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21 07:16:0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筷子的种类和区别。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激发幼儿对筷子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让幼儿了解有关筷子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主题。

  两姐妹,一样长,酸甜哭辣她先尝。(筷子)

  “筷子”是每天要和我们见面的'小伙伴,它在吃饭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今天我们都带来了一双筷子,谁愿意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筷子?

  二、说说:各种各样的筷子

  1、幼儿介绍

  2、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种类和区别。

  (材料不同,颜色、图案不同,长短、粗细不同等。)

  三、幼儿讨论,筷子有那些作用?

  (用餐、敲打、玩具等)

  1、幼儿夹珠子比赛(看谁夹的又快又多)

  2、听音乐,跳筷子舞。(注意安全,不要随便舞动筷子,小心碰着周围的小伙伴。)

  3、幼儿想象筷子还可以干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幼儿欣赏筷子拼图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三三两两玩拼图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观察游戏卡片上的图案,理解游戏中"石头、剪子、布"相互克制的关系。

  2.在翻动、覆盖、叠加卡片的过程中提高判断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

  1.自制16宫格游戏底板一块。

  2.用KT板自制的并用透明胶包起来的"石头、剪子、布"单面图案卡片各5张,另外增加1张"石头"卡片,一共16张游戏卡片,所有游戏卡片的背面为白底。

  3.每张游戏卡片的大小与游戏底板16宫格的格子大小一致。

  玩法:

  1.两名幼儿游戏。游戏前,幼儿共同把"石头、剪子、布"游戏卡片打乱,然后将其图案朝下,任意覆盖在16宫格游戏底板上。

  2.游戏时,一名幼儿先选择翻开任意一张游戏卡片,另一名幼儿也选择翻开一张游戏卡片,随后,幼儿要快速判断自己所翻的游戏卡片能否克制对方翻开的游戏卡片。如果能够克制,则可以把自己的卡片叠放在对方的卡片上,覆盖住它的图案,比如"石头"可以覆盖"剪子","剪子"可以覆盖"布","布"可以覆盖"石头"。如果两张卡片不能形成互相克制的关系,则保持原有的翻开状态。

  3.两名幼儿依次轮流游戏,幼儿每翻开一张卡片,都要观察和判断自己的卡片能否将游戏底板上翻开的任意一张卡片克制住。如果能克制住,则马上进行叠加,即覆盖在那张或那叠卡片上;如果没有能克制住的对象,就让卡片继续保持翻开状态。

  4.当游戏底板上的卡片被全部翻完时,游戏双方就用猜拳方法来决定每次谁先行动。每次猜拳获胜者可以选择将游戏底板上任意一组形成相互克制关系的卡片叠加在一起。

  5.当游戏底板上没有相互克制的卡片时,游戏结束。

  6.最后,两名幼儿数数游戏底板上的卡片数,每叠卡片分别由几张卡片组成,比较每叠卡片的数量,多者为胜。

  规则:

  1.翻游戏卡片时,每次只能翻一张。一次猜拳游戏,胜出者也只能选择叠加一次。

  2.叠加后的卡片应在被克制的一方格子内整齐放置,如果卡片倒下或超出格子,则需要重新叠放。

  3.叠加的游戏卡片没有数量限制,只要最上面的两张卡片图案能够形成相互克制关系,就可进行勘口。

  评析:

  "石头、剪子、布"是一个传统的民间游戏。教师将16张游戏卡片和16宫格游戏底板结合在一起,通过翻卡片决定输赢的方法,赋予了这一民间游戏新的价值。幼儿只要实际玩过这一游戏,就能理解"石头、剪子、布"三者之间的相克关系,就可以自主游戏。

  该游戏的玩法设计颇有特色。针对中班上学期幼儿对输赢结果敏感度不高的特点,本游戏通过让幼儿翻游戏卡片的动作,产生观察、思考和判断。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判断是与"石头、剪子、布"这一既靠运气也需智力参与来完成的`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每次的游戏结果都不一样,这让幼儿乐此不疲。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全面观察游戏底板上的卡片,快速寻找两张卡片之间的相克关系。为了把卡片叠加得更高,幼儿会尽量往厚的那叠卡片上叠加。

  不仅如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比如:"游戏卡片放哪儿?怎么玩?如果赢了,卡片放哪儿?出现什么情况时表示不输不赢?如果翻出的两张卡片是一样的怎么办?"从而引导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来增进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教师投放材料后,并没有直接介绍玩法,而是让幼儿重温"石头、剪子、布"三物相克的关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三者关系的,鼓励幼儿按"石头、剪子、布"三物相克的关系去探索玩法,去积累更多取胜的经验。教师重在观察幼儿是否能将自己理解和掌握的记忆方法运用于本游戏中,教师重在引导幼儿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掌握游戏规则和玩法。本游戏让我们看到,幼儿的"玩智"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与游戏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主动获得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认知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猜测、联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幼儿能积极参与创编讲述活动。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体验活动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布置运蛋场景,“大蛋”一枚。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猜测、联想,大胆表述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能用故事中的语言模式“××的××(食物)我喜欢”进行表述;能发挥想象,表述小老鼠将大蛋改造成各种物品进行游戏的情景。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鼠洞图片①(图片的一大半)。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洞。)这会是谁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打开图片l/3遮挡处,出现小老鼠。)

  2.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完整图①

  师:这一天,小老鼠钻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饿,得去找点东西吃!小老鼠喜欢吃哪些好吃的东西?

  幼:香蕉、苹果、饼干、面包……

  (2)观察理解图片②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老鼠究竟想吃什么?

  (师边讲述边出示相应的小图片。)小老鼠边走边想,甜甜的萝卜我喜欢,红红的苹果我喜欢,香香的大米我喜欢。

  师:小老鼠喜欢吃哪些东西?

  幼:甜甜的萝卜我喜欢……(引导幼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述。)

  师:用小老鼠的话来说说你喜欢吃的东西,好吗?

  幼:绿绿的青菜我喜欢、圆圆的肉丸我喜欢、甜甜的西瓜我喜欢……

  (3)观察讲述图片③

  A、师:瞧!小老鼠最终发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出示图③的1/4——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蛋?(大大的蛋、很大很大的蛋……)会是什么蛋呢?

  幼: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大龟蛋、鹅蛋、恐龙蛋……

  师:小老鼠看到了这么大的蛋,它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幼儿边用语言边用表情来表述。如,幼儿露出惊讶的表情并说:好大的蛋哦……)小老鼠会想什么?会怎么做呢?(想把它搬回家、想吃……)

  B、幼儿讨论表演搬蛋

  师: (出示“大蛋”)可是这么大的蛋,怎么搬回家呢?小老鼠犯愁了。孩子们,你们帮它想一想吧! (幼儿自由讨论;幼儿表演交流。)

  师:小老鼠看了小朋友的方法以后,它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片③的3/4部分,并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推、拉、扛。)

  幼儿讲后师边讲述边表演:呀!好大的蛋!嗨哟,嗨哟,使劲儿拉。嗨哟,嗨哟,使劲儿推。嗨哟,嗨哟,使劲儿扛。小老鼠累得满头大汗。

  师讲述后带领幼儿边讲边共同表演小老鼠搬蛋的情景。

  (4)观察理解图④:

  师:你们猜猜,这个蛋会成为小老鼠的美餐吗?(会、不会……)瞧!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出示图④)。是谁?(鸟、小鸵鸟……)它们之间会说什么?(幼儿自由联想、讲述。)

  幼儿讲述后师讲述:“咔嚓”一声,蛋壳破了。小老鼠大喊大叫:“这是一个大坏蛋!” “我不是大坏蛋,我是一只小鸵鸟,我把蛋壳送给你荡秋千吧!”

  师:小朋友,谁从蛋壳里伸出了头?小老鼠说小鸵鸟是大坏蛋,小鸵鸟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现在我就是小鸵鸟,你们就是小老鼠,我们来表演一下。(师幼对话表演;请两幼儿对话表演。)

  (5)观察理解图⑤:

  出示图⑤,师:小老鼠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师小结:瞧,小老鼠坐在秋千上,荡呀荡呀,心里真高兴!

  师:你们有没有荡过秋千?心里有什么感觉?(开心……)小老鼠虽然没有吃到蛋,但心里也很高兴,因为它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小蛋壳除了可以送给小老鼠做秋千,还可以做什么?

  幼:帽子、雨伞、小船、汽车……

  3.完整欣赏并创编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可真有趣。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吧。(完整欣赏故事。)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也来编编小故事,把你想到的好吃的东西画下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还有小蛋壳除了能变成秋千之外,还会变成什么,也画一画,说一说,最后完整地连起来讲一讲。

  4.结束活动。

  师:今天老师邀请小朋友来编故事,把你想吃的好东西画下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还有蛋壳除了能变成秋千之外,还会变成什么样,也画一画,说一说,最后完整地连起来讲一讲。

  5.活动延伸

  (1)分组让幼儿绘画创编故事。

  (2)创编的绘画作品放在语言区角,继续根据自己的联想添画并讲述故事.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是幼教博览中的一节中班教育活动,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趣味性浓、幽默、以故事的形式出现,配以图片更能激发中班幼儿的学习兴趣,素以我觉得本节活动很适合我班幼儿。

  2、《小老鼠云大蛋》课后反思:本届活动是一节公开示范课,幼儿参与积极,师幼互动良好,只是目标2完成不够好。幼儿创编能力较差,绘画功底不好导致创编内容不丰富,是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课前积极准备,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以便定好目标,更好的完成活动。

  本活动全班幼儿都参与了,有一两个小朋友互动不是很好,与他们的个性有关,平时的他们文静,内敛因此参与活动不积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