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13 23:54:5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禹治水》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

  从学生课外预习入手,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针对课题,引导质疑,为学文创设条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自主读文,独立识字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

  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读文,练习独立识字,再通过小组互学,教师点拨,学会生字,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解决问题,理清层次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写了结果如何呢?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部分(1)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设计意图〕围绕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字,通过默读思考、解决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四、回归整体,朗读检测

  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

  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学生交流、改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整体,熟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切入,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条件。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

  〔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5、引导交流所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感情,学会通过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讨论探究,升华情感

  1、孩子们,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战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

  问题是思维的发端,引导学生围绕重要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请同学们自读补充的有关大禹治水的小故事。

  2、读后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

  树立大语文观,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2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2—4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找出翘舌音的字,边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第2段。

  (1)指名读课文。指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第二,三两句。

  A:指名读第二,三两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大禹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B:哪些词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忙尽。“走遍,吃尽”:说明什么?“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而是形容很多)

  C:“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表示很多)。“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海,说明了什么?(说明治水工程浩大)。板书:挖通,劈开。

  D: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E:指导朗读:“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读重音。

  (3)学生练读,细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13年”强调大禹治水的时间长,“三次”与“一次”强调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事业上。“十多岁”强调大禹离家时间太长,这几个数量词突出表现了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假如你是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当经过他的家门的时候你会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禹治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第2自然段)

  大禹下决心干什么?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干什么?

  2、自由练背。

  3、指导背诵。

  4、齐背课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3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技能目标:

  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寻、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②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

  三、学习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本课面向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很高。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的`查询及理解能力还很欠缺。

  2、相应对策及学法指导

  ①利用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其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②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③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四、教法设计及教学策略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习的广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认识得到升华。

  2、教学策略

  ①提供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②师生互动,个别辅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归纳提升。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教学媒体

  ①全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②利用Realplayer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景象。

  ③利用网络(Internet)查找资料(学生操作)

  ④教师制作: A.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

  B.生字游戏

  C.“三过家门而不入”图片、配乐

  D.歌曲《为了谁》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神话故事。

  2、教学资源应用设计

  媒体 何时应用 达到目的投影演示课题及问题设计情景导入及初读课文前吸引学生注意,明确读课文目的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时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课留下深刻印象投影演示生字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后以有趣的形式反馈学习成果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录像在了解治水原因及治水结果时激发学生想象力及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互联网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介绍及学生心目中的英雄资料深入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时及拓展延伸时激发学生对大禹及具有奉献精神的英雄们的崇敬与爱戴之情歌曲《为了谁》结束本课时为英雄唱赞歌,使情感得到升华。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内容资源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讲故事

  导入新课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是的,大家读的这些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传话——《大禹治水》(多媒体出示课题),顺利导入新课。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故事,在老师指引下交流。

  ①课件的搜集神话故事

  ②课件

  1、这一设计旨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体验,学生对神话传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读故事

  整体感知

  1、读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在大屏幕上。

  2、播放教师已制作好的课件(动画),再配上课文朗读。

  3、把学生分成小组选组长,合作学习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做生字游戏。反馈学习成果。

  1、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2、看动画、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学习结果,师生互动,评点正音。

  课件1、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愿望,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究学习,成为知识的构建者。

  2、学生已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可发挥学生自我评价作用。

  细读故事

  体验感悟

  1、播放洪水泛滥的录像,在录像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2、同学们,画面上正是课文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读出自己的心情,读出感情。

  3、看到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灾难如此严重,想到父亲临终前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信念,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三、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互相交流。

  4、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也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行搜索大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时大屏幕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画面,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感受。

  5、课件将四自然段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再读、再体会大禹是个怎样的人?

  6、播放录像:大地恢复平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画面下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7、大屏幕出示大禹画像,教师鼓励学生回答,此刻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1、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多方位的思考与想象,并作出回答(如:看到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百姓无家可归,听到有人喊救命……。心情难过伤心。)

  2、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有感情朗读一自然段。

  3、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学生画出了表现大禹在治水时经历的困难与挫折的词句,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想象大禹还会吃哪些苦头,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4、根据老师的提示,明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法。进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中,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5、注意屏幕上的红色字读,谈感受、谈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6、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五自然段,感受洪水治服后的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

  7、学生对比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同时表达对大禹感激、敬仰之情。

  录像

  互联网

  课件

  1、播放录像,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更好的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让学生说看完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为朗读作好情感铺垫,用读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自然而然的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2、对三个重点句段的处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重点、难点处给予引导,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本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同时在鼓励学生发言、交流时,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3、在录像的渲染下,提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学生在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时言语发源来自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七、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舍小家为大家,为民造福,无私奉献

  八、练习设计

  1、测试内容

  ①教师堂上提问:看到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大禹治理洪水时吃了哪些苦?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以及你今后将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②对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情况,网上信息的搜集、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堂进行反馈。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的立国之祖,是上古时代伟大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2.教材特点

  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大禹为什么要去治理洪水,第2一6自然段讲大禹是怎么一心一意治理洪水的。课文的第3、4、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理解21个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3.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学习第3、4、5自然段,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人”,并能复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多媒体录像课件(有条件的'学校)。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读准多音字“没”。

  2.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等词语。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大禹决定治水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低年级语文课中学过的古代了不起的人物,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

  (1)幻灯投影(或多媒体课件展示):

  画面出现滚滚洪水及大禹的画像。认识大禹是古时代我国伟大的治水英雄。

  (2)板书课题:大禹治水。教学“禹”字。

  3、自学课文。

  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大禹治水中那件生动的事例?这件事告诉我们大禹是用什么样的治理洪水的?(要求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回答。)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思考:课文写了大禹治水几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他为什么过家门而不入呢?

  4、检查反馈。

  (1)抽生分别朗读课文第1一6自然段。

  (2)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

  淹没(méim)睡觉(jiàojué)

  (3)连字带词认读13个生字,重点指导“凿”、“渠”、“耽”三字的笔顺笔划。

  (4)说说:课文写了大禹为了治水几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他为什么几过家门而不入呢?(找出有关的词语简要回答)

  5、学习课文第:自然段。

  (1)抽生读第1自然段。

  大禹为什么要去治理洪水?

  (2)分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句。

  A.“相传”是什么意思?

  B.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又称之为母亲河,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它的概况?

  ②指名读第2句。

  A.播放洪水泛滥的录像片段(或课件展示)。

  B.理解“凶猛”:“凶猛”一词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凶猛的洪水”给老百姓造成怎样的灾难?(田地——淹役;房屋——冲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是什么意思?(引导学习课文“提示”理解)

  ③齐读第3句。

  由于黄河水灾危害大,所以大禹决定——(治理洪水)。课文用“于是”表示什么?能用其他的词语代替吗?(“因此”、“所以”)

  ④齐读课文第1段。

  6、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词语卡片)

  (2)抄写生字。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一6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经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人。

  (1)读拼音写词语。(略)

  (2)说说大禹治水的原因。

  2.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划出能概括描写大禹是怎样“一心治水”的词语。

  (1)这个自然段介绍了大禹的哪种治水方法?(“凿山开渠”)

  (2)比较“常常”、“每天”,分别理解

  是什么意思;如果交换一下使用,意思会怎么样?

  3.学习第3、4、5自然段。

  (1)细读第3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3自然段。了解:大禹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家里情况怎样?大禹又是怎么做的?

  ②理解“耽误”、“匆勿”的意思。

  ③板书:听到啼哭匆匆走了

  ④指导感情朗读。

  ⑤学生想象复述。

  用自己的话,一边想象一边复述大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

  (2)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并要求用“——”划出描写大禹家里情况的词语,用“…”划出描写大禹行为的词语。

  ②理解“深情”、“抓紧”、“脚不停步”的意思。

  ③板书:望挥手抓紧赶路让告诉向家走去

  ④请学生分别有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然后想象复述。

  (3)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举动感人至深,请把2、3、4、5自然段连起来深情地读一读。

  4、作业练习。

  (1)完成《作业本》第2、4题。

  (2)各自复述“三过家门而不人”的经过。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2.学会写“被”字句。

  3.学习第6自然段,知道大禹治水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指名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人”的经过。

  2.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第”句。理解:“一心一意”是什么意思?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什么?

  (2)齐读第2、3句,理解“制服”和“安定”的意思。

  ①联系第一自然段内容,说说洪水“凶猛”时是怎样的情景?“制服”以后呢?“终于”一词说明什么?

  ②出示下列两个句子,请学生读一读,比较一下。

  A.经过辛勤劳动,洪水被制服了。

  B.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通过比较,说明黄河闹水灾不是轻易就能治服的,而是花了整整上3年的心血。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人”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3.小组轮读全文六个自然段,抽生复述。

  4.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们应该学习大禹的什么?

  “凶猛”的黄河水灾终于被治服了,大禹一心治水,公而忘私,造福人民的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作业练习。

  (1)改写“被”字句,《作业本》第6题。

  (2)课外阅读一描写我国古代杰出人物的文章。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交流关于奉献的名言。

  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过渡的问题,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预设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你发现了哪几个很重要的词?拿起笔来,在词语下面做个记号。

  师: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找得又快又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找到哪几个重要的词?

  师:真善于读书!有补充吗?

  生:我补充一个“引到”。

  师:真好!你们真善于抓住重点词来学习,现在看老师写。(老师板书:开凿、挖通、垒起、引到。)(生齐读)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帮忙。是鲧的办法好,还是禹的办法好呢?

  (生兴致勃勃)

  (投影:黄河流域水图)小朋友们看,这是黄河流域水图,黄河的上游在这儿,下游在这儿,而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就是当时禹治理洪水时走过的地方。

  师:小朋友想想,禹生活在距离今天20xx多年前的古代,当时的交通工具和劳动工具都是非常落后的,你觉得禹当时治理洪水的时候容易吗?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互相说说。

  (生小组交流)

  (生踊跃举手)

  生:禹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师:(补充)有危险。

  生:他的拐杖也有可能被洪水冲走。

  师:很好。声音可以再响亮些。

  生:有的时候没饭吃。

  生: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有可能被蛇咬。

  生:有可能吃不好,睡不好。

  生:有可能陷进河里。

  生:有可能走路不小心摔倒了。

  生:有可能陷进淤泥里。

  生:他的脚跟烂了,泡在水里,有可能溃疡。

  师:老师一直在用心地听!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是联系课文内容来讲的,有些小朋友是联系自己查到的资料来说。这都是很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预设二:[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相关句段)

  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句子。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读?

  (指读)

  师:请小朋友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禹在治水时吃了很多苦,从这两句话的哪些地方最能看出来?

  生:“脚跟都烂了”,还有“拄着棍子走路”。

  生:我补充,他的脚是“长年”泡在泥水中。

  生:从“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也可以看出。

  生:而且“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说明他连觉都睡不好。

  师:是啊,为了治理洪水,他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生:我觉得他吃不好,穿不好,有可能会得病。

  生:他走路只能拄着棍子走,不方便,根本不好挖土。

  师:由于长年泡在泥水中,他的脚跟都烂了,脚指甲也脱落了,大腿的皮在劳动时都磨破了。艰苦的劳动,使他的手起了水泡,长满了老茧。

  师:为了治水,大禹就是这样的不辞劳苦!小朋友想想,他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生:为了大家!

  师:(动情地)对!为了大家,为了老百姓,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大禹吃的苦太多了,做出的牺牲太多了!请小朋友练习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读。

  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无畏

  预设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十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看这儿,谁来读一读,括号里的词不读。

  读得很认真!像她这样,和课文写的对比着多读几遍,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都有动脑筋在思考!老师觉得你们还应该注意括号里的三个词。书上为什么用上了这三个词呢?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读准2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第二段大禹治水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读讲第1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2、板书课题:16 大禹治水。指名读“禹”(yu)

  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碰到生字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生字的读音要强调:

  治、制(zhi翘舌音) 姓、洪、通、形、姓(后鼻音) 理(li边音)雄(三拼音)仔(平舌音) 淹没(mo多音字) 冲倒(dao多音字) mo (淹没) dao(倒下 )

  没 mei(没有) 倒 dao(倒立 )

  3、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 ),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滔滔淹没,冲倒)。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自己的房子被冲倒了,没有地方居住。)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4、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四、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治,洪,姓。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7、在练习本上练写。

  五、作业

  练习读课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组文章。

  2,正确认读至少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文章中主要人物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中流传着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传说故事。

  (二)认读课文:把字音读准,长句子要多读几遍,读流利。

  (三)理解课文:1,用心读课文,想一想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3,大禹为人们制伏了洪水,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同学们,你认为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六)字形记忆与书写指导:

  (七)扩展阅读:让学生继续搜集有关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作品。让学生互相交流,更多地了解民间文学,增加文化内涵。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8

  设计意图:

  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

  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

  1、齐读课题,生书空

  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

  滔滔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百姓 无家可归

  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

  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结合生质疑,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

  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

  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

  (引语):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三、学习第三节,感受治水之“情”

  1、 过渡:禹治水用了整整13年,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想听吗?要听仔细了,听完后把你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师讲故事。

  2、让学生提问:禹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会怎么想呢?

  3、讨论交流。(请小朋友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4、:后来人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读。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你听了这个故事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5、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四、学习第四节,感受治水之“功”

  1、过渡:禹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13年,结果怎样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禹治水13年,结果怎样了?。

  2、“终于”(这个词用得真好)大禹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整整13年,现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在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加上“终于”这个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补充孔子的话“如果没有大禹,我们早成为海里的鱼虾了。”

  3、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展开你的想像。

  4、: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心里__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_直到今天这个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五、课文。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了大禹为了把洪水引入大海,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把洪水制服了。从此,这个伟大英雄的名字代代相传。

  思考:禹的名字本是一个字,但课题和文章结尾为什么称他为“大禹”?

  六、写字指导

  1、用组词法区分“制”“治”

  2、形声字“被”及书写

  板书:

  千辛万苦看地形,

  挖河劈山引入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英雄名。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9

  【教学分析】

  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学要求】

  1、 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2、 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 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 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4、 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 ),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

  三、细读课文。

  1、 指名读课文。

  2、 讨论:

  (1) 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 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

  (3) “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4) 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 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 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 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卡片。

  2、 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 第2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 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

  (5)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

  (6)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 “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

  (8) 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

  (9) 知道朗读。

  2、 细读第3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 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

  (4) 知道朗读。

  3、 细读第4段。

  (1) 齐读课文。

  (2) 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3) 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 齐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

  1、 引导背诵。

  2、 自由练习。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多音字组词。(出示小黑板)

  2、口头扩词。

  治( ) ( ) ( ) 久( ) ( ) ( )

  理( ) ( ) ( ) 伟( ) ( ) ( )

  二、教学生字。

  1、 教学字形。

  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指导“伟、雄”的笔顺。

  2、 指导书写。

  3、 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读一读,抄一抄。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导 父亲 伟大英雄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

  父:有( )画,第三画是( )

  理:有( )画,第十画是( )

  姓:有( )画,第三画是( )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

  3、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贴有生字的大转盘、印有“识字小博士”字样的小奖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标然段;

  (2)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

  (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

  (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

  (1)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

  (2)评选出小组的“朗读小状元”。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这一环节把主要活动放在“读”上,读书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引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注重读的面,让全体同学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读的要求明确,学生易于操作。)

  5、交流识字情况。

  (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淹没农田冲倒百姓父亲带领

  修筑才能制伏挖洞水势辛苦入学

  a、小组合作认读。b、开火车检查。

  (2)做“大转盘”游戏认读生字。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很多,在引导学生读文时,教师巡视可发现:有一些字是学生普遍认读困难的,如:“势、淹、伏、制、领”等。因此可以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贴在课前准备的转盘上。〉

  (通过大转盘的游戏,帮助学生加强认读,突破识字难点。)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1、用心读课文,想一想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不分日夜、走遍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1)自己练习讲故事。

  (2)小组内互相讲述。

  (3)指名讲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评议。

  3、大禹为人们制伏了洪水,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同学们,你认为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学生充分说,抒发自己的见解、感受和思考,既挖掘了课文的内涵,又使学生获得的启迪,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

  四、。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三、识记字形。

  1、请大家观察生字,想一想怎么记住字形,然后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一会儿我们来个“识字擂台赛”,看谁的.办法最好,记住的生字最多,能成为今天的“识字小博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生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同时,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

  2、同学们积极动脑,讨论得很热烈,一定想出了不少好办法,我们的“识字擂台赛”现在开始!〈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老师适时补充、鼓励、识字方法,颁发“识字小博士”奖章。〉

  3、学生试着书写生字,注意要写得美观大方。

  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阅读〈童年书架〉有关文章。

  2、课下作业:

  回家搜集传说故事,准备召开“民间传说故事擂台赛”。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的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生活形式有序、有趣、有力地结合起来。)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11

  教学内容:

  指导书写部分生词,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o ( ) 倒 dao( )

  mei( ) dao( )

  2、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治( )( )( ) 制( )( )( )

  形( )( )( ) 通( )( )( )

  二、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分段指名朗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自由背诵。

  2、分段背诵课文。

  3、指名背诵课文。

  四、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洪、害、理、通、被、制、伟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制: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的笔顺是:撇、横、横、短竖、横折钩,最后一笔长竖贯通上下。

  被:认识“衣”字旁,右边是皮。

  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四笔是提。

  害:中间的“丰”,上下要出头。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7、在练习本上练写。

  五、作业

  1、先填空,再读一读。

  大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读读,抄抄,再听写。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教后记: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这句话反复出现,课堂语言啰嗦,建议换成资料中别的介绍性语言)。

  二、字词来挡路

  禹 凿 垒 妻

  野 荒 塞 雄

  淹没 倒塌 冲走

  叮嘱 开凿 敬仰

  爱戴 顾不得 欣欣向荣

  三、自探提示。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治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

  四、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2、思考: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淹没、倒塌、冲走、冲毁、逃荒)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淹没、倒塌、冲走、冲毁、逃荒要重读。

  4、学生自由练读。

  5集体齐读。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

  五、解疑合探

  自读课文,找找文中写了谁治水?

  (鲧、大禹)

  2。他们俩治水的结果是?

  (鲧——失败 大禹——成功)

  3。为什么大禹成功了,而父亲鲧却失败了?

  第2自然段,鲧治水的方法——堵

  4。那大禹用了什么方法治洪成功的?读第3自然段。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5。那禹为什么能成功?你能用一个字概括他治水的方法吗?

  (这五个问题前后衔接紧密,这样问太琐碎,建议表格出示,自学讨论解决)

  人物

  治水方法

  结果

  6。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善于总结、思考、有智慧的人)

  六、质疑再探

  1。文中还有哪里在写大禹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4自然段)

  2。自读第4自然段,思考: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思考:(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思考:大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

  (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3。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请孩子默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同桌交流

  (师总结:治水成功;奉献精神。)

  七、联系实际

  找一找还有哪些有着奉献精神的人?

  (加一个环节,深化主题)八、拓展延伸

  1、心里装着百姓的人,百姓会世世代代敬仰爱戴他。禹的名字也因此名垂千古,《史记》中就曾这样记载大禹治水:

  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师范读。解释:普天之下要数禹的功劳最大,他带领人们劈开了一座座大山,改良了一片片沼泽,疏通了一条条河流,让天下安定,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实我们在坐的每个人都是大禹治水的受益者,是他首创了变堵为疏的治水方法,驯服了肆虐的洪水,造福了天下百姓,让我们带着对禹崇高的敬意来再来读读这句话。

  八、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堵 →引

  无私奉献

  世代敬仰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教案04-04

《大禹治水》教案03-17

大禹治水教案02-15

《大禹治水》教案02-17

《大禹治水》三年级语文教案02-03

《大禹治水》优秀备课教案08-26

《大禹治水》教案(精选15篇)03-22

《大禹治水》教案精选15篇03-22

大禹治水教案(15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