属性分类,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和归类能力。

  2.使幼儿初步理解集合概念,能够按照物体的种类属性进行正确分类,并能够正确表述。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归类整理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二、游戏导入

  听觉接受信息训练:教师一次说两个卡片,让幼儿快速找出来,放在桌子上,按排排列。如“第一组:黄瓜、苹果,预备,开始!”幼儿拿出后,再分别进行第二组“茄子、菠萝”,第三组“葡萄、西瓜”。

  三、操作探索

  游戏一:感知物体的属性

  教师依次问幼儿“黄瓜是水果还是蔬菜?”“苹果是水果还是蔬菜?”……让幼儿感知思维卡片上物体的属性。

  游戏二:学习按属性分类(分组员)

  教师:“植物王国要举行一次比赛,植物宝宝们要分成蔬菜和水果两组参赛。小朋友,我们快来帮它们分分组吧。”(请幼儿在桌子上将同类的卡片摆成一排)

  请举手的幼儿说一说:“你把哪些卡片分到了一组,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把黄瓜和茄子分到了一组,因为他们都是蔬菜;把苹果、菠萝、葡萄、西瓜分到了一组,因为他们都是水果。

  游戏三:补队员

  教师:“蔬菜组和水果组的队员一样多吗?”

  幼儿:“不一样多。”

  教师:“哪组队员少?哪组队员多?”

  幼儿:“蔬菜组队员少,水果组队员多。”

  教师:“蔬菜组和水果组要进行拔河比赛。请你再拿出一些思维卡片给蔬菜组补队员,使两组队员变得一样多。”

  引导幼儿再拿出两张蔬菜卡片,放在蔬菜组后面。

  教师巡回检查幼儿做得是否正确。

  经验提升:

  1.教师说分类标准,请幼儿将思维学具进行分类,如:“请把思维学具分为软软的和硬硬的两类(幼儿将思维绳归为一类,思维体和思维盒归为一类)”。分类标准还可以是:纸做的与不是纸做的`(纸做的有思维卡片、课本,不是纸做的有思维体、思维绳、思维盒)、带孔的和不带孔的(带孔的有思维体、思维板,不带孔的有思维盒、思维绳、思维卡片)等。

  2. 练习《课堂用书》P4。

  延伸训练:

  1.教师指出教室里的某种物品(如玩具、教具等),让幼儿找同类物品。

  2.练习《家庭辅导用书》P4。

  教学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语出《书·舜典》附亡《书》序:"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

小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那些物体能浮在水上,那些物体会沉下去。

  2、对沉浮现象有兴趣

  3、能用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和发现。

  教学重点

  能引起孩子对沉浮现象的好奇心,并乐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实验材料

  装满水的大水缸一个,水盆两个,胶水,抹布,记录笔

  塑料玩具,泡沫板,汤勺,贝壳,纽扣

  集体记录纸两张,个人记录纸每人一张

  实验过程

  一、故事引出问题

  T:"一天,小鸭子和小蚂蚁去游泳,小鸭子游得可好了,可是小蚂蚁呢,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小鸭子想了一个好办法,它拿来了一些可以浮在水上的东西借给小蚂蚁,小蚂蚁就可以坐在这些东西上到河里游泳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鸭子借了什么会浮的东西给小蚂蚁吗?

  二、提出新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小鸭子它拿给小蚂蚁的东西,是这些,你们看(让幼儿认识物品名称,丰富对泡沫板的认识)小蚂蚁它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谁能浮起来,小朋友,我们帮小蚂蚁想想,这些东西谁能浮在水面上呢?

  T:这样吧,咱们一样一样的想,老师帮你们来记录。这是塑料玩具,你觉得塑料玩具能浮起来的小朋友就到曾老师这边来,觉得它不能浮起来的小朋友就到马老师那边去。(幼儿选择后)我们数数,曾老师这边有多少人?马老师那边呢?

  其他材料的选择同上。点数时及时发现孩子手口不一的点数并引导他们正确的点数。

  三、幼儿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并记录 (引导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边操作边与同伴讲述)

  T:小朋友你们每人说的都不一样,小蚂蚁都糊涂了,那咱们现在来试试,到底这些东西谁能浮啊水面上,好不好?试了后,咱们再把实验的结果记下来,(拿出记录表)如果它浮在水上我们就把它的`图片贴在大水缸的上面,如果沉下去了,我们就把它贴在大水缸的下面,好吗?

  幼儿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讲述自己的活动

  幼儿用粘贴的方法记录

  四、幼儿交流讨论,并上台讲述自己的实验

  T:刚才小朋友把每样东西都试了试,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告诉

  咱们,让大家都听听,好吗?

  T:那咱们再帮小蚂蚁想想,还有什么东西能浮起来的,咱们借给他,好不好?那咱们去找找。

  活动延伸-谁能浮起来

  让孩子自己寻找,然后来试试,看看他们找的东西谁能浮起来,也满足孩子想玩水的愿望。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经典)08-12

小班教案12-16

小班教案12-16

小班教案12-16

小班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