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4-10-30 17:59:0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科学教案

有关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毛毛虫和蝴蝶,体验观察的乐趣,培养探究的品质。

  2、简单了解蝴蝶的成长的过程,知道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参观蝴蝶标本展览。

  2、录像《美丽的蝴蝶》。

  3、毛毛虫和蝴蝶的形态特征。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小动物,说一说它小时候和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自己饲养过的宠物,有小猫,小狗,小鸡,乌龟,小白鼠等,小的时候,身体非常小,软;长大了毛色会变化,像小鸡长大以后和小时候就不一样了,四肢也不太一样,会变得越来越粗壮等等。

  多媒体出示小猫、小狗、小鸡刚出生的样子和长大以后的图片进行比较,找一找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有一个脑袋,四肢。脑袋上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和一个鼻子。不同之处身体的大小,毛色的不同等。

  出示蝴蝶图片,斑斓的色彩,飞舞在百花从里,真漂亮!在欣赏绿色的毛毛虫,尖尖的小白牙,蠕动着真难看,这两种东西怎么可能联系在一起呢?

  师提出问题:在展览室内找一找毛毛虫、蛹和蝴蝶。先认识这些标本。之后提出问题,这三种东西有什么关系?

  生猜测、讨论、回答。

  有的说这几样东西根本没关系,因为一点也不一样,有的认为肯定与关系,要不老师怎么这样问,还有的或许是听爸爸妈妈讲过,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

  在不确定中看录像。

  2、观看录像《美丽的蝴蝶》

  (1)让幼儿复述录像内容。

  (2)师生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毛毛虫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美丽的蝴蝶会变化,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才变成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3、讲述故事《美丽的背后》

  (1)蝴蝶小时候你觉得美吗?

  一个小米粒一样的卵长成毛毛虫,之后变成不吃不动像个小桶一样的蛹,最后才蜕变成五彩斑斓的蝴蝶。

  (2)蝴蝶长得美,还能传播花粉,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4、像蝴蝶这样会变化的昆虫你还知道那些?

  飞蛾、菜花蛾,大米里也有蛾,会唱歌的蝉好多好多呢。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熟悉的昆虫是怎样变化的,老师和孩子作补充。分享生活的体验。

  5、告诉幼儿只要我们多观察、多学习会知道许多动物的有趣故事。

  课后反思:

  组织幼儿在展览室寻找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利用已有的认知回忆以前和现在的'外形对比,有的一点也不一样,有的有些相像,引起幼儿兴趣,问题的进一步提出明确了这节课认知的重难点,通过讨论猜测更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也为毛毛虫和蝴蝶的认识做好了伏笔,在此基础上观看录像,初步了解了蝴蝶的成长过程,蝴蝶与植物关系,为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而后又延伸到了其他昆虫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培养了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有关科学教案2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要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填充、组合关系。本活动就是通过学生最喜欢的游戏、生动的课件、动手操作等方式,在形象引导、细致观察、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图形的整体感知和空间的组合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有机配对、填充、组合。

  2.能探索图形组合的不同方法并做记录。

  3.体会变化、操作的乐趣,获得空间组合、观察、想象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一组、履写屏。

  2.学具:由5个不同图形组合成的”智多星王国”的特殊钥匙;由3个不同的小图形组合成的一个正方形;学生人手一份操作记录表(如图1);活动场地周围有一些供能力强的学生挑战的学具(每份有4个不同的小图形)。

  3.学生有履写屏操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初步了解图形配对组合。

  (1)游戏导入,了解图形配对、填充的方法。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个图形朋友(图2)6(遮罩功能,小图形有两种颜色)这两个调皮的小图形想坐车去智多星王国玩儿。智多星王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好地方呢?(充满智慧,爱动脑筋的聪明王国)(出示车,运用隐藏功能,车能开动并发出声音,车上有四个座位,标有数字。图3)车上的哪个座位最适合这两个小图形位呢?

  幼:红色小图形坐1号座位,黄色小图形坐2号座位。(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将座位与图形进行联线,帮助学生观察。)

  由学生将两个图形分别送到相应的座位中去,如果学生做对了,课件会给予肯定(点课件音效:谢谢!真舒服!)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验证并让学生观察比较:如果有空余的地方会比较浪费,刚刚好是最合适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旋转法,直到合适为止。

  师小结:原来我们在配对图形时,不仅要观察图形的外形,还要观察图形的方向,有时还要将图形旋转一下,这样才能配对填充好。

  (2)运用游戏,了解图形翻转、组合现象。

  师:听!是谁在叫呢?(课件播放音效:我们也要去!我们也要去!)让我们来找一找。(聚光灯寻找、发现三个小图形,蓝色1个,绿色2个。图4)这3个小图形都要上车,可是车上只有2个座位,怎么坐呢?请仔细观察!

  学生:蓝色图形坐3号座位。两个绿色的小图形可以合并起来,坐到4号座位上去。

  师:蓝色图形坐3号座位。谁来送?(翻转)

  师:这两个怎么坐呢?(请学生组合好送回到座位上)送好后放课件音效:你们真会动脑筋!(笑脸)

  师小结:原来在帮图形找座位时,除了翻转图形,我们还可以将图形进行组合呢!现在小图形们都坐上车了,它们非常高兴,感谢小朋友们的`热情帮助!现在向智多星王国出发了!(车子伴随着音乐前行。)

  2.拼拼玩玩,探索多种组合方式。

  (1)交代要求,激发兴趣。

  师:智多星王国到了!(课件:出示图形王国的大门。图5)好漂亮!你们想进去吗?可是传说智多星王国的大门被一位魔法师施了魔法,想进智多星王国,必须解开这个魔法。你们有信心吗?这是大门的机关(指空白处,能闪动),打开机关的钥匙在这儿(出示5个小图形,图6),图形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表示图形的号码)小朋友们看一看,哪两个小图形组合在一起,正好是机关的形状?魔法师说,你们必须想出三种不同的组合方法才能破解魔法。小朋友的小筐里有这5个小图形,还有一张这样的记录表(出示记录表),小朋友们可以拼一拼,看哪两个图形组合在一起正好是机关的形状,然后将你的方法记录在这张表上。

  (2)观察记录表,明确记录法

  师:第一次你是用哪两个图形组合成的?就在第一排相应的数字上画个圈;第二次你又用了哪两个小图形组合?记在第二排上;第三次就记在第三排。记住,每一次组合的方法要不一样哦。开始破解魔法!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拼图方法与其记录是否一致,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完成任务;提醒完成任务的学生注意再次验证和检查,确保自己的方法正确,能破解魔法。

  (4)组织交流,验证操作。

  ①请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你们找到三种不同的方法了吗?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说,师在课件上记录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对于不正确的方法,师记录以便验证)

  ②进行集体验证。

  师:我们的方法行不行呢?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其中有一种方法请学生验证)在验证时,教师要注意追问学生:放哪儿呢?为什么?(还要故意试误位置,引导学生在组合时要注意观察机关的整体形状和小图形的形状、位置。)每次验证结束,请学生看一看: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方法?记录表上有吗?

  ③提炼操作方法: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做得又对又快,现在我要采访他一下:’请问,你刚才用了什么好方法?你是怎么做的?'”(注意追问:你验证了吗?)

  学生交流方法后,师提升方法: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在组合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反复组合,还要把两个图形放入机关检查验证,然后把自己的方法一种一种记录下来。看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瞧!魔法破解了!(点击课件,大门打开并有音响效果:欢迎你们来到智多星王国,此时王冠飞出来。)

  3.多种组合,探索整体图形的组合方法。

  (1)播放课件,创设问题情境

  师播放课件:多漂亮的智多星王冠呀?你们想得到它吗?请看!(点课件,王冠后面出现3个图形)呀,谁能在规定的时间用这3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正方形,谁就获得智多星之王冠一顶。有点难哦!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

  整体图形如下:

  (2)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从椅子底下拿出图形准备好,我点燃烟花计时器,你们就开始操作。如果你桌上的正方形拼好了,时间还没有到,你就去挑战智多星王国中更难的任务,在后面蓝色的篓子里–用4个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挑战的空间)。准备开始!

  (3)学生交流,集体验证。

  师:时间到,全部停下!你们完成了吗?(师引领学生互动检查)完成的学生上来领取王冠!没有完成的孩子可以继续。(最后师带学生听着音乐戴上王冠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履写屏互动、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获得对图形的空间转换、组合、配对能力。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情境融入,符合、满足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要,学生参与的兴趣很高。

有关科学教案3

  教案目的:

  1、认识并了解夏季夜晚活动的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查找的资料。

  教案准备:

  1、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教案流程:

  一、播放音乐,感受夜晚的意境。

  1、老师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你觉得这是在

  一天中的时候,为什么?

  2、夜晚我们常常在做什么?

  夜晚,我们都在安然入睡。那你们知道夜晚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活动吗?它们在夜晚做什么呢?

  3、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二、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夏天夜晚出来的`小动物。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表现的季节。

  小朋友你们看这幅图,你们觉得这张图片中讲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故事?为什么?

  幼儿回答:孩子说的正确不正确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仔细的听一听哦!

  2、教师讲述故事《夏季狂欢夜》,鼓励幼儿注意倾听。

  3、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夏天的夜晚是不是很热闹呢?

  4、有哪些动物在这时候出来呢?它们都在做什么呢?

  5、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刚才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动物在夜晚出来,它们都在做什么呢?夜晚,蟋蟀在做什么?蝙蝠又在做什么?青蛙在做什么?还有什么动物也出来了?(让幼儿根据故事回答)

  教师小结:夏天的夜晚静悄悄,蟋蟀在唱歌,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蝙蝠在听悦耳的歌声,青蛙跳在用它的皮肤呼吸着,夜晚还有萤火虫、夜蛾、壁虎、猫头鹰。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在夜晚出来呢?这些动物都喜欢在夜晚出来活动?

  三、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夏天夜晚出来活动的动物。

  1、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动物在夏天的夜晚出来活动的呢?它是什么样的?出来做什么?

  2、出示夏季夜景图,提出问题,结束活动。

  这是一张夏天夜晚的图片,请你们回家找找还有哪些动物在夏天夜晚出来活动的,将它的图片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关科学教案4

  一、目标

  1、能大胆的探索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蛋的秘密。

  二、过程:

  1、出示鸡蛋

  这是什么?

  谁生的?(幼儿自由想象)

  小结:这是颗鸡蛋

  蛋宝宝的身体是怎么样的?(动手摸一摸)

  2、探索鸡蛋内部结构:

  蛋宝宝里面会有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我们打开它看看里面是不是一样的`?

  (幼儿人手一个、有生有熟、自己尝试剥)

  3、讨论:

  你们剥出的蛋宝宝里有什么呀(生的叫蛋清、蛋黄,熟的叫蛋白、蛋黄)?

  为什么会这样?(机动问题)

  哪种蛋会生宝宝?

  发散性提问:。除了鸡蛋,你还见过哪些蛋,他们是谁生的?

  4、游戏:小鸡出壳

  鸡蛋宝宝是怎么变成小鸡的?

  那你愿不愿意做蛋宝宝呢?

  教师边口令领着幼儿做动作

  鸡妈妈生了好多宝宝,一个个都躺在蛋壳房子里,他们睡了很久很久,蛋壳房子有动静了,小鸡要出壳(身体动作)

  我们出去运动运动好吗?

有关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乐意参与探索风的游戏。

  2、让幼儿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并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风的形成,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动准备

  1、纸箱、塑料袋、气球、扇子、书本、硬纸片、吸管、羽毛等。

  2、风类玩具。

  3、有关风的用途及危害图片

  活动过程

  1、初步认识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运用魔术箱和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就在我们的'周围。

  (2)出示2个充满气的气球,把其中1个松开口后吹到一幼儿的头发上,请幼儿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引出“风”。通过对比,引导幼儿说出: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

  (3)教师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2、尝试制造人造风。

  (1)出示风车,告诉幼儿它们都想和风做游戏,但是教室没有风,怎么办?

  (2)幼儿自由选择制造风的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制造风。

  (3)教师小结人造风的方法,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儿观看图片,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

  4、游戏:羽毛飞起来了。让幼儿运用人造风的一些方法制造风,人鸡毛飘得又高又远。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有关科学教案6

  学习目标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的蝴蝶图片。

  2.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例如糖果包装纸。

  3.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猜一种动物:会飞,穿着彩色的衣裳,最爱和花朵做朋友。(蝴蝶。)

  2.请幼儿出示带到幼儿园的蝴蝶图片,描述蝴蝶的'形态、身上的花纹和颜色等。

  3.引导幼儿细心观察蝴蝶的翅膀,说说有什么发现。(翅膀的花纹是对称的。)

  4.鼓励幼儿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5.请幼儿自由挑选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在纸片中间折起来,扭成蝴蝶形状,然后贴在图画纸上,再画上触须。

  活动评价

  1.能说出蝴蝶的主要外形特征。

  2.能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有关科学教案7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

  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

  (发散性思维)

  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

  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

  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

  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

  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有关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⒈比较长短,能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⒉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展示台。

  幼儿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五条长短不同的小船、五队数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6只。

  活动过程:

  一、小船排队——学习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⒈PPT导入,发现小船的不同。

  ⑴池塘里开来了什么?一共有几条船?(点数:一共有4条船。)

  ⑵这些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①颜色不一样。有红色船、黄色船、蓝色船、黑色船。

  ②长短不一样。黑色船最长,黄色船最短。

  小结:池塘里的四条船颜色不一样、长短也不一样。

  ⒉为小船排队,根据长短探索排队方法。

  ⑴(出示操作材料)小船要靠岸了,请你按照船的长短沿着红旗一边直直的河岸从上到下整齐的排排队,一条波浪上排一条船。

  ⑵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⑶交流:你是怎么给小船排队的?

  小结:小船排队的方法有两种,可以是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这样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也可以是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这样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

  ⑷幼儿再次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纠正排序。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⒈青蛙来了,初步感知青蛙数量与队伍长短。

  (PPT结合青蛙叫声)听!谁来了?小青蛙排着队来了,看!排成了几排?(4排)每排数量一样多吗?队伍长短一样吗?

  ⒉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⑴小青蛙要乘船去旅行了,每条船上只能乘一排青蛙,请你根据青蛙的数量和队伍的长短帮小青蛙坐上合适的船吧!

  ⑵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⑶交流:为什么要让青蛙这样乘船?

  小结:青蛙越少,队伍越短,乘的船就越短;青蛙越多,队伍越长,乘的船也越长。

  三、乘船游戏——巩固长短排序,并感知乘坐数量与船长短的关系。

  ⒈小青蛙们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条自制船)这里有几条船,你们觉得哪条船乘的人最多?那条船乘的人最少?为什么?

  ⒉请幼儿根据船舱数量乘船,注意一个船舱乘一个。

  ⒊我们出发去旅游咯!根据指令(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开船离开。

有关科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通过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

  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各种容器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1、导入: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要演节目,想请小朋友来制作乐器

  2、展开: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你们看我都准备了什么?(快速展示一遍)

  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呢?(幼儿回答,教师示范)

  要求:

  a、每次只能放一种东西。

  b、注意安全

  c、仔细听听放不同的东西声音是否一样

  (2)请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听?

  你放了什么东西?

  你们两个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

  (3)探索比较不同的声音:

  a、用同样的两个纸盒分别装豆和沙,比较:

  总结:同样的盒子,装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b、用塑料瓶和纸盒同时装黄豆,比较:

  总结:不同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c、用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装同样多的回形针,比较:

  总结:同样的盒子,大小不一样,装同样的.东西,声音不一样

  d、用同样的纸盒,分别装一勺沙、装满沙,比较:

  总结:同样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装得多少不同,声音也不同

  e、同样的容器和材料,用力摇和轻轻摇,声音也不同。力气不大也不小的时候,声音听

  (请两个幼儿上来摇,大家比较不同)

  (4)请幼儿用自制乐器为儿歌《哈巴狗》伴奏:

  请你选一种你认为听的材料放进去,准备好乐器:

  a、按节奏伴奏

  b、互换乐器,伴奏

  3、延伸:

  我们下次创造出更好听的声音好吗?

有关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1.教师: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让幼儿从诗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活动反思:

  1、提供适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且是幼儿有持续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儿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猜测和验证,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设计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活动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答案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纸条提水”实验,收集数据(记录表),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提升经验,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经验于生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流程,提升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要求及时的记录

  实验记录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在每尝试一种纸条后就记录下数字结果,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有关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眼睛的结构特征、作用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2.尝试辨别几种小动物的特殊眼睛,感受眼睛特征的多样性。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猜猜他是谁”白板课件(包括教师的眼部特写、辨识度较高的几位幼儿的眼部特写、所有小朋友的眼睛)。

  2.特殊动物眼睛的特写。

  3.人手一面小镜子(活动前放在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萌发观察眼睛的兴趣。

  1.教师逐步放映几位幼儿及老师眼部特写的画面,引导幼儿猜测。

  师:xxx,你的眼睛真亮,你们都有一双亮亮的眼睛,这里也藏着一些亮亮的眼睛,请你猜猜他是谁呢?

  师:他们的眼睛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呢?(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

  师:看,这里还藏着许多双眼睛,你能找到自己的眼睛吗?

  小结:宝宝们真棒,看眼睛就能猜出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真是太棒了!

  二、观察眼睛,初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和简单功能。

  1.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和好朋友的眼睛。

  师:(教师自然的拿出小镜子)那我们的眼睛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呢?请你拿出小镜子来看一看,眼睛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起来,闭着的眼睛还能不能看到东西了?为什么看不到了?被什么挡住了呢?用小手摸一摸你的眼皮。(幼儿自由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说眼睛的外形特征

  师:看过自己的眼睛了吗?谁来说说你的眼睛长得什么样子?

  3.幼儿结合白板再次集体感知眼睛的外形特征。

  师:宝宝们说的真好,这里也有一只大眼睛,眼睛上面和下面有什么呀?眼皮会一睁一闭。眼皮上长着什么呢?它能帮助我们挡住灰尘。眼睛里面有什么?眼球上有黑色的'眼珠和白色的眼白,眼珠会转动,它能让我们看到各个地方的东西。

  三、感受眼睛的作用。

  1.教师用手遮挡住自己的眼睛,引发幼儿思考。

  师:宝宝都知道眼睛长什么样子了吗?那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眼睛会怎么样?

  2.师:那现在请你来做一件事情,把你的镜子轻轻的送过来,然后闭着眼睛去找你的小椅子,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3.师:哎呀,眼睛闭起来什么也看不到了,有的宝宝坐错了位置,有的宝宝和别的孩子撞在了一起,那说明眼睛对我们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小朋友平时要怎么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

  四、扩展话题,了解几种特别动物的眼睛

  1.师:宝宝们真棒,知道那么多保护好眼睛的方法,(出示特别小动物眼睛的课件)这里呀还有一些特别的眼睛,它们是谁?你发现它们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原来动物的眼睛有那么多特别的地方。

  2.游戏:猜猜谁不见了?

  师:现在我们要和这些小动物玩个游戏,考考你们的小眼睛,猜猜谁不见了?小眼睛仔细看,记住了吗?请用手把眼睛蒙起来,数1、2、3才能打开哦!

  五、结束

  师:楼下的小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景色和有趣的东西,我们去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看一看!

  延伸活动:

  1.开展户外游戏“捉迷藏”。

  2.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人和动物的眼睛。

有关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观察、解剖、区分水稻的根、茎、叶、果实,进步梳理植物特点。

  2.从水稻的功用中感知农作物的概念,知道爱惜粮食。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及仔细观察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经去小区边上的稻田里观察过种在田地里的水稻。

  2.人手一株水稻、水稻生长图、水稻课件、剪刀、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稻的外形特征。

  1.瞧,今天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呀?学习词:水稻(一株、长在水里)

  2.待会儿请你们每个人去拿一株水稻,仔细看一看、摸摸、闻一闻,你会发现水稻的什么秘密呢?

  3.幼儿自由观看(结伴看)。

  4.集中:说说发现的`秘密(同伴补充),引导幼儿用完整生动的语言描述像什么?(如:根像胡须须根扎根,吸收营养;稻穗沉甸甸、-串串,黄了,代熟了。)

  5.茎捏上去软软的,猜猜也许里面会怎么样?有什么办法知道?

  二、解剖水稻,梳理植物概念

  1.水稻的果实在哪里?(稻穗)

  2.今天,我们就来当回小小科学家,用剪刀把水稻的每个部分剪开来,看看水稻是不是可以分成植物的几个部分。(一个小组商量,相同的部分放在同一个筐里)

  3.提问:你把水稻分成了哪几个部分?(根据幼儿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各部分,验证是否是植物)

  4.你在给水稻分家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新发现?主要验证:茎是空的→吹一下像吸管;捏上去软软的一输送营养。

  三、梳理农作物的概念

  1.金黄的稻谷里躲着谁呢?(米)

  2.验证,(剥开)果然是米,看看米是怎么样的?(小硬白)别看小小一粒米,藏着许多营养,我们都离不开它,知道为什么吗?(出示米制品)

  6.你还知道哪些农作物?

  四、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

  1.农作物是谁种的?谁见过农民伯伯种水稻(结合视频水稻生长图)

  2.老师当农民伯伯,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生长过程。

有关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方法一|:实物引入

  出示一片黄叶。问:到这片黄树叶,你想到了什么?是啊,秋天来了,老师也感受到了,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四季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美丽的四季。

  方法二:发布收集到的信息

  小朋友,大家都去寻找了四季的足迹,你们找到了吗?

  你是怎样找到的,把你找到的四季,带给大家一块儿欣赏欣赏,好吗?学生交流所收集到的信息。

  方法三:情境引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季。教师收集四季美景图,投影展示,伴随优美音乐。

  小朋友,今天这堂课带来了美丽的四季图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家一边看一边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欣赏后提问: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方法四:谜语引入

  一个朋友真奇怪,每年不停忙着转。

  转得大地变新颜,转得人们换新衣。

  ?  1、不知小朋友们有没有仔细观察,秋天的.田野有什么变化?

  2、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的谷子都成熟了,(出示谷穗图)这谷子我们也可以叫它谷穗,(出示“谷穗”两字,带读)

  3、谷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出示“弯弯”,读“谷穗弯弯”)

  4、谷穗弯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指名说)

  5、谷穗丰收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人们高兴

有关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的爱惜纸。

  活动准备:

  纸制品:风车若干,灯笼。

  活动过程一:观看纸制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风车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风车)教师让风车转动起来。可以请幼儿玩一玩。

  2、出示灯笼教师:你们知道风车和灯笼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吗?(纸)

  活动过程二: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1、出示报纸、挂历纸、白纸、卡纸、水粉纸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是一样吗?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2、请你们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让幼儿感觉出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

  活动过程三:了解纸的'用途

  1、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纸有什么用吗?(写字、印书、包装、折纸等)2.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纸和纸做的东西。

  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是纸制品,幼儿自由讨论。

  活动过程四:让幼儿懂得爱惜纸

  1、教师小结:小朋友,纸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和图书,节约用纸。

  2、幼儿玩风车。

  小问号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带领我们去学习、发现很多的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碰到了小问号,就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去问大人。

有关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甚或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活动准备: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6、创新操作活动探索:探究实验水如何会变干净,出示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幼儿讨论:

  (1)我用纱布把脏东西捞出来。

  (2)我用海绵把水吸上来就干净了。

  (3)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净了……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4)我把纱网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冻壳把脏水舀起来倒在上面,我发现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还是很脏。

  (5)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瓶子里的水还是很脏,纱布上也有点脏。

  (6)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点变干净了。

  (7)我把一条干净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变干净一点但毛巾变脏了。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1)纱窗和纱布的"眼"太大,脏水一下子都漏过去了。

  (2)海绵"眼"小,能把水变干净一点。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10-04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11-30

科学教案11-30

科学教案11-30

科学教案11-30

科学教案11-30

科学教案12-01

科学教案12-01

科学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