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加了话的教案

加了话的教案

时间:2022-09-09 16:21:06 教案 我要投稿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加了一句话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1

  设计一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地表情达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读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并有所感悟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要求

  1.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2.读一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找找盲妇人乞讨过程中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再把课文最后一段多读几遍。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感受。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记录,存疑待查。

  4.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群体解疑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要求说清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2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

  3学生群体解疑,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不同情况,重点讨论: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

  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抒发。

  四、迁移训练,布置作业

  1说说自己都收集了哪些广告词,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评价、欣赏中体会如何有创意地表情达意。

  2课后设计广告词,在学习园地上交流(广告词写作范围:①为希望工程献爱心;②保护环境;③保护学校花草树木。)

  设计二

  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体现“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力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切入,直奔重点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插图,教师依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画面,导入 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诗人在老妇人“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什么话?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为什么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

  比较阅读,是放手让学生在自读中比较,在合作讨论中比较,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

  二、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故事内容比较。自读课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你是从哪些地方感 悟到的。

  2重点词句比较。仔细读读下面这组句子,说说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3朗读训练比较。

  (1)反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2)通读全文,想像“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加了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讨论交流,感情朗读

  1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先小组后全班讨论交流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及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最后一段。

  四、相互采访,感悟内化

  1请一位同学当记者,对全班同学进行现场采访,深入理解加上这一句话的含义,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2变换采访角色,换位体验。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2

  教学目的:

  1、认识四个生字,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

  2、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说说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深人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盲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艺术产生的巨大作用。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图片、文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今天学习第4课,齐读课题。

  2、小声读读课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巴黎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妇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

  二、新授可课

  (一)小组自学生字

  1、绅 枚 币魔

  2、字形注意:

  枚:枚的左边是四笔反文。

  币:币的第一笔是撇

  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

  3、小组内学习记忆生字并组词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哪几段讲的是这件事情?(1-2段)

  2、本文故事的展开是围绕着木牌上的字展开的,请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变了,还有哪些内容发生了变化?

  3、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找发生变化的内容,动笔画在书上。

  4、小组内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关键的变化。(人们的态度,木牌上的字,老人的收入以及神情都发生了变化)。

  6、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

  态度:无动于衷 慷慨解囊

  收入:少 多

  神情:悲伤 笑着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老人的样子,路人的态度。

  (2)重点指导读盲妇人前后两次说的话。

  (3)分角色朗读。

  8、质疑。

  过度: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请你小声读读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诗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语句。

  2、启发想象

  看到“春天到了”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结合着自己找到的资料来谈谈。

  (1)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2)学生展示

  3、理解盲妇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1)你有什么感受?

  (2)请同学说说这时如果你看到盲妇人会怎么做。

  4、自由读第三段,体会巴黎大街上的人们对盲妇人情感的变化。

  5、自由读全段,思考语言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6、给出提示,可以结合提示内容进行思考。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 __________ ,心情__________ ;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 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于是对老人产生了__________,是 __________ 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__________ 。

  (四)小结:

  诗人正是用“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把盲妇人和正常人拉到了一起,把人世间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惨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让人们先产生了愉悦之情,既而又产生了心酸的感受,像这样能打动人心的语言就叫做“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也证实了语言的魅力。

  7、解决“为什么人们开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

  8、再读诗人添字后的话,进一步体会其魅力所在。

  (五)学习运用语言

  向诗人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别人。

  1、出示郁金香图、节水图

  2、看到图上的这些现象,你想说点什么?

  3、全班面前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寻找有魅力的语言

  2、找关于让·彼浩勒的诗来读一读

  附:板书:

  19 语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我什么也看不见。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3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变化的原因。

  3、感悟语言的魅力。

  重难点、关键: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变化的原因。

  2、感悟语言的魅力。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词

  生字:绅士一枚硬币魔力

  词语:

  木然:呆呆的样子。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褴褛:(衣衫)破烂。

  俯身:低下身子。

  询问:征求意见,打听。

  欣慰:喜欢而心安。

  魔力: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陪衬或对照。

  二、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初知文章的内容。

  2、讲一讲文章内容。

  生讲后师归纳。

  中午,一个街头乞讨的老妇人立在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的牌旁,什么也没得到,一个诗人给了她钱,并在牌子上加了“春天到了”,晚上,老妇人收到了许多铜币。

  三、理解课文

  1、分组讨论:中午和晚上老妇人的所得为什么会有不同?

  2、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告诉来来往往的人们:春天来临了,百花齐放,百绿峥嵘,生活是这样美好,而“我”却什么也看不见,“我”能看见的只有黑暗、阴沉,能感受到的是饥饿、贫寒,“我”是多么不幸啊!请幸福地生活在春天里的、能感受花开树长鸟飞水流的人们施舍“我”一点吧。看到蕴含着这样深刻意义的诗句,谁不动恻隐之心呢?谁会不掏出一点钱施舍这位可怜的人呢?所以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之前写的.“春天来了”具有催人动心、感人心肺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3、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是同情心,什么是幸福?

  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同情”是一种美德,它缩短了幸福之人与苦难之人的距离,它是伸出的双手,它是温馨的花香,它是春日的暖风,它给苦难送去幸福,给忧伤送去欢乐,人人都献出一份同情,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幸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比如寒酸的小职员看到“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就会觉得自己看得见春天是多么幸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四、小结

  加了一句话,就“让什么也看不见的老妇人”令人同情,这就是衬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衬托出老妇人的悲惨,更令人一拘同情,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读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要会运用语言,学会用语言去打动人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查辞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语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读课文首尾2段。

  2.质疑:盲妇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看图读课文,自由质疑

  2.圈画生字新词,小组内讨论理解词义

  3.说说课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诗人和盲妇人是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的词句说说。

  2.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看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一段写什么?

  (3)联系上文想想:过路人对盲妇人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4)读文中语句,理解诗人眼中的“欣慰”。

  3.学习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比较诗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你看到前后2句话时的感受有何不同?

  (2)诗人加了一句话,使盲妇人摆脱了困境,说明了什么?

  (3)理解“衬托、风烛残年、万紫千红”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与收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

  1.完成练习册。

  《加了一句话》教学反思

  今天一来到学校,就有学生问我“祝老师,今天什么时候表演课本剧啊?”我问他:“你很盼望表演吗?”他说:“我们都准备好长时间了!耶!今天可以表演啦!”然后,他就跑进教室兴奋地告诉其他同学。《加了一句话》进行课本剧表演,是我大概三日前布置的一项课外作业。

  下午,三班先进行表演。五个小组挨个上,选出四个评委打分,评委表演的时候选一位临时评委进行打分。可怜的瞎眼老婆婆木然地站在街头,善良的诗人在木板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衬托出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美景老婆婆什么也看不见的凄凉心境。学生们很明显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几个小女生领悟力较高,将过路人的神态、心理活动揣摩了一下,煞有介事地捏腔捏调地表演出了贵妇、小姐的样子,柳可则表现了诗人的深沉与思考。表演完后,对学生的精彩表演进行了评点,并对表演中把握不准的地方及表演课本剧时应注意与观众交流及控制表演进度与表演效果进行了指导。就在大家都觉得今日的表演即将结束时,我说:“同学们,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请刚才表演的特别好的几位同学来个即兴组合表演,怎么样?”同学们先是一愣,然后欢呼起来,叫道:“太好了,这叫做强强联手,一定很精彩!”于是,在大家的推荐下,有几名同学被冠以奥斯卡奖得主的头衔再次登上“舞台”。由于这次是推荐演出,台上的演员们更有自信了,表演起来更加得轻松,在舞台上现编台词,表情更加丰富。

  四班随后表演。我在看完三班的`表演后,觉得四班学生有些放不开,不似四班学生活泼,于是便在他们表演完后即刻进行指导,可是发现光讲解效果不好,便立刻将刚才三班最后进行表演的精英组合请到四班,这次效果可不一样了,大家伙看得眼睛都不眨,嘴巴张得大大的,生怕漏掉了一个环节。三班几位同学表演完后,兴高采烈地走了。四班同学显得有些沮丧,见此情景,我想一定是他们感觉到了失落,一种没有得到肯定与赞扬的失落。不能不指点,不能不比较,有比较有了鉴别,才能看到差距,才能进步。于是我立刻实话实说:“表演就是要有激情,要能将角色的心理与自己融为一体。”

  从表演课本剧的效果可以看出,四班一部分学生在参与其中的时候,有完成任务的感觉,这与课堂教学有相通之处,主动的成分少一些,所以在参与教学活动时的创造力与激情肯定是不够充分的。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查辞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语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目标1、2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读课文首尾2段。

  2、质疑:盲妇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看图读课文,自由质疑

  2、圈画生字新词,小组内讨论理解词义

  3、说说课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诗人和盲妇人是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的词句说说。

  2、学习第二段

  3、读课文,看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4、这一段写什么?

  5、联系上文想想:过路人对盲妇人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6、读文中语句,理解诗人眼中的“欣慰”。

  7、学习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比较诗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你看到前后2句话时的感受有何不同?

  (2)诗人加了一句话,使盲妇人摆脱了困境,说明了什么?

  (3)理解“衬托、风烛残年、万紫千红”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与收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

  1、完成练习册。

加了一句话的教案6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语文,讲的是一位盲妇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巴黎的街头乞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没人给她施舍,一位诗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情况就完成不同了,各种各样的人都慷慨解囊,因:为诗人的语言,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引起了人们对盲妇人的同情,[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从故事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语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从故事中体会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体现课插图的投影片

  学生:前留意广告词,收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了《加了一句话》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话?谁加了一句话?加了一句话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一句话等。)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同学、老师,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看看通过自读课文,弄清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书上做上记号。

  三、小组合作交流,解答疑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

  1、分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所得,讨论疑难问题。

  2、假如你当时就在场,你会怎么想?

  教师巡视适时检查:

  ①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如:佝偻、衣衫褴褛、绅士、风烛残年。

  ②对重点问题: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这么大的魔力的讨论。

  四、创设情境,采访释疑。

  1、假如你是《巴黎时报》的一名记者,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请你即兴进行现场采访,看看人们是怎么想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其他同学分别扮采访对象: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法国著名诗人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着寒酸的职员。

  指导学生采访问题要依对象而定,如:

  (1)老婆婆,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

  (2)先生,你为什么要给这位盲妇人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讨的人,您为什么要把钱给她?

  (4)先生,看样子您不是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给她钱?

  通过采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天来了,我什么都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感悟语言的魅力,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并谈谈读了最后一段话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谈话激情:春天,万紫千红,到处莺歌燕舞,和风送暖。人们沉浸在对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却看不到这人间最美好的季节,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感受人们思想的变化。

  2、指导学生用抒情的语调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

  六、拓展训练:

  “加了一句话”后,人们对盲妇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场面一定很感人,请把当时的场面描写下来,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加了话的教案】相关文章:

《加了一句话》教案03-02

四年级《加了一句话》教案12-16

《写话》教案01-05

《写话》小学教案12-19

看图写话教案02-27

看图写话教案03-16

《悄悄话》教案02-24

《爱的甜甜话》教案02-06

【精选】写话教案3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