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

时间:2022-07-27 16:30:29 教案 我要投稿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惊弓之鸟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

  【课时目标】

  1、会准确读本课生字词,知道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

  2、知道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3、会找重点段落,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4、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了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抓住重点段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引入

  1、同学们,昨天布置了让大家自读《惊弓之鸟》,自学生词,下面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卡:

  wèi cǎn yù pīn gēng léi

  魏(魏国) 惨(悲惨) 愈(愈合) 拼(拼命) 更 羸

  bēng

  嘣

  3、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1次。

  4、自学中还遇到哪些不会读的字呢?

  5、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惊弓之鸟》。(齐读课题)

  6、看了课题,你知道这个鸟审指什鸟呢?(大雁)

  7、谁来说说你所知道大雁的有关生活习性呢?(大雁是群居动物,飞行时有时排成个人字,有时排成个一字)

  (出示挂图)同学们真聪明、知道的知识真多。

  二、学习课文

  1、下面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找你想老师、同学帮助你解答什么问题?

  2、自由朗读、质疑。

  3、质疑汇报: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时目标:1、2、3、4)

  4、请同学们自己组合学习小组,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带着小组学习提示(幻灯出示)学习课文。

  5、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学习中气氛很热烈,态度很认真,下面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习的情况?

  ⑴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板书:看到慢慢地飞来

  听到边飞边鸣

  (小组学习提示1)

  更羸从大雁慢慢飞,边飞边鸣,分析出这是一只受伤失群的大雁,是因为他是射箭能手,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才会对魏王说:自己不用箭,只用弓就能射下大雁。

  ⑵ 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朗读,指导读出更羸充满自信的语气。

  ⑶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已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读出魏王怀疑的语调。

  (小组学习提示3)

  想象一下他心里的想法。也许会想:就算你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可不用箭,只用弓射雁也许是大活,我不信你。

  ⑷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两句句子的比较,体会直字)

  (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

  板书:听到弦响(嘣)直往上飞↑直掉下来↓

  直在这一自然段出现了几次?(两次)

  两个直字意思有什么不同?谁上来用符号表示?

  前一个直有一个劲使劲拼命飞的意思,后一个直是笔直掉下来。一个汉字的直字,就有这样丰富的意思,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多彩呀!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⑸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这里的本事指什么?(本领)

  看课文插图,图上的更羸是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你从哪看出的?

  读出又惊讶又赞叹的语气,体会魏王语气的变化,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已的眼睛。

  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的本事。魏王有什么反应?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学习汇报。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提示:用引读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理解更羸善观察和动脑,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

  师:(引读)飞得慢。

  生:(齐读)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叫得悲惨。

  生: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它一听到弦响。

  生: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师:它一使劲。

  生: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些就是更羸知道这只鸟是只惊弓之鸟的原因。

  生:分角色通读全文

  三、总结课文

  读得真好,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课文,说说你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

  〖板书

  惊弓之鸟

  不用箭只拉弓掉下来本事

  看到慢慢地飞飞得慢:伤口作痛

  弦响(嘣)→害怕

  听到边飞边鸣叫得惨:孤单失群

  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分析中受到启发。

  2.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进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更赢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赢的分析是正确的。

  2.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3.谈话导入:更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2至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准备回答。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3)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表演,让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哪个同学的表演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

  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直往上飞”的“直”表示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的。

  “直掉下来”的“直”表示“垂直。”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

  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谈话导入:更羸的本事就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二)学习第9自然段。

  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

  (3)用“______”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 ”标出更羸的分析。

  (4)分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三)揭示课题,总结全文。

  1.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2.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四)复述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

  (五)作业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2 练习复述课文。 3 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 自由读,思考: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 全班交流。 3 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因为( )。因为( ),所以( )。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 )。因为( ),所以( )。 4 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 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判断出这只鸟( )。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 )。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 )。 (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判断只要( ),这只大雁就会( )。 6 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7 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 出示思考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 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 交流。 (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 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5 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 指名读。 7 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 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9 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 自由练说。 2 指名复述。

  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 1 理解成语的本意。 2 揭示其比喻意义。 3 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 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 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 3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该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4

  课文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含义。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通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学习提示”。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理解“之”。

  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比较“羸”与“赢”,“嘣”与“崩”。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四、学习课文。

  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

  2、默读第一段,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边飞边鸣。

  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们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

  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

  (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

  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从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评议中引导学生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领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很有把握。)

  “你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置信。)

  “我可以试一下。”(虽有把握,但很谦和。)

  “真有这样的本事!”(吃惊,赞叹。)

  2、看图复述《惊弓之鸟》。

  (1)这幅图画的是更羸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看图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3、揭示喻意。

  (1)“惊弓之鸟”什么意思?(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2)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读到的故事中看到过这种人吗?

  (3)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经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5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叫——(生读题)《惊弓之鸟》

  这“惊”——(生接)是害怕。对!这“弓”(生自由答)是弓箭、弓弦的意思。这“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

  师:那么:“惊弓之鸟”的意思是——

  生:害怕弓弦声的鸟。

  生:被弓弦声吁怕了的鸟。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字词的含义,理解课题的意思)

  师:同学已预习课文的生字,读读——(卡片认渎)

  悲惨can愈合yu 什么意思?(生答:伤好了!)

  魏国嘣beng 注意后鼻音

  孤单失群,失,什么意思?

  生:离开,孤零零的,离开了大家。

  师:示“更赢”。(读lei)

  生:我记住”赢”是“亡、口、月、羊、凡”组成。

  师:挺好。我们接着自己学。听清要求——

  生:一边读,一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在重要的值得研究的词句下做上“~~~~”在不理解的`有疑问的词句下做上“——?”(板书,1.、2.~~~、——?)

  这些都叫“读书记号”,其实,不少同学平时也已经在用了,是吗?好,我们开始自学。

  生:(自学,做读书记号)

  师:(巡查,边查边交流)几个自然段?

  生:八个!

  师:我看到不少“~~~~”,很少看到“——”?没有疑问!

  生:我有疑问的!(指书)我觉得这样写不妥当!

  生:我也有疑问的……

  师:不错,能发现疑问的孩子就在钻研课文了2现在,我们就以第一句为例,谈谈你研究了哪个词?

  生:我在“射箭能手”下面打上“~~~~~”。

  生:(自由接话)我也是的,我也是的!

  师:那么,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打上“?”的

  生:(静场)

  师:建议你们再仔细读读,看看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生:(再接,仍表示没有疑问)

  师:那么,老师请教大家古时候的魏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有知道吗?(众都说不知道)那么,怎么不打上“?”呢?(生笑,并问,什么地方?)

  师:古时候的魏国是现在山西一带。以后,可要认真读呀!好,我们接着往下研究”

  (以一个学生可能疏忽的词作例子,不仅让学生学会用读书记号,而且促进形成认真钻研课文的习惯)

  师:刚才你们打“~~~”的是哪个词?(生齐答,射箭能手)

  师: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说明更赢是个“射箭能手”?读一读,用~~~表示。

  生:(读,并做“~~~”记号)

  师:请读:

  生:“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举手说)x x把“更赢指着大雁对魏王说。”也打上~~~,我认为没有必要吧?

  师:你们认为呢?

  生:(自由答)不该划!应准确i

  师:对,我同意。应准确。谁来读读这句话,我想该读出更赢的气魄是吗?

  生:我来试试:“大王!……”

  师:怎么样?

  生:还可以,但不是更赢,还是他自己!

  师:我来试试?(范读)

  生:(评价)很不错!

  师:谢谢。你们再试试。(生练)

  (x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抓时契机进行引导,促进孩子提高。)

  师:你们发现了没有?刚才我们读的哪句话中,有一个词是用错的!

  生:(纷纷接上说)对啊,是“射!”

  师:是啊!不用箭,怎么可以说是“射”?我们给他改!

  生:(众)改成“惊”改成“吓”。

  师:那么拿起笔——(生纷纷拿笔欲改)

  师:真改?是课文的错误?(一生悟,大du‘‘没错!是故意这样写的!”——不少人响应!)

  师:好,我们别争,以理服人,改,要有理由,不改,也要有理由,请先讨论讨论。(生立即进入自由议论、热烈)

  生a:不改!作者用“射”,自有他的道理,读下去自然会明白。

  生b:不用改!这不是错误,而是有意这样安排的。

  生c:不改!这是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越读,越有味道。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作者这么写,激起我们读者的兴趣,吸引我们往下学!

  继续学!请找一找,课文中哪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

  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x设置一个“研究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的研究点,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让全体参与、全体投入。)

  生:(纷纷将团好的课本递给老师看。)对吗?是吗?

  师:(巡视,批改,给学生以肯定与否定的表示,对团错的学生示意再想想。……)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0—61页。

  教材分析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虽然本校为农村学校,但教学设备已跨入先进行列,因而教具采用实物投影仪。学生全部来自农村,所获资料是让学生大量阅读、观察、体验、感悟。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对农村孩子来说,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更”。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更羸能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物做成做好。

  3.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成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有关成语的谜语,看哪个聪明的娃娃最先猜出来?

  出示课件:

  (1)把禾苗拔高一节,帮助它生长。

  (2)羊死了再修羊圈。

  (3)守着树桩等兔子。

  (4)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骗自己。

  (5)15只水桶打水。

  (学生纷纷举手抢答,调动学生积极性)

  师:同学们猜得非常正确,你们还知道什么成语?生1: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生2:天长日久、九霄云外。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新成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想)板书课题:《惊弓之鸟》。

  二.读课题质疑,确定探究目标

  1.学生齐读课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看课题主动质疑,师问:“看到课题之后,你想了解什么?”

  生甲:惊弓之鸟中的鸟是什么鸟?他为什么受惊?

  生乙:是谁拉的弓使这只鸟受惊?

  生丙:拉弓的人到底射箭没有?

  2.要想知道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读通课文。

  三.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1)带着前面的问题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生字词。

  2.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但还有的同学对个别生字读得不准确,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做到:a:眼到、口到、心到;b: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对画处的字词多次再现,为识字做好铺垫)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投影出示)字词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认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不认识的.想办法解决;

  (2)同学们会读了吗?下面我们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好?(读后及时评价)

  (3)那个同学想自读一遍。

  (3)出示生字卡片:师:生字词大家认得很好,生字大家能不能正确认读呢?[指名认读]

  师:出示“更”字,问:谁认识这个字?生1:这个字读geng,生2: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读geng。

  师:你们读得很好,谁能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学生练习)

  四.深入探究,训练思维

  1.出示提示:射落大雁,道出原因。

  (1)师:请同学们小组读课文,(每人一段)读后小组讨论:按照提示,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2)汇报讨论结果。

  师:看哪个小组分的最快,最正确,(指名说一说)

  生1:……不正确。

  生2:1——4自然段讲的是射落大雁;5——8自然段道出原因。

  2.学习第一部分,同学们分得很正确。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更羸和魏王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大雁?更羸怎样把它射下来的?(小组讨论)

  (2)师:同学们默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再读课文,读完后,小组讨论,看那个小组讨论的最认真、最热烈。

  (3)全班集体交流。

  师:哪个小组讨论好了,请举手。(指名回答)

  生甲:更羸和魏王看到了一只飞得很慢,边飞边鸣的大雁。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们是从第一段中找到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本段,声音要洪亮。

  生:更羸并没有射箭,只是一拉弓,就把他射下来了。

  (4)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1—4自然段。更羸说了什么?魏王是怎样表现的?读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生:更羸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师:大王相信吗?

  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从“疑惑”一词中看出来的。

  师:结果怎样?

  生:结果是大雁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师:看到这个结果,大王是怎样表现的,更羸又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学习第二部分。

  3.学习第二部分:

  (1)师:哪个同学愿意把第二部分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2)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你们喜欢吗?

  (3)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部分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四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段是重要的。(指名回答)。

  (4)同学们找得非常正确,请大家在自读课文,看看本段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哪些是更应想到的?

  师:那个小聪明能说一说?

  生1:他飞得慢是更羸看到的。

  生2:叫得很悲惨是更羸听到的,

  生3:从“飞得慢”到“就掉了下来”是更羸想到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更羸只凭看到“一只大雁远处慢慢飞来,边飞边鸣”一句中,只有一个“鸣”字,怎么知道他的声音很悲惨?(学生默然)

  生:受过伤的大雁。

  师:你试想得非常正确,更羸就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

  师:你们认为更羸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1:爱观察的人。

  生2:爱思考的人。

  (5)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认为,你们都是小状元,都是乐于观察和思考的人。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6)出示填空:

  它()因为()还();因为()。

  它一()就(),它一(),就()。

  师:哪个小勇士来填空?“这么多小勇士举手了,请你们8个同学,每人填一个。”师:他们填的很正确,请大家为他们鼓掌祝贺。

  (7)老师读上半句,同学们读下半句好不好?(师生共读)

  (8)男、女生比赛读填空,看谁读得好?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五.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想一想文章前一部分写了什么?后一部分写了什么?

  2.通过学习本科,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回答)

  六.拓展延伸

  1.你知道“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吗?谁能举例说一说?(指名回答)

  2.你有没有听到或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

  1.收集这样的故事。

  2.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惊弓之鸟

  飞得慢受过伤伤口还未愈合

  叫得惨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上飞伤口裂开掉下来

  教学反思与总评:本实录由于教师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质疑,大胆创新,紧紧围绕新课程新理念去探索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整节课的环节设计较为合理,能够体现正确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小组学习有待于进一步训练提高让学生在情中悟、情中思。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⑴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

  (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⑵ 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a更

  ※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b魏国

  ※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c能手

  ※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

  (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

  (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

  (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⑶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

  (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

  (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⑴悲惨

  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⑵愈合

  这个一起读。什么意思?

  ⑶拼命

  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找段落。

  ⑴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⑵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⑴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

  ⑵ 交流。

  a 圈了哪些词语?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8

  【教材理解】: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

  【设计理念】:选编《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阅读学习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成语故事接触的比较早,也比较感兴趣,读的主动性较强。《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寓意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加强认识因果关系复句及朗读的训练,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先果后因”关系的句式。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的本意,知道它的比喻意,通过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4、抓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分角色读、想象等手段,体验感悟文章内容。

  5、让学生受到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了解为什么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

  2、更羸说的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原因的一段话。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

  一、看图导入,了解更羸:

  1、配合课文插图:图中骑着白马手拿弓箭的人叫更羸,他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出示第一段: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老师有疑问了?什么叫能手呢?我们先来看看“能”的意思。CAI出示,在能手这个词语当中,“能”是什么意思呢?

  能手”的“能”就是有才干的意思。

  那能手就是有才干的(人)。

  文中写更羸是(射箭)能手,就是指在射箭方面有才干的人。

  那我们通常把画画画得很棒的人叫(画画能手),很会下棋的人叫(下棋能手)。

  T:懂得学以致用,真了不起。我们从射箭能手这个词知道了更羸在射箭方面非常厉害,在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个词语让你知道更羸了不起呢?

  S:有名

  T:“有名”的近义词?生快速回答:有名——著名、出名

  师小结:原来在这么短小的一句话中有这么多信息,带上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这句。

  3、通过这句话,我们对更羸有了这么多了解。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个成语就跟更羸有关,这个成语就是惊弓之鸟(板书课题:惊弓之鸟)。相信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一定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箭能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2.出示词语课件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裂开

  (2)出示

  本事(事读轻生):本领。

  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愈合:理解愈合指伤口长好。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孤单失群:形容孤单、无所依靠的人(或动物),不能与伙伴合群。

  过渡:解决了词语,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自由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个别学生的发言、补充,总结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古时候魏国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同学们概括的十分准确,故事的主要人物除了更羸还有谁?他与更羸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引导学生认识更羸

  与魏王之间的君臣关系。学生如果不能概括,教师可用学生熟知的同桌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进行引导。)

  三、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1、、品读更羸拉弓前和魏王的对话。

  (1)这个故事是围绕魏王和更羸这对君臣的对话展开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更羸拉弓前他们君臣有着怎样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读

  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怎样的判断?更羸是信口雌黄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只要、就)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时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你能用只要就说一句话吗?(指名)

  (3)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同学们,你们相信吗?魏王相信吗?魏王是怎么说的?哪个词说明魏王不相信?谁再来读读魏王的话?

  (3)反馈:通过指读,引读,范读,渲染情绪引导学生读出更羸的自信和魏王的怀疑(品读1~3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更羸成功了没有?你从哪里看出他成功了?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

  这句话中有两个直字,意思相同吗?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一词多义,比如打水,打电话。

  3、品读更羸拉弓后他们君臣的对话。

  看到这个情景,魏王的反应怎样?更羸又是如何回答的?

  这时他们君臣又有一段对话,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看应该怎样读?谁来读一读?

  反馈。理解“大吃一惊”一词。“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会是怎样的表情?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这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带着这种表情和想法读一读。更羸又是怎样的表情呢?笑笑说明了什么?(事情的发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更羸到底是怎样判断出来的?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小组合作完成习题。

  小组展示交流

  看到、听到、分析、结论。

  4、理解最后一段,体会前果后因式的因果关系句式和更羸的推理过程。

  课件出示“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因果——先果后因

  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小结:我们在表述因果关系的句子时,可以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常用的句式就是因为……,所以……。而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它是先说结果,再说原因。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这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5、这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

  三、揭示寓意。

  1、学完课文,你认为这只大雁是更羸射下来的吗?它是怎样掉下来的?人们把听到弦响害怕的鸟叫做惊弓之鸟。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人,也像这只大雁一样,曾经受过伤害,后来一遇到惊吓就害怕,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惊弓之鸟。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流传了20xx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

  因为这个成语故事有许多积极的意义,所以才流传了千百年,像《惊弓之鸟》这么好听有趣又有意义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成语故事,看看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又得到了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20 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9

  一、课题:《惊弓之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更赢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难点:理解更嬴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四、教学过程

  (一)猜成语导入

  导入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一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能猜出这是说的哪个成语吗?(出示成语释义)你还知道哪些成语?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顺通生字词。

  2、初步感知文章大意: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1、检查提问:那是一只怎样的鸟?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

  (4)朗读指导: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8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a”,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2、更赢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投影仪出示:想想更赢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4、为什么一起打猎的其他人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小结作业

  “惊弓之鸟”可以比喻怎样的人?想一想身边或书里读过的故事中,有没有类似“惊弓之鸟”的人。明天上课需要大家说说你的见闻和感受。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悲惨、愈合”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赢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更赢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我们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板书课题:惊弓之鸟

  2、学生齐读课题

  3、解题

  “惊弓之鸟”是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1”标出句子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èi

  “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

  “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

  “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交流字义的理解

  孤单失群:失去同伴,无依无靠,文中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悲惨:指伤口合上了,长好了。

  拼命:比喻用尽力量。

  3、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帮助解释。

  4、出示幻灯片

  指导学生巩固生字、熟读并理解词意。

  四、思考、讨论

  提问: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

  (更赢、魏王两个人)

  2、主要写谁?

  (主要人物是更赢、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3、为什么?

  (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五、理解课题,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语。

  1、“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初读语文后明白吗?(“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了?“弓”指弓箭,“之”是“的”意思)。

  2、带着疑问默读全文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

  (2)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①“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②“更赢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3)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春天又从南方飞回北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a、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b、理解:“有名”和“能手”。

  “能手”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c、更赢是射箭能手,说明他射箭技术高明,经验丰富,你们想象下他的箭法怎样用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虎发,百发百中。)

  (2)是不是因为现赢射箭射得准,才使大雁落下来的?

  (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象,观察到的认真思考,得到正确结论。)

  (3)读了课文,你还懂了什么?

  a、“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第五自然段)

  b、朗读课文指导:读课文不仅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

  c、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4)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教师板书画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为“↑”直掉下来“↓”)

  (5)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

  4、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1)指导学生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

  (2)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

  5、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这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练习的第2段。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b、检查自学情况

  (1)哪些是更赢听到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

  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2)哪句讲的是他的分析?

  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高处飞,伤口裂开,掉了下来)。

  5、复核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这个成语中的鸟可以换成人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样?

  板书设计:

  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分析——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思考——心里害怕,往高处飞,伤口裂开。

  结果——听到弦响,掉了下来。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出示小黑板: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

  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 gēng,不要读成 gèng。弦,读 xián,不要读成 xuán,笔画是8画。“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⑴ 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⑵ 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1、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

  ⑴ 指名读1~4自然段:

  ⑵ 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 ”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

  ⑶ 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⑷ 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

  ⑸ 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

  ⑹ 齐读1~4自然段。

  2、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

  ⑴ 齐读5、6段。

  ⑵ 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

  句子对比: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⑶ 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

  3、师: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⑴ 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⑵ 同桌交流。

  ⑶ 集体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⑷ 语言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因为________,所以________。

  ⑸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a“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b“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c“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a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b理解。

  “信不过”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不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角色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过渡: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

  2.分组读。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

  3.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 )”括出来。)

  板书:(看)(听)

  4.学习第1句。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指1~2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第1句下划红线)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3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他们的自制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已认识近两千汉字,能够通过读书或上网等方法搜集与处理资料,已经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能射下大雁的事。使学生了解更羸不用箭只用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将事情做成做好。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由事及理的阅读理解思路,以读促思,思中生悟,既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体验。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当课堂的主角,使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训练思维,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体会魏王与更羸在三次对话中的.情感变化,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3、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4、使学生养成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判断推理的过程。懂得最后一段内容采用了总述---分述的写法。也采用了因果关系的写法。(因果倒装)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惊弓之鸟”对这个题目你怎样理解呢?(惊:害怕,惊吓;弓:弓箭;之:的。指被弓箭吓怕的鸟或害怕弓箭的鸟)文中是如何写“惊弓之鸟”这个故事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老师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屏幕出示要求认识的七个字,指生认读,重点强调“弦”、“惨”的读音。)。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魏”、“箭”、“试”三个字。学生练写。

  5、指生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三、抓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同学们,老师根据这篇文章制作了一个动画片,今天想请大家帮忙,结合课文给动画挑挑毛病,提提意见。(学生们提出三条建议:

  (1)应该给动画片中人物配上声音。

  (2)更羸拉弦,大雁掉下来缺少动作。

  (3)人物如能加上面部表情会更生动)。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激起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课件2:指生说说图上有什么?

  课件3:树上有十只鸟,被人射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

  课件4:如果只给你一张“弓”,就让你射下天空中正在飞翔的“大雁”,你能办的到吗?

  2、古代的射箭能手更赢就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更赢有关的成语——惊弓之鸟。(课件5出示“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射箭能手的奥秘。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课件7)听一遍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flash课件播放课文朗读),生回答后出示答案(课件8),师同时板书:

  不用箭

  【更羸—————┐

  |

  |“射”

  |下

  ↓

  大雁】

  师: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动画演示)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正确、流利;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找到突破口

  1、师:那么,课文哪一自然段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9自然段,课件10)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9自然段,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

  叫得惨——孤单失群】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前半句”,女同学读“后半句”。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它受过箭伤)

  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孤单失群)

  5、现在由老师引读前面,同学们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的关系。

  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课件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读,齐读

  8、师: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

  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出示板书:观察)

  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出示板书:分析)

  师引读:最后更羸推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

  出示课件12:

  认真观察:看到,飞得慢

  听到,叫得惨

  分析:受过伤、孤单失群、害怕

  推断: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四、进入对应点

  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自然段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五自然段)

  2、指名两组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

  (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5自然段,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出示课件13)

  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

  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九自然段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九自然段。交流。(拼命)

  老师请一个同学用“一个劲儿地”来替换“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6、老师来读第五自然段的句子,同学们来读第九节中相对应的句子。

  师:只见那只大雁……生:它一听到弦响……

  五、朗读训练重点

  1、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2、出示三句话:(课件15)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3、魏王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

  学生自己试着读读,再分别指名读。

  4、齐读这三句话。

  5、现在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读之前应想一想:更羸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魏王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

  六、朗读总结

  1、师: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找答案,指名读句子。

  出示句子(课件16):【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

  【能手: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师: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王广玉同学因为字得很好,所以是写字能手。

  课件出示句式:【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的句式来说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师: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3、交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同学们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七、拓展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课件flash成语的含义)

  师: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种人。)

  3、师:说得对。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同学们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4、出示相关资料、知识训练、扩展知识(flash)

  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10、惊弓之鸟

  不用箭

  更羸—┐

  |

  |“射”

  ↓下

  ┌飞得慢—受过箭伤┐弦响→害怕→高飞→

  大雁∣∣

  └叫得惨—孤单失群┘使劲→裂开→掉下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学习难点

  读懂更羸的话,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

  学前准备

  教师课件

  1.你能猜猜是什么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

  2.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也是一个成语故事。(课件出示题目)

  3.你知道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4.你想知道什么?

  1.猜成语: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2.齐读课题:惊弓之鸟。

  3.惊:害怕。弓:弓弦声响。之:的。惊弓之鸟:被弓弦声吓坏了的鸟。

  4.质疑:大雁是被谁的弓弦声吓坏了呢?大雁最后怎么样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20’)

  1.仔细听故事,你从故事里听懂了什么?(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2.哪个是故事里的更羸、魏王?大雁的情况怎样?(课件出示图片)

  3.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

  6.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听故事录音。

  2.看图回答问题。

  3.自读课文。

  4.同桌互读、开火车教读、男女生赛读生字词。

  5.分段读课文,正音。

  6. 课文主要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5’)

  1.出示写字表生字。

  2.扩词、造句练习。

  3.指导写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如:射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身”,右边是“寸”。

  2.用这些字扩词,并选词造句。

  3.先在书上田字格描红,再在拼音本上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

  1.“惊弓之鸟”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课件出示词语。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

  1.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2.开火车认读语。

  3.齐读课题。

  二、细读勾画, 自主探究。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哪句话具体说明更羸是射箭能手?

  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3.既然大雁不是射下来的,那么是什么置大雁于死地呢?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圈出原因来。

  4.为什么说“嘣”的一声响,就置大雁于死地?

  5.你能学一学更羸的动作吗?

  6.我们只看到更羸拿弓拉弦吗?

  7.引导:听到那么响的弦声,大雁肯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

  8.魏王看到了,他有什么样的感受?

  9.引导:魏王见更羸不用箭,便使大雁掉下来,心里感到很惊讶。现在你就是魏王,你该如何读?

  10.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11.哪一段告诉了我们原因?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是怎样进行分析的?

  12.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1)大雁因为 ,所以飞得 。

  (2)它因为 ,所以叫得 。

  (3)它一听到弦响,因为 ,所以 。

  (4)因为 ,所以伤口 。

  (5)因为伤口 ,所以 。

  13.现在我们假设,如果是魏王拉弦,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14.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雁并不是被更羸射下来的,更羸的本领也并不是真的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那么更羸的本事到底表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填空:更羸的本事不在于( ),而在于( )。)

  15.我们也要向更羸学习,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16.读了更羸的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17.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大雁?

  18.你知道“惊弓之鸟”的意思了吗?

  19.我们学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

  20.你知道和“惊弓之鸟”类似的事情吗?

  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2.读出更羸的气魄。

  3.默读,思考,圈画:“嘣”的一声响。

  4.讨论汇报: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5.表演动作:左手拉弓,右手拉弦。

  6.模仿“嘣”的声响。

  7.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8.大吃一惊。

  9.表演读:惊讶的语气和表情。

  10.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伤的大雁?

  11.自读第八自然段,边读边画。

  12.完成填空,并练习用“因为……所以……”说句子。

  13.会,不管是谁拉弦,只要发出“嘣”的一声,大雁就会害怕,就会掉下来。

  14.更羸的本事不在于射箭射得准,而在于仔细观察、善于分析、仔细判断。

  15.齐读第八自然段。

  16.自由发言。

  17.交流探讨:大雁自己吓死了自己。

  18. “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2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三、拓展阅读,总结提升。

  1.课件出示故事:

  晋朝有一个叫乐广的人,非常喜欢结交朋友。一天,乐广做了一桌子的好菜,请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位客人正举杯痛饮,无意中瞥见杯中似有一条游动的小蛇,但碍于众多客人的情面,他硬着头皮把酒喝下。

  过了好几天,乐广一直没有见到这位朋友。乐广很想念他,于是就亲自登门去看他。谁知这位朋友已经病了好几天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原来他一直怀疑酒杯里有一条蛇,他感到很害怕,也觉得很恶心。回到家里以后,他感到全身都不舒服,总觉得肚子里有一条小蛇。就这样,他一病不起了。

  乐广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弯弓,他猜测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请到家中,邀朋友举杯,那人刚举起杯子,墙上弯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条游动的小蛇,他惊得目瞪口呆,这时,乐广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说:“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这张弓的影子!”随后,乐广把弓从墙上取下来,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这位朋友恍然大悟,病立刻就好了。

  2.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更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4.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惊弓之鸟》教案09-22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03-24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03-05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6篇04-06

《惊弓之鸟》语文教案15篇03-05

惊弓之鸟教案03-31

《惊弓之鸟》教案09-17

惊弓之鸟的教案08-25

《惊弓之鸟》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