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时间:2022-02-25 13:17:37 教案 我要投稿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1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在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⑵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⑶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材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蔡元培的生平和思想。

  ⑵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⑶组织学生分组研讨,深入体会作者所提三点期望的现实意义。

  ⑷通过知识拓展和课外延伸,激励学生了解北大、向往北大,树立远大理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

  ⑴引导学生体味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洋溢的.强烈情感,品读其对学子们的谆谆教诲,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⑵通过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引入

  (今日北京大学校门图。)

  二、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三、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先号民友,后号孑民,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四、创作背景

  1、蔡元培就任校长前的北京大学概况

  2、蔡元培的改革措施

  五、课文

  FLASH

  动画朗读

  要求学生注意字词,理顺课文思路

  六、课文讲解

  1、字词梳理。

  2、课文讲解:

  ⑴开场白导读。

  在本段中作者讲了些什么?此种开场白具有什么特点?

  ⑵三点期望:

  ①抱定宗旨:

  A、学生自读并思考:第二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希望?

  B、当时北京大学的现状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

  C、请大家读一读文中作者的谆谆教诲,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砥砺德行:

  A、蔡先生在第二点希望中着眼于学生的哪一方面?

  B、先生为何要求北大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品读相关语句)

  ③敬师爱友:

  A、学生齐读

  B、找出文中描写当时北大师生关系的句子。

  C、在演讲中,蔡先生还强调同学间应怎样?他还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有何目的?

  ④结束语:

  在结束语中,蔡先生还讲了什么?

  ⑷课文小结:

  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②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

  ③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

  ⑸课堂讨论:

  在这篇演讲中,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期望,请结合我们自身实际,谈谈这三点期望对你的启发。

  七、图片展

  1、北京大学图书馆

  2、百年纪念堂

  3、莘莘学子图

  4、未名湖畔

  5、北大操场之一

  八、课外延伸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意义上的大学,你了解它的历史以及蔡元培先生的办学方针了吗?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资料,由语文兴趣小组主持,以我所了解的北大为主题,办一期墙报。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2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提取信息要点。

  2、根据课文归纳演讲词的在内容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3、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思路

  疏通课文内容——归纳演讲词的特点——学生针对演讲内容谈感想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和思考中疏通课文内容,把我知识要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会写演讲词以及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思。

  教学过程

  课时环节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未名湖博雅塔

  师:“博雅塔前人博雅,未名湖畔我未名”大家知道这副对联中涉及到的未名湖和博雅塔是哪所大学的著名景观吗?

  学生回答北京大学

  师:北京大学不光有风光旖旎的未名湖,富有哲理的博雅塔,更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它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他更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圣地。

  但大家知道北京大学在刚创立之初的状态吗?

  学生讨论

  师:北京大学在当时以学术腐败而声名狼藉,当时的北大学子大多抱着做官发财的目的而来,他们惟官是图,当时的北大被人们称为大臭虫,大染缸,腐败的大粪。

  是什么让北大这棵枯树枝繁叶茂?提及北大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蔡元培。1917年蔡元培应教育部的要求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从他的就职演说开始,北大就踏上了一条革新之路。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重温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来窥探北大发展之一隅。

  讨论北大创立初期的状态引发对内容的兴趣,了解北大的过去。因为我们现在的北大众所周知。而他过去的历史很少有人关注,更不会关注他的腐朽与没落。并且这篇课文的内容针对的就是不被人所知晓的北大。

  二、知讲者

  在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已经有五位校长对北大进行了改革,可是收效甚微,但是蔡元培先生让北大走上了一条革新之路,发展之路,蔡元培先生是何许人也?

  明确: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反清以救国。

  他旧学深沉,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他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新局面。

  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大学生向来自视很高,但见了蔡校长都非常恭敬。

  蔡元培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高素质、高理想,务实的校长,毛泽东先生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全班诵读关于蔡元培先生的介绍。

  对于演讲的讲者我们是必须要了解的,因为从他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他演讲方面的特点,学生诵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蔡元培的映像。

  三、清内容

  让我们重新温习蔡元培先生的演讲,用心感知先生的教诲。

  自由诵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演讲对象是那些人?

  明确:北大学子

  2、演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具体方法是什么?每一点是针对怎样的社会现实,又怎样的社会影响?

  明确:三点希望:

  ①砥砺德行

  A、知道大学性质;

  B、“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

  C、误己误人

  ②抱定宗旨

  A、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

  B、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C、国家之兴替

  ③敬爱师友”

  A、以诚相待敬礼有加互相共勉

  B、对于老师:不问学问之有无,只问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就特别尊重。对于学生:不能开诚布公。

  C、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两项措施:修改讲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添购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完成表格见附录

  学生自由诵读完成信息的筛选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但是有些文言字词有可能难于理解,在学生送诵读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些问题然后大家一起叫解决。并且信息的筛选考察的是学生的选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归纳

  特点:从课文的标题中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演讲,那演讲的特点是什么了?请根据这篇课文做一个总结。

  明确:内容: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结构:思路非常清晰。

  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

  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结合课后练习三来具体体会课文语言的特色)

  分组讨论这个单元全部是演讲稿,这是第一篇课文,如果我们很直白的去告诉学生演讲的特色是什么,那么他有可能无法具体理解,如果让他根据课文去归纳,就会学以致用。

  五、谈感想

  先生的演讲不只是一篇演讲的规范之作,更是一篇震撼人心灵的文章,我们可以说:没有北大就没有五四,而没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北大。先生改变了北大,北大影响了中国。那九十对年后,蔡元培先生对北大学子提出的三点要求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请选择其中的一点联系现实和自身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己思考这篇演讲我们要注重它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改变自己的缺点,让文章达到“育人”的目的。

  六、结束语学生们的讨论各有侧重点,但都不错,因为你们是针对现实和自身而谈的。

  九十多年前,蔡元培先生的演说唤醒和激励了当时的北大学子,而今天,他的演说依然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他不朽的声音,将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我们灵魂的深处,陪伴我们不断成长,走向每一个成功。

  七、作业牛刀小试:

  就任班长之演说,学生课后完成学生要学以致用。教学小结这篇课文我是重在对于演讲辞的特点归纳和学生的思想教育。语文不应该只是传授,更应该侧重情感的陶冶。在课堂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积极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环环相扣。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今天我们随从蔡元培先生走进北京大学,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的前世今生。

  二、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首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三、演讲背景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他们来上学时,有不少人还带着听差。这些人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法混资历、找靠山。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四、演讲辞

  1、定义: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

  2、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即演讲辞有怎样的特点?

  可说性、可听性:演讲是用口讲的,是讲给听众听的,所以语言要通俗易懂、精彩形象、尽量口语化——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针对性:演讲要面对很多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感染听众、鼓动听众,所以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思想性:为了让听众有所收获,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入耳有益。

  条理性: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有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五、整体感知,把握演讲思路

  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A、找错:标记同学朗读过程中读错的字。

  B、概括每段中心,理清文章思路。

  六、小结

  第一部分(1段):一线渊源(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第二部分(2-4段):三点希望:①抱定宗旨;②砥砺德行;③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5段):两件事:①改良讲义;②添购书籍。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五分钟训练。

  二、分析全文:

  1、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除此之外,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实现目标,也就是说“争取民心,为我所用”重点集中在施政纲领方面。

  2、比对一下,蔡元培的这篇就职演说与我们构思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与我们的构思不同?

  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这有点出乎意料。

  我们的重点在自己,主要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作者的重点在听众,主要谈对学生的要求。

  3、在文中,北大新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三点要求?并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4、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演讲辞的特点,其中特点之一就是演讲辞要有针对性。针对问题,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那么“抱定宗旨”,这一建议是针对当时北大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

  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5、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对学生个人的影响)

  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在校内对北京大学的影响)

  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7、第二个要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8、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

  10、继续分析一下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作者在提出“敬爱师友”这一段时没有直接描写学生势利无比、不懂“敬爱师友”的文字,但其他地方有没有提到?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深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学生道德沦丧、功利至上的情况严重到了什么地步,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提出要“敬爱师友”。

  11、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12、作者“为了学生”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体现?

  其实前面的两点要求针对的是现实弊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后面的两点计划也一样,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作为校长,作者明确提出要求,直指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流弊,谁都知道他是想把北大办好。办好北大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

  三、欣赏蔡元培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你认为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明理由。

  A、作者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B、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也就是说,蔡元培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决不妥协的改革家,而且是完全有能力把改革搞好的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C、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官赴任,都会做几件轰轰烈烈、有影响的大事,以显示才干和胆识,树立形象和威信。蔡元培的这两把火确实小了点,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是为了购置更多的新书,跟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两把火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四、拓展、提升:了解本文巨大的现实意义。

  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画出来,谈谈你的感想。

  A、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点“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B、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C、我觉得“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五、学习课文其它写作特点?

  1、感人肺腑的情思

  在演讲的全过程,作者讲述任何问题时,都倾注了无比的热情。他五年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每提一点要求,都真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的巨大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古朴典雅的语言

  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带有古朴典雅的特点。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成份,这就比古文容易接受理解。因此,这篇演讲稿,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因此,这篇演讲稿读起来,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处。

  五、作业:

  作文:写一篇演讲词:我为什么而读书?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相关文章: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案(精选6篇)04-22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02-25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08-25

北京的教案09-14

《北京》教案04-08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4篇)03-02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4篇02-26

《北京》优秀教案03-26

北京教案模板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