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1、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教师: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教师: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二、幼儿学唱歌
1、教师: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词内容。
教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示。
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引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活动延伸
1、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活动反思:
在音乐课“拉拉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发声练习,师生共同问好!教师能注重在活动中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不断提高幼儿的活动情趣。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比较自然,在边走边看边中提问,比较自然轻松,孩子们没有压力,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猜测,教师不作答,让幼儿在讨论中寻求答案既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又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最后在尝试创编歌词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大胆、自由、认真。使每个幼儿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创造的欲望,同时教师让幼儿把创编的歌词填入熟悉的旋律中又大胆又很有创意,使幼儿的兴趣达到了高潮。歌声齐气又响亮,是孩子们对自己创编结果的肯定,也是孩子们有自信的一种表现,很棒!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基本熟悉乐曲中欢快的旋律,能听着音乐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数高楼的乐趣。
准备:歌曲录音磁带,高楼的图片。
过程:
一、出示高楼图片,幼儿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
师:“看,图片上有什么呀?(高楼、白云、小孩)(教师根据幼儿观察到的用歌曲中的歌词进行小结。)那我们也一起来数高楼,好吗?(教师带幼儿有节奏地数)陈老师这有首《数高楼》的音乐,我们来听听看,好吗?小朋友要仔细听哦,听听歌里唱了什么,呆会儿陈老师要提问的。”(播放音乐)
二、理解记忆歌词。
师:“你听到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师:“来,我们也一起有节奏地念一遍歌词。”(教师带幼儿边打节奏边念歌词)
三、幼儿跟随老师轻唱歌词。
师:“陈老师也会唱这首歌曲,你们想不想听我唱呀?陈老师唱的时候小朋友也可以轻轻地跟着我唱。”
四、幼儿学唱歌曲,教师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1、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啊?那我们先一起跟着录音机用好听的声音唱一遍,好吗?”
2、再次完整地打节奏唱歌一遍。师:“小朋友数的.真棒,我们再来数一遍,怎样?这次一边打节奏一边来唱。好不好?”
五、游戏:数高楼。
师:“老师这还有一个数高楼的游戏呢,想不想玩?”(教师分小段讲解,请十名幼儿帮忙。)
一部分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另请两个幼儿做“弟弟”、“妹妹“站在圈外。(另一部分幼儿坐着唱歌,然后相互交换)
1~4小节:圈上幼儿边唱歌边手拉手,依顺时针方向走4步,再依逆时针方向走4步。
5~8小节:圈上幼儿立定唱歌,同时拉着的手高高举起搭成高楼。
反复1~8小节:圈上幼儿手不动,站着唱歌。“弟弟”,“妹妹”在圈上幼儿搭成的门洞里钻进钻出,注意不要互相碰撞。
9~10小节:“弟弟”、“妹妹”各站在圈上一个幼儿的面前。圈上幼儿一边歌唱,一边两臂屈肘。两手交叉抱肩(肘抬平)。
11~18小节:圈上幼儿站着不动,“弟弟”和“妹妹”按节奏依次用食指碰圈上幼儿的手臂(二拍碰一次),同时口中唱“一层楼,二层楼……”表示数高楼。当数到“十层楼”时,数高楼的幼儿手指碰在谁的手臂上,这个幼儿就要跟数高楼的幼儿互换位置变为“弟弟”或“妹妹”,游戏继续进行。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培育孩子友好相处、互相礼让的好品质。
2、教育孩子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教学时要有次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课前带着孩子有次序的在室外滑滑梯并留意孩子的表现。
2、乐曲《滑滑梯》。
教学过程:
一、交流教学:
幼儿教师组织孩子交流:刚刚教师与孩子在外头玩啥了?怎么样玩的?我们又是怎么样进的教学室?启发孩子讲出排着队,有次序的滑滑梯、进出教学室等。
二、欣赏乐曲
幼儿教师告知孩子有1首乐曲也叫《滑滑梯》,请孩子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K曲。
三、提问孩子理解歌词
乐曲《滑滑梯》里,孩子是怎么样滑滑梯的'?为何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幼儿教师启发孩子讲出推挤容易将孩子推翻、磕伤。
四、探讨:孩子在何时还应留意排好队?为何?
幼儿教师启发孩子回想哪一些时候容易出现挤撞,例如:进门出门时;上楼梯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翻,发生意外伤害。
幼儿教师总结:大伙儿集体出动、教学时都应排队,明白礼让,有次序的教学,从相反的方面说,非常容易出现危险,亦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法:
在一天教学的各过程,例如:集体入厕、集体饮水、进出教学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孩子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次序的开展教学。
爸爸妈妈们工作:
请孩子在生活里,融合上楼梯下楼梯、进出门、公众场合等场景对孩子开展互相礼让、服从公共次序等的品行教育。
教学反思: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思路
本篇故事《田鼠太太的项链》适宜在大班的“动物大世界”“有用的植物”“寒冷的冬天”等主题中进行教学。
(一)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1、故事内容有趣,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教学中可以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推测,从而让幼儿具有辩证思维和多维思考的经历和体验。
2、故事通过田鼠太太的一系列行为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想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最需要去做的。
(二)对幼儿经验能力的分析:
对动物过冬不同方式的了解,处于大班(上)学龄的幼儿已积累了零星的认知经验。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了,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大班幼儿也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并对生活中一些事件和现象进行“对与错”“行与否”的选择与判断。
(三)对幼儿学习方式的分析:
大班幼儿喜欢对故事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推测,思维也能比较自如地在“发散”和“集中”之间转换。所以,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开放式提问,采用多种方式来呈现故事内容,使大班幼儿在有意倾听、问题讨论、模仿练习、自主阅读、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中,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积累语言学习经验,激发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快乐的、主动的语言学习者”。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倾听故事,能对田鼠太太的行为展开积极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事先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三、活动准备
根据绘本故事制作ppt,选择一段抒情性的乐曲。
四、活动过程
(一)经验谈话导入,引出并认识角色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式”引入,密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使幼儿放松、自信地表达已有经验;教师通过了解幼儿前期经验,自然地引出故事。)
预设以下提问: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季节?“丰收的季节”表示什么意思?
2、秋天到了,人们忙着收获水果和粮食。那么动物们在干什么呢?
3、瞧!谁来了? (认读文字“田鼠太太”)“太太”是什么意思?
4、(重点提问)秋天里,田鼠太太会忙些什么呢?
(二)看看听听议议,初步了解作品内容
(设计意图:借助“插问”让幼儿进行适度的推测和适当的对话练习,从而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
教师在讲述故事中预设以下插问(追问):
1、你听见花母鸡说什么了? (模仿话语)“高贵”是什么意思?(极为珍贵、贵重的意思)
2、你认为花母鸡的话有道理吗?田鼠太太会怎么想、怎么做?
3、听了兔子的话,田鼠太太会怎么做?
4、刺猬看着田鼠太太的鞋子,它和乌龟可能会说什么?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5、听了刺猬说的话,你认为田鼠太太会怎么做?会不会再去用粮食换新鞋子?请说出“换还是不换”的理由。
6、(重点提问)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过渡性结语)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听听冬天来到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完整欣赏故事,设问讨论,理解作品内容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讨论,引导幼儿一起对田鼠太太的行为展开讨论,并理解作品的深层内容。)
听完故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
预设以下讨论问题:
1、田鼠太太已经准备了许多过冬的粮食,最后怎么会昏倒在雪地里?
2、田鼠太太准备了哪些过冬粮食?这些过冬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呢?
3、(重点提问)你认为田鼠太太拿过冬的粮食去换新衣服……的做法值得吗?为什么?
4、(推进)那么田鼠太太为什么要把这些粮食换成新衣服、新鞋子?
5、到底漂亮重要还是安全过冬重要?如果你是田鼠太太会怎么做?
(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考虑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不能为了漂亮,以小失大。
(四)小组辩论,深化情感,引发探究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选择”,再次激起幼儿思维与表达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辩证看待人物的态度,引发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进一步探究与发现。)
预设以下问题:
1。(重点提问)你喜欢田鼠太太吗?请说出理由(分组讨论,集体辩论)
2。让我们赶快帮田鼠太太想想办法,怎么让田鼠太太和孩子们安全地过冬呢?
(教师结语)请你们把田鼠太太一家怎么过冬的故事编出来吧。
(五)延伸活动
1、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围绕故事内容提供的.各种材料让幼儿阅读、绘画、续编和表演。
2、随着冬季的到来,开展“动物过冬”的探究活动,并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
教学反思
有效的集体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学前的精心预设,更需要教师教学中的灵活执行,还需要教师教学后的及时反思。本次活动带给我的体会是:
精心预设意义重大 由于对教材解读比较准确,对教材的修改、补充合理,达到了预设的目的,实现了文学作品熏陶幼儿美好情感,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发展的主要功能。故事开头和结尾部分内容的添加,比较好地帮助了幼儿从不同角度选择“喜欢还是不喜欢田鼠太太,或者有点喜欢和不喜欢田鼠太太”,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理由地进行“选择”,从中也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美好的情感:对角色的喜爱、对角色的认识,进而尝试如何辩证地评价角色。
教法探索实效明显 在大班幼儿故事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以听为主”“听一讲一听”等教法,采用“倾听一讨论法”“看听讲做结合法”,有效地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效处理好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我采用的“阅读观察”“插问讨论”“多向交流”“角色体验”和“争论选择”等方式,使幼儿在“倾听”(输入)故事内容中积极“表达”(输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班幼儿在故事教学中自然地“输入”和“输出”,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观察分析、推测想象、判断推理,因此教学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实效性。
重在关注幼儿表现 教师在教学预设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考虑幼儿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场幼儿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关注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经验的表现以及每个幼儿学习中的差异表现。在教学中,我能运用多种方式与幼儿互动,能关注并满足每个幼儿的表达愿望,鼓励并尊重每个幼儿的自我认识。
附:故事《田鼠太太的项链》
秋天到来的时候,田鼠太太就已经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田鼠太太每天一大早就来到田地里找粮食,找啊找啊,一直找到天黑才回家。衣服弄脏了,裤子被树枝钩出了洞,连鞋子都走破了。可田鼠太太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它找到了很多粮食。
秋天快过去的时候,田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粮食,有谷子、有苞米,还有花生仁。她想:这些粮食足够我和孩子们过冬啦!
一天,趁天气还不是特别冷,田鼠太太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她看到了一串项链:“哇,多么高贵的项链啊!”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
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花母鸡,花母鸡看了项链对她说:“可惜你的衣服太旧了,配不上这串高贵的项链。”
于是,田鼠太太急急忙忙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谷子,用谷子换来了一件崭新的时装穿在身上,项链立刻显得高贵了。
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兔子,兔子对着田鼠太太说:“哎呀呀!你的裤腿上裂了一个口子,跟这串高贵的项链和美丽的时装一点也不配。”
田鼠太太马上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苞米,换到了一条漂亮的裤子。
田鼠太太走到大街上,头抬得高高的,好让大家能看到它脖子上的项链。
“嘻嘻,瞧她,鞋头破了一个洞,脚趾都露出来了。”刺猬对小乌龟说。
田鼠太太听见了,立即回家拿出了准备过冬吃的的花生仁,换来了一双新鞋,穿在脚上。
现在,田鼠太太是多么地美丽和高贵啊!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天冷极了。田鼠太太饿得“咕咕、咕咕”直叫,她的孩子们也哭着直叫“妈妈,肚子饿、肚子饿……”田鼠太太说:“别哭别哭,妈妈去找吃的。”没办法了,田鼠太太只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寻找吃的东西。
可是,什么东西都找不到。最后,田鼠太太又饿又累,晕倒在雪地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性,学习演唱歌曲《do le mi》。
2、体会轮唱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音乐效果。
3、能以积极、愉悦的情绪,参与音乐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助演教师7名、音符的头饰。
2、音符挂牌每人1个。
3、图片:数字1--7。 4、琴鼓、花。
活动过程:
1、直接出示图片1--7,激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认识它们吗?
幼:它们是数字1、2、3、4、5、6、7
师:对!看看它们像是在做什么呢?
幼:像在爬楼梯,一个比一个高。
师:在音乐里,1、2、3、4、5、6、7又是简谱的音符,他们都有自己的音乐名字哦:1是哆,2是来,3是咪,4是发,5是索,6是拉,7是西。(教师引导幼儿跟唱)
师:我们来学学这些小音符是怎样爬楼梯的。
(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拍打身体的部位、由下往上有节奏地扭动身体等)
2、请7名教师助演,生动活泼地表演歌曲《哆来咪》。
师:今天有几位漂亮的音符姐姐来做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们!
(教师表演,幼儿欣赏)。
师:7个音符姐姐表演得真是太棒了!刚才你们有没有听清楚她们都唱了些什么?
幼:没有。
幼:周老师已经学会了,我来唱给你们听,小耳朵这回可要听仔细哦。
(教师清唱一遍,速度稍慢,突出歌词)
师:好,有谁知道音符们都说了些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逐句理解记忆歌词,先学会打节奏念歌词,再跟音乐唱歌词、创编动作。)
哆,唱歌儿快乐多;来,你不要掉眼泪;咪,你真是太甜蜜;发,我有个好办法;索,你不要太啰嗦;拉,让烦恼全没啦;西,我对你笑嘻嘻。唱起歌儿快乐多。
幼儿学会歌词后,边唱边随意做动作。
3、引导幼儿清楚知道自己是哪个小音符,学习轮唱。
师: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小音符,快把他们请出来,挂在脖子上,看看你是谁。
幼:我是哆,我是来,我是咪……(幼儿争先恐后地说)
师:哦,这一组小音符全是哆,哆怎么唱的?
幼:哆,唱歌儿快乐多。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说出自己是哪个音符,应该唱哪一句。
师:小音符真聪明,唱得又对又好。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轮唱的游戏,小耳朵可要听好哦,轮到你唱时,你要赶紧接上来,轮不到你,你要认真地听别人演唱,自己做动作配合,比一比哪组小音符的反应最灵敏!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了!
幼儿跟着音乐,学习轮唱。一组唱一句,最后一句齐唱。(这种方式激起了幼儿极大的歌唱兴趣和表演欲。)
师:我们小朋友真是太有才了!配合得真好,轮唱得非常棒!好,下面我们再来玩大家最喜欢的游戏"击鼓传花",老师的鼓声一响,大家开始传花,鼓声一停,花传到谁的手中,就请你这组的`小音符都到前面来表演。
游戏开始了,幼儿快乐地念着游戏的儿歌:"击鼓传花,击鼓传花,传传传,传到你就是你,就是你!"
如花被传到6(拉)组的某个幼儿手中,就请本组的小音符全来演唱。游戏2次。
师:下面我们改一下游戏的规则,如果花传到你的手中,就请你到其它6组,每组邀请1个好朋友来轮唱。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还学会了轮唱,大家喜欢轮唱吗?
幼:喜欢,很有趣,唱起来很开心……
4、再次邀请7位助演的老师,和幼儿一起跳舞结束活动。
师:刚才音符姐姐说你们唱得太棒了,要和我们做好朋友,我们快来邀请她们来跳舞吧。
7个老师一人带一组幼儿,手拉手随乐跳起圆圈舞,快乐地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2页。教学挂图(龙灯、风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像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示: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关灯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讲难点前置,唱"隆咚--咚锵"和"咚隆咚--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花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下滑音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曲的乐趣。
3、引导幼儿边演唱歌曲,重点启发幼儿在歌曲最后"嗨"处创造性地做出孙悟空的不同动作并停住不动,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延伸:
为幼儿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11-15
大班区域教案03-03
大班天气教案03-05
大班教案:洗澡03-08
大班《大风》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