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绿》教案1
目的:
1、 懂得要爱护植物,激发幼儿爱护绿化的情感。
2、愿做小小护绿员,参加爱绿护绿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准备:
1、事先参观过园林工人的护绿工作。
2、纸、笔、胶水、剪刀、瓶盖、橡皮泥等操作材料。
过程:
一、讨论
导语:为什么摇。护绿化?你们知道园林工人怎么保护绿化的吗?
讨论:我们可以为绿化做些什么?保护绿化你有哪些办法?
提示:发表自己保护绿化的方法,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
二、小组活动
1、成立护绿小组,协商护绿措施
2、幼儿自主选择方式、同伴、材料进行活动。
提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材料。
三、 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护绿方式。
2、展示作品
3、成立护绿宣传队,模拟护绿宣传。
《绿》教案2
教学目标:
1、感受西湖的美景,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2、初步了解景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学难点:
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感知全文,理解有关描写绿的词句,感受西湖的“绿”,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绿”或是相当于绿的意思的字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花红柳绿”、“一碧千里”。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绿”,引导学生回忆文章标题的几种形式。
2、读课文,想想课文还可以以什么为题?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最后把这篇课文的题目确定为“绿”?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的结构。
(2)初步理解“领略”。
三、精读,体味课文
1、自由读课文,作者到底“领略”到了一个怎样的“绿”字?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
(1)作者领略了哪些地方的“绿”?
(2)作者领略了哪些不同的“绿”?
3、比较灵隐的“绿”和花港观鱼的“绿”有什么不同?
4、观看“绿”的录像,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5、较深入地理解“领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引课:
用“领略”说话。
四、深读,领悟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领略”到的这个“绿”字有什么特别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观看“荷叶”录像。
3、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领略”。
五、熟读,背诵课文
1、用最好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课文部分。
2、检查背诵,交流背诵方法。
六、拓读,超越课文
1、小结:绿,是有意蕴的,需要用心去“领略”。
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绿》,用心“领略”其中的意蕴。
《绿》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AABC和AABB式组合和词语积累,“我爱……因为……”的前果后因句说话。有能力的模仿课文试写首尾和排比句。
2、了解绿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3、学会13个生字,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首尾段落。
一、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绿叶的功能,积累语句,会用前果后因句说话。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
2、统一分段,读背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从课外阅读的书报谈起。
2、自学课文。
(1)学会字词。
音重点: 溢 畸 噪 滞
形重点: 虐 壑 炙
自学——互查——指导音、行重点字
(2)自由读通全文,画出问题。
(3)置疑问难,重要问题纳入教学过程。
3、统一分段。
课文按什么结构方式写?开头和结尾两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独立分段——四人议论——全班统一。
4、学第一段。
这一段讲什么?
比较课文:
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白云?是山峰?是花草?还是湖水……至于我,最喜欢的却是绿叶。
和课文第一段有什么异同?你们喜欢哪一段?
5、巩固作业。
(1)读背第一段。
(2)完成作业第3题,书后第4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第二大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指导读懂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本段分为三层,用“/”标出,“——”划出每层的总起句。(第一层是第二自然段,第二层是第三自然段。每一层的第一句话是该层的总起句。)
2、指导读懂第二自然段。
①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②本自然段通过什么例子说明绿叶是大自然最宠爱的儿女?(结合读懂本自然段其他三句话:a叶绿素在太阳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糖和蛋白质,供给人类和动物生命;b用数据说明叶绿素产生的有机物之多;c叶绿素能使世上万物充满生机。)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自然段的意思。(绿叶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
④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第2自然段的?(先学懂总起句,然后看课文是用哪些具体例子来说明总起句的`,最后再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
3、用上面的方法自学第3、4、5自然段,然后交流时讨论。通过自学交流、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先概述后用具体例子说明的写作方法。
4、自由读条二大段,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为什么爱绿叶。
三、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7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第三大段,用“我爱……因为……”的句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积累词语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第二大段
1、讨论:“我”为什么爱绿叶?
2、用“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复述第二大段。
①指名优等生复述。
②小小组互述。
③全班交流复述,同时评议。
二、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句中的“愿”是什么意思?
2、这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段照应)
3、齐读第一段和第三段,然后背诵。
三、朗读指导
1、启发:绿叶有那么多的好处,因此作者不仅自己爱绿叶,而且愿天下的人都爱绿叶,那么,我们应用什么样的证据朗读课文,并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呢?
2、练习朗读全文。
四、积累词语
你认为本文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第6题。
《绿》教案4
设计理念:
读赏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西湖“绿”的丰富多彩,通过读读、划划、想想、画画、说说等活动研读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写法,领略西湖的美丽。
设计特色:
以“导游写解说词”为手段,通过准备和表述导游解说词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了解西湖“绿”的特点,感受西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研读全文,了解课文顺序,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学字词,理层次,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学以致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学会本课大部分生字,学习部分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杭州西湖吗?对西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西湖的资料信息)
2. 愿意作为一名导游带领大家去西湖游玩一番吗?那就让我们为导游准备一份解说词,让我们去看看这人 间天堂——美丽的西湖吧!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课件展示,整体感知。
过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多少人说过写过,你愿意更胜一筹吗?
1. 师生共赏西湖美景。 (课件展示初夏西湖录像片段)
2. 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西湖的“绿”。 (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所看到的西湖美景,同时在课题中“绿”的下面板书▲)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为了能把导游的解说词写得更完美,只凭感觉不行,我们要认真研究手中的课文资料。
1.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西湖的“绿”)
2. 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大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反复读读记记
3. 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4. 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 请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 强调形声字的识记方法。
(重点教学“隐”“径”“缝”“旷”“职”“港”等字)
(3) 强调“幽”字的笔顺。
幽: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
(4)“参”是多音字。
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ci}不齐)
(5)重点词解析
蜿(wān)蜒(yán):蛇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延伸。
苍翠: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
鲜嫩:新鲜,娇嫩。
心旷神怡:旷:空阔,开朗。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幽静:沉静而安闲。
布局:做出安排。
蓬勃:茂盛,旺盛。
漫步:随意的,漫不经心的散步。很悠闲。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课件出示要求:读通全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漏不添字,不断不破句)
2. 交流检查通读情况。
(指名读喜欢的段落,师生穿插评议)
3. 快速读文,理清层次。
(1) 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西湖的“绿”?
(观景顺序)
(2) 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雨中灵隐的“绿”
第二自然段:苏堤的“绿”
第三自然段:花港观鱼的“绿”
第四自然段:整体印象
五、抓重点,延伸下文。
过渡:几遍读文,让我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的确确是“绿意扑眼而来”,因而一个什么字就能概括西湖的特点?(“绿”)
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下节课让我们继续研读、准备,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以导游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为契机,深入研读探究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入情入镜地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回顾全文。
1. 齐读课题
2. 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 什么?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在课题“绿”字下面板书“▲”,同时板书“观景顺序”)
二、抓住“绿”,整体感知。
过渡:那就让我们这些导游们以“绿”为突破口,先走进“绿”的世界吧!
1. 课件呈现一片“绿”的广阔天地。
(1) 老舍《草原》
(2) 刘国林《可爱的草塘》
2.但西湖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柔情万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充分朗读,尽情想象,感受“绿”意)
三、突破“绿”,研读全文。
过渡:那么“绿”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作者怎样抓“绿”的?作为导游一定要突破呦!
1. 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处“绿”? (灵隐——苏堤——花港观鱼)
2. 移情入文,激趣质疑。
(1) 仔细读文,看你能发现多少含有“绿”或表示“绿”的词语。
(2) 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谈感受。 (点拨:“心旷神怡”、“莽莽苍苍”等词语的意思)
3. 充分朗读,在读中品味文字与景物的双重美。
(1) 请同学们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想想那里的“绿”有什么特点?
(2)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
4. 集体研读,交流成果。
(1) 自由选择方法
①读一读,想一想。
(认为最能体现“绿”的部分)
②圈一圈,划一划。
(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③画一画,说一说。
(想象画面,大胆表述)
学生交流可能不按课文顺序,教师相机调控策略。
(2) 预设学案及策略
① 雨中灵隐的“绿”
多彩{
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② 苏堤的“绿”
多姿{
古怪,莽莽苍苍
鲜嫩可爱,如如如如
坚忍不拔
③ 花港观鱼的“绿”
( 可能学生说的与预设的不一样,但不管说什么,只要是读中所悟,都应积极鼓励。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强调语速宜缓,体现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回味。
四、品味“绿”,积累运用。
过渡:作为一名导游,请选一处景点,根据课文的描述,尽情地向游客展示西湖那别有风情的“绿”,夸耀一下西湖的美丽。
1﹒学生准备解说词。 (可以配动作,加表情)
2﹒解说时,师生作为游客可提出问题,在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西湖“绿”的与众不同,感悟“绿”的美丽。
五、创造“绿”,升华延伸。
1﹒想想作者是怎样抓“绿”的,学习写法。
2﹒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绿”,模仿《西湖的绿》写一篇《××的绿》。
教学反思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上完这节课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这个词了。我和我的学生们都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当中,陶醉在这优美的词句当中。读着读着,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着碧澄澄的水哗哗地流着,有一种惊奇自在心中。
在这节课当中,我的教学手段只是朗读加想像。让学生美美地读,读出自已的感受,读出自已的韵味,然后再去深深地回想,想像着自已已置身于这独特的美景当中,那可爱的古怪的树绿得发光,绿得发亮,真是一种沉醉,一种迷恋。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去交流。感悟大家笔下的西湖的绿。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深地感悟到语文教学本身应是很简单的,重要的是能否在这简单当中让学生有深深地感悟,一直深入地孩子们的内心发中,连同自已也被这种情景所感动,跟着他们一起来享受这神奇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我想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这学习当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绿》教案5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11个生字:倒、到、处、找、浅、淡、刮、挤、指、挥”,认识“立刀旁”;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到、刮、浅、淡”。
2. 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3.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重点和难点
1. 识记本课11个生字。
2. 能联系学生已有经验,说说“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达清楚。
3.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准备
图片、各种绿色的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手持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欣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7、绿
4、全班齐读课题。
说明: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本文内容抽象,较难理解。通过让学生欣赏绿意盎然的春之图,帮助他们理解绿就是春天的象征,从而迅速拉近他们与课文的距离。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教学生字“倒”、“到”、“按”,注意读音。
3、学习其余生字:“刮、找、挤、指、挥、淡、浅、处”
(1)在小组中自学生字:在组长的`带领下先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再说说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抽读生字字音。
(3)出示生字“刮、找、挤、指、挥”。
这些生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我们一起来做“我说你做”游戏。
(4)出示“淡、浅”
①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书空“浅”的右半部分。
③说说它们的的反义词?(淡——浓 浅——深)
(5)出示“处”
①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相似?(外)
②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如“外”伸长手臂“处处处”。
说明:
识字教学是本环节中的重点,因本文生字数量较多,可根据每个生字的不同的重点难点,分成几块进行教学。“倒、到、按”的重点在读音上,可结合学生分小节读文时随机教授。“刮、找、挤、指、挥”都是动词,可以通过“我说你做”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淡、浅”都有“三点水”,巧的是连它们的反义词“浓,深”也都有“三点水”,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归纳。“处”则可以通过给“外”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进行识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识记每个生字,还对学生进行了识字的学法指导,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三、 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板: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同时贴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读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亮,绿得出奇?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6、齐读第一、二小节。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读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2)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一节再仔细读读。
随机:第三小节:
(1)出示文中插图和说话练习。
说一说:
风中的 是绿色。
雨中的 是绿色。
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
(学生看图,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2)指名读,全班读。
第四节:
(1)出示文中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节:
(1)出示说话练习。
说一说:
一阵风吹来,小草 ,柳条 ,树枝 , 。
(2)指读,师范读,全班读。
8、全文朗读。
说明:
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四、拓展运用,指导写字
*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2、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春天到了,校园里 。
公园里 。
田野里 。
3、试背课文。
4、指导写字。
(1)做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2)观“到、刮、浅、淡”4个字。
(3)注意共同点:左右结构:“到、刮”左宽右窄,“浅、淡”左窄右宽。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说明:
拓展说话训练时,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使用已积累的好词佳句。但如果时间不够,也可将此练习作为口头回家作业。本阶段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为重点,教师要重视示范指导。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使学生养成先观察再落实的写字习惯。
《绿》教案6
游戏目标:
1、在红绿灯的游戏中,尝试使用多种形式感知与表现“开始和停止”的音乐特点。
2、能随音乐变化做快速反应。
游戏准备:
音乐、红色护腕人手一个。
游戏过程:
第一遍游戏:
玩法:全体幼儿围圆圈坐好,模仿教师随音乐开小车,当音乐休止时,马上静止不动。
指导要点和重点:通过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与发现音乐反复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
第二遍游戏:
玩法:集体随音乐变化开车,在乐句休止的前半拍,教师用“红灯绿灯,马上红灯”提醒集体坐着向右交换坐位、踩刹车,要求把车停好,否则会被交警开罚单。
指导要点和重点:在乐句休止时,快速反应向右移位、刹车,并控制好身体、保持不动。
第三遍游戏 :
玩法:集体逆时针方向站立在圆圈的点上,随音乐变化做开扭扭车动作,乐句休止前半拍,教师用“红灯绿灯,马上红灯”提醒幼儿快速反应向前移位刹车(把自己的车停到前面的`车位上)。乐末休止时,引导幼儿摆不同的停车造型,并控制好身体,否则将被交警叔叔开罚单。
指导要点:在乐句休止前半拍快速反应向前交换位置停车,在乐末休止时能摆不同造型,并控稳身体。
第四遍游戏:
玩法:幼儿两两面对面站在圆圈的点上,随音乐音乐变化开小车,当听到“红灯绿灯,马上红灯”时,小司机快速反应右手相握、交换车位。最后,乐末休止时,引导幼儿站在椅子上摆一个不同的停车造型定好。
指导要点和重点:在乐句休止前半拍迅速反应两两交换车位,在乐末休止时站在椅子上摆不同的造型,控稳身体。
第五遍游戏:
玩法:变身小火车,随音乐变化做自由开车动作,当听到“红灯绿灯,马上红灯”时,集体刹车与大家再见,离开活动室。
指导要点和重点:在乐句休止时刹车,与大家道别。
游戏反思:
有趣的音乐游戏孩子们很喜欢,因此活动中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个别幼儿在活动场地兴奋地奔跑。教师及时介入转移其行为,让他们看清交警的指挥手势及红绿灯。整个活动始终充满着自然流畅、轻松温馨的情感氛围。
《绿》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重点难点
读通、读顺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理清课文思路。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沙漠里的绿洲”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与想法呢?思考问题
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又怎么会有绿洲呢?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情境
二、
1、指导初读: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请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和长难句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生说生字,适当点拨从字的音、形、义、组词各方面说生字,其他人纠正、补充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同桌之间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讨论、理解词语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3)、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人倾听并及时纠正、补充与评价读通读顺课文
3、强调生字词跟读、小组读、齐读强化生字词
三、
1、引导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现在请大家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同桌间讨论交流合作中感知课文
3、指生说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生生会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指生分自然段读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加强朗读
四、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倾听提示强调字形
2、巡视指导自己练写强化练习
《绿》教案8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梅雨潭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积累文中运用精妙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朗诵《春》里的语段,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朱自清常识,从“导游”这一角色切入,引出课题《绿》。
二、出示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完成达哪些任务呢?(屏幕显示目标)请同学读,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
生默读课文。要求:
1、标识生字难词,结合注释理解、掌握,注释中没有的随时询问;
2、注意开头结尾的句子、表明作者行踪的`词句、过渡句。
学生完成后,老师结合学生询问补充生字难词。师生共同梳理课文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瀑布、亭子等景色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赏景悟情。
重点朗读第三段,欣赏令作者惊诧的绿、体会作者对绿的深情。
1、老师对朗读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2、深情朗读后,你感觉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绿的美好,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绿,写出了绿的什么特点。然后请该生朗读,师生对朗读情况点评,对于朗读不到位的要有示范。
3、梅雨潭的景观很多,也都很美,作者为什么最爱梅雨潭的绿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五、品读课文,含英咀华
《绿》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尤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去欣赏、品味。
1、老师对赏析方法作指导并示范。
2、同桌合作,挑出你们喜欢的句子,写出喜欢的理由,然后反复朗读直到会背。
3、课堂展示,师生点评。
六、回顾全文,反思总结
1、回顾这节课,反思收获,提出疑惑。
2、老师总结:课上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和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禁不住也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多么可爱了。但同时随着阅读的深入,大家又发现了新的疑惑,课后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疑惑继续阅读本文,进一步走进大师,走进美不胜收的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段;
2、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八、板书设计。
瀑布、亭子等--衬托→绿←写、赞--比喻、排比、拟人、对比、想象等
《绿》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活动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活动反思:
单单是颜色的认识是及其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播。但是结合了游戏,这就使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铺垫。在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游戏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我觉得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其他不足的地方自己更要反复推敲。
《绿》教案10
一、教学构思:
以“没有绿叶是不是等于地球没有生命”为争议话题,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话题,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师生的共鸣中升华主题,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炽热的感情说明绿叶的功能。
2 体会作品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绿化家乡、绿化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争议话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片小小的绿叶随处可见,它是绿色的摇篮,是绿色的银行,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我们已经感知了17课《我爱绿叶》,那么没有绿叶,是否意味着地球没有生命了呢?就这个话题大家先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
(二)探讨话题,学习课文:
过渡:对这个话题,大家的见解有分歧,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看看绿叶对人类有些什么作用。大家快速朗读课文2~5节,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之处。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随机指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过程当中完成目标任务:
(1) 让学生知道科普作品措词的严谨性。
(2) 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在朗读中感悟本文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抒情地赞美绿叶的特点。
(4) 在明白绿叶具有制造有机物、维护生态、制造氧气、制服污染这些功能的过程当中结合家乡护绿的实际,进而明确“没有绿叶=地球没有生命”。
(三)反馈话题,师生共鸣:
(1)师总结全文,完整板书。
(2)学生抒发对绿叶的情感。
(3)师引读绿叶功能作结。
五、范例简介
本课在教案设计过程当中充分体现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融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研究、论证话题,并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共鸣中,让主题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本课还配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探究型语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
《绿》教案11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比较本单元四篇课文的不同点,并说出每篇文章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2、能用“吟哦讽诵”的方法来读悟课文。
3、能继续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重点品味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并分析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4、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5、能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提高欣赏自然、品味自然的审美能力。
精、略读课文安排
精读第22、23课。略读第24、25课。
课时安排
共12课时:第22课——3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3课时
第23课——2课时 诵读欣赏——2课时
第24课——1课时 写作、讲评——2课时
第25课——1课时 单元总结——1课时
第22课 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说出文章所描写景物的特征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
2、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章的空白处写批注。
3、用“吟哦讽诵”的方法来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感悟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圈点勾画各种符号的具体作用。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2、点评精要。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本文的示范批注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
走近朱自清
组织学生了解与本文有关的作家作品: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并评价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态度。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但是不能照本宣读,回答精要,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学生可以带有关的资料
第二块:
初当评论家
1、发示范批注的讲义,明确如何批注:①、介绍批注的常用符号;②、要针对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丰富的含义和情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等语句进行批注;③、批注一般写在文章的空白处。
为了使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专门设计一张为本文作批注的讲义。
2、选择优秀的批注让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汲取他人批注中的长处。
1、学习示范批注,然后在讲义上给本文作批注。
2、在班里交流自己的批注,对别人的批注提出不同的看法。
3、在受到启发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批注
教师发有关讲义。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20分钟
第三块:
试当播音员
播放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放开地、自由地、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及时播放有关磁带。或运用多媒体条件来播放。
附注:
《绿》这篇文章安排三课时,每课时的重点分别是:①初步阅读,②有感情地朗读,③深入阅读。本节课可能有些平淡,但教师千万不可为追求新奇而脱离语文学习的本质。本单元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样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所以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长时间地投入在文章的研读中,大胆地作批注。而这段时间里,不管学生写得如何,老师都不能去打断他们的静悄悄的思考。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一篇文章后,学生才能感悟到一些东西,他们的朗读才会有味。这节课一方面是在教学生圈点勾画地阅读,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下一节课的大规模的朗读演练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情感。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说出大自然的美,并表达自己对这种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将课文读熟练
有网络条件的可以在论坛上开设“《绿》朗读演艺台”栏目。
无网络条件的可以事先让学生在家里进行配乐朗诵,并录在磁带上,带到课堂。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
走进朗读工作室
组织学生利用电脑将课文进行配乐朗读
1、利用电脑将课文片段进行配乐朗读,制作成mp3文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制作片段)
2、将文件上传到“《绿》朗读演艺台”栏目里。
学生可以带有关的配乐资料,要给学生充分的制作时间,15分钟。学生可以提前在家里制作朗读作品。
第二块:
朗读演艺台
1、组织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
2、评选最佳朗读作品
3、在全班播放最佳朗读作品
1、在“《绿》朗读演艺台”栏目里听其他同学的朗读作品。
2、给最佳朗读作品投票
3、欣赏最佳朗读作品并进行评价。评价时要紧扣作者对梅雨潭水的种种感情来评价。
教师提醒学生要文明上网。
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20分钟。
第三块:
放飞想象的翅膀
组织学生通过听、读课文,谈自己似乎看到的梅雨潭的胜景。
1、大胆想象,用恰当的词句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美景:比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使语言形象生动。
2、表达自己处在大自然美景中的种种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给关键语句作批注,且批注语言表达较前两节课有进步
2、能在阅读同类文章时作有个性且精彩的批注
3、能学习本文的语言风格,写一篇山水风光的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批注、写作
课前准备
准备同类文章《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纳兰风清)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
批注擂台赛
1、组织学生给《绿》的部分语句作批注(教师将课文的部分语句印在讲义上)。
组织学生评议: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最佳批注(有明显进步的也可以展示)。
2、组织学生给《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作批注,并组织交流。 在讲义上给《绿》的部分语句作批注。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修改批注。并选送最佳批注(或有明显进步的批注)给老师。
2、在《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一文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作批注。
在班里大胆朗读自己的批注。发有关讲义
第二块:
自然写作园
组织学生选择大自然中的一种色彩进行写作。
组织学生讲评作文。
学习《绿》的语言风格,写一篇关于山水风光的习作。
可以提前一天将习作要求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
要给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30分钟
附 :
《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
纳兰风清
在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里住久了,难免向往大自然。早就心仪兴隆山那重峦迭嶂、一望无垠的绿色,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去。前不久应朋友之约游兴隆山,时间正值盛夏时分。一大早,我们就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与美邂逅也是一种缘份。当我们还沉浸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喜悦中时,迎面兴隆山满山遍野的绿色卒不及防地向我们扑天盖地而来。终日生活在钢筋水泥包围之中的我们,乍一进入这绿色世界中,整颗心都葱茏成了一片绿洲。
一时间,来不及细想,只感到一跤跌进了绿色的世界中。放眼之处皆为绿色。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郁郁葱葱、苍苍翠翠,绿得那样风情万种,绿得那样千娇百媚,绿得那样惊心动魄,绿得连空气都染上了一抹微绿,绿得人五脏六肺都有了绿意。不禁惊叹这世上竟有这么多种绿色,再高明的丹青手也调配不出,就那么千变万化地参差着,铺展到我们眼前,养眼更养心。
兴隆山整个一个树的世界,着眼处皆是树。高的矮的粗的细的、粗旷的清秀的挺拨的妖娆的,那样的井然有序错落有致,仿佛押着韵,看着看着心中不由诗声四起。魂似也被这满眼的绿诱出了窍,不思归。
这里的绿,仿佛绿得有了气味,绿得有了质量,吸一口,满鼻异样的绿香,熏透人的肺腑,掬一捧似可以揣入怀里带回家中,迈开步,仿佛就能踩出绿色的脚印,此时连思绪也染上了绿意。对来自闹市的我们,这是多么奢侈的享受。
从不知道,绿也似美酒能醉人,那剩下的大半天,我们几人就那么陶醉在这无边的绿色中,连话也很少说,静静地痴痴地为绿色着迷。
直到天色渐晚,到了不得不归去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向满世界的绿色告别,魂却仿佛失落在绿色深处找不回。心中默默地与绿色相约,来年再见。
山脚有河,河上有桥,桥旁开满了野花,为兴隆山做了个最诗意的笺注。
乘车离开兴隆山许久许久,仍沉醉在绿色中未醒,想来,当晚的梦中,色调定然是一色的绿。
呵,兴隆山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何日再相逢!
《绿》教案12
学习目标:
1.学会“树、杯、吹、苗、齐、队、伍、话”8个字,会认“娃、鼓、掌、排、整、路、陪、伴”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成长。
学习难点:
在读中体会和感受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用朗读来表现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些什么?赶快向大家介绍一下。
2.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在上学的路上路上看见了好多“绿娃娃”,(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
二、授新:
1. 借助拼音读课文,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在文中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可自读、同座互读、小组交流、轮读等各种形式。
3.游戏巩固生字。
瞧,这里有好多绿娃娃,你们愿意送他们回家吗?出示小草、树苗、树叶形状的`生字卡片,学生认真正确就请他贴在黑板上,游戏完成后黑板上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绿娃娃”诗意图。
4.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乐乐在上学路上都看见了哪些绿娃娃?
学习自己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5.你喜欢哪一个绿娃娃,就把那一节诗再读一读,然后读给自己的同位听。
6.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然后全班分节朗读课文,教师也参与其中。
二、课堂练习:
1.巩固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
2.出示偏旁“阝”,观察一下,这个偏旁像什么?它叫双耳刀。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
3.出示“队”字,齐读后,学生在书上描红。
4.出示所有生字,观察。说说哪些字难写,怎么记住它?
5.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你能画出乐乐在路上看见的绿娃娃吗?试着画一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你们还认识这些绿娃娃吗?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把你们画的绿娃娃拿出来,说一说。
3.齐读课文。
二、授新:
1.听,谁在鼓掌?(播放风吹树林声。老师读第一节。)哦,原来是树宝宝!你听到它们在说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画面,与文本对话。
2.谁愿意来当树叶娃娃,读出自己很幸福,很快乐呢?指名读,评一评,再读。
3.自由读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上台展示。
4.喜欢秋苗的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节吗?指名读,评一评。
5.喜欢小草的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第三节,好吗?师生齐读。引导学生读出小草的多。
6.将学生按角色分成三组,分节读课文的前三节,老师读最后一节,师生配合读课文。学生可以自己做喜欢的动作。
7.你们喜欢这首诗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学生自己背诵。
8.师生分节背诵。学生自己背一背。
三、课堂练习: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分类游戏:按读音将生字分类,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有不同的方式将生字分类读。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古诗。
板书设计:
12.绿娃娃
树叶
秋苗 绿娃娃
小草
《绿》教案13
目标:
1、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表现大树发芽的样子;
2、发展幼儿的手部肌肉。
准备:
1、观察幼儿园里大树发芽的经过,对树叶的变化感兴趣;
2、剪好的树叶、绿色手工纸、蜡笔、橡皮泥、颜料和毛笔、皱纸、画有大树干的'画纸、毛巾和桌布等。
过程:
回忆大树发芽的过程“现在的大树和前些天看上去有些什么不一样?”(长出了绿色的小芽芽,说说小芽的形态)
用肢体来表现一下大树的样子(两条腿做树干、头和手臂做树枝,风吹过来的时候树枝摇摆并抖动,小手指跟着风动一动)“你这一棵大树上发芽了吗?”(没有绿色的小芽芽)出示画纸“这里有几棵大树也没有穿上绿色的衣服他好伤心,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介绍所准备的材料,幼儿大胆表述想法“你想用哪种材料来给大树穿上绿衣服?”“你所选择的材料想怎样使用?”
幼儿自由想象并邀请一些幼儿上来示范。
幼儿操作,可以使用粘贴、撕贴、团贴、画等方法来表现想法,老师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给于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陈列幼儿的作品,幼儿之间相互品评找出每个作品的亮点。
《绿》教案14
环境设计
1.创设“春天来了”的环境布置,悬挂柳条,制作小燕子悬挂在柳条上,悬挂迎春花,制作蜜蜂、蝴蝶,悬挂在迎春花上。
2用手工区的作品装饰漂亮的毛衣。
3.在自然区种植蔬菜,活动室的自然角种植大蒜,便于幼儿观察。
4.饲养角养殖小金鱼,小蝌蚪,供宝宝们观察。
5.带宝宝们放风筝,感受春天的气息。
生活活动
1.带宝宝们户外活动,参观小菜园,亲近大自然,引导宝宝观察春天天气和植物的变化。
2.根据季节温度变化,户外活动时,及时为宝宝穿脱衣服。
3.鼓励宝宝观察自然现象,大胆表达自己的见闻。
4.提醒宝宝春季干燥,适量喝水补充。
家园联系
1.请家长配合主题内容,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如:放风筝,春游等!让宝宝充分感受到春天带给人类的快乐。寻找春天的踪迹。
2.请家长配合,在接送宝宝的途中,加深对宝宝爱护
3.请家长配合和宝宝一起种植小植物,一起观察并记录。
教学活动
1.“太阳抱抱我”:能安静的听故事,知道晒太阳能使人健康。
2.“风筝飞呀飞”:通过伸展双臂四散跑,锻炼宝宝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
3.“柳条飘飘”:学习用涂、抹、粘贴的方法制作柳条,锻炼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
4.“春游喽”:带宝宝参观小菜园,让幼儿能发现花草树木,及蔬菜的变化,并喜欢与老师同伴一起春游做到不乱跑。
5.“叽叽喳喳”:知道春天来啦,小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乐意用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
6.“点点桃花”:这是一次在家里的完成的亲子活动,家长通过带宝宝春游观察盛开的桃花景象,和宝宝一起点桃花。
区域活动
1.手工区:“漂亮的毛衣”,能用已有的材料装饰毛衣。
2.建构区:教幼儿用绿色的雪花插塑拼插与春天有关的东西,让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
3.发现区:“黑黑小蝌蚪”,乐于观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蝌蚪游动的样子,培养宝宝观察事物,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角色区:“小蝌蚪找妈妈”,通过音乐角色表演,让幼儿了解小蝌蚪进行过程,萌发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绿》教案15
设计背景
让幼儿学会看交通灯,注意交通安全,因此让幼儿认识红黄绿三色。
活动目标
幼儿认识红黄绿三色,会看交通灯,懂得红灯停,绿灯行。
重点难点
认识红黄绿三色,会看交通灯。
活动准备
红黄绿圆形卡片各一张,乒乓球各一个,盒子一个,交通灯头饰。
活动过程
一 看一看:让幼儿看一看老师手里的卡片。
二 认一认:认识红黄绿三色。老师分别举起三张卡片,
告诉幼儿分别是什么颜色。
三 摸一摸,说一说:把乒乓球放进盒子里让幼儿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四 找一找:班里谁穿有这些颜色的衣服。
五 演一演:用交通灯头饰演一演,学会过马路。
教学反思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很感兴趣,并且学会了看交通灯。只是卡片过少,没能让全班幼儿都参与游戏。
【《绿》教案】相关文章:
《绿》的教案01-30
《绿》教案02-24
绿太阳中班教案01-09
《囚绿记》经典教案07-23
囚绿记教案06-21
绿太阳教案及反思01-10
《绿》语文教案01-31
《耳朵上的绿星》教案01-12
囚绿记教学教案03-08
《耳朵上的绿星》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