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

时间:2024-05-31 10:57:5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土地的誓言》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的誓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土地的誓言》教案3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4、揣摩文章精彩的段落和语言,感知文章的写作特色。

  重点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结构和思想感情。

  2、难点

  揣摩文章精彩的段落和语言,感知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痛(chi4)嗥鸣(hao2)斑斓(1an2)怪诞(dan4)

  亘古(gen1)默挈(qi4)田垄(long3)蚱蜢(zha4 meng3)

  污秽(hui4)谰语(1an2)辗(zhan3)辘(lu4)

  镐(gao3)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炽痛:热烈而深切。

  (2)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3)斑斓:灿烂多彩。

  (4)怪诞:奇怪;古怪。

  (5)亘古:整个古代。

  (6)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7)污秽:不干净。不干净的东西。

  (8)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3、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者作品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他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象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如《憎恨》。

  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2、导语。

  19xx年xx月xx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正课

  1、正确流畅,饱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1)老师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全体齐读,或配乐朗读、表情朗读。

  2、质疑:本章只有两个自然段,请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而热血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3、质疑: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土地的誓言”?

  讨论并归纳:这是作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的誓言。

  4、质疑:P60第二行。作者为什么在这段话中列举了一大串的景色、物产?

  讨论并归纳:列举了一大串富有东北地域特征的景色、物产,作者如数家珍,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表现了对故乡深切的留恋和炽痛的热爱,也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5、质疑: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讨论并归纳:具体(略)。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

  6、质疑: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删。因为“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想象到东北的父老乡亲像红玉一样的脸庞,像黑玉一样的眼睛,使人想到仍在日寇铁蹄下呻吟的故乡亲人。“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两句虽是不好的事物,但确是东北地区“特产”,很容易激发人们思乡之情。

  7、质疑: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

《土地的誓言》教案2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1、有一部电影叫《未来水世界》,主要情节是陆地被海水淹没后人们为寻找陆地而展开的斗争。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对陆地的向往。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

  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2、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

  三、配乐范读,学生朗读

  1、(要求)

  a。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b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2、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3、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师正音并进行肯定评价。

  四、自主研读与赏析

  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借此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产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2,教师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3,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

  A、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B、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C、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4。在研读赏析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五、探究与反思

  1、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2、学生小组充分探讨交流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引导:

  结果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在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第一段:“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第而段:“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教师引导:所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学生讨论明确: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来得。它也表达可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3、学生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质疑研讨。

  4、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过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你的家乡留给你这样的印象?写一篇随笔,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东北的物产及沦陷的历史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九一八事变资料介绍,(课前3分钟)让学生谈感受。

  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来聆听一下作者的心声。然后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朗读。

  三、课堂学习研讨

  活动一:听一听,感受故乡美。

  边听边思考:

  1、概括两段内容。

  2。、北给你怎样的印象?(提示:划出各段中有关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然后概括,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东北的物产丰富,明确:

  1、

  (1)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

  (2)故乡的美好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出誓言,为故乡母亲战斗牺牲。

  2、东北物产丰富、美丽、丰饶(板书)。

  小结:从图片中,我们欣赏到了东北的景物美、文化美。而在作家端木蕻良的'笔下则展示的更加具体形象。

  活动二:读一读,感悟故乡美。(小组合作学习)

  精读课文“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思考:

  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和物产?

  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描写这些景物和物产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词语的运用、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有人认为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等”。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要求:以四人或两人为一小组,每人说一个内容,先读段落,再交流讨论两个问题,然后班上集体评价,教师点拨。(注: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巡回指导。)

  明确:

  1、作者列举了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描绘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切怀念

  2、

  (1)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

  (2)调动了视觉。如:“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中“碧绿”、“红”。

  (3)运用了嗅觉。如:“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中“松香气味”。

  (4)运用了听觉。“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听见脆响”。从各种角度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5)运用短语,如:“参天碧绿、标直漂亮”。形容东北地区的事物,表现东北的广阔。

  3、运用一系列的物象和形容词,一览无余地给我们展现了整个关东原野的美丽景象,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力,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热爱之情。让人仿佛看到东北的人们赶着马车、拉着粮食在大道上跑着的情景。

  齐读这个片段,感受东北的美丽,感受作者的情怀。

  第二段景物:

  (1)“在春天……从这头响到那头。”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调动了嗅觉、视觉。展现了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响着。”这里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小结:作者调动了各种手段,描绘了东北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可是这么美的景物却被日本糟蹋得不成样子,变得萧索和凄凉,从而使作者变得忧伤和愤怒。(板书:变萧索凄凉)

  活动三:品一品,眷念故乡美。

  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打动你,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请找出来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可以用我喜欢,因为这里用了

  的句式回答。

  学生品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明确:(找出三句以上即可)

  (1)我喜欢“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其中“炽痛”二字用得好,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3)“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到处扩散”。这里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从而用“泛滥”一词来形容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4)“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埋葬”一词用得好,日本没来之前,东北是美好的,因此,作者是快乐的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变得一片凄凉,作者被迫远离家乡,作者是痛苦的,因此用埋葬好。

  (5)“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这里对土地以“你”相称,用了呼告的手法,把对土地重新获得自由解放的迫切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6)为了它,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愿付出一切解放家乡的决心。

  学生齐读第二段中部分句子。板书:战斗到底,解放站立。

  小结:作者的感情多么强烈啊!是的,当抗日烽火然遍大中国大地时,光未然面对黄河写下了《黄河颂》;当法国阿尔萨斯遭受普军侵占,都德面对失去国土的沉痛写下了《最后一课》;九一八事变已过去整整十年了,流亡在外的东北人们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面对失去的关东原野,写下了《土地的誓言》。

  活动四:抒一抒,故乡会更美。

  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将你的故乡描绘出来,或者用你的彩笔把你的故乡画出来,以此来表达你对家乡的赞美之情。(150字左右)。

  注:(课前写作,课上展示,并作出评价。)

  四、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土地的誓言》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炽痛的热爱,他怀着一颗滚烫的心,决心为土地的解放战斗到底。作为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更要热爱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因为土地以宽厚似海的胸怀哺养着华夏儿女,土地以丰腴肥厚的身躯滋养着炎黄子孙!我要为土地吟一首诗,那就是土地之诗;我要为土地谱一曲歌,那就是土地之歌。请同学们一起欣赏祖海的《生我养我的土地》。

  五、作业布置:

  1、摘抄本文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并做些点评。

  六、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美丽萧索

  土地{变

  丰饶凄凉

  誓言:战斗到底解放站立

  梅花三弄

【《土地的誓言》教案】相关文章:

《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08-27

《土地的誓言》教案09-13

《土地的誓言》的教案02-24

《土地的誓言》教案02-23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08-26

土地的誓言优秀教案10-12

土地的誓言优秀教案08-25

土地的誓言教案03-05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10-30

《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