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只小熊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只小熊》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只小熊》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只小熊》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白纸人手一张、6个苹果,幼儿园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1今天蒋老师不仅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来了,还请来了动物朋友,猜猜会是谁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
3就小熊一个人吗?
4不仅小熊,还有熊爸爸,熊妈妈,那哪个是熊爸爸呢?为什么?
(一般爸爸多比较高大,所以最高的这个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呢?为什么?
(熊宝宝还是小宝宝所以长的比较矮些)那哪个是熊妈妈呢?为什么?
(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比爸爸要矮,比小熊要高)
二:
1三只熊要做什么呢?他们还没吃早餐,要吃早餐了,你们说他们吃什么呢?熊最喜欢吃什么?
2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准备吃什么呢?
3一共几样东西呢?(3)牢牢的记住这三样东西哦。
三:
1早餐要开始了,吃早餐前先要准备餐具,那个是给爸爸的呢?为什么?
(一般爸爸的胃口比较大,吃的比较多,所以用大碗)哪个是给宝宝的呢?为什么?
(宝宝的胃口小,吃的少,用小碗就可以了)那个是给妈妈的呢?为什么?
(妈妈吃的比宝宝要多,比爸爸要少,所以用这个不大不小的碗)
四:
餐具分好了。开始吃早餐了,他们吃的第一样是什么呢?(蜂蜜)哪瓶蜂蜜给爸爸吃呢?为什么?
(瓶子要高,里面的蜂蜜比较多,爸爸胃口大,给爸爸吃)哪瓶蜂蜜给熊宝宝吃呢?为什么?
(矮的瓶子里是蜂蜜少,小熊胃口小,给他吃)哪瓶蜂蜜给妈妈吃呢?为什么?
(妈妈吃的比熊宝宝多,比爸爸少,所以给他吃中间这瓶蜂蜜)
五:
蜂蜜分好了,接下来他要吃第二样东西了,是什么呢?(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哪个给爸爸吃呢?为什么?
哪个给小熊吃呢?为什么?
哪个给妈妈吃呢?为什么?
(这个玉米长要胖,就是粗,粗的玉米身上的玉米要多,所以给爸爸吃,瘦的,就是细的玉米,细的玉米身上玉米要少,所以给熊宝宝吃。中间这个玉米,不粗不细,身上的玉米不多不少,正好给熊妈妈吃。)
六:
要吃第三样东西,是什么呢?(苹果)这里有几个苹果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六个)这六个苹果怎么分了?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明确要求: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而且要全部分完。
总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老师这里也有苹果,你们想不想吃?那我们先去洗手吧!!
教学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三只小熊》教案2
教学目标:
会进行图形折叠、分割、拼摆,使图形变化,辩认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其关系,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准备:
正方形纸、小刀。
教学过程:
(一)变魔术
让幼儿猜想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长方形。然后将纸折叠,剪开变为各种图形。
将剪开的图形再拼成正方形。
(二)幼儿操作
将正方形变成4个小正方形,比比谁变得快,再将4个小正方形拼成原来的样子。
将正方形变成4个小三角形,然后还原。
将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然后还原。
(三)图形组合
将剪出来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各种组合,变成新的图形。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如:四个三角形可拼成风车;一个三角形加一个正方形可拼成一座房子等。
中班数学:三只小熊
设计思路:
经典故事《三只熊》意在帮助幼儿认识大的、比较小的与最小的。从《小花园》主题活动中幼儿个别化学习来看,孩子们能够区分明显的大与小,但对中间的则无明确概念。主题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幼儿掌握按大小排序和匹配,对此我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乐意大胆表诉自己的想法。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和匹配。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匹配。
活动准备
三只熊图片,ppt,三只熊及大中小三只沙发(人手一份),粘贴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三只熊的图片,介绍熊的一家。
2.出示三只碗的的图片
提问:你猜猜看这三只碗是谁用的?
3.出示三把椅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三把椅子分别是谁坐。
二、看ppt,听一遍故事。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2.小姑娘选择了谁的东西?为什么会选择小熊的东西?
三、操作体验
1.今天小熊一家要去买沙发,它们应该买什么样的沙发呢?就请小朋友们来给它们的沙发排排队,让三只熊坐到自己的沙发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1)沙发的排序是否有不同方法。
2)能否按大小进行匹配。
3.分享交流。
1)找出和大家排列不同的方法。
2)集体讲讲熊爸爸坐在最大的沙发,熊妈妈坐小一点的沙发,熊宝宝坐最小的沙发。
《三只小熊》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三只小熊的不同特点,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
2、愿意参与活动,尝试跟着音乐做简单律动,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心情。活动准备:
1、三只小熊的胸饰
2、背景图:小熊的家
3、音乐:自录音乐
4、座位分成三组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去郊游:
——教师播放音乐:去郊游,创设去小熊家做客的情景,带领幼儿律动进教室。
二、到三只小熊家做客,认识三只熊。
——教师出示小熊家的背景图,为幼儿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到活动中。
1、师:哇,我们已经走到森林里了,瞧,前面有什么呀?(出示图片)幼:房子。
师:这是谁的家呀?
幼:小熊的家。
2、认识三只熊:
师:这里有一座小房子呢,这就是三只小熊的家。看看是谁来给我们开门了?(播放熊爸爸的音乐,老师扮演熊爸爸走出来。)
师:熊爸爸是怎么走路的呀?(原来熊爸爸走路时很笨重,所以音乐也是很慢很笨重的感觉。)我们来学学熊爸爸走路吧。
师:猜猜爸爸后面又是谁来了呢?(播放小熊的音乐)
幼:你怎么知道是熊宝宝呢?(蹦蹦跳跳的,很快的,音乐听上去很可爱的。)
老师扮演小熊走出来。
师:熊宝宝刚才做了什么动作?谁来学一学。
师:又有谁来迎接我们?(播放熊妈妈的音乐)
幼:熊妈妈来了。
师:熊妈妈的音乐和熊爸爸、熊宝宝的音乐什么地方不一样?(比熊爸爸的音乐快,比熊宝宝的音乐慢。)
三、学学熊的一家。
——幼儿观察图片认识三只熊,再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让幼儿知道他们的不同特点。
1、师:现在我们已经和三只小熊成为朋友了呢,大家来看看这三只小熊长的'是什么样子啊?先来看看熊爸爸。他的肚子怎么样?
幼:胖胖的。
师:对呀,胖胖的走路也会慢慢的,谁来做一做熊爸爸的样子。
2、师:那熊妈妈呢?
幼:比熊爸爸瘦,
师:熊妈妈还在做什么动作?
幼: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
师:那我们来学学她吧。(教师边唱边带幼儿做)
3、师:熊宝宝又是什么样子呢?他在做什么?
幼:很可爱,走路一跳一跳的。
师:我们一起来做可爱的熊宝宝。(教师边唱边带幼儿做)
4、师:三只熊都很有趣,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老师来做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小朋友们的小眼睛一定要睁大哦,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他们认出来。(教师做动作请幼儿猜)
5、师:小朋友们真棒都猜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小熊吧。(教师播放音乐B,边唱边带领幼儿练习)
四、和小熊做游戏:完整练习动作
——以与小熊跳舞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动作,然后进行完整练习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只熊一家,你们开心吗?
幼:开心。
师:三只熊说今天真是太高兴了,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瞧,他们跳起舞来了,我们也学学他们的动作和他们一起跳舞吧。(播放完整音乐)
师:熊爸爸和熊妈妈觉得你们学他们学的真像呀,想再看你们跳一变,你们愿意再和他们一起跳舞吗?(再次练习)
五、律动出森林,结束活动。
师:熊宝宝刚才轻轻的对我说,他有点累了,想回家休息了,我们小朋友今天和三只熊跳舞也有点累了,现在我们也休息吧,以后再来做客。
路,边走边离开教室。)
(播放律动:走)
《三只小熊》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匹配。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三只熊。
2、三只熊及大中小三只沙发(人手一份),粘贴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三只熊的图片,介绍熊的一家。
2、出示三只碗的的图片
提问:你猜猜看这三只碗是谁用的?
3、出示三把椅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三把椅子分别是谁坐。
二、听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2、小姑娘选择了谁的东西?为什么会选择小熊的东西?
三、操作体验
1、教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去买沙发,它们应该买什么样的沙发呢?
请小朋友们来给它们的沙发排排队,让三只熊坐到自己的沙发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1)沙发的排序是否有不同方法
(2)能否按大小进行匹配
3、分享交流
(1)找出和大家排列不同的方法
(3)集体讲讲熊爸爸坐在最大的沙发,熊妈妈坐小一点的沙发,熊宝宝坐最小的沙发。
《三只小熊》教案5
活动目标
萌发均衡饮食的健康意识。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讲的不挑食的道理。
能大胆参与故事的讨论,并能合理搭配食物。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不同的小熊”图片;《三只熊》故事音频及图片;《三只熊》故事视频;“食物”组图;“食物搭配”情景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不同的小熊”,激发幼儿兴趣。
——哪只小熊最胖?
——哪只小熊最瘦?
——哪只小熊最高?猜猜为什么?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三只熊》,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一、二段。
——大熊为什么不开心?
——二熊为什么不开心?
——小小熊喜欢吃什么?和大熊、二熊比,小小熊是什么样的?
小结:小小熊爱吃的.可多了,爱吃肉也爱吃蔬菜、牛奶和水果,所以小小熊长得高,力气大。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三段。
——熊妈妈说,如果挑食或者不吃一些食物会怎么样?
——我们要向谁学习?学习什么呢?
小结:如果挑食,不吃一些食物,就会变得不健康,长不高,力气小。所以我们都要向小小熊学习,不挑食,让自己长得更高,变得更漂亮。
播放故事视频《三只熊》,引导幼儿明白不挑食的好处。
——你觉得哪只小熊最棒?为什么?(小小熊最棒,因为它不挑食)
出示组图“食物”,引导幼儿说说哪些是自己爱吃的。
——大家认识这些食物吗?哪些是你爱吃的?
出示情景图片“食物搭配”,引导幼儿为大熊、二熊搭配食物。
1、教师说明四种分类中的食物。
2、引导幼儿从不同的分类里选取一种食物,为大熊和二熊搭配丰富有营养的食物。
——大熊、二熊也想像小小熊一样长得高,力气大,他们要吃什么呢?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提供学习单《我不挑食》,家长按天记录幼儿一个月内的进餐情况,每周奖励一次不挑食的宝宝。
附【故事】
三只熊
遥远的森林里有三只熊,大熊、二熊和小小熊,它们是三兄弟,每天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
可是最近,大熊和二熊不开心了。为什么呢?
大熊只喜欢吃肉,它不吃蔬莱,结果它越来越胖啦,它不开心。
二熊只喜欢吃蔬菜,它不吃肉,结果它越来越瘦啦,它也不开心。
只有小小熊,它胃口可好了,既喜欢吃肉也喜欢吃蔬菜,还喜欢喝牛奶和吃水果,它越长越结实,比大熊、二熊还要高,还要力气大啦。
熊妈妈对它们说:“肉有营养,蔬菜也有营养;牛奶有营养,水果也有营养。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如果我们挑食不吃某些食物,营养不均衡,身体就会不健康。大熊、二熊是哥哥,吃饭还不如小小熊乖,我们都要向小小熊学习,不挑食,更健康。”
大熊、二熊羞红了脸,它们决定再也不挑食了,让自己也成为一只健康、结实又漂亮的小熊。
《三只小熊》教案6
活动目的
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准备
1、场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师活动前排好表演。
活动过程
(一)、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幼儿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
(二)、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刚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这个表演中有些谁?
(3)、小姑娘这样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
(2)、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
(3)、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在门口等,敲门……)
3、表演第三遍。
(1)、三只熊为什么会抓小姑娘的'?
(2)、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
(3)、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三)、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 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
《三只小熊》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熊特点,激发幼儿对小熊的喜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表达与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小熊头饰三个、画纸、彩笔、黑板
活动过程:(一)认识小熊
1、教师戴上头饰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姐姐!”
2、教师问:小朋友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小朋友们见过小熊吗?小熊长什么样子?
3、教师总结:小熊很可爱,也很强壮,它生活在大森林里面。小熊有圆圆的脑袋、黑溜溜的眼珠,还有强壮的四肢、锋利的爪子。有时候小熊还会很危险,它的爪子还会抓伤小朋友们,所以去动物园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不要靠近小熊的笼子。
(二)教师示范小朋友这么喜欢小熊,想不想把小熊画下来?教师示范小熊画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三)作画教师分发画纸,幼儿再纸上作画,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走入幼儿中间进行指导和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示作画完毕,教师挑选幼儿作品到前排展示,每组三人。三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课后反思:
优点:整节课层次分明,结构流畅,教具准备充足,教师语言具有感染力。
不足:1、幼儿作画时间不足,个别幼儿没有时间完成或丰富自己的作品。
2、展示时间不够恰当,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听。并且展示时间过短、人数过少,大多数幼儿并不能得到评价。
3、展示阶段幼儿作品选取不具有代表性,较为单一。
4、课堂纪律不够,教师不能有效组织幼儿的.注意力。
5、教师再课堂中角色应统一,前边是小熊姐姐,后边就不能是老师。
措施:1、课堂结构可进行调整:课堂开始前,教师可播放音乐《三只小熊》,师幼一起随着音乐律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中小熊的危害可展开来说,是幼儿再课堂中得到安全教育;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可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安静下来,并约定要在音乐结束时放下画笔是幼儿更加遵守规则,这一阶段时间可适当放长;展评阶段,可使幼儿活动起来,欣赏小伙伴的画作,或拿作品到教师面前解说,教师应尽量关注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评价,教师应特别关注和表扬那些有自己思想和创意的幼儿,是幼儿创造性得到发挥。
2、教师再作画时应稍微蹲低一点,以免挡到幼儿视线。
3、教师可在总结小熊特点后就使幼儿作画,以避免教师示范后限制幼儿思维。
4、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或报刊杂志,多多学习接触幼儿和组织幼儿注意力的方法,使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动更加有效的实施。
《三只小熊》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引导幼儿按舞蹈的节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进一步巩固侧垫步步伐,学会脚尖前后点地动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并谈话引出小熊的家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小熊图片,让幼儿认识小熊一家人,并用动作模仿出来。
——边看课件边提问这是谁呀?熊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模仿一下
——熊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啊?谁来模仿一下
——最后这是谁呢?熊宝宝真可爱,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小结:小朋友们编的动作可真漂亮!原来小熊的一家有三口人,熊爸爸、熊妈妈还有小熊,熊爸爸胖胖的,熊妈妈很苗条,还有小熊很可爱。
三、幼儿欣赏音乐、理解音乐。
1.小熊的一家见到我们小朋友,可高兴了,还给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幼儿欣赏音乐
3、幼儿听音乐随意舞蹈,师边说中文歌词。
4、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跳的真棒!老师啊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也想跳舞,你们想看我跳舞吗?引出舞蹈《三只小熊》
四、幼儿欣赏并模仿舞蹈动作。
(1)播放音乐,教师舞蹈,幼儿欣赏;提醒幼儿要仔细看,看看你觉得老师的.哪些动作做得好的。
(2)幼儿欣赏后,教师提问。
——刚才老师跳的舞中你觉得哪些动作做得好呀?展示给我们看一下。"
五、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1)师边说歌词边分解动作,幼儿齐练动作。
(2)重点指导幼儿练习脚尖后点地的动作。
(3)全体幼儿随音乐,完整地表演舞蹈。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从幼儿平时喜欢的儿歌、故事为出发点,将音乐与舞蹈巧妙的贯穿其中,幼儿在学中乐、乐中学。感受了音乐,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通过儿歌引导幼儿按舞蹈的节拍做动作,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还有不足就是要游戏性再强一些,中间应该加难度,给幼儿挑战的空间。
【《三只小熊》教案】相关文章:
三只小熊教案01-30
小熊过桥教案09-30
《小熊过桥》教案10-01
《小熊的山洞》教案08-28
“小熊请客”教案08-25
小熊过桥的教案09-08
《小熊搬家》教案09-10
《小熊请客》教案09-13
《小熊过桥》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