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综合实践教案

综合实践教案

时间:2024-01-25 12:05:41 志杰 教案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教案(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教案(通用12篇)

  综合实践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采访等社会交际的能力,以及将采访到的信息再加工,生动、准确、有条理的转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长辈们童年游戏的调查、体验,比较它们和现代儿童游戏的差异,使学生感受到无论是哪种游戏都蕴涵着人们的智慧。

  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学生学会自主、因地制宜的开展有益的课余活动,学会自我调节课余生活)。并进而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合作、探究、体验”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儿童趣味游戏、自制游戏中的玩具、工具,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展现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也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信息窗。

  师:前段时间大家围绕“童年的游戏”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阅等方法,走近童年游戏,了解童年游戏,你们觉得这样的活动有趣吗?(有趣)。有收获吗?(有)。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信息窗》,与同学分享、交流你们的收获,好吗?

  第一组:(我和几个好朋友专门搜集游戏的玩具,找这些玩具可不容易啊。看,这是铁环,这是沙包,这是手弹弓。)

  第二组:(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套圈、扔沙包、放风筝、石头剪子布)

  师:看着这些照片,也勾起了老师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播放录像,学生解说。

  第三组:(打方宝、打陀螺、斗鸡、跳格、跳皮筋、滚铁环)

  第四组:(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调查游戏的历史的。我们这里有一张表格,上面清晰的反应了游戏的发展与变化。)

  二、展示台。

  1、滚铁环

  学生玩“滚铁环”的游戏。

  2、跳皮筋

  女生玩“跳皮筋”的游戏。

  3、打陀螺

  师:(操作),打陀螺,俗称打不死。你越是用力,它旋转得越快。当然,这里边也是有诀窍的,你得抽它的底部,否则就会被你抽飞了。

  4、抖空竹

  师:抖空竹用的是巧劲,全凭手感。看,上下窜动的空竹就像是调皮的小猴一样。

  5、斗鸡

  三、互动吧。

  学生示范玩挑黑线。

  师:好,请相邻的两个同学为一组来玩一玩这个游戏。

  (所有学生一起玩挑黑线。)

  师:同学们,你还对哪些游戏感兴趣?好,拿出你准备的游戏工具,找一个游戏伙伴,和他一起玩你最喜欢的游戏。

  四、辩论场。

  师:那么游戏有哪些好处呢?在玩游戏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可是老师听到有人这样说:现在网络游戏那么刺激,还玩这么古老的游戏干什么啊?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

  师:还有人说:游戏有益我们身心的发展,我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我想玩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

  师:对于这种想法,你又是怎样看的?

  (学生交流)

  师:是啊,说得真好!千万别让游戏把我们的童年蒙上阴影,应该让它成为染色剂,为我们的童年增光添彩。

  五、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童年和游戏是密不可分的,童年因游戏而精彩。让我们在童年的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吧!

  综合实践教案 2

  活动主题:

  我们身边的塑料

  一、活动背景:

  塑料从诞生到现在虽算不上历史悠久,但塑料制品却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塑料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认识塑料,了解塑料不仅能使孩子们加强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而且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加强环保意识。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使同学们具有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良好品质,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知识面。

  3、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力、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

  三、活动过程:创设活动情境:

  1、很高兴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关注生活,走进科学。

  教师说:在上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到一种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平时也存在,只是这回格外的触动我,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照片。

  2、你们觉得在我们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哪来那么多塑料袋呢?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现象呢?在我们泰州,生活中有很多陋习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什么叫陋习?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惯。比如;(让学生说)随地吐痰、顺手扔垃圾等。

  但很少有人觉得不正常,是不是?但往往正是因为人们不以为然、满不在乎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你们说对吗?

  3、现在我给同学们挖一个智力陷阱,看你会不会身陷其中?怎么样,敢不敢接招?请听题(音乐2下):白纸、白布废弃后是不是“白色污染”?(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困扰着世界上许多个国家确确实实为我们人类出了一大难题,但是,这个难题被我攻克了。

  我决定:向联合国卫生组织倡议一下:世界各国一律禁止生产塑料制品,你们看咋样?

  4、学生一定会就塑料的好处发表看法。教师也可拿实物对同学们进行提示:吉他、跳绳等。

  照片:百叶窗、电视、滑板车、钢琴、汽车方向盘等。

  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吃、喝、穿、玩儿、乐器、装饰材料、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家具、农业等。

  教师说:看来,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它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它的诞生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到底是祸还是福呢?怎么样?想进一步了解塑料吗?先给我们这次活动起一个主题吧!

  5、确立活动主题的名字。

  6、给同学们思考讨论的时间,明确自己最想探究的内容。教师下去指导,适当引导同学们拓展思路。

  7、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提出问题。教师将其一一写在黑板上。指导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整理。

  8、将问题分成几类。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坐成一组。(如一组人太多就将一组分成两组)。

  9、同学们进行研究讨论,教师到各组指导。加背景音乐。

  10、同学们介绍活动方案。加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11、交流完活动方案,教师进行总结。

  综合实践教案 3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使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去动手操作、解决简单的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

  一、研究目的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便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的得到强化。

  二、学生分析:

  我们班学生由中年级进入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动脑不够灵活,思维比较怠慢,但大多数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科学性、方法性。总体来看,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处于雏形,老师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

  1、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开展数学小课题的策略研究。如何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定的研究专题,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指导学生围绕专题去观察、调查、收集材料、探讨问题,然后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数学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获得更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案例,开发小学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源。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初步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五、活动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制定数学实践活动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工作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既指导和带动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又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六、预期成果:

  1、形成有形的研究案例和研究成果(资料)。

  2、初步形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评价标准。

  3、搜集整理适合本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料,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实现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研究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综合实践教案 4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材料进行水果拼盘。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制作水果拼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水果拼盘的图片;

  学生:提前准备水果拼盘照片,买好相关的水果。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呈现水果拼盘的.图片),你感觉怎样?(让学生谈谈感受。)是的,图片上的水果非常诱人,也是我们喜爱的、非常好吃的水果,看见就想吃一口。而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今天,我们学习制作水果拼盘。

  二、板书课题:水果拼盘。

  三、再次出示有关图片,学生欣赏,并说出有关特点。

  例如:颜色鲜艳,搭配合理,水果多样……

  四、展示他们准备好的,要完成的水果拼盘的作品图片。

  五、提出做拼盘时所要注意的事项。(在屏幕上出示)

  六、指导学生进行水果拼盘的制作。

  1、拼盘步骤。

  ⑴首先确定要做什么样的水果拼盘,可以用笔画好图供制作时参照,然后到市场购买水果。

  ⑵选择好碟子。碟子要大些,颜色要淡雅。

  ⑶洗干净水果,分工合作,用水果刀削制水果拼盘。

  ⑷将水果拼出花样后,还可以在旁边做一些装饰。

  2、指导学生切、拼水果,同时提醒他们注意不要浪费水果,注意安全、卫生。

  七、把制作过程拍下来,把每个作品拍成照片。

  八、把水果拼盘送到办公室让老师品尝、打分。

  九、欣赏刚才制作过程的录像,图片,学生评出最佳作品。

  十、总结这次活动,谈体会。并一起分享水果。

  综合实践教案 5

  一、审美设疑,导入新课

  1、展示各种纸浮雕作品。

  师:大家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生:各种纸张……

  师:跟真实的图像相比,这些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2、这些具有造型概括、夸张、立体、富有装饰情趣的特点的作品叫纸浮雕,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和家居。

  3、板书课题——纸浮雕。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纸浮雕工艺制品——盛开的花。

  二、制作盛开的花

  1、播放制作录象,学生仔细观看。

  2、小组讨论制作步骤(出示步骤)。

  3、组合立纸花。并强调注意安全。

  4、如果制作卡片上画好的叶片不够,还可以在另三张卡纸上画出叶片,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四、纸浮雕拓展

  过渡:通过刚才的制作,想一想平面的纸是如何变成立体形象的?导出纸浮雕的制作技法:

  ☆一件作品必须经过画、划痕、剪刻、折叠才能完成。

  ☆构成技法。利用切口进行推折,刚才花朵的做法。

  ☆叠压法。将几张纸上下分层次叠压,产生前后的空间立体效果。

  五、融入角色创作表现

  过渡:其实,用于制作纸浮雕的材料不仅能用纸,还能用各种金属、木材、布料等,今天老师还要教同学们用毛线来制作浮雕作品。

  1、出示学生作业要求: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象,运用粘贴技法和色彩搭配,制作完成一个有立体感的富有情趣的作品。

  A、可根据自己的记忆或感受设计各种造型,如卡通形象、图案形象等。

  B、可参考书中的图样进行添加、删减,形成有趣的画面。

  C、较为复杂的图形可小组合作完成。

  D、要有创新,不能抄袭书中或他人的作品。

  2、学生自由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探究新的表现技法,展示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提高作品成功率。

  3、背景音乐响起,屏幕配合显示图片资料,启发学生思路。

  4、展示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提高作品成功率。

  综合实践教案 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请同学们讨论:

  (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

  (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归纳总结。

  综合实践教案 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

  2.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反复的作用。

  3;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

  (本文浓墨重彩,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可以说是“为情而造文”的标本。朗读是情感流露、体现的最好途径。品味朗读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故确立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而且自始至终一直交错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而使文章语句铿锵,具有诗意美,学习本文的结构形式,谴词造句的表现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故确立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安塞腰鼓”这一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无处不体现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学生学习本文,能获得对文化艺术美的欣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故确立了第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排比、反复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教学准备

  1.让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教师将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1.美文应美读,好文章只有用心诵读,才能品味出内在的美。本文教学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突出对文本诵读的要求。读法多种多样,听读、范读、齐读、读中品味。同时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停顿、升降的指导,在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铿锵激越的语言,领会作者对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赞颂。

  2.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师生共同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3.本文可用一课时学课文,用一课时作练习及质疑问难。练习就以辅导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为主。可补充“新学案”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

  师:你喜欢这些画面吗?喜欢哪个方面?你此时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回答,同时交流查阅了解的“安塞腰鼓”的资料。).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课堂氛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思考: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文中哪些话可体现?(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者应鼓舞。)

  (读是与文本接触的开始,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课文录音,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学生各抒已见,既可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营造了自主轻松的课堂氛围。)

  2.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审美乐趣,同时,用比赛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精读赏析,问题探究

  师: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我们用心去品味文章的语言,看作者是怎样体现生命的律动的。

  (提示:可以结合体会多种修辞手法去品味赏析。)

  示例:第8自然段中“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学生根据范例分组品味语句,相互交流,教师参与指导。对共性的问题,全班讨论,若有些问题学生未提出,教师又认为重要的,可提出来与学生共同交流,达到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效果。

  共同研讨句子: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运用排比和比喻,用层出不穷的美好想像和联想,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恢弘。)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碰撞”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鼓声的力度。“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运用比喻,写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强烈的鼓点。三个“隆隆”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音的效果。)

  3.“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遗落”表现观众在这鼓点中不自觉地遗忘和放弃了一切繁杂的思绪,情不自禁地与之产生共鸣。运用比喻,形象传神。)

  4.短句的运用:为了传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语,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没命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短句,感情朗读。

  (学贵有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主动质疑,合作解疑,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学生在多角度、有创意的品味中,拓展思维的空间,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写作练习,迁移巩固

  学习课文,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短句,进行合理的想像,描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l00字左右。

  (这一环节体现了反馈原理,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为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自由空间,再次对教学重点进行巩固,并有了新的突破,让所学知识成为自己能运用的果实。)

  (第二课时练习和质疑问难的内容略)

  相关资料

  1.刘成章,生于1937年,陕西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原有迎神驱邪之意,后来发展为民间舞蹈,新年一过,冬闲的农民便以打腰鼓为乐,逐渐成为习俗,继而发展成文艺表演。

  综合实践教案 8

  一、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体会长辈对家庭的热爱和为维护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尝试设计、布置房间,初步培养测量、规划、设计能力,同时感受参与家庭活动的乐趣。

  3、细心观察生活,积极动脑,进行小创造和小创造,锻炼动手能力。

  4.增进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增强营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的愿望。

  活动时间安排

  3-4课时。

  活动目标

  1、培养整体设计和制作能力,养成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的习惯。

  2、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增进对家庭成员情况的了解。

  3、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明确《家人档案册》内容

  1、了解和分析《档案册》应包括哪些根本内容。

  2、询问家庭成员对《档案册》内容的看法。

  3、思考并确定自己要做的《档案册》的内容和结构组成。

  二、收集信息

  1、利用各种方法获得做《档案册》需要的信息。

  2、可以通过回忆家庭生活、观察家人举止、询问等方法了解想知道的信息。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了解,如每个家庭成员的童年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工作成绩等,防止学生思考的`问题过于狭窄,使《档案册》内容更丰富。

  三、制作并交流各自设计的《档案册》

  2、调整原先的局部设想,形成布置方案。

  3、画出各房间的布置简图。

  四、交流与完善

  1、介绍自己的设计,重点说明设计的特别之处。

  2、根据其他同学的建议,对布置方案作修改。

  3、动手布置。

  五、总结、反思和评价

  对于学生的最终作品应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吸收好的建议。此外,教师应提醒学生:能根据现实需要考虑问题且拥有个性化的设计是关键,切不可抄袭模仿他人的设想。

  活动三家庭生活小帮手

  活动时间安排

  3-4课时。

  活动目标

  1、主动观察、发现家庭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物品使用不方便的情况,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良。

  2、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尝试进行小创造,解决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在班里交流各自寻找到的家庭生活中的“小麻烦〞。

  2、各人确定自己打算首先解决哪个“小麻烦〞。

  二、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1、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列出设想的各种解决方法,通过比拟分析,选出最正确方案。

  三、设计制作实物,并在班上作展示

  1、制作好实物,并加以测试。

  2、准备作品展示,配以说明书介绍。

  四、总结、反思和评价

  学习单主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制作过程作总结,回想遇到的困难和所采取的解决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家人或班上其他同学对新创造的评价反思自己的小创造,听取他们的建议,积极思索如何完善自己的创造设计,使其真正具有实用性。

  综合实践教案 9

  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去学校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美丽,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知识。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同时还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变化。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

  在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在“春天在哪里”的欢快乐曲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麽呢?

  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师:是的,春天已经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想不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生:想。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学生自己录的去公园、农村、野外“寻找春天”活动的录像片。同学们很快在片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高兴地呼着同学的名字,专心致志地看同学找春天的一举一动。)

  师:片中是哪位同学在找春天?

  生:是邢云、夏彬彬、曾庆楷三位同学在找春天。

  师:他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下面我们请录象片中的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他们找春天的经过及他们的发现。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妈妈陪我到水上公园去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绿的草。

  生:我和爸爸到郊外的田野去寻找春天,我发现小麦苗都长高了。

  生:星期天我到游乐园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多了。

  (教师随着学生介绍将他们发现的春天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几位同学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信息。那你们又是怎么找春天的?发现了哪些春天的信息?想不想和同学说一说?下面我们就继续找春天,研究春天的特点好吗?

  (此环节设计对凝聚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先在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比一比谁发现的春天特征多。

  1小组交流(约5分钟)

  当录象片中的同学向全班展示了他们找春天的活动后,其他同学也希望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介绍给同学,这时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讨论中,学生纷纷拿出收集的动植物图片、照片;小玻璃瓶内装的蚂蚁、蝌蚪、乌龟;种植的各种花、蒜苗等。大家边看边议,热烈发言,逐步认清差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认识得以提高。教师在班里巡视,观察学生收集的东西,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典型材料,为全班汇报做好准备。

  2全班汇报(约10分钟)

  生:这是迎春花(出示照片)。冬天时迎春花的树枝是光秃秃的,春天来了开满了小黄花。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一看到迎春花开了就知道春天来了。

  生:这是小蚂蚁(实物)冬天它藏在地里,天气暖和了,它们就开始活动了。所以我知道春天来了。

  生:我带来的是小草(实物)。春天天气暖和,小草长出来了,看到绿绒绒的小草说明春天来了。

  生:现在白天渐渐长了黑夜渐渐短了,说明春天来了。

  生: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说明春天来了。

  ――――略

  (教师随学生汇报,把春天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中教师可以提一些建议性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你带来的什么?冬天时是什么样的?现在和原来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还可适时进行咨询,如这些植物的标本是从哪儿收集的?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活动向正确发向发展。

  3归纳春天特征

  归纳环节是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方法,概括春天的特征,完成对春天尽可能多的认识。

  师:(指黑板)看,黑板上同学们贴的小草、树枝、花,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圆圈把他们圈起来归为一类?你们知道归为哪一类吗?

  生:……这些都是植物。

  生:那这些小乌龟、蚂蚁、蝌蚪……我们也可以归为一类

  (依此方法,引导学生按动物变化、天气变化、人的变化进行分类,归纳春天的一般特征。)

  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春天变化,真不简单!老师也收集到一盘表现春天的录像带,想不想看?

  生:想。

  (借助电教媒体,播放教学录象片“春”既可以帮助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欣赏春天,了解儿童难以看到的动植物,了解各地春天的不同景色,又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第三阶段:体验阶段。

  组织学生将本节课还未做完的事或还想做的事落实,使活动能继续下去。

  师:课上我们研究、认识了春天的特点,那么课后还能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做些什么呢?

  (大家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一致同意继续开展以下活动:

  1、继续开展种植活动,做好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

  2、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种方式(绘画、手工制作、照片等)展示出来。布置以“春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环境。

  3、课后师生共同把鸟窝放在树上,给小鸟安家。

  4、用制作的风力小玩具游戏,充分体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乐趣。

  课后每个同学选一个项目去做,下节课继续进行交流。

  综合实践教案 10

  一、教学内容

  1、篮球传球基本动作(双手、胸前、头上、勾手传球等)

  2、篮球运球基本动作(高、低、体前、背后运球等)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学习,达到熟悉球性,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认识篮球基本动作重要性。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5分钟)

  (1)运球绕球场3圈

  (2)游戏抢西瓜

  2、传球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重点) (14分钟)

  (1)简介篮球来历及比赛的`基本组成部分(附表一)

  (2)传球基本动作示范

  3、运球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10分钟)

  (1)几种基本运球动作的示范讲解

  (2)运球中出现各种动作与同学们分析讲解练习

  4、游戏--------趣味抢篮板球(8分钟)

  (1)培养同学们反应能力,移动速度

  5、课堂小结

  四、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探索性学习

  2、运用观察法、自创法、突出学生学习与启发式帮助

  附表一:传球(纽带)

  进攻运球(方式)投篮(唯一得分手段)

  篮球比赛抢篮板球(进攻条件)

  正面防手

  防手

  侧面防手

  夹击防手

  背面防手

  综合实践教案 11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教师方面】: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学生们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充分休息、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渴望下课,盼望着与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但稍微留意一下,便不难发现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当行为和安全隐患。以我校为例,仅本学期开学至今,已发生了三起因课间追跑打闹而导致的“跌破头”、“摔坏腿”等事故。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有所乐,有所得,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学生方面】:从前几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调查是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次活动前,根据学校的推荐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四个备选主题——对“游戏卡”的调查,调查“课间十分钟”,与“近似眼”面对面,“肥胖与健康的关系”,并明示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结果学生选择上述四个主题的人数分别是:7,19,8,10。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这一主题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别的小朋友下课都玩些什么?哪种游戏是有益的,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便成了他们探索实践的动力。

  二、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采用模块化专题单元活动方式,设计并组织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

  ①让学生明确进行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活动,应当制止。

  ③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探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四方面:

  ①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格,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②学会初步的调查、采访技巧;查阅资料方法;合作交流方法等。

  ③了解并体验到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而基本的方法。

  三、设计思路及说明:

  本次活动是一次长线活动,约10课时,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整个活动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1、创设情境,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

  2、明查暗访,认识课间活动的现状。

  3、小队活动,实践本次活动的主题。

  4、总结交流,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

  5、反思推广,实现本次活动的价值。

  四、活动具体实施过程及其指导要点:

  1、启发与引导。(1课时)

  ①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下课后都会干些什么呢?在我班同学的课间活动中,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当的,为什么?其它班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②顺势引导:我们现在对全校同学在课间的活动情况还不太清楚。那么,我们就可以作一些调查实践来摸摸底。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意在通过谈话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校课间活动上来,并且加工成事实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活动欲望,从而为实践活动内容的展开创造条件。)

  2、调查与认识。(约3课时)

  ①学习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的设计。

  A、教师讲解表格设计的大致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统计项,调查日期等。

  B、师生互动,反复讨论比较表格的格式,确定设计成如下的调查表,并印发给学生使用。

  综合实践教案 12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花的世界,培养对花的兴趣,受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围绕“花”这一主题,开展了许多活动,并把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这天我们一齐来交流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吧!

  2、先请各组组长介绍下你们的研究资料。

  各组长进行汇报。

  3、分组进行交流

  国花组:介绍牡丹的小常识、关于牡丹的诗歌、牡丹被定为国花的原因、牡丹传说故事、牡丹图片展

  各国国花组:介绍各个不同国家的国花资料

  市花组:介绍各个不同城市的.市花

  传说故事组:介绍关于花的传说故事以及关于花的诗歌

  花的礼仪组:介绍关于花的歌曲以及关于花的礼仪知识

  作品组:展示同学们关于花的作品

  4、评价: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收获呢?你最喜欢哪一组的介绍?

  5、小结本次活动

【综合实践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案02-14

综合实践教案02-27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01-08

综合实践课教案02-17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9-24

综合实践的活动教案03-11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3-11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11-06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02-18

综合实践教案范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