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05-25 11:39:20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7,能点数7以内物体,学习按数取物。

  2、知道数字7代表的实际数量,并正确运用量词。

  3、让幼儿享受游戏情境中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蚂蚁收到的礼物图,小蚂蚁送出的礼物图,小动物图片,蚂蚁图片,数字图片,场景图,汽车,动物叫声相关音频,情境音频。

  纸面教具:打印1—7数字、棒棒糖、花、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以小蚂蚁过生日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一个生日聚会,乘上我的.汽车出发了。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7。

  1、点数蛋糕上的蜡烛数量。

  ——看,小蚂蚁的生日蛋糕准备好了,连蜡烛也插好了。小蚂蚁要过几岁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蜡烛表示一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蜡烛吧?

  2、点数小动物们给小蚂蚁带的生日礼物的数量。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操作,练习7的点数。

  1、出示教具,激发幼儿兴趣。

  ——小动物给小蚂蚁送礼物。请小朋友根据操作单进行相应的操作。

  2、分组进行操作。

  1)第一组:看数字,帖花朵。

  2)第二组:看汽车,贴数字。

  3)第三组:看数字,贴棒棒糖。

  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巩固复习7以内的数。

  ——派对开始,请小朋友帮助小蚂蚁招待小动物,看食物数量举出相应数字。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2

  设计意图:

  智能数学的教学大多数需要洞洞板学具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洞洞板学具盒、洞洞板摆放的位置及取、收棋子,都需要孩子辨认左和右。中班的孩子还不能清楚辨认自身的左和右,根据《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认为要先让孩子认识自身的左和右,孩子们才会去按照学具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因此,我设计了本节中班智能数学教育活动《左和右》。活动中,我运用手指点画导入,让幼儿右手食指上有个模糊记号,牢固掌握哪知是右手,从而认识左手。接着又编儿歌和幼儿互动做游戏,区别身体各部位的左和右,再让幼儿进行操作感兴趣的洞洞板学具,孩子们会更快感知自身为中心的左和右。最后加一些延伸游戏的方式结束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复习所学内容。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红色水分颜料、教具图片2张,洞洞板学具。

  活动重点、难点:

  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

  活动过程:

  1、手指点画导入,认识右手。

  (1)请幼儿排队进入教室,伸出靠近桌旁的这只手指蘸一下红色颜料,给绿芽点上花。

  (2)告诉幼儿蘸有红色颜料的这只手是右手,幼儿摇着右手,一个跟着一个听音乐取洞洞板学具回到位置上,面向老师坐好。

  2、认识身体的左和右。

  (1)认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请幼儿挥挥右手想一想:右手还可以干什么?

  (2)告诉幼儿另外一只手是左手,请幼儿伸出左手挥一挥。

  (3)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一起做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3、认识身体其它部位的左和右。

  (1)提问:身体除了左手和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2)小结:左手这边是左边:有左耳朵、左眼睛、左脚等,右手这边是右边:有右耳朵,右眼睛、右脚等。

  (3)游戏“拍、拍、拍”,幼儿跟着节奏说儿歌做动作,看谁做的动作又对又快,巩固认识自身的左右。

  (儿歌):拍拍手,摸摸左耳朵;拍拍手,指指右眼睛;拍拍手,踏踏左脚丫、、、、、、感知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1)请幼儿改变坐的方向,找找自己的左边和右边的'同伴各是谁?

  (2)请幼儿用右手捏住盒盖的右上角的“小耳朵”,按照打开棋子盒的步骤把棋子盒打开后放在左边(要求图案朝洞洞板方向),洞洞板放在右边。

  4、操作学具:进一步感知以自身为中心的左边和右边。

  (1)请幼儿用双手取出一摞红色棋子拿在左手中,用右手一个一个插棋子,插满洞洞板的第五列(教师边示范,让幼儿学习插),红色棋子把洞洞板分成左边和右边。(附图1)

  (2)请幼儿取出一颗绿色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边,依次取出一颗黑色、一颗黄色、一颗蓝色、一颗白色的棋子各插在洞洞板的左、右边。(附图2)

  (3)小结:自己面前的洞洞板让红色的棋子分成左边和右边,其它棋子只要插在洞洞板的左边或右边的孔中就对了。

  (4)按步骤收棋子盒和洞洞板学具。

  活动延伸:

  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户外活动或在家和孩子做游戏时,边说儿歌边让幼儿区分自己的左和右。

  附儿歌:左三拳,一、二、三,

  右三拳,一、二、三。

  跺跺左脚,一、二、三,

  跺跺右脚,一、二、三。

  向左转,向右转,开着汽车,嘀嘀嘀、、、、、、左转了,右转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

  设计思路

  《幸运的鸭子》是一个绘本故事,它讲述了一只幸运的鸭子不断寻找自己叫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顺序出现了1~10的数字和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同时,书中对数字做了专门的放大,所以让孩子对数字的印象特别深,还同时配上相同数量的动物.这样更加深了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因此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

  对中班幼儿而言,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它包含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能体验10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数字“4”不仅代表四只小猫,还可以是四声“喵喵”的叫声。也可以是送给小猫的四份礼物,幼儿从具体的可能数清楚的“小猫、叫声、礼物”到抽象的数字“4”的理解,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认识过渡。二是理解1O以内的基数。拼板上的数字是“8”,幼儿可以找到八只山羊的实物进行拼板,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三是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幼儿能把无次序排列的数卡按1~10的顺序进行排列,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本次活动设计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环节,以此来解决活动的难点。活动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点数实物,说出总数。第二层次,按数量求同。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的游戏,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卡片上记录每种物体的数量。引导幼儿关注事物数量特征,发现数量等同性,发展幼儿对事物数量特征的敏感以及用符号表征物体数量的能力。第三层次,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拼板的上半部分是数字1~lO,下半部分是与数字相应的实物,如“2只母鸡、6只鹅、7只山羊……”幼儿通过数字与实物的拼接,理解抽象的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关系。第四层次,体验数字的顺序。让幼儿先按数字拼板的底色将拼板进行分类,然后按1~10的顺序排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了呈现图片、演示、游戏等多种策略,这些支持性策略都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成功,因而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10,感知基数的意义。

  2.能为数群匹配相应的数字,并圈出相应的数量,表示其数量特征,进行排序。

  3.愿意自主表达自己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相关动物的叫声。

  2.物质准备:绘本《幸运的鸭子》课件,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

  3.环境准备:整理音乐,展示板三块。

  活动过程

  绘本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有一只不幸的小鸭子正站在池塘边难过,它的叫声不见了,它想去农场找回自己的叫声,我们看看农场里都有哪些动物。

  出示动物拼板图片(1~9的小动物)。

  师:农场里动物可真多,有母鸡、猫、狗、马、鹅、绵羊、山羊、奶牛……

  (评:这一环节,运用绘本故事的情节导入,由一只小鸭子引出动物数群,引发幼儿观察并点数。)

  探究动物数群。了解1~10的基数

  1.点数动物数群,说出总数

  师:农场里有谁?有几个?你是怎么数出来的?(通过白板课件将实物拼板放大)

  (评:利用白板课件中的点击放大功能,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观察实物数群。当幼儿说“农场里有马”,教师就把马的实物数群放大,数完后再回到整体画面,既便于幼儿观察个体又能从整体中选择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述。幼儿在观察数群后,通过一个一个数,手口一致地按物点数,并说出总数。能力强的幼儿,在点数5、6、7、8、9的数群时,直接观察小数群后说出总数,再接下去数出较大的数群。)

  2.操作数群卡,感知数群与花朵的等量关系

  师:农场里开满了花,小鸭子想先给小动物去送花,请你们帮忙一起送花.你想给谁送?送几朵呢?为什么?(利用白板课件中的书写功能,在动物数群下面圈出相对应的花朵)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没有花?该怎么送呢?(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评:在动物数群下面有花的标记,幼儿在点数动物数群数量的基础上用笔圈出相应的花,并用语言表述“几个动物我送几朵花”。幼儿在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等量的关系,学习按数量进行归类.进而了解基数的意义,如7只绵羊的数群和7朵花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两个对等的集合。)

  自主游戏。体验数字与数群的关系

  1.游戏“动物找家”

  师:小鸭子要到小动物家去,可是动物们都在草地上,我们请它们回家好吗?小动物家上有什么?谁会读一读?(出示拼板的另一半)

  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为什么?

  你想把谁送回家?为什么要这么送呢?(幼儿操作数物拼板)

  (评:数字符号是抽象的,幼儿在使用数字的时候,就意味着是在抽象地使用数字。通过玩“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把抽象与具体联系起来,首先让幼儿认读1~1O的数字,让幼儿对数字有视觉的经验。幼儿在操作上面是数字、下面是实物数群的拼图时,就在抽象的数字与物体实际数量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有助于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

  2.游戏:动物排队

  师: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小鸭子要按着顺序去动物朋友家找叫声,我们帮小动物们排排队吧。

  谁排在最前面?接着排谁?为什么呢?(幼儿操作把数物拼板按l~10的顺序排列)

  (评:当一只小鸭子出现时,教师已经提示找出了最小的数字,然后幼儿根据实物数群的自然顺序排列1~10,数物拼板的排序帮助幼儿排列抽象的数字,也可以让幼儿借助实物数群的提示进行排序。)

  欣赏绘本故事,用声音表示1~l0的数字

  师:小鸭子找了谁?它们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鸭子有没有找到它的叫声呢?

  (评:教师运用课件,结合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字1~10的认识,幼儿可以扮演故事中的任何角色,发出与动物数量相匹配的叫声。通过形、声兼备的绘本讲述和表演,幼儿学习的兴趣浓厚。)

  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中投放数物拼板,供幼儿自选操作。附:绘本故事

  幸运的鸭子

  在农场的一个泥泞的小池子旁边,一只不幸的鸭子正在发愁。

  “我的嘎嘎声叫不出来了。我要去把它找回来。”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啪嗒啪嗒走到水边,跳进小池子,潜下去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嘎嘎声。

  鸭子来到母鸡家,学着母鸡“咯咯”地叫了起来。两只母鸡说:“鸭子不是咯咯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两只爱帮忙的母鸡在鸡棚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狗家,学着小狗“汪汪”地叫了起来。三只打瞌睡的狗说:“鸭子不是汪汪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三只打瞌睡的狗在狗窝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猫家。学着小猫“喵喵”地叫了起来。四只机灵的猫说:“鸭子不是喵喵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四只机灵的猫走进农舍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鹅家,学着小马“咴咴"地叫了起来。五匹快活的马说:“鸭子不是咴咴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五匹快活的马在马厩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鹅家,学着小鹅“呃啊呃啊”地叫了起来。六只叽里咕噜的鹅说:“鸭子不是呃啊呃啊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六只叽里咕噜的鹅在稻草堆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绵羊家,学着绵羊“咩咩”地叫了起来。七只毛茸茸的绵羊说:“鸭子不是咩咩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七只毛茸茸的绵羊在草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山羊家,这只不幸的鸭子还在“咩咩”地叫着。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说:“鸭子不是咩咩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在羊栏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牛家,学着小牛“哞哞”地叫了起来。九头聪明的牛说:“鸭子不是哞哞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九头聪明的牛在牛棚里大吵大闹地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最后他们来到那个泥泞的小池子里,十只有斑点的鸭子嘎嘎叫:“快停下来,再也找不到像我们这样的嘎嘎声了。”

  于是,十只有斑点的鸭子,九头聪明的牛,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七只毛茸茸的绵羊,六只叽里咕噜的鹅,五匹快活的马,四只机灵的猫。三只打瞌睡的狗,还有两只爱帮忙的母鸡……

  “嘎嘎!“嘎嘎!”

  这只幸运的鸭子也叫了起来:“嘎嘎!嘎嘎!”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对图形折减变形的过程中感知图形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操作的快乐,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

  2.物质准备:ppt、操作用的五种图形若干。

  3.各种图形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今天图形王国的图形来我们教室做客了,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出示ppt,看看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平时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呢?

  二、图形变身师:这些图形宝宝有一个心愿,他们都想像变形金刚一样会变身。变成大小不一样的图形。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变身,好吗?

  1.示范拿一个正方形,请小朋友先看老师怎么帮正方形宝宝变身的。

  师:先把图形对折,折的时候边对边,角对角,然后把这个正方形,沿着这条线剪下看变成了……。正方形宝宝变身了,看变成什么呢?幼:两个长方形。

  师:看,老师再来变一变,再拿出一个正方形,再次提醒,折的时候边对边,角对角,看又变成什么呢?幼:两个三角形。小朋友,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启发幼儿说出折一折,再剪一剪)师:对了,是用先折一折,然后剪一剪的方法。只要将图形宝宝轻轻一折,折的时候边对边,角对角,再沿着线把它剪下来,图形宝宝就变身了,小朋友你会变吗?

  师:还有很多的图形宝宝也等不及了,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变身好吗?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可随便变化图形。幼儿拿出各自椅子下小箩筐里的图形进行折变或者剪一剪。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宝宝可以变成xx幼儿边动手操作边学说长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的方式帮助图形宝宝实现了变身的愿望。

  三、播放ppt,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图形娃娃们的精彩表演,看一看它们的变化,说明图形是可以变的。

  四、幼儿操作,自由拼图。

  师:图形宝宝们很调皮,它们有的变到了一起变成了一只小鸡……还变成了……现在,大家想不想和图形宝宝们一起做游戏,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呀?那请你走到桌子桌子旁边拿一张白纸用图形开视拼贴吧,我们比比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拼出的图形最漂亮!展示幼儿的拼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点数已有粗浅的经验,本活动通过“纸宝宝找家”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学习、理解7的数数与形成,懂得两数多一少一的关系,促进幼儿数字概念的形成,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7的实际意义。

  2、能运用多种比较多少的方法比较6、7两数的多少。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快乐的`纸宝宝》7个材料不同的纸宝宝,若干大数字卡片1以及1—10;每人一套操作学具(7座小房子、7个纸宝宝);音乐《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快乐的纸宝宝》,复习6的点数。

  提问:瞧,谁来了?来了几个纸宝宝?(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二、出示各种颜色的“纸宝宝”,引导幼儿认读数字7,学习7的形成。

  1、学习7的形成,理解7的实际含义。

  提问:又来了一名纸宝宝,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纸宝宝?数字7像什么?7还可以代表什么?

  小结:7像镰刀,7可以表示任何7种物品。

  2、观察不同颜色的“纸宝宝”,知道7里面有7个1。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7个纸宝宝有什么不同?

  小结:每种颜色有1个纸宝宝,7中颜色就有7个纸宝宝,7里面有7个1。

  三、出示“纸宝宝找家”图片,引导幼儿操作实践,理解6、7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游戏一:幼儿操作“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提问:纸宝宝找到家了吗?怎么帮助没有找到家的纸宝宝?(理解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小结:6比7少了1,7比6多了1。

  游戏二:幼儿操作“纸宝宝吃水果”进一步巩固6、7两数的关系。

  教师敲响小鼓,请为纸宝宝拿比敲的次数多1的葡萄;第二次游戏,请为纸宝宝拿

  比敲的次数少1的草莓。

  四、引导幼儿玩游戏“抱一抱”,结束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音乐停止,教师说出数字,或比数字多1少1,几人抱一起。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⒈模仿画图形,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⒉能仔细观察和比较,耐心地完成练习。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2页《好孩子练眼力》,铅笔。

  ⒉将活动中出现的图形画在白纸上,根据需要一一出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找不同的游戏吗?那你知道怎样玩这个游戏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图形,要请你们和我一起来玩图形找不同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谁是认真、仔细又耐心的好孩子。小朋友,“眼力大挑战”的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对比图形的.不同。

  ㈠第一关

  ⒉教师出示 和 ,能在第二张图上画一笔使两个图形变成一样吗?

  ⒈出示 和 ,怎样添画可以使两个图形变成一样?

  ⒉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添画,比较“小粗心”画成的 和 的区别。

  ⒊师:看来第三关和第四关需要我们更加细心的观察,下笔的时候也要更加仔细了。好孩子一定要看仔细再下笔,马虎、急躁,容易出错。

  三、幼儿操作,模仿画图形。

  ⒈师:在我们的操作材料上还有更多有趣的图形呢,你们愿意继续来接受挑战吗?

  ⒉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2页,交代操作要求。

  ⑴师:刚才我们添画的都是直直的线,让两个图形变得一模一样,接下来的挑战会哟不同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⑵师:这些图形你们都看明白了吗?有没有看不明白的地方?

  ⑶交代操作要求:请你添画合适的线条,使两边的图形变成一样。

  ⒊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引导孩子完成练习后,自己仔细地检查一次,看看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了。

  ⒋利用视频仪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大家一起用亮眼睛检查同伴的操作材料完成的是否正确。

  ⒌自查与互查。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的: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通过操作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重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4只小动物图片、4座房子。

  2、 每位幼儿1~6数字卡片、1~6点卡

  3、1~6数字卡片、磁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动物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小朋友在家和自己的邻居玩吗?孩子说一说。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搬了新家,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新邻居了,请大家帮帮忙。(教师出示动物房子)!

  师:看看谁搬了新家,你们知道他们的邻居吗?(孩子们说一说)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猪的邻居。

  问:小猪家的门牌号小狗家少1,小猪家住在几号?

  猴子家的.门牌号比小猪家多1,小猴家住在几号?

  (2)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二、数字朋友找邻居

  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1、2、3、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数字3的邻居呢?(2,4)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三、游戏:找朋友

  教师幼儿共同游戏:老师和孩子伴随着歌声给数字找相邻数。

  四、幼儿操作:

  1、给每位幼儿分发的数字1——6和圆点1——6。

  2、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数字出示相邻的数字。

  3、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数字出示相邻数的点卡。

  4、一位幼儿出示数字其他孩子出示它的相邻数字或对应点卡。

  五、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父母或邻居小朋友一起给1到5的数字宝宝找他们的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培养幼儿比高矮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同样大小的红色、绿色大长方体积木各一块,两张小鸡和小鸭图片,一把贴绒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红色、绿色的小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个,套管、盘子各一个。(盘子的正面有方格,反面有凸钉)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与同伴比高矮

  幼儿两两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师比),讲出谁高、谁矮或两个人一样高。自由交换伙伴再比,可多次进行。(教师: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3.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4.比积木

  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长方体大积木各一块,变换摆放方法,让幼儿观察比较:两块积木平放――一样高;红积木竖起来,绿积木平放――红高绿矮;红积木平放,绿积木竖起来――红矮绿高。教师拿掉红积木,问:绿积木是高还是矮?(幼儿无法比)由此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分组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1.让幼儿用同样方法将相同数量的小长方体积木在桌子上搭高。(教师问:你们谁搭得高,谁搭得矮?幼儿:一样高)

  2.让幼儿将相同数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钉盘上,相互比高矮。(教师:看看谁插得高,谁插得矮?幼儿:一样高)

  3.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

  4.请幼儿把6块红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再把5块绿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教师:哪个高,哪个矮?幼儿: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高。教师:用什么方法能让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矮呢?幼儿:拿走两块红圆柱体积木,或加上两块绿圆柱体积木就行了)

  演示游戏:

  1、教师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戏。(教师用小鸡的'口吻说我小鸡高,你小鸭矮。教师然后又用小鸭的口吻说:不,我小鸭高,你小鸡矮)

  2、教师请幼儿判断一下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幼儿可能回答一样高,因为它们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从头部看是一样高的)

  3、教师揭去遮盖的布,幼儿看到小鸡站在小椅子上,小鸭站在地上。再请他们想一想,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教师可边说边把小鸡从椅子上取下来与小鸭比,使幼儿懂得比高矮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动:

  1、教师让幼儿到操场上去找任何一种物体与自己比高矮。如,让幼儿比过后说,我和大树比,树高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教师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较。

  2、教师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别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比高矮,该怎样比?把比的方法告诉大家。

  活动评析:

  1、设计中将高与矮比较中的相应性、相对性、可变性巧妙地渗透在集体活动和分组操作中。在演示游戏和延伸活动中,还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的物体比高矮时,必须在同一平面上。这样,有利于幼儿仔细观察、多做比较。

  2、设计中的各环节注意动静交替,既有拍气球时的向上跳跃等活动性比高矮设计,又有桌面组合、摆弄操作材料等安静性比高矮设计。幼儿不仅人人有亲身投入比较活动中去的机会,同时还有思考、判断、应用和再创造的机会。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重点:发现生活中的熟悉,知道数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数字无处不在。

  活动难点: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数字的有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幼儿人手一支笔、一份记录纸

  设计意图用"猜数字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数字的部分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重要。

  通过对数字的变形,变成有趣的动物和交通工区,体现数字的趣味性。

  通过之前几个图片的观察,让幼儿自己想象,并用数字做出有趣的画,感受数字的有趣。

  活动过程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ppt空白表格师:你知道上面有几个格子吗?

  2、出示ppt2师:在每个格子里藏着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边看边猜他们分别是数字几?

  师:在猜数字宝宝之前呢,先要记住这句话,从0-9的数,一个一个的数,才会发现少的数字。

  3、给数字排队师:看一下这十个数字宝宝里,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你能给这几个数字宝宝排一排队吗?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

  师: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吗?

  4、教师出示ppt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排的吗?

  二、数字代表的意思1、师:这十个数字宝宝是我们平时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数字,你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数字呢?

  师:马路上有数字吗?家里有数字吗?

  2、出示ppt师:为什么上面有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

  师:生活中到处有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意思,你回去再去找找看,下次告诉我。

  三、有趣的数字1、出示ppt小鸡,师:看,这是什么?数字3怎么了?怎么变?除了数字3还有几?

  2、出示图片冰淇淋,师:这又有那些数字宝宝呢,他们怎么了?

  3、出示图片魔术师师:这次的图片,老师0-9每个数字宝宝用了一次,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记住0-9一个一个的数,你就会发现不见的数字哦。

  四、游戏数字、体验有趣1、师:数字宝宝可以做成那么多好玩的东西,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动动手,动动脑筋来画一画。

  2、出示ppt师:你可以照着老师画画,你也可以自己想,要用到数字宝宝哦。

  3、教师评价欣赏。

  《数字宝宝》课后反思在目标的'设计中,我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但是好像在这个活动中的体现不是很明显。存在着很多问题,一、趋向小学化,二、目标达成度不够,三、操作性不强,等。

  在上好课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很热,有种莫名的热,感觉这个课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有点小学化了。对于整个活动的目标的达成度不是很好,把重点放在的了数字的组合中,应该是着重于对数字的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见到的数字有很多,我的课前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没有提前让幼儿了解家中的数字和学校中的数字等所能见到的数字。最主要的是要幼儿了解数字的意思,而我在上的过程中只是一句带过,没有很深入的回答和引导。比如在问道马路上有数字吗?有幼儿说汽车的牌子,我说是的,但是我没有告诉孩子说这是这辆汽车的身份证,代表就是一辆,没有第二辆的。

  在第一个猜数字环节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小眼睛都看着我,开始猜数字了,第一个幼儿看见的是1,因为1我放的最显眼。在接下来的猜数字过程中,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中班幼儿对于0-9这十个数字的书写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站起来能说好多个,我也采取的相应的表扬,我的表扬是你真棒能一口气猜那么多,但你能告诉我他们分别是在哪个颜色的格子里吗?在表扬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猜数字的环节幼儿的注意里很集中,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有趣。在这里我想,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区角。

  第一环节后面的内容趋向小学化,可以省去。

  第二个环节中的引导不是很深入,所出示的图片布及的面不是很多,对于每张图片的解释也不是很到位。可以把这个环节做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再次开展数字宝宝的活动,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

  第三个环节,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图片中出现了一个问题,魔术师的图片中没有5这个数字,在准备的时候没有验证好。

  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卡片、教学数字卡片、教学磁性数字教具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教学卡片(部分被遮挡)师:在每一个卡片里藏着一个数字宝宝,请小朋友们边看边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在猜数字宝宝之前要从0--9一个一个的数,才会发现少的数字。

  2、幼儿观察数字卡片,进行猜想3、教师引导幼儿逐一寻找到藏着的数字。

  二、寻找规律,给数字排队1、看一看、找一找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找一找这几个数字宝宝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游戏"看谁找的快、找的准"找一找最大的数字宝宝是几?找一找最小的数字宝宝是几?

  3、幼儿动手操作给数字宝宝排排队(1)请小朋友们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2)请小朋友们给数字宝宝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教师随机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操作)4、请幼儿动动脑想一想,数字宝宝还可以怎样排队?

  (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师:你的数字是怎样排队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排?

  (引导幼儿发现0--9数字一个比一个大1的规律。)师:除了一个比一个大的排,还可以怎样的排,请你再试一试?

  (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从多到少排列的方法。)5、教师进行小结三、游戏活动,体验有趣1、请小朋友回忆生活中的数字教师:原来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除了这些,小朋友们还在哪些地方、哪些东西上看到过数字呢?

  教师:数字和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数字宝宝来玩游戏呢?

  2、给自己创编一个电话号码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每个数的相邻数。

  2、能理解操作要求,认真地进行操作活动。

  3、活动时注意力集中,能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5以内的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什么叫邻居。

  2、物质准备:

  --教具:水滴形的数卡5张(数字分别为1-5),图片一张(上面画有5间相同的房子,并且房子连在一起一字排开。房子分别写有1-5的数字)--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5的数字印章和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数字接龙。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说一个数。

  --师幼共同游戏,教师说1,幼儿说2,以此类推往下接。

  2、找邻居。

  --教师(出示水滴形的数卡):下雨啦,5个小雨滴排着队从天上落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请个别幼儿把水滴数卡按数字对应送到房子里,并说一说:一号水滴住一号房……--教师:小水滴想找邻居一起玩。2号小水滴的邻居是几呢?1比2多1个还是少1个?2号小水滴的有没有其他的邻居是几呢?3比2怎么样……3、游戏:看谁说得快。

  4、教师报数字,请幼儿说出它的一位邻居。如:教师报3,幼儿报4,并说出理由3比4少1个。

  5、幼儿操作活动。

  --填印数字。请幼儿观察鸽子里的数字和点子,在空缺处印上相应的数字或画圆点。

  --找邻居。观察上牌图片中青蛙的'数量,在下排图片中找出邻居并连线。

  这次活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知识,而且这一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后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掌握得特别好。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说出那一节课的学习过程,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能用根据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特征选标记。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活动准备:

  1、黄色小蘑菇、红色大蘑菇、黄色和红色标记、大小标记若干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

  3、标记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蘑菇的大小和颜色

  师:(出示红、黄蘑菇)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两个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不一样)

  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把不一样的地方记录下来?(标记)

  师:(出示标记)小朋友你们还认识这些标记吗?现在请小朋友来给蘑菇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什么颜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颜色的标记。

  二、比较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

  师:(出示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给这两个图形宝宝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一句好听的话?

  三、看图形找标记卡

  师:(出示各种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图形)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图形宝宝一样吗?你们认识它们吗?他们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图形宝宝,请4个小朋友一组,去找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和你们图形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

  师:小朋友找好了把他们贴在黑板上介绍你找的是什么?

  四、师总结:

  这个长方形宝宝找到了大的蓝的长方形标记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戏

  师: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宝宝们都找到了朋友。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游戏。老师给你们发图形和标记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图形就去找和你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标记卡就去找图形宝宝做朋友。

  师:现在我们带着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一张大动物图、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等。

  活动过程:

  一、拼图游戏

  出示大动物图,请幼儿观察画面,有什么图案和特点。幼儿述说。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把这张图裁成四小块,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拿一小张。请幼儿组合。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一张张小图拼贴起来又变成和原来一样的大图了。再请四位幼儿重新以最快的速度组合一次。

  二、理解整体与部分

  师:如果我们把这一张大图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请小朋友给这一张张小图片起个名字。

  幼儿起名(部分)

  我们刚才就把这整体分成了四部分,然后又把这四部分组合起来成为整体。

  三、操作活动

  小朋友觉得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绳子、各种形状的纸、杯子里的水)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然后再拼起来,玩的时候你可以把分割下来的小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得,然后再比较一下整体和部分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整体比他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大,每一个小部分都比整体小。

  四、游戏:找朋友

  这里有许多画,小朋友看一看,发现什么了?有的缺一个角,有的只有一半,好看吗?那怎么办呢?剩下的部分都在中间的篓子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是你手中的画面上的一部分就赶紧贴在你的画上,看谁拼的又快又对。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4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幼儿“复习10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我设置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等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10以内的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数,体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2、在观察水果和数字的同时,培养对事物的专注、记忆能力。

  3.愿意倾听老师与同伴的.讲述,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学具:水果的背面有圆点和数字,塑封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水果,引起兴趣。“这是谁呀?小熊在果园里摘了许多的果子,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苹果、梨子、草莓、香蕉、樱桃、菠萝)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6种。

  二、水果游戏

  (一)猜猜水果身上的数字

  1、这些水果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的身上都藏有一个不同数字,而且这些数字是在5—10之间的,你们知道5—10之间有哪几个数字呢?

  A、苹果说“我是5—10之间最小的一个数字?我的数字就是5”。

  提问:“苹果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刚才苹果怎么说的?

  B、梨子说“我比5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6

  C、香蕉娃娃说“我比7多1”,那是几呢?8

  D、草莓娃娃说“我比8少1”那是几呢?7

  E、“你们看看5————10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9和10,那樱桃和菠萝谁是9谁是10呢?”

  樱桃说:“我的数字比菠萝小,谁能告诉大家是几?9那菠萝娃娃是数字几?10

  2、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提问:你是怎么记住的?

  3、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二)给水果排排队

  1、水果娃娃后面的数字都出来了,那现在水果娃娃想考考大家,想请你们按照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来排队?谁愿意来排队。

  2、幼儿上来为数字排队,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

  3、这个小朋友是按照从小大的顺序来排队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后面的水果会按照什么来排队呢?

  4、小结:水果是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来排的。

  5、还有没有不同的排法?那水果会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呢?

  三、拼贴水果

  1、教师讲解作业。

  小熊在果园里还摘了许多的果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这儿有一张带有圆点的卡片,看看上面的数字是几?数数看上面有几个圆点,那够吗?除了看数字外,还要看看卡片的颜色相不相同,这下对了,猜猜老师手里的会是什么水果呢?

  2、幼儿动手拼水果。

  现在请小朋友也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看看颜色对吗?反过来就是一个水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3、教师评价作业。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四、品尝水果

  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和水果一起完了猜数的游戏,那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可口的水果。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感觉选材还是比较好的,比较贴近生活,而且课堂上内容大部分孩子都会。只是我自己觉得又要白板,又要兼顾小朋友课堂上的呼应,所以感觉离孩子有些远。另外,由于我选择全班小朋友上,所以纪律不是很好,到操作部分,有的孩子第一次看见投影仪,很新鲜,一直跑到投影仪处张望。同时,听课的老师也向我提出了几点建议:水果的对话可以录在课件里,不需要老师一直说。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

  3、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大的圆形、椭圆形 ,动物拼图;幼儿人手一份圆形、椭圆形、毛根、纸条教学过程:

  一、出示昆虫拼图,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好,蝴蝶漂亮吗?你知道我的身上有哪些图形宝宝吗?

  2、教师手指图形各部位,请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3、引出椭圆形:你们认识它吗?它叫椭圆形。

  二、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你们的桌子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相同地方?(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分析:开始,我的提问是"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地方?"针对中班小朋友,这样一次性两个问题,使孩子们的回答显得凌乱,有的孩子说相同点,有的孩子却说不同点,同时不能更深入的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 "比较事物先找不同点" 的特征,我改变了提问,变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2、集中交流,让幼儿自由说说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较(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分析:为了图形的比较,这里教具的需考虑,圆形的半径和椭圆形短边的半径是相同的,因为这是它们比较的前提。这个环节主要是先重叠看一看,通过看、比较得出结论"椭圆形比圆形扁"的结论。

  (2)请幼儿第一次对折,你有什么发现呢?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分析:这一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一次对折",强调要求对折。椭圆形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半径短的一边对折,另一种是半径长的一边对折。从而都得出结论,"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3)再次进行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圆形4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第二次对折",孩子们发现椭圆形折痕不一样长,还会发现两次对折后交叉处会有个"中心点"。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两边总是能重叠,而椭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有时却不能重叠。

  (4)教师: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圆形与椭圆形的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比较得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呢1、出示典型的椭圆形物品图片,说一说分析:生活中椭圆形的物品不少,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去发现一些椭圆形的物品,例如哈密瓜、西瓜、鸡蛋、饼干盒、树叶等。

  四、变椭圆形

  1、介绍操作材料,讲述操作要求,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毛根、长纸条,请小朋友来变变椭圆形、

  2、讲解部分幼儿作品分析:这个环节给孩子作品展示的机会,同伴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是如何变出椭圆形的。

  3、活动延伸:请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02-23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头巾秀01-26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丰收的果园》教案09-30

中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02-20

铺路中班数学活动教案04-18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序数》02-25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0》04-21

中班数学活动小熊请客教案02-01

数学活动认识时间中班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