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

时间:2022-03-06 06:09:02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锦瑟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锦瑟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锦瑟教案四篇

锦瑟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

  2、理解《锦瑟》的多种解法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

  目标2

  学习过程:

  一 、导学

  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 引导赏析《锦瑟》

  1、品赏诗歌的步骤: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2、题解:

  (1)“无题”之解

  (2)“锦,瑟”之解

  3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

  4 、感悟诗意,理解主旨(逐联逐句分析引导。思考: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

  (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重新诵读,再次品味

  三、探究主旨,拓展延伸(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为什么?)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锦瑟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2.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其寓意。

  3.掌握“用典”这一表现方法。

  【学习方法】

  1、因声求气,以声传情;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知人论世

  1、李商隐(约813—约858),字,号,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朝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擅长诗歌写作,和杜牧合称“”,与温庭筠合称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尤善七律创作,人称“”。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故有“”之称。

  2、背景:李商隐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锦瑟》作于诗人晚年,因主题难解,被戏称为诗界“”。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3、诗歌名句:

  (1)天意怜幽草。(《晚晴》)

  (2)夕阳无限好。(《登乐游原》)

  (3)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4)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5)何当共剪西窗烛。(《夜雨寄北》)

  (6)身无彩凤双飞翼。(《无题》)

  二、文本探究:

  1、颔联和颈联用到了哪些典故?

  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

  1、“用典”分为哪几种?

  此诗主旨之所以扑朔迷离,难以索解,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用典。运用典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对于典故,权威的辞典《辞海》《辞源》都有如下的解释:“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可见典故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即古代的故事传说等;二是,即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句子。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

  2、阅读下面诗句,找出没有用典的句子。()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准》)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⑤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用典”有什么好处?

  4、请简要赏析下面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人月圆(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锦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 理解内部结构;

  3、 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 亡妻的深情悼念;

  3、 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出来: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板书设计]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





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





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





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六、分析其他几种理解

  1、 下面摘录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以备参考: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2、 课堂活动:点读练习。请同学们给下面的话加上标点符号。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

  七、作业。同步作业本上的练习。

  八、教后记:

  1、 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

  2、 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习风气。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理解了李商隐诗歌的迷离风格,学习了多种表达技巧,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习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补:

  1、题解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着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或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2、译诗

  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地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成蹁跹的蝴蝶,是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

  明月临大海,闪烁着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

  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3、品典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4、结构与主题

  1—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

  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思念亲人。

  5—6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眷恋。

  7—8句:追忆悲欢离合仍是一片茫然。

  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我认为是作者追忆心中思念的亲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自己品味。

  5、 鉴赏要点

  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朦胧美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这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乐游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锦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该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分析艺术特色。

  3、探讨诗歌的主旨,学习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感情,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

  主旨分析。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我国唐代,有一位杰出的诗人,他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显赫,但依然是晚唐诗空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明星,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小李杜”,他便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迷倒了所有爱诗的人,让他们喜吟乐道却又无人能解,成了一道千古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锦瑟》,来感受她的神秘和美丽。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先让学生自有诵读,获取对诗歌的初步印象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参考译文]

  锦瑟啊,你为什么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念青春华年。我心像庄子,在清晨为梦中变成蹁跹的`蝴蝶而迷惘。又像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发生之时,早已惘然。

  推选两名学生朗读,把握诗歌的情调与韵律

  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全班读。

  教师范读诗歌,从意象入手领悟感情与意境

  庄生晓梦迷蝴蝶——诗人幻化为披一身灿烂霞光的蝴蝶,向着冉冉升起的旭日,翩翩飞舞。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国亡身死后,魂化杜鹃,面对流水落花,而啼泣于暮春的寂寥天际。

  沧海月明珠有泪——皓月当空,碧波万里,深邃的海面上,细微的风几乎吹不动涟漪,让人分不清月华、珠光和泪水。

  蓝田日暖玉生烟——阳光普照,万物增辉,蓝田的群山秀峰间,升腾飘逸着美玉的烟霞。

  诵读诗歌的时候,我们要酝酿我们的感情,驰骋我们的想象,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把那些意象转化成优美的图画,生动的视频。在诵读中感动于诗人的哀怨感伤和诗歌如梦如幻的美丽。

  涵咏诗歌 探究主旨

  通过刚才的诵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锦瑟》一诗的迷离凄婉,我们似乎也触摸到了诗人的哀怨缠绵。那么是否可以说已经读懂了这一首诗?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诵读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诗歌情感主旨。补充资料:

  第一联:起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

  第二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哀怨感伤之情,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犹如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第三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深埋水底,不能相见,无人赏识。

  最后一联: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们或许沉湎诗的意境而不能自拔,或许已超然诗人的自身感情而无法自已,“此情”之究竟为何情让我们说也说不清楚,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意向,向来也是歧见纷纭,莫衷一是:自伤美人迟暮说,悼亡说,艳情说,锦瑟演奏说,伤唐室之残破说,回顾毕生政治遭遇说等等不一而足。在此我认同是作者自况身世,表现自己怀才见弃的哀怨,以及韶华已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当然,无论你倾向于哪种理解或做何种认知,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得到诗歌的美,能在诵读中身心得到愉悦。 (尝试背诵)

  艺术特色

  用典工雅 基调哀怨 意境迷离 语言华美

  补充资料:除首联之比兴外,本诗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中间两联。具体分析,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属对工稳。本诗所用四个典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诗人立足于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调度驱谴,使其马牛同栏而联姻对偶。从旨意看,四句诗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属呼应。从形式看,则颔联以“望帝”对“庄生”、以“春心”对“晓梦”、以“托”对“迷”、以“杜鹃”对“蝴蝶”;颈联则以“蓝田”对“沧海”、以“日暖”对“月明”、以“玉生烟”对“珠有泪”,无论词性还是词语结构,都属对工切,一丝不苟。尤其是以“蓝田”对“沧海”,洵是巧妙。“蓝田”本是地名,但作者却借其字面本义,以“田”对“海”(古人常以此两者相对,“沧海桑田”即其显例),以“蓝”对“沧”(“沧”字本义是青色),变借对为工对,由此可见李商隐择字用语的考究。

  二是抒情含蓄。这四句诗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诗人意寓于象而情现于辞,以含蓄的笔调抒写心曲,使诗显得空灵蕴藉。

  三是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我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烟云迷离。“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又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也使历来难以计数的读者于此探隐索微,留恋忘返,极富吸引力。因而,尽管人们对此诗旨意不甚了了,却依然为它的情调、画面、气氛、意境所吸引,吟诵于口而思索于心。

  小结该诗,总结方法

  鉴赏诗歌,要以诵读为基础,从意象入手,认真揣摩,将意象重新排列组合,合理想象,仔细体会。读进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作者感情;走出来,分析艺术特色,感受表达效果。

【锦瑟教案】相关文章:

《锦瑟》教案01-26

《锦瑟》优秀教案01-26

《锦瑟》教案13篇01-30

《锦瑟》教案(12篇)02-02

锦瑟教案四篇02-26

锦瑟教案3篇02-27

锦瑟教案10篇02-27

《锦瑟》教案六篇02-27

《锦瑟》教案8篇02-27

锦瑟教案4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