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页《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2)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3)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4)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三.课堂检测。
1.在○里填上“>”“<”或“=”
2.在○里填上“>”“<”或“=”。
41○45 68○78 69○69
57○56 80○90 98○89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解决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个新问题,比较的方法有多种。再练习中大家要选择自己能理解的,最简单的方法。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2>37. 32<37
十位数字不同十位数字不同
十位数字大的,个位数字大的,
这个数就大。这个数就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2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学懂、学透是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
虽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教材的安排,先教学整十数的读写,再教学一般数的读写,然后是特殊数的读写,最后是100的读写。这样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有梯度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发挥教具的作用。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位的意义,将摆小棒与拨计数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熟练地操作小棒和计数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出示一捆和一根小棒:谁能说说这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请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学生写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
4.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复习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20以内数的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例3情境图。
(1)观察一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纽扣,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数完后汇报交流。
(黄色纽扣有四十粒,绿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师:这些数都比20要大,又是100以内的数,该怎样写呢?又该怎样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读写)
(2)尝试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40,然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40这个数用小棒怎样表示?用计数器呢?
学生操作后进行展示。
(3)讨论40的写法和读法。
师:根据我们以往的写数和读数的经验,你认为40该怎样读写呢?
引导学生先说出40的组成,然后分别说出40的写法和读法。
(40是由4个十组成的,应该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读作:四十)
师:能用刚才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70吗?能写出来并读一读吗?
(学生操作后交流、订正)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经验。
3、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3)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想怎样算?
(4)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6)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4、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看第3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直接写得数。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 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 )位数,100是( )位数,82是( )位数。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2在( )位上,表示( )个( )。
(3)、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99里有( )个十和( )个一,它后面是( )。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 )、37 69、70、( )、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 ),的是( )。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2□ 47="">□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5
课题名称 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体育器材摆放的图片对比,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2. 借助给气球分类的活动(教材例1),学会分类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统计;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3.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的分类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
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张摆放体育器材的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体育课的时候,你更想从图一找到喜欢的 球还是图二呢?为什么?
生:图二。因为摆放得很整齐。
师:看来大家更想从图二找到自己喜欢的球。图二的各种球都很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一眼望过去就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球了。像图二这样 ,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例1气球图片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 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
师:是的,我们看到了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呢?
师:有三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课件出示第一个小朋 友的 做法 :
第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先分成糖葫芦形、爱心形和球形,然后再去数分别有几个。
(2)课件出示第二个小朋友的做法:
第二个小朋友是用了边数边画的方法;首先在纸的最下方把这3种气球的形状画出来,然后数一个画一个,这就是第二个小朋友整理出来的结果。
(3)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朋友的做法:
第三个小朋友就不喜欢这么麻烦,他先在纸上画出这3种气球的.形状,然后直接在气球类别下面写出数量,他就这样把它简单地表达出来了。
师:分完之后,你 们发现了什么?
生:球形的气球最多,有5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只有3个。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呢?
生:还可以按颜色来分,有红色 、黄色和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两位小朋友 按颜色分类整理出来的结果吧!
课件出示按颜色分类的图片。
三、巩固提升
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来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其他标准进行分类,比如物体的用途、大小、轻重等等)
课外延申:通过直观图片体验生活中的分类
第一张图片:超市的水果分类(节省顾客购物时间)
第二张图片:图书馆的书本分类(方便读者找所需书本)
第三张图片: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
放学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房间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家人、同学或者朋友交流自己的成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6
难点名称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根据按行数、列数确定一个数的位置。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等多种方式发现百数表中简单的规律。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
2.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读一读,打个招呼吧!哇!太乱了。没关系,那就请它们先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教师为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排列规律。
(1)第一支数队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排得很整齐。请它们住进从上数的第一行吧!我们一起读一读,请它们入住。(1 、2 、3 、4 、5、 6、7、 8、9 、10)
(2)又来了一支数队伍,它们应该住在哪儿?就让他们入住第二行吧!(11、12 、13、 14、15、16、17、18、19、 20)
(3)瞧!瞧!这里来了一支特殊队伍。(11、22、33、44、55、)这支数队伍的下一个数是几?你猜到了吗?再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66、77、88、99)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都一样,但是它们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
(4)咦?又来了另一支数队伍。(10、19、28、37、46、55、)这支数队伍的下一个数是几?再下一个呢?(64、73、82、91)
原来,这些数队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下面我们就按这些顺序,请其它的数朋友也住进它们的家吧!
全部都住满了,这儿一共有100个数呢!它们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5)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横着观察。先请从上数的第四行数出队。请小朋友们读一读,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31、32、33、34、35、36、37、38、39、40)横着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字都是3(40除外),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1.其它行也是这样排列的吗?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
(6)竖着看,请从左数第三排出队,(3、13、23、33、43、53、63、73、83、93)它们的个位数上的数字相同,下面一个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多10。其它列也是这样吗?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
小结:百数表中无论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的数队伍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顺序的,所以看起来都很整齐。
3.为数找家,构建数之间的关系。
这么整齐的队伍刚排好,有些淘气的数就出去玩了,只留下这一行、一列数来站岗。但淘气的数回来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1)35的家在哪里?
找到十位是3的这一行,再找到个位是5这一列,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家。35这个数感谢你,也感谢站岗的小士兵,帮它们很快找的了自己的家。
(2)53也有5和3,为什么不能住在一起呢?
35和53虽然都有5和3,但它们所在的数位不一样,所以不能住在一起。看来,为数找家,一定要看清十位和个位上的数。
因为有这些站岗的数,大家很快就为35和53找到了家。现在,留下来站岗的数也出去玩了。只利用35和53你还能为其他的数找到家吗?
(3)怎么给46找到家呢?
(4)现在你能很快为67找到家吗?还有90呢?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4.听说我们班小朋友这么能干,又有一位数朋友赶来了,想知道是谁吗?一位神奇的摄影师为百数表拍了一张照片,正好照到了这位数朋友。请大家看
(1)为数和数组找家
你能猜猜这张照片中那些数朋友还没回来吗?
只要把握了百数表中数朋友的排列顺序,就能很快找出藏起来的数朋友,真方便!为了奖励大家,摄影师又拍了一张照片。你们看
听说摄影师现在在拍照,数朋友都回来了,可是数太多了,不好拍。摄影师要求它们变队形后才能拍照。你们能帮它们变变队形吗?现在只要大家喊出“一二变”.
(2)引入数轴
你们能在上面为51-59这些数找出它们的家吗?
都是数,为什么50离60那么远,离51那么近?两个数相差得越多,就离得越远;相差的越少,就离得越近。
(3)知道了这个道理,你们能在上面为67找到家吗?
小结
希望今后小朋友们能认识到更多的数朋友!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7
教学目标
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灵活性较大;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截然不同,对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要求较大。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对于不同标准分类结果不同容易混乱,对于分类标准的理解不够透彻。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
1。通过练习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分类的好处
2。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如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法)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去文具店买过东西吗?学生:买过。
教师:老师有两个好朋友,小鹿和小熊,我们一起去他们的文具店里看看好吗?学生:好。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分类与整理的好处。
教师:你们想去哪一家文具店买东西呀?为什么?
学生:小鹿文具店,因为很整齐/因为本子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很整齐。
教师:对,老师也想去小鹿文具店,这样将相同的物体摆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分类的王国吧!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教师:从玩具店出来,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吧,今天游乐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和漂亮的气球。
课件出示孩子们去游乐园玩的情境,并提出问题,这里有这么多气球,你能把这些气球分类吗?可以怎么分?(学生讨论)
生1:可以按形状/图形分类。
生2:可以按颜色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一分,初步感受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分得的结果也不相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教师指定用形状分类)
老师给每两个同学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再展示学生作品。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点名请同学回答。
生:圆形气球最多。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师:我们来看左边这行,这是来记录糖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糖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糖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下。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心形的气球有几个?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形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4)展示其他记录方法。
3、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喜欢的形式记录结果
请同学说一说,再用课件出示出类结果,展示分类结果。
4。在对比中体会
教师:刚才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
教师: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5。 小结: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学会了怎样分类。下面我们就用所学会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让学生体验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的数据更清楚、更简捷。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课本30页第三题
(1)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点名学生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1。像这样把气球按形状、颜色等分一分的方法叫做分类,这里的颜色和形状就是分类的标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2。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分类整理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整理,其中用象形图和表格整理法最直观简便。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最大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9
一、教学内容
数的组成。(教材第35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看图数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瓶牛奶,有几瓶酸奶的。(学生相互交流,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组成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5页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
师: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导学生明确: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每捆十根;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任意摆出一个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这个两位数的组成。(两个人交替进行)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5页下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答案:3 5
四、课堂小结
你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了吗?
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
1.教学时首先说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生活中的数是学生都熟悉的,利用此素材作为教学的内容,不但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自己检验数的正确与否。除了一个一个地数以外,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选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比较哪些方法更准更快。然后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数数、摆小棒,汇报交流。建立10个一是十,100个一是一百,10个十是一百,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三十五,八十是由8个十组成的等意识。
2.本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接受。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结绳计数
“结绳计数”是远古时代的人们最常用的记数方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人们在计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结绳计数”就是用打绳结的办法来计算物体的数量。传说中,古代的国王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因为没有日历,就采取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计算天数,当绳子上所用的结都被打开的时候,也就是战争该结束的时候。
当然,除了“结绳计数”外,远古时代的人们还发明了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用利器在骨头上刻下痕迹来计算数字。由于“结绳计数”这一方法最为方便可行,所以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第2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3、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4、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方法,感知分类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超市购物,是吗?
生:是。
师:现在请大家再去超市看一下吧。(点课件)看完视频,是不是觉得超市里的东西,分类摆放得很整齐?
生:是。
师:这样分类整理的好处是方便我们购物快捷。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分类与整理的按给指定的标准分类。(师板书:分类与整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27页看一下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去超市看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导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出示主题图气球图片。(课件)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给出的信息图。小朋友们拿着这么多的气球,你能说一说图中有哪几种气球吗?
生:有三种,有爱心形的气球、冰糖葫芦形的气球、球形的气球。
师:对。这么多气球,怎么分类呢?可以怎样分类呀?这里出现了一个词“分类”,谁来说说你认为的或理解的分类是什么意思呢?
生1:哪个东西相同的是一类;
生2:每个东西都是一样的。
师:哦,你们是这么理解的,那把气球分成几类呢?我们就先按气球的不同形状进行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师板书:形状)大家来数数看: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有3个、爱心形的气球有4个、球形的气球有5个。我们分堆整理好,摆放在这个图中,这个图表小朋友们以前都没有见过,现在来认识一下,横线下是表示图形的形状,横线上每列是表示图形的个数,把图形一一对应,摆放整齐,像这种把同类事物排成一列画的图,叫象形统计图。问题: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的看出来,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大家回答一下,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
生:球形的气球最多,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
师:对,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是通过数数知道的;
生2:我认为哪列最高就是最多,哪列最矮就是最少的。
师:对,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直观的看出来,谁是最多,谁是最少的,把它整理到一起。
(2)、交流展示:你还能按照什么来分类呢?刚才我们是按气球形状来分,也许有同学想说:还可以按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师:对,按颜色分。(师板书:颜色)现在我们来按颜色分一下看,有蓝色、红色、黄色的气球,将所有蓝色、红色、黄色气球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建立象形统计图,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也可以快速直观的看出来,黄色气球最多。所以,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我们不但能直观的看出图的信息,也可以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同一种分类里面,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下这几个同学的不同记录方法
(3)、导思点拔(课件略图)
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进行分类,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那你更喜欢哪位小朋友的记录方法?
生: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将图的演示逐步过渡到表,学生便不觉得突兀,对以后统计知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气球,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而它们的总数又是怎么样的呢?好,让我们来算一下。(板书)
形状颜色
3+4+5=12(个)3+3+6=12(个)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中分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情景要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还要让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不变。)
三、课堂练习
1、把每组不同的物品圈起来。(课件)
2、按形状分一分。(课件)
(设计意图:紧跟练习,对新知加以巩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吗?最后,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按给定标准分类
1、事物可以根据形状、颜色、不同的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
2、根据同一标准分类,虽然分类结果的呈现形式可能不同,但分类的结果一定相同。
附教学板书:
分类与整理
形状分颜色分
3+4+5=12(个)3+3+6=12(个)
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比如:本课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来引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从而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②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③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④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森林游园会”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举行游园会,张老师得到了一张邀请卡,你们想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整理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算一算 分一分》
1、出示题目,学生计算
师:看看,狐狸兄妹来迎接我们了,答对了题,才能进入数学王国参加游园会哟!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出现的数学题解答在你面前的答题卡上,比一比看哪个组最先答出。做好准备了吗?(请最快的一组来回答。)
2、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找出了这么多种分法。
3.问:那计算上面算式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说一说)
总结: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注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整理复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我最棒》
1.出示“小兔摘萝卜图”。
(1)仔细看图,了解图意。(指名说一说)
(2)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①独立尝试提问并解答
②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③全班交流,介绍思路。
小结:解决问题要先看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相关条件,最后检查结果。
三、 重点练习,强化提高《练一练 想一想》
1、出示“小猴子摘桃子图”
(1)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回答)
(3)这道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
2、出示“动物图书室图”
(1)仔细看图,这幅图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2)问题是什么?你能列式计算吗?(学生解答)
(3)在做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3、出示“纪念品物品价格图”
师:我们要回去了,一起去看看纪念品馆吧,但是每人只有一张100元的购物券,算算你够买哪些你喜欢的物品,再算一算用去了多少钱。
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
四、总结归纳,结束活动
师:这节课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跟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共同归纳和整理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家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整理。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4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8—9页,然后试着算一算:6+9= 7+4= 6+8=
15-9= 13-9= 12-9= 14-9= 16-9=
教学内容:
第8—10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板书: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5
1教学目标
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学会“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2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难点:
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学会“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数学课,我们在游乐园帮助小丑叔叔卖了气球,还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小丑叔叔想考考我们,他设制了三道关卡。
第一关填数游戏
第二关击鼓传花
第三关这里有12朵花,10朵是粉色的,2朵是红色的,从中间拿走9朵,你想怎么拿你可以用算式来表示你拿的过程吗
你们还记得这种方法叫什么吗
活动2【讲授】
二、新授
恭喜大家顺利闯过三关,今天我们继续去游乐园看看。
课件出示例2
①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④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减法)12-8=
怎样做这一题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12-8的过程(师巡视)
已经摆完的同学挑战一下我不仅能摆,还能用算式把我摆的过程表示出来。
再挑战一下,我不仅能写出来,我还能把我的想法说给我的同桌听,试一试吧!左边的同学先说,右边的.同学后说,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看谁说的好!
请表现好的同学上台来说一说,摆一摆。
同学们更细化哪种方法呢
我们请两位同学出两道十几减8的题
谁能做!先说说你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
观察一下第一步都算的是什么
第二步都算的是什么
想一想求十几减8就是要求什么(同桌已逐渐讨论)
小结十几减8就是求几加2。
活动3【练习】
三、巩固练习
1.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3页,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2.课件演示。
四、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一年级教案11-24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2-12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25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8-21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1-08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29
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教案05-26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1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