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时间:2024-11-19 06:59:3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法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运用资料、数字分析美国的民族、种族构成,从而了解美国的民族大熔炉社会现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和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华人对美国繁荣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认识美国人种存在的问题,形成种族平等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美国民族大熔炉的社会现状。

  2、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难点】

  理解美国民族大熔炉的社会现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在多媒体上展示美国的自由神像、NBA篮球、杰克逊等图片,询问学生这些都是哪个国家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对,刚才大家回答的都很棒,就是美国,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游历美国。在去美国之前肯定要知道美国在哪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在哪里?美国有多大?

  1、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

  【教师活动】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美国领土图"、图9。1"美国在世界的位置"。学生读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找出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的领土组成包括?

  【学生回答】

  (1)西半球、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

  (2)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

  2、人口、民族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美国人口总数多吗?

  (2)美国人口增长快慢及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美国民族构成?

  【学生回答】

  (1)3。1亿

  (2)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

  (3)美国民族众多,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种族构成及问题

  【教师活动】在多媒体上展示美国名人的祖籍(华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奥巴马)和图9。4"美国的人种构成",谈谈对美国的社会的认识。

  【学生回答】民族大熔炉,多元文化。

  【问题】华人、华侨给美国做过哪些贡献?结合教材回答。

  【学生回答】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杰出的华人。

  在美国民族大熔炉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在为美利坚民族的发展在奋斗,但是由于美国种族较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种族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78的"活动"黑人、印第安人、华人的讲述,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图中对话反映了美国什么社会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种族歧视问题。种族歧视影响社会安定与发展,我们应该消除种族歧视,平等对待每一个种族。

  【教师总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复杂,在美国多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我们要消除种族歧视问题,形成一个民族大熔炉。

  环节三:巩固提高

  【问题】你认为怎样消除种族歧视问题呢?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课下收集资料,看在民族大熔炉的过程中,移民对美国都做过哪些贡献?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2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

  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生活中的一则实例,让学生谈感受。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儿子正从自家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实验,让这位母亲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

  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爱的力量,避免了惨祸的发生,拯救了孩子。当地震灾害突然降临时,父爱又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呢?1994年,当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1)冲向废墟(第3自然段),抓住”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大哭”,体会父亲的悲痛和绝望。

  (2)寻找儿子(第5──10段),抓住父亲与其他父母的对比和父亲与救火队长、警察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悲伤和坚定。

  (3)发现儿子(第12──19段),抓住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欣喜。

  (4)父子相见(第22──24段),抓住“颤抖”“了不起”“紧紧拥抱”,体会父亲的幸福和自豪。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伟大的父爱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名同学的事情)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请自由朗读课文后,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下语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

  4、师小结: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生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二、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学习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学生在班上交流。

  3、师小结: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

  三、小练笔

  请学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3

  气候:

  一、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二、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三、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四、中亚:

  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

  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九、北美: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

  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

  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

  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十二、南极:

  1、酷寒:

  ①纬度高,热量小;

  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

  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

  2、干燥: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③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最大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3、风速没有南极大;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相关文章:

法制安全教案08-03

安全与法制教案09-27

法制与教育教案11-26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05-15

中班法制安全教案12-07

法制教育教案05-16

法制教育教案02-10

法制教育的教案12-04

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优秀01-28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