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24 16:55:1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一、优点

  1、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1)增加了"比一比"、"分类"内容。

  (2)充实了认识图形的内容。先认识立体图形引出平面图形,并体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增加了认识钟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整时、半时。

  (4)把"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各单元初步渗透了统计、数据整理内容。

  2、内容的呈献体现了儿童的已有缀和兴趣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素材。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如第6页的"小白兔盖房子"、第96页的"在运动场上"等等。

  3、重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增加了"生活中的数",如教科书的第46页、第57页。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如: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9+5=(),可以用数数的方法:9、10、11、12、13、14;可以把9凑成10;还可以把5凑成10。并且"凑十法"降低要求,不再写出思考过程。

  5、把旧教材的枯燥的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内容,变为"用数学"的内容,改变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这样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欣赏图画中学习新知识。

  6、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教科书第39页"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后面提出了一人问题:"还可以怎样分?"使老师可以创造性的教学。

  7、教材的"新"

  (1)"新"在体现教育观念上,按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坚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材安排了"做一做"、"数学乐园"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实验、推理,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也是新的教学观念的体现。如在学习第几的时候,课本出示了一幅排队买票的情景图,并让学生指出谁排在第几。

  (2)"新"体现在内容上,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知识内容的构建上采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与童话故事作为题例,以利于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使学生完成"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过程,形成从数学角度考虑日常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增加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需的统计知识等内容。

  (3)"新"体现在编排上,设置小单元。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数学目标是多元的,因此必需充分注意这种多元的教学目标,以便于教师细致地、深刻地、准确的理解。教材设置小单元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重点突出,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和认知目标的同时,去研究对数学的认识、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等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任务、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4)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是教材新的另一体现。实验教材所选取的素材是生动有趣的,是学生所喜爱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8.教材的"活"

  (1)"活"体现在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材倡导小学生在浓厚的问题情景中动手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因此,教材为学生留有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利于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如在学习《数的分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分三个层次,让学生自主探索。第一层次,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到4的三种分法,接着让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共同分5根小棒,掌握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5。第二层次,让学生自己填写6、7的组成,在活动中探索8、9的组成,并归纳出分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而得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10。

  (2)"活"体现在教材选择的数学学习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富于挑战性,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有的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

  如在"认钟表"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过一小时是几时让学生思考。

  (3)"活"体现在教材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例如,学生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允许学生联系实际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比较、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习8加几,8+9可以把8凑成10,也可以把9凑成10。再如分类让学生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活"体现在练习形式,大部分例题和习题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出现。如跳绳、乘坐公共汽车、小动物找房子等,都是学生所喜爱的。

  9.教材的"实"

  教材首先是落实数学基本功。教材减少例题数量、避免过多重复的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此同时,通过富有情趣、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活动,保证学生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缺点

  1、教材在章节的编排上有一定的缺点,如第五章分类应该放在第四章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前边,因为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中要用到分 类的知识。

  2、配套的教具、学具、练习题跟不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

  一、口算.

  7+8=  15-9=  9+8=  11-6=  16-9=

  3+8=  15-7=  12-5=  11-3=  12-6=

  8+7=  15-6=  14-5=  7+7=  14-6=

  4+9=  8+8=  12-9=  13-7=  14-8=

  二、填( ).

  9+( )=17  8+( )=15  7+( )=16

  6+( )=13  3+( )=12  5+( )=14

  三、填□.

  四、在○里填上“>” “<”或“=”.

  14-9○6  18-8○9  12-6○6

  五、填空.

  1.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摆△,要比○多3个.第二行摆_______个△.

  2.摆14个○,9个△.○比△多_______.

  3.8+7=□  9+8=□

  □+□=□  □+□=□

  15-8=□  17-9=□

  □-□=□  □-□=□

  六、

  七、

  17-9-4=  16-7+8=  14-8-5=  6+7-9=

  八、

  九、小红有8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

  □○□=□(本)

  答:两人一共有_______本.

  十、小红有16本车环画,借给小明9本,还剩几本?

  □○□=□(本)

  答:还剩_________本.

  参考答案

  一、时间5分钟,先算一算,后收回,再做其他题.

  二、略.

  三、略

  四、<、>、=

  五、略.

  六、12-6=6  15-8=7

  七、4、17、1、4

  八、略.

  九、8+7=15(本)

  十、16-9=7(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主题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一说

  看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活动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活动三:

  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4

  课题:加减混合(教材67页例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具准备: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

  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

  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天鹅例题1

  播放动画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

  演示:又飞来3只

  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

  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

  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

  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五的第2题。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算式。

  2、练习十五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总结:加减混合运算应怎样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难点: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

  教学准备:

  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1)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好不好。

  教学反思:

  “数一数”这节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在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数物体,比如数人时可以先数女同学有几个,再数背书包的女同学有几个,再数扎辫子的女同学有几个等等,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具、学具准备

  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

  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

  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四、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

  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数数,认数字。)

  六、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

  2.记下同学和熟人的电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 感。

  教学难点:

  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教具:

  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

  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 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

  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教师指导学生在21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边操作边数数,当数到拐弯数时,教师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如“29添一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的组成。再继续数数,同样处理:35的组成;39再添上1是多少,40里有几个十;39、49、79、99后边分别是多少等。

  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

  教师:对,99再添1就是100。那我们就这样10根一捆10根一捆地摆,10个10捆又是多少呢?

  教师:对,10个10捆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

  教师: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有几个10?

  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

  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

  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100里有几个50?

  5、教学例2。 数小棒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

  教师: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70根小棒,边数边思考,如何数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数的时候可以每10根捆成一捆。70跟就是7捆小棒,也就是7个十。

  教师:你能很快地拿出46根小棒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

  学生汇报,说明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三、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教师:刚才我们借助学具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实10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1、完成“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

  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

  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

  2、补充练习一 教师(出示下图):小猪收了多少个苹果?

  教师:这次怎么一下就看出是多少了啊?

  教师:原来又是“十”在帮忙,“十”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3、补充练习二 教师:我想请大家看一个更有意思的比赛——大力士比赛搬砖。看!(呈现下图)大象搬了多少块砖?

  教师:大象已经搬了多少块砖?

  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数出来了?

  教师(呈现下图):大象还差多少块就搬了100快了?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哦!原来10个十就是100(呈现下图)。

  四、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汇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56-58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绿色感恩教育。

  重点难点:

  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探索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海边的旅行。来欣赏一下水族馆里的海洋生物。

  孩子们,你们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二、教授新课

  同学们真能干,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咱们这节课先解决这两个问题,你们看行吗?

  看第一个问题: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怎样列式呢?

  14+28=

  为什么要用加法呢?(因为有一共)噢,这是你的想法,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生说)

  对,要求一共有多少条鱼?就是要把黄鱼和红鱼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下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14+28的结果,可以用小棒、计数器或者是练习纸。

  (过1~2分钟)可以把你的想法跟小伙伴们交流一下,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两个人的。切换课件。

  同学们赶快放下手中的学具,坐好,老师想看一下谁的速度最快,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⑴计数器。(声音再响亮些,让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听得到你的发言,下面的小朋友听得再认真些,给这位小朋友一点勇气)将贴画,表扬。

  ⑵竖式。(学生拿尺子,板演)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1从哪来?为什么要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因为“1”表示一个十。)

  为了方便记忆,不容易出错,我们通常把进位“1”写在横线上,别忘了把结果写到横线上,最后加上单位名称“条”。

  好了,同学们,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⑶摆小棒。为什么要把新的一捆小棒放在这儿?(十根小棒组成一捆小棒,表示一个十,所以放在成捆的这一堆里)(你说得真好,请回吧!)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像他这样摆一摆,可以边摆边说你摆的.过程。

  同学们想一想,刚才你自己动手摆小棒的过程,再看看哪位同学列竖式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生说发现)

  像这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同学们不要忘记进位“1”写在横线上,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出示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过度: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老师想请小朋友用竖式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安静的打开课本的57页,在书上完成这道题(同时请学生板演,列竖式,带尺子)

  同学们,请快速做好。请看黑板,你做得跟他一样吗?(一样)谁起来说一下计算过程(生说)你说得很正确,请坐!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各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0”不写行不行?(不行)为什么?(没“0”就成“5”了)对呀,各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要用“0”占位。

  同学们想一想,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同桌俩交流一下。

  小朋友们请坐好,谁想说一说?(师贴画: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并复述。

  三、练习巩固

  过度: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列竖式是应该注意的问题,盛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新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有信心作好吗?切换课件

  请同学们快速在课本57页完成这两道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同学们请坐好,谁来说说你的结果是多少,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说得很好)

  真不错,看大家知识掌握的这么好,老师想请你们帮帮忙,来判断一下这两道题做对了吗?

  能判断对错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还能帮他改过来,那你就太棒了。

  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打算把这些可爱的笑脸奖励给你们,但前提是你要猜对笑脸后面藏着几才行?

  小结:要知道星星后面藏着几?是不是看十位就可以了(不是,还要看个位有没有满十)

  老师发现啊,怎么什么问题都难不住你们啊。不行我还得加大点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请看大屏幕!我们先来看第一题。再看第二题,哎,怎么5加上一个数还等于2呀?是题出错了吗?想一想,5加上几能在个位上写2 ?

  同学们果然厉害,老师还想看看大家会不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请看大屏幕,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信息,梳理好了,请你在练习本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列式解答。建议你们列竖式解答。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不错。其实啊,不仅大海边,水族馆里有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小朋友用心观察,动脑思考,老师相信你们会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好,下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或“=”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 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 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 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 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 尖的—头向哪边?

  (5) 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 哪头小? 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 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 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5) 指着“<”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

  (板书:小于号) 指导写“<”,在书第19页上先描后写。

  (3)观察式子“3<5”,提问: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 领读“3小于5”,齐读,同桌互读。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5。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5呢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不管“>”还是“<”,开口对着大的数,尖的一头总是对着小的数。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

  云鹰友好小学余志明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4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1

  课题:左、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预习:你平时走路靠哪侧走?写字用哪只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上下楼靠哪边走?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为此在走廊内学校还为我们贴上了小脚丫,以指示靠右侧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交流反馈: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手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强调:左、右位置的确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

  三、检测与反馈: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练习二4——-6题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左右,而且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计算练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口报结果。

  2.复习题1。

  1)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2)比—比上下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3.复习题2。

  老师先说明题意,先把两叶片上的数相加说出和,再相减算出差。

  2)同桌同学相互练习,集体交流。

  4.复习题3。

  9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做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应用题练习。

  1.复习题4。

  1)出示第4题,说说题意。(一个班有学生45人,另一班有学生40人,有80个桔子,分给他们两个班每人一个,够不够?)

  2)同桌同学讨论一下你怎么想?集体交流。

  (先口算出一共有85人,再比较80与85的`大小)集体口答。(不够)

  2.复习题5。

  1)出示第5题,说说题意。(一(1)班浇了20棵花,还剩15棵没有浇,一(1)班一共要浇多少棵花?)(一(2)班一共有27棵花,还有3棵没有浇。一(2)班已经浇了多少棵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两个问题的算法不同?

  3)集体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复习(1)。

  四.教学后记: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习氛围不好.

  第十二课时: 复习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 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四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27+2= 89—6 = 36+40 = 85—40 = 55+22 =

  45+3 = 75—4 = 67—30 = 34+5 = 73+20 =

  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1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2。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

  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

  (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集体口答。

  2.练习四3。

  出示第3题,说题意。(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

  “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口答.

  3.练习四3

  出示第4题,说图意。(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集体口答.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不活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1个5 3个4相加5的2倍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坐的次数1 2 3 4 5 6

  人数6 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称法算式?你能说一句口诀吗?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1个6 6×1=6一六得六

  提问:“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积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用乘法算怎样列式?请你们编出一句口诀。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2个6 6×2=12二六十二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2个6比1个6多几?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

  (5)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可以编怎样的口诀呢?请学生按次序写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把85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

  (6)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

  (7)引导学生比较。

  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这些口诀从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为什么会多6?

  (8)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编。

  再请大家边轻声读边试着背背看。

  (9)试背口诀。

  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

  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2×6=()5×6=() 1×6=()

  3×6=() 4×6=()

  (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你能背出6的乘法口诀吗?

  (2)师生对口令背出1~6的乘法口诀。

  2、完成“想想做做”2。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8题口算,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力求都算对,集体交流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4、完成“想想做做”4。

  (1)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后,再列式计算。

  (2)比较一下6×6与6×2(2×6)有什么不同?哪个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6?哪个算式是6个2相加?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求鸭子有多少只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鸭有多少只)

  从图中去数一数。

  (2)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业:

  1、背6的乘法口诀。

  2、把乘法口诀写完整。

  ()六十八()六得六六()三十六二()十二

  四六()()六三十

  3、写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A、3个6相加是多少?B、6乘5是多少?C、6的4倍是多少?

  4、写出四道得数是12的乘法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数字。

  课前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

  3、板书:1 2 3 4 5

  4、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3)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

  2、指名板书。

  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第二节

  一、数数、读数、写数练习:

  1、游戏。“用掌声告诉同学”。

  (1)教师站在教室后面出示数字卡片“3”,一个小朋友站在讲台前面对老师,看到数字后以击掌的形式告诉下面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听掌声报数。学生报数后,老师贴出数字卡片3。

  (2)依照(1)继续出示“1”、“2”、“4”、“5”的练习。

  2、教师请学生把黑板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学生有的会按从大到小,有的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3、数数。(数小棒)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数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拿小棒。比一比谁拿得又快又对。

  4、写数。(课本第7页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问:“这幅图画着什么?”生:

  3个苹果。

  师: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用数字3。

  (2)接下去,小朋友自己数数物体的个数,然后想想用哪个数字来表示,把它写在田字格中。

《(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04-04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14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范文12-11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24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07-21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8-1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04-09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04-03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20篇)11-06

(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一、优点

  1、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1)增加了"比一比"、"分类"内容。

  (2)充实了认识图形的内容。先认识立体图形引出平面图形,并体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增加了认识钟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整时、半时。

  (4)把"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各单元初步渗透了统计、数据整理内容。

  2、内容的呈献体现了儿童的已有缀和兴趣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素材。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如第6页的"小白兔盖房子"、第96页的"在运动场上"等等。

  3、重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增加了"生活中的数",如教科书的第46页、第57页。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如: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9+5=(),可以用数数的方法:9、10、11、12、13、14;可以把9凑成10;还可以把5凑成10。并且"凑十法"降低要求,不再写出思考过程。

  5、把旧教材的枯燥的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内容,变为"用数学"的内容,改变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这样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欣赏图画中学习新知识。

  6、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教科书第39页"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后面提出了一人问题:"还可以怎样分?"使老师可以创造性的教学。

  7、教材的"新"

  (1)"新"在体现教育观念上,按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坚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材安排了"做一做"、"数学乐园"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实验、推理,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也是新的教学观念的体现。如在学习第几的时候,课本出示了一幅排队买票的情景图,并让学生指出谁排在第几。

  (2)"新"体现在内容上,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知识内容的构建上采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与童话故事作为题例,以利于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使学生完成"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过程,形成从数学角度考虑日常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增加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需的统计知识等内容。

  (3)"新"体现在编排上,设置小单元。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数学目标是多元的,因此必需充分注意这种多元的教学目标,以便于教师细致地、深刻地、准确的理解。教材设置小单元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重点突出,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和认知目标的同时,去研究对数学的认识、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等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任务、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4)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是教材新的另一体现。实验教材所选取的素材是生动有趣的,是学生所喜爱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8.教材的"活"

  (1)"活"体现在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材倡导小学生在浓厚的问题情景中动手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因此,教材为学生留有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利于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如在学习《数的分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分三个层次,让学生自主探索。第一层次,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到4的三种分法,接着让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共同分5根小棒,掌握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5。第二层次,让学生自己填写6、7的组成,在活动中探索8、9的组成,并归纳出分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而得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10。

  (2)"活"体现在教材选择的数学学习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富于挑战性,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有的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

  如在"认钟表"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过一小时是几时让学生思考。

  (3)"活"体现在教材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例如,学生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允许学生联系实际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比较、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习8加几,8+9可以把8凑成10,也可以把9凑成10。再如分类让学生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活"体现在练习形式,大部分例题和习题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出现。如跳绳、乘坐公共汽车、小动物找房子等,都是学生所喜爱的。

  9.教材的"实"

  教材首先是落实数学基本功。教材减少例题数量、避免过多重复的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此同时,通过富有情趣、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活动,保证学生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缺点

  1、教材在章节的编排上有一定的缺点,如第五章分类应该放在第四章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前边,因为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中要用到分 类的知识。

  2、配套的教具、学具、练习题跟不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

  一、口算.

  7+8=  15-9=  9+8=  11-6=  16-9=

  3+8=  15-7=  12-5=  11-3=  12-6=

  8+7=  15-6=  14-5=  7+7=  14-6=

  4+9=  8+8=  12-9=  13-7=  14-8=

  二、填( ).

  9+( )=17  8+( )=15  7+( )=16

  6+( )=13  3+( )=12  5+( )=14

  三、填□.

  四、在○里填上“>” “<”或“=”.

  14-9○6  18-8○9  12-6○6

  五、填空.

  1.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摆△,要比○多3个.第二行摆_______个△.

  2.摆14个○,9个△.○比△多_______.

  3.8+7=□  9+8=□

  □+□=□  □+□=□

  15-8=□  17-9=□

  □-□=□  □-□=□

  六、

  七、

  17-9-4=  16-7+8=  14-8-5=  6+7-9=

  八、

  九、小红有8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

  □○□=□(本)

  答:两人一共有_______本.

  十、小红有16本车环画,借给小明9本,还剩几本?

  □○□=□(本)

  答:还剩_________本.

  参考答案

  一、时间5分钟,先算一算,后收回,再做其他题.

  二、略.

  三、略

  四、<、>、=

  五、略.

  六、12-6=6  15-8=7

  七、4、17、1、4

  八、略.

  九、8+7=15(本)

  十、16-9=7(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主题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一说

  看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活动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活动三:

  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4

  课题:加减混合(教材67页例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具准备: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

  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

  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天鹅例题1

  播放动画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

  演示:又飞来3只

  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

  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

  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

  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五的第2题。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算式。

  2、练习十五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总结:加减混合运算应怎样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难点: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

  教学准备:

  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1)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好不好。

  教学反思:

  “数一数”这节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在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数物体,比如数人时可以先数女同学有几个,再数背书包的女同学有几个,再数扎辫子的女同学有几个等等,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具、学具准备

  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

  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

  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四、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

  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数数,认数字。)

  六、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

  2.记下同学和熟人的电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 感。

  教学难点:

  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教具:

  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

  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 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

  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教师指导学生在21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边操作边数数,当数到拐弯数时,教师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如“29添一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的组成。再继续数数,同样处理:35的组成;39再添上1是多少,40里有几个十;39、49、79、99后边分别是多少等。

  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

  教师:对,99再添1就是100。那我们就这样10根一捆10根一捆地摆,10个10捆又是多少呢?

  教师:对,10个10捆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

  教师: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有几个10?

  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

  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

  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100里有几个50?

  5、教学例2。 数小棒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

  教师: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70根小棒,边数边思考,如何数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数的时候可以每10根捆成一捆。70跟就是7捆小棒,也就是7个十。

  教师:你能很快地拿出46根小棒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

  学生汇报,说明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三、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教师:刚才我们借助学具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实10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1、完成“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

  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

  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

  2、补充练习一 教师(出示下图):小猪收了多少个苹果?

  教师:这次怎么一下就看出是多少了啊?

  教师:原来又是“十”在帮忙,“十”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3、补充练习二 教师:我想请大家看一个更有意思的比赛——大力士比赛搬砖。看!(呈现下图)大象搬了多少块砖?

  教师:大象已经搬了多少块砖?

  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数出来了?

  教师(呈现下图):大象还差多少块就搬了100快了?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哦!原来10个十就是100(呈现下图)。

  四、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汇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56-58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绿色感恩教育。

  重点难点:

  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探索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海边的旅行。来欣赏一下水族馆里的海洋生物。

  孩子们,你们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二、教授新课

  同学们真能干,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咱们这节课先解决这两个问题,你们看行吗?

  看第一个问题: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怎样列式呢?

  14+28=

  为什么要用加法呢?(因为有一共)噢,这是你的想法,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生说)

  对,要求一共有多少条鱼?就是要把黄鱼和红鱼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下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14+28的结果,可以用小棒、计数器或者是练习纸。

  (过1~2分钟)可以把你的想法跟小伙伴们交流一下,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两个人的。切换课件。

  同学们赶快放下手中的学具,坐好,老师想看一下谁的速度最快,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⑴计数器。(声音再响亮些,让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听得到你的发言,下面的小朋友听得再认真些,给这位小朋友一点勇气)将贴画,表扬。

  ⑵竖式。(学生拿尺子,板演)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1从哪来?为什么要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因为“1”表示一个十。)

  为了方便记忆,不容易出错,我们通常把进位“1”写在横线上,别忘了把结果写到横线上,最后加上单位名称“条”。

  好了,同学们,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⑶摆小棒。为什么要把新的一捆小棒放在这儿?(十根小棒组成一捆小棒,表示一个十,所以放在成捆的这一堆里)(你说得真好,请回吧!)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像他这样摆一摆,可以边摆边说你摆的.过程。

  同学们想一想,刚才你自己动手摆小棒的过程,再看看哪位同学列竖式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生说发现)

  像这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同学们不要忘记进位“1”写在横线上,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出示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过度: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老师想请小朋友用竖式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安静的打开课本的57页,在书上完成这道题(同时请学生板演,列竖式,带尺子)

  同学们,请快速做好。请看黑板,你做得跟他一样吗?(一样)谁起来说一下计算过程(生说)你说得很正确,请坐!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各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0”不写行不行?(不行)为什么?(没“0”就成“5”了)对呀,各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要用“0”占位。

  同学们想一想,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同桌俩交流一下。

  小朋友们请坐好,谁想说一说?(师贴画: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并复述。

  三、练习巩固

  过度: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列竖式是应该注意的问题,盛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新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有信心作好吗?切换课件

  请同学们快速在课本57页完成这两道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同学们请坐好,谁来说说你的结果是多少,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说得很好)

  真不错,看大家知识掌握的这么好,老师想请你们帮帮忙,来判断一下这两道题做对了吗?

  能判断对错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还能帮他改过来,那你就太棒了。

  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打算把这些可爱的笑脸奖励给你们,但前提是你要猜对笑脸后面藏着几才行?

  小结:要知道星星后面藏着几?是不是看十位就可以了(不是,还要看个位有没有满十)

  老师发现啊,怎么什么问题都难不住你们啊。不行我还得加大点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请看大屏幕!我们先来看第一题。再看第二题,哎,怎么5加上一个数还等于2呀?是题出错了吗?想一想,5加上几能在个位上写2 ?

  同学们果然厉害,老师还想看看大家会不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请看大屏幕,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信息,梳理好了,请你在练习本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列式解答。建议你们列竖式解答。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不错。其实啊,不仅大海边,水族馆里有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小朋友用心观察,动脑思考,老师相信你们会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好,下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或“=”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 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 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 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 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 尖的—头向哪边?

  (5) 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 哪头小? 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 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 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5) 指着“<”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

  (板书:小于号) 指导写“<”,在书第19页上先描后写。

  (3)观察式子“3<5”,提问: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 领读“3小于5”,齐读,同桌互读。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5。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5呢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不管“>”还是“<”,开口对着大的数,尖的一头总是对着小的数。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

  云鹰友好小学余志明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4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1

  课题:左、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预习:你平时走路靠哪侧走?写字用哪只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上下楼靠哪边走?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为此在走廊内学校还为我们贴上了小脚丫,以指示靠右侧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交流反馈: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手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强调:左、右位置的确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

  三、检测与反馈: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练习二4——-6题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左右,而且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计算练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口报结果。

  2.复习题1。

  1)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2)比—比上下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3.复习题2。

  老师先说明题意,先把两叶片上的数相加说出和,再相减算出差。

  2)同桌同学相互练习,集体交流。

  4.复习题3。

  9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做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应用题练习。

  1.复习题4。

  1)出示第4题,说说题意。(一个班有学生45人,另一班有学生40人,有80个桔子,分给他们两个班每人一个,够不够?)

  2)同桌同学讨论一下你怎么想?集体交流。

  (先口算出一共有85人,再比较80与85的`大小)集体口答。(不够)

  2.复习题5。

  1)出示第5题,说说题意。(一(1)班浇了20棵花,还剩15棵没有浇,一(1)班一共要浇多少棵花?)(一(2)班一共有27棵花,还有3棵没有浇。一(2)班已经浇了多少棵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两个问题的算法不同?

  3)集体口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复习(1)。

  四.教学后记: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习氛围不好.

  第十二课时: 复习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 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四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27+2= 89—6 = 36+40 = 85—40 = 55+22 =

  45+3 = 75—4 = 67—30 = 34+5 = 73+20 =

  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1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2。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

  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

  (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集体口答。

  2.练习四3。

  出示第3题,说题意。(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

  “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口答.

  3.练习四3

  出示第4题,说图意。(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集体口答.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不活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1个5 3个4相加5的2倍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坐的次数1 2 3 4 5 6

  人数6 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称法算式?你能说一句口诀吗?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1个6 6×1=6一六得六

  提问:“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积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用乘法算怎样列式?请你们编出一句口诀。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2个6 6×2=12二六十二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2个6比1个6多几?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

  (5)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可以编怎样的口诀呢?请学生按次序写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把85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

  (6)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

  (7)引导学生比较。

  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这些口诀从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为什么会多6?

  (8)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编。

  再请大家边轻声读边试着背背看。

  (9)试背口诀。

  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

  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2×6=()5×6=() 1×6=()

  3×6=() 4×6=()

  (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你能背出6的乘法口诀吗?

  (2)师生对口令背出1~6的乘法口诀。

  2、完成“想想做做”2。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8题口算,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力求都算对,集体交流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4、完成“想想做做”4。

  (1)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后,再列式计算。

  (2)比较一下6×6与6×2(2×6)有什么不同?哪个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6?哪个算式是6个2相加?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求鸭子有多少只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鸭有多少只)

  从图中去数一数。

  (2)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业:

  1、背6的乘法口诀。

  2、把乘法口诀写完整。

  ()六十八()六得六六()三十六二()十二

  四六()()六三十

  3、写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A、3个6相加是多少?B、6乘5是多少?C、6的4倍是多少?

  4、写出四道得数是12的乘法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数字。

  课前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

  3、板书:1 2 3 4 5

  4、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3)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

  2、指名板书。

  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第二节

  一、数数、读数、写数练习:

  1、游戏。“用掌声告诉同学”。

  (1)教师站在教室后面出示数字卡片“3”,一个小朋友站在讲台前面对老师,看到数字后以击掌的形式告诉下面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听掌声报数。学生报数后,老师贴出数字卡片3。

  (2)依照(1)继续出示“1”、“2”、“4”、“5”的练习。

  2、教师请学生把黑板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学生有的会按从大到小,有的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3、数数。(数小棒)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数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拿小棒。比一比谁拿得又快又对。

  4、写数。(课本第7页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问:“这幅图画着什么?”生:

  3个苹果。

  师: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用数字3。

  (2)接下去,小朋友自己数数物体的个数,然后想想用哪个数字来表示,把它写在田字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