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5-46页内容。
设计理念:
分数的概念是一个原发性概念,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遵循数学概念的形成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抽象属性——归纳概念的流程有针对性的建构问题串。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交流碰撞、比较归纳活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概念。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把“认识分数”知识体系融进两个学段进行:第一次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学习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初步感受了把若干个相同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本节课的学习是把“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的概念,从而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本节知识为接下来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分数意义的建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助学单。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启迪探索。
1.播放视频“分蛋糕”。
2.提问:你能从画面中联想到哪些分数?你联想到的分数表达什么意义呢?
3.学生交流。
4.提问: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5.师介绍分数的历史文化。
6.提问: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7.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中通过视频和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二、联系生活,探索单位“1”的含义。
1.出示一个汉堡、一个长方形、一把直尺。
师:可以用哪一个自然数来表示呢?(板书:1)
师: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还可以把什么说成1呢?
1个苹果、一盒牛奶……
师:难道这个1只能代表一个物体,图形或计量单位吗?老师这里有一些卡片,现在放在一起,我们可以说成?(一堆,一摞)
师:照此类推,这个1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一箱苹果、一车苹果……
2.归纳单位“1”的概念。
看来,任意个相同实物、图形或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我们给它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单位“1”,它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数字1了,所以我们给它加上一个双引号。
3.找生活中的单位“1”。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一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宇宙……
【设计意图:从一个物体引发学生进行拓展思考“一”还可以表示一类物体、一个整体,充分调取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建构单位“1”的概念,这样的过渡对学生而言比较自然。】
三、自学互助,探索分数意义。
1.探索分数意义。
(1)谈话导入:当单位“1”表示一个物体时,同学们会进行平均分,得出分数吗?
如果单位“1”表示很多的物体,你可以平均分,得出分数吗?
(2)小组合作,动手在助学单上“分一分”,创造出一个分数。
(3)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分法。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得到了哪个分数?它表示什么意义呢?
(4)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
同学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功劳不小。你们能根据自己获取分数的感受,谈谈什么叫分数吗?
2.认识分数单位。
自学课本46页,你还知道了分数的那些知识?(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必须先积累大量的感官经验、操作经验。在操作活动中突破把许多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的新知识点,又通过交流使学生由对分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概念的建立就是有源之水了。】
3.探究分数的相对性。
活动:拿小棒。
(1)同伴互助,请组内一位同学拿出本组小棒总数的二分之一,互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猜测:都是铅笔的二分之一,为什么拿出的支数不一样?
(3)质疑:拿出铅笔的支数多少是由谁来决定?
(4)验证: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组内铅笔支数。
(5)交流归纳:铅笔总数多,拿出的二分之一的具体数量也多;铅笔总数少,拿出的二分之一的具体数量也少。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操作活动,直观探究一捆小棒的二分之一所对应“总数”和“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猜测——验证——交流归纳”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分析思考、抽象概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发展练习:你会想到什么分数?
3、提高练习:根据分数想单位“1”。
【设计意图:螺旋上升式逐层练习,让学生的思考化隐为显,从知识到思考——从表面到深刻——从部分到系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掀起了探索知识的高潮,扩大了探索创新的思维之门。】
五、全课总结。
分享交流: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吧!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3
学习内容:
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学习目标: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
0.45= 0.013=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
3.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四、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它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课件
说说每个图下面的分数是:
(1)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2、小组共同合作交流
1.出示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结合小组汇报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4个苹果、6只熊猫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3、(1)概括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板书。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4、巩固练习
课本62页做一做,填在书上,学生汇报
5.学习分数单位。
(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它们都有计数单位,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能举出例子。
(2)说一说课本62页做一做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分数单位与哪个数有关?
让学生观察分数单位,从中发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总结
1、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把这堂课上学习的知识看做单位“1”,请你估一估,你学到了这些知识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一份)
一些物体分数单位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5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为整数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难点:
理解“÷”转化为“×”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18的意义。
2、一辆汔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口述算式和结果。
(2)板书: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授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当这个数是整数时,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教学例2:出示例2,弄清题意后,由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8÷(出示线段图)
(2)推导18÷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计算
第一部分:求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2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明确:因为2个小时行18千米,所以要算18÷2,也就是18×(千米)。第二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1个小时行驶18×(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应该怎样写?
明确
1)为1小时5个小时,所以,要算18××5,也就是18×。
2)18××5用18×代替,因为18××5=18×。(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根据上面的推想,板书:18÷=18×,=45千米
答汔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强调
1)18÷不便于直接除,把它转化乘法。
2)18÷=18×,“÷”转化为“×”,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
3)是的倒数,即的.倒数是。
2、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使等式成立。
15÷=15×()10÷ =10×()
8÷=8×()÷9=×()
2、列式计算。
(1)一堆煤,每次用去,多少次才能用完?
(2)王晶小时做15朵花,1小时做多少朵花?
3、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
四、作业练习八第1——4题。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3,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并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
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互化;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课时安排:
1,分数的意义……6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和通分……4课时
5,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7
设计说明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以上认识,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百分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引入课题和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收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迁移,体现类比的思想方法。
对比和迁移能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扎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与分数的意义进行对比,明确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的区别,更加突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师: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数。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有关单位“1”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课前谈话:
同学们猜一猜,在课堂上,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用心听讲的学生;踊跃发言,并且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师会不会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孩子是什么?错误中成长的天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啊。星期天,亮亮妈妈去逛商场了,商场里的沙发坐垫正在打折,亮亮妈妈想买一套。但是,她遇到麻烦了,她不知道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呀。亮亮妈妈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亮亮,量一量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好吗?遗憾的是亮亮找不到的尺子。亮亮呀可聪明了,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说,妈妈,家里还有一条丝巾,和你戴的丝巾一模一样,我用丝巾量好吗?用丝巾量,这个办法很好啊。亮亮开始量沙发了:沙发的长正好是两个丝巾的长,沙发的宽么,哦,沙发的宽比丝巾的长度短许多,亮亮把丝巾对折后再量,沙发的宽比对折后的丝巾短一些,亮亮把丝巾折了三次后再量,这时沙发的宽正好是三折后丝巾的长。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导学导探,建构分数
1、整体感知
①请同学们思考,你们能结合下面的图形说说1/4的含义吗?
②请看第5副图,老师有点纳闷,2个面包和1/4是什么关系?
③这5个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4来表示呢?
师总结:上面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平均分成了4份,都取出了其中的一份,所以都可以用1/4来表示。
④一个整体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下面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知识点,谁来念一遍: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一个圆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香蕉的个数、一条线段、8个面包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这里的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多个物体,它的含义非常特殊,所以1的上面需加上双引号。
谁来举一个单位“1”的例子。
改写板书:1/4的意义该怎么修改呢:把一个整体改为单位“1”,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1/4。
2、抽象概括
①1/4的意义明白了,谁来说说5/7的意义(把4和1擦掉)
②师:出示5/(),让学生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这里有几种不同的声音出现),表示这样5份的数。
③师:出示()/(),谁又能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出示自学提纲
板书:5/6分数单位1/6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们学得怎么样,老师要检验一下:
1、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糖块)(挑几个说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2、 3、书上的题
4、判断
5、写出合适的分数:
四、自我小结,升华认识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马上下课了,老师想说一句含有一个分数的话:今天我们班有3/4的学生发言积极,有4/5的学生语言流畅,有5/6的学生思维敏捷,如果老师有机会再来上课的话,老师希望100%的学生都是好样的。中午回家给爸爸妈妈说一句话,让这一句话里含有一个分数。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分数单位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3、学生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理解并掌握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引入
1、出示3/4,“认识它吗?”
2、介绍分数的出现:当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中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结果时,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3、分数相关知识回顾:大家都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
(1)、怎样读分数
(2)、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怎样写分数: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写完后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并说说其各部分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入的了解分数。
二、新授
(一)、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首先,让我们来创造几个分数吧!请你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来表示一个分数,独立完成后组内成员互相说一说(每个人都必须说):
(1)、你创造了哪个分数?(2)、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交流,教师参与)
1、班内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来介绍你所创造的分数?
生:若干,介绍。
(教师提问:一个物体:
①你创造了哪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建立模板>
②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③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一些物体:
①同“一个物体”的3个问题
②取其中的5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5/6是几枚扣子?
③3枚扣子可以用哪些分数来表示,分别说说它们的意义。)
<用彩笔表示你是怎么分这些物品的,渗透“整体”概念>
2、例子分类,总结
师:大家说的都很不错。刚才我们创造了很多分数,下面我们来给这些物品分分类。
生: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教师引导:老师是这么分的`,谁能看出我分类的依据?)
师:刚才大家在展示的时候,很多同学在用到一些物体的时候,用彩笔把所有物体都圈起来了,那为什么只有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圈呢?
生: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
师:我们发现,无论是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教师慢慢出示,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就是分数的意义,也是这节课重点要学习的内容。
(揭题,全班齐读)
师: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因此,分数的意义也可以表示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我们思考一下,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分别都把什么看作单位“1”?
生:......
师: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中,可以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
生:......
师:所以说,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3、练习
课本P62做一做(本题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
(二)、分数单位
1、阅读“课本P62做一做”下面一段话,并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2、什么叫分数单位。
3、“课本P62做一做”中所出现分数的分数单位,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同桌间互相说说上课一开始所写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
课本P631、2、3
(1、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2、把什么看作单位“1”?
(3、分数单位是什么,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3/8表示几个月饼?4个月饼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
板书: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一个长方形433/4
一个圆211/2
5支铅笔522/5
12枚回形针622/6(1/3)
6枚扣子655/6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目。
教学重点:
分析题里所含的数量关系,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教学难点:
怎样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式计算,并口述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1)的是多少?()看作单位1。
(2)14的是多少?()看作单位1。
(3)1的是多少?()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板书课题:列方程解文字题
2、出示例4: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
(1)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
①这道文字题与刚才复习时的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数量关系一样,只是已知未知不同)
②硬该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为什么?
③单位1所表示的数知道吗?
④怎样求单位1所表示的“这个数”?(引导学生用设未知数X的.方法来解决)。
使学生明确: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由已知:一个数的是,得:一个数×=?
(2)列方程解文字题。
第一步,设未知数为X。教师板书
解:设这个数是X。
第二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教师板书
X×=
第三步,解这个方程。教师板书:(略)
第四步,检验:(略)
第五步:作答
3、小结
(1)怎样设求知数?
要求单位“1”的量,设单位“1”的量为X。
(2)样根据题意列方程?
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
2、一个数的1倍等于2,求这个数。
四、课堂练习
练习九第12、16—19题。
五、作业
练习九第13—15题。
六、课外思考
练习九思考题。让学生发现规律:第(1)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分数的。第(2)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而分子是前一个分数分子的3倍。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比较分数的大小;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单位换算的练习
1、口答:
1分米是1米的()/();1平方分米的()/();
1分是1小时的()/();1克是1千克的()/()。
你是怎样想的?把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怎样?
出示: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用分数表示)。
2、学生独立作业:第80页练习十第1题。(做后同桌互查订正)
二、分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1、师: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一般会遇到哪几种情况?在比较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请举实例说明同分母分数与同分子分数是怎样进行大小比较的,并说说思考的方法。
2、学生独立作业:第81页练习十第2题。
直接做在书上,做后全班交并对其中的.7/11和5/11;7/30和7/24说说比较时的思考过程。
3、结合下列三题说说你是怎样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的?
5/14、3/14和9/1411/13、11/12和11/143/5、3/4和2/5
归纳: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先根据比较大小的方法,认真进行比较,(要注意认真审题,题中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是用“〉”号连接,还是用“〈”号连接,再根据题意进行解答。
思考下面问题:小明、小红和小华进行100米赛跑,三人的成绩分别是5/19分、6/18分和6/19分,谁跑得最快?谁跑的最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在全班交流。主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作业。
(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起来。
6/17、1/23和6/1912/35、16/35和9/354/15、11/15和11/12
教学过程
备注
(2)第81页练习十第6题。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行了445千米,离乙地还有52千米。
(1)已行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2)剩下的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学生讨论列式解答并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方法怎么样?
6、学生独立作业:课本第81页第4--5题。
三、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认为在练习中要注意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
四、作业《作业本》
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不够,要加强培养。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
2、感受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实践中产生的,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
2、了解分数单位,并会找分数单位;
三、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一米长的绳子、小正方体、长方形纸等。
四、教法学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出示,这个分数读作?你能说一说它各部分的名称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课堂新授
1、介绍分数的产生
生活中,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初步感知:
PPT出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如果这样把一个饼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没有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强调在谈到分数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平均分。
3、活动一、动手操作,再认识
(1)准备。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学具,(出示学具)你能利用你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表示出吗?找同学为大家朗读活动要求。
(2)小组活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汇报展示。你能表示出一张纸的吗?4跟小棒的应该如何表示?你还用什么表示了?
(4)总结,认识单位“1”。刚才我们都是把哪些物体平均分的`?像把一张纸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成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把4根小棒、八个小立方体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成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介绍这个单位“1”同我们之前学过的1不一样所以要加引号。
4、活动二、联系实际,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1)你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个物体的例子吗?你能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个计量单位的例子吗?你能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些物体的例子吗?总结,单位“1”可小可大,自然界中小到一粒尘埃,大到整个宇宙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2)动手操作,加深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表示的作品,露出来的部分占一个整体的,你能画一画,并说一说整体是怎样的吗?说一说,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画的?这里的把谁当做单位“1”?你画的部分应该用哪个分数表示?
5、活动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大家都理解、的含义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PPT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简言之,先分后数,分什么?数什么?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吧。把十个圆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2)活动。你能任意写一个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你写的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吗?抽签决定第几小组给大家分享自己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6、认识分数单位
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等,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分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以为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5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所以的分数单位是。举例练习。
(三)生活中的分数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PPT出示:据统计五三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你能说一说这里的所表示的意义吗?五三班在午托班吃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你能说一说这里的所表示的意义吗?人从小到大,身体的比例一直在变化,新生儿的头长占身长的,5岁时头长占身长的,成年人的头长占身体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练习巩固
接下来我们来检测下大家的知识掌握情况。
1、填空
(1)表示把x平均分成x份,取其中的x份。
(2)说出下面各数的分数单位。
xxx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xmxm
二、判断。
(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x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长的。x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3
学习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4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米尺,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分数的知识。
(1)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
()
()
()
(学生通过回忆说出已学过的分数知识。可能会回答分数各部分的组成,也可能讲到分数的意义。)
(2)点击出示:
师:这个分数如何读?
师:你能说出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根据学生回答分子、分母、分数线点击出现结果。)
2、复习分数的表示方法。
(1)师:回忆一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
(学生可能回答: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
(2)点击出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发现大家对于分数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但分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些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了解分数。
[设计意图说明:学生在三年级时曾经学习过分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回忆所学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通过故事和动手实践,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1、点击出示书60页第一幅图片。
师:大家听说过埃及金字塔吗?我们知道埃及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工程,在当时没有精密的测量工具的时候,人们只能用绳子等固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的参照,可是当石头比绳子短的时候,又该如何测量如何记录呢?
(学生可能回答:用分数表示。)
师:对,古埃及人将一根绳子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再去测量。这样就能具体记录石头的长度,古埃及人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不足一段绳子长度的石头或超过一段绳子长度的石头用分数的表示方法记录,才能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将金字塔建造得非常坚固,石块的接缝也是非常紧密,这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分数的产生和运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2、实践感知。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
师: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用到了米尺、三角尺、直尺等常用的学习工具,但在具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不一定正好是整数的结果。下面就请一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块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看看能否用整米数表示。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
师:大家看到,刚才我们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这时还能否用整米数表示?
(学生可能回答:不能)
师:在进行测量时,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点击出示)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故事抽象感知以后在让学生通过实践认知,进一步了解了分数产生的过程,也感知了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探究二:用分数计算。
1、点击出示书60页第二幅图片。
师:大家看图,小明和小丽在分东西,桌上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
师:如果把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人,可以怎样分?你可以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可能回答:1÷2,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能回答出个。)
师:1÷2的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师:我们知道1÷2就是将1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
师:那么将一个西红柿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呢?(个)
师:看看小明和小丽是如何分的?
(点击出示:)
[设计意图说明:这一环节需要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中的分东西用数学算式表示,同时以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将除法算式与分数联系起来,同时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小练习
师:那么同样的,小明和小丽每个人平均分到几块蛋糕?几包饼干呢?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并简单表述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块。)
[设计意图说明:在前面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马上根据书本内容进行练习,使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更了解。]
3、小结: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
(点击媒体出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是常用分数来表示。)
4、资料介绍。
师: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而且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现在的表示方式。
点击出现: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教师提醒,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说明:这一环节通过分数发展的几个阶段,让学生了解分数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分数的兴趣。]
三、练习
1、说出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分数。
88
8
()()()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练习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分数产生过程的认识。]
2、填空。
(1)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个苹果。
(2)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个苹果。
(3)4个小朋友分一块蛋糕,如果每人分到的`蛋糕相同,每人分到块蛋糕。
(4)将1堆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这堆糖的。
师:这里可不可以说每人分到粒糖?(引导学生辨析将1粒糖平均分成5份与将1堆糖平均分成5份的区别。)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练习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题目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表述平均分的意义,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及不同的表述方式,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分数的单位打下基础。]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很早以前我们人类为了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不能用整数表示结果的问题,就已经开始用分数来表示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们对于分数的应用也变得更熟练更广泛。希望通过学习,我们每一位同学也能更多的了解分数,更好的学习分数知识。
五、作业
将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平均折成若干份,然后将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用分数表示。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5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85-8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单位“1”的含义。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充分理解分数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圆片、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6根彩笔、一张长方形纸、熊猫组图、苹果组图、玻璃球、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谈话导入:
拿出4个苹果,提问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
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1个人,每人分得多少?
“半个”这个结果还能用整数表示吗?用分数1/2表示。
师: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实际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分数。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建构分数
(一)教学分数的意义
1、教学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找分子是1或几的分数:
(1)师提出要求,生动手操作。(出示课件)
(2)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中引导学生说出找分数的过程,体验分数的意义。
2、教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1)师提出要求,生动手操作。(出示课件)
(2)组织汇报交流
a交流苹果组图,引导学生说出找分数的'过程,把谁平均分
b联系上一环节中的内容比较被平均分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C教学“整体”,教师点出像4个苹果这样的多个物体就称之为一个整体,8个苹果平均分,也叫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D利用“一个整体”概念这个新知来理解在“熊猫组图”中找到的分数。重点沟通相对量与具体量之间的联系。
3、教学单位“1”
师指出:像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用自然数1来表示,就叫做单位“1”。
追问:谁可以做单位“1”?
4、根据板书师生共同归纳分数的意义,补充完整分数的意义及课题。
5、随机练:a说出黑板上的分数表示的意义。
B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分数的意义
(二)自学课本,认识分数的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学课本
2、生举例汇报自学所得
3、随机练:拿出6支彩笔的()/()——1/2、分母是6、分子是1、2/3
生说出理由
三、分层练习,深化提高(见课件)
1、快速动笔,课本中做一做
2、轻松片刻。(游戏:摸一摸,说一说)
一个器皿里装有8个玻璃球,生摸出后说出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xxx
【分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教案01-24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08-08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1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9
《分数的意义 》教案08-16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07-14
【推荐】分数的意义教案07-17
分数的意义教案【热门】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