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例尺教案 推荐度:
- 比例尺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比例尺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例尺教案 1
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问题。
南湖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 m,宽30 m。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5 cm,宽3 cm,你能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学生自由作答)
2.导入。
1∶1000就是上面这幅图的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比例尺的知识。
回顾与整理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2.求一幅图的比例尺,通常需要注意什么?
(1)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一定要相同。
(2)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3.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1)数值比例尺。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
(2)线段比例尺。在图上用有数量的线段来表示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这种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
4.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如何相互改写?
5.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典型例题解析
课件出示典型例题。
在比例尺为
的图纸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15 cm,甲、乙两地实际相距( )km。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相互改写的掌握情况。
先把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即=,然后根据数值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解答 方法一 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5÷=7500000(cm)=75(km)
方法二 因为图上距离1 cm表示实际距离5 km,所以图上距离15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5个5 km。
15×5=75(km)
方法三 因为同一幅图的'比例尺是固定的,所以可以根据比例尺一定来列比例解答。
解:设甲、乙两地实际相距x cm。
=
x=7500000
7500000 cm=75 km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题。
在比例尺为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草坪,草坪的实际周长是多少?实际面积是多少?
2.小组合作,讨论解法。
3.汇报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预设
生1:要想求出草坪的实际周长,应先求出草坪的实际边长。
4÷=20000(cm)
20000 cm=200 m
200×4=800(m)
生2:要想求出草坪的实际面积,可以先求出草坪的图上面积,然后再除以比例尺。
4×4÷=80000(cm2)
80000 cm2=8 m2
生3:要想求出草坪的实际面积,应先求出草坪的实际边长,再求实际面积。
4÷=20000(cm)20000 cm=200 m 200×200=40000(m2)
4.观察比较。
同样是求草坪的实际面积,得到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比例尺教案 2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 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画图产生疑问、引入新知
1、画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新课前先来画一画图,请同学们翻开课堂练习本,拿出尺子。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12厘米的线段。
请大家在本纸上画一条长1米的线段。(生面有难色)
师:怎么不画了?有什么疑问吗?(本子没有1米长)那该怎么办呢?
(把1米长的线段缩短后,画在本子上)(生画)
2、引入新知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10厘米、5厘米、或1厘米长的表示(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但是如果把黑板上的数据1米擦去,只把本子上的2厘米、5厘米线段图给别人看,别人能知道你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米吗?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就是《比例尺》!(板书)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理解比例尺意义
师:大家请看笑笑同学就根据比例尺的知识画出了他家的平面图,你看他图中的比例尺是?你知道1:100是什么意思吗?同学们思考一下,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生思考交流)
生汇报:1表示图上距离、100表示实际距离
图上的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100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师:对,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厘米,因此比例尺实际上就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生读一读
2、生活中的比例尺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有见过比例尺?)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同学们看一看(出示各图,分别让学生读出图中的比例尺并说出它们表示的意义)
3、自己写一个比例尺
师:现在你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一个比例尺,并向同桌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生汇报
4、总结比例尺的特点
师:我们现在初步的认识了比例尺,你有没有发现比例尺有什么样的特点?(生说)总结:是一个比;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三、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1、解决第2小题
师:同学们,笑笑按比例尺1:100画出了她家的平面图,他想带我们看看他的卧室,请大家把书翻到30页,先请大家量出他卧室长宽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吧?(课件)
(1) 量出笑笑卧室的长和宽
师:你们量出了笑笑卧室长是?宽是?那你们算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长和宽吗和面积吗?(课件出示)试一试,并把你的解题思路写在练习本上。
(2)算出笑笑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a :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b :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展示仪展示)
小结回顾
想一想,我们刚才在求笑笑卧室面积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程序?(先量出图上距离,在求出实际距离,然后才能算出面积)
2、解决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再汇报方法,然后再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展示仪展示)
3、解决第4题
师:笑笑在设计图时还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课件出示在父母卧室的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1)分析题意,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1) 学生交流想法。
(2) 学生独立完成。
生1:2米=200厘米 200/100=2厘米
生2:200÷100=0.02米 0.02米=2厘米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笑笑还为我们出了道难题,大家敢于应战吗?
4、解决第5题
(课件出示: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 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 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反馈汇报。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比例尺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图。
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独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汇报。
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交流。
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的面积。
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标出来。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先求出平面距离,然后再在图中标出。
(3)进行计算。
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动二、试一试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1)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进行计算。
活动三、练一练
1.完成3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提出问题。
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1)独立计算。
(2)汇报,全班交流。
(3)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实践活动
1.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2)量出乌鲁木齐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找一张中国地图,用▲表出你家乡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京的距离大约是( )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2)放暑假时,你打算从( )到( )去旅游,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3.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
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
课后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和问题。
比例尺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一张方格纸。
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成语吗?(板书:以――当――)
生:以一当十。(指名回答)
师:那这样的话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
生:以三当三十,当七当七十。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指名回答)
师:那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几当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
生:以五当五十,以十二当一百二十。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师:大家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在数学中如何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以一当更多。
二、 意义构建
1、师:如果要给我们教室画一个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我们以前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生: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 )
师: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8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展示生的作品)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或者是长4厘米,宽3厘米。)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4:3。
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
师:是啊,这两个平面图,别人一看会知道我们教室的大概形状, 但我们的教室不可能是长8厘米、宽6厘米,也不可能是长4厘米、宽3厘米,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也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吗?(生动脑想、动手写)
引导学生汇报:
(1)直接写上“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
(2)在图上标出“长8米、宽6米。”
(3) 标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认为可以写“1厘米相当于1米。”
(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其实这个问题里面就藏着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
让生自学课本第30页什么是比例尺?
集体交流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其实是一个比,注意谁是前项谁是后项。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分数形式。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观察比例尺,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生说出自已画的两幅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是如何计算的。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相应比例尺。
2、让学生议一议可以怎样理解比例尺所代表的意义。
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多少?(注意单位要统一)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把图上距离扩大多少倍就是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多少分之一?把实际距离缩小多少倍就是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相当于多少份?实际距离相当于多少份?
三、实际应用
(一)基本运用(小黑板出示)
1、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判断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比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图上宽与图上长的比是1∶2 ( )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1/400是 ( )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 ∶160000( )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 ∶1 ( )
(5)图上长与实际宽的比是1 ∶200 ( )
通过比较判断说理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在学生计算之前先引导学生从倍数的角度回忆比的意义。提醒学生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然后总结方法。
3、深圳到上海的 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
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4、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30页1至5题,然后集体订正。
(二)拓展延伸
1、笑笑家买了一个长5米的家具,请同学们算一下在客厅中能放得下吗?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四、课堂小结
师:刚才我们画的教室平面图,你现在有办法让别人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了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叫比例尺了吗?如何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呢?
五、布置作业
xxx
六、板书设计
比例尺
以一当十
比
学生的图 1:100 或分数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贴) 1:200 或分数 前项一般为1
(强调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3、师出示准备的地图上不同比例尺,介绍比例尺的不同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地图,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并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比例尺的意义,为后面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做铺垫。
比例尺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上的线段比例尺,练习五的第4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线段比例尺的地图或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如比例尺1:10000就表示图上距离是l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000厘米,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什么是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课
教师: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同学们可以翻开教科书第16页.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图。地图的下面就 有一条线段比例尺。它上面有0、50和100几个数,还注明了长度单位千米。这些数和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呢?大家量一量从0到50这段线段有多长。(1厘米。)从50到100呢?(也是1厘米。)从0到50就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从0到100就表示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00千米的实际距 离。
然后教师问:
l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想:1厘米.的图上距离代表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50千米。)我们量出沈阳到长春的图上距离是5.5厘米,就代表几个50千米的实际距离。(5.5个50千米。)怎么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505.5=275(千米)
之后,进一步提出:
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样改写?(因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现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50
千米等于5000000厘米。所以这条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就是1:5000000。)
教师板书出数值比例尺。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五的第49题:
1.第5题,让学生独立填表:填表前,要提醒学生图上距离的单位应用什么,实际距离的单位应用什么。
2.第8题,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说说拖拉机站、电影院、汽车站和供销社离学校的距离。如,电影院在学校的南面,距学校200米;拖拉机站在学校的西北面,距学校2500米。
3.第9题,让学生先求出试验田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然后画出平面图,并且要注意在平面图上注明比例尺。
比例尺教案 6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2.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 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具学具
小黑板、课件、备一幅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老师请大家自己动手测量了我们教室的长和宽。现在老师提议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当一名绘图师,利用你们手里的材料,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再动手之前,先考虑这两个问题:
1. 要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你有这么大的纸吗?那怎么办?
2. 随便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图吗? 小组合作并完成汇报,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都把实际的长和宽缩小了,画出了教室的平面图,其实就是用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比例尺,也就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倍数缩小。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例尺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习比例尺的意义。
(1)动手操作
请学生在小组内算一算自己所画的`教室平面图的长和宽各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们计算并汇报,集体订正。
一个教室长8米,宽7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 教室的平面图,就需要把实际距离同时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 计:
1、用几厘米表示8米和7米。
2、你设计的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 多少倍?
3、算一算、每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同学们刚才算出的各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我们把教室实际的长和宽叫做实际距离,把画在纸上的教室的长和宽叫做图上距离。
请学生重复说一遍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请每个人算一算自己所画的教室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观察地图,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和学校的平面图,再请同学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地图,在小组内观察、交流并思考:不同地图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辅助讲解:
1比较出比例尺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比例尺的大小不同,同样的佛山市在中国地图、广东地图和佛山地图上的大小都不一样,这就是采用了大小不同的比例尺。
(3)学习不同的比例尺。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的机器零件图,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请你观察这幅图的比例尺,和我们刚才所观察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的零件比较小,这是就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这幅图就是这样的,比例尺2:1,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补充说明:为了计算方便,我们通常把比例尺改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4)学习例1。
课件出示例1的题目,提问:线段比例尺怎么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数值比例尺是怎么求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该怎么办?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cm
=1:
请学生根据刚才的解答,说说求比例尺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
2.知识运用。
(1)即时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订正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根据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的方法:首先依据比例尺的意义写出比的前项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位置不要写错;接着把两项化成相同的单位;最后化简比,变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拓展训练。
课件出示下列四个问题:
1每年十月,莫斯科红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以庆祝“十月革命”的胜利,如果我们坐飞机前去观看,请你仔细观察手中的世界地图,算出首都北京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距离。
2天津是2008北京奥运会足球赛区城市之一,如果你是设计师,请你设计出足球场的平面图,并标出比例尺。(足球场的长是90~120米,宽是60~90米)
3眼镜上的螺丝钉长是3毫米,螺帽宽1毫米,假如你是技术员,请你画出它的平面图,你有什么困难?怎么办?
4这里有比例尺1:20、20:1和1:1,它们的意义相同吗?请举例说明。
请学生在这四个问题中任选一个,给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也可以在四人小组内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合作研究,小组长做好分工。完成任务后,集体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3.教学例2。
多媒 图上距离 15cm 实际距离 450km
回家找一找自己或爸爸妈妈今年的全身照片,算一算照片的比例尺。
比例尺教案 7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难点:
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和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1、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同学们可以翻开教科书第51页,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图,地图的下面就有一条线段比例尺,它上面有0.50和100几个数,还注明了长度单位“千米”,这些数和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呢?
2、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怎样列式。
50×5.5=275(千米)
3、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么改写?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的第4~8题
四、课堂小结
创意作业:
在地图上找出我们的家乡和北京,并计算出它们离多远。如果用5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你能画出它们在图上的距离吗?同学们试一试。
比例尺教案 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第1~3题,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的
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能较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成正、反比例的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3.使学生再一次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代数问题的过程,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渗透整理复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
1.说一说你在本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在小组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对本单元的知识作一回顾,教师给足学生说的时间,再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把学生的发言(即各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
2.完成知识结构图.
这些知识在我们的脑中比较零散,不便于记忆和运用,请大家用你认为好的方式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分小组讨论整理.
3.用实物展示屏进行展示交流.
4.揭示课题:这节课复习前两部分的知识.
二、复习
1.下面式子中,哪个是比?哪个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3∶8 4∶9=12∶27 7∶32=35∶10 0.25∶0.8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什么叫解比例?解下面的比例.
∶=x∶20 =
= 3.9∶4=2.6∶x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后讲评.
3.什么叫比例尺?怎么求图上距离?怎么求实际距离?
课件出示:在一幅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昌与北京的距离是20.5厘米,北京与南昌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4.小山看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下表是每天看的页数与所需天数两种量相对应的数.
每天看的`页数 3 5 8 10
所用的天数 40 24 15 12
表中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叫什么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5.课件出示:4个同学去买圆珠笔.下表是他们购买圆珠笔的枝数与总价两种量相对应的数.
购买圆珠笔的枝数 2 3 5 8
总价 0.50 0.75 1.25 2.00
表中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叫什么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6.说一说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梳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骤:
(1)先找出三种量,其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和一个定量;
(2)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关系;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作出结论.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填空.
(1)妈妈用10元钱可以买3千克鸡蛋,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
(2)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
(3)因为14∶21与0.8∶1.2的比值都等于( ),所以可以组成比例,( )∶( )=( )∶( )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6∶2=0.9∶0.3写成乘法形式是( )×( )=( )×( )
(5)一幅设计图上注明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图上量得长8厘米的线表示实际( )米;图上表示实际距离400米的线段长( )厘米.
(6)观察表中总价与本数的关系,并填空.
数量(本) 2 3 5 6 8 9 10
总价(元) 0.9 1.35 2.35
2.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1)时间一定,所行路程与速度( )
(2)正方体的体积和棱长( )
(3)全班人数一定,出勤率和出勤人数( )
(4)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 )
(5)一篇文章的总字数一定,每行的字数与行数(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不成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中两个变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xy=,x与y( )比例;x=,x与y( )比例.
(2)3a=b,a与b( )比例;=,b与a( )比例.
(3)x-y=18,x与y( )比例.
4.独立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1~3题.
比例尺教案 9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1﹚比的意义
﹙2﹚化简比
2、原型:
﹙1﹚分别画出5厘米和10米长的线段。
﹙2﹚插图内容:中国地图、机器零件图。
﹙3﹚例1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3、探究的问题:
﹙1﹚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什么叫比例尺?
﹙2﹚线段比例尺怎样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3﹚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脑筋急转弯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5秒钟,这是为什么?
生:它是在地图上爬的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让学生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学生很快画完﹚
3、再画一条长10米的线段。﹙学生迟疑﹚
师: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本子没有那么长,画不出来。
师:那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然后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画的线段是多少厘米,它是把10米长的'线段进行怎样变化得到的。
师:由于你们的标准不一样,因此大家画的线段长度不一样,所以画图时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叫比例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尺的内容,板书:比例尺
二)探究与解决
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
(1)阅读课本53页上面的内容
(2)你认为什么叫比例尺?
让生说出自己画图的标准即比例尺,并分别说出1:100和1:200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什么叫比例尺。
师: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分数形式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师: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用处。
﹙1﹚出示:标有数值比例尺的中国地图
让生说出比例尺1:100000000的意思。﹙当学生回答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师可引导学生说出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千米。﹚
﹙2﹚出示:机器零件图
说出图中的2:1表示什么意思。﹙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由于机器零件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
师:像1:100、1:100000000、2:1…这些比例尺有个特点,前项或后项都是1。为什么不是2或3或其他数呢?﹙生…﹚为了计算方便,一般都把前项或后项写成是1的比。像这样用数字比的方式表示的比例尺我们把它叫做数值比例尺。
﹙3﹚出示:标有线段比例尺的北京市地图
让生讨论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并介绍线段比例尺。
过渡:那怎样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呢?
3、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习例1: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尝试改写。师板书例1。
师:谁能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50千米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量时,50后面应补5个0
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3)比的前项为1。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叫比例尺,还知道了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那你知道怎么算比例尺吗?
4、完成53页“做一做”
学生试做后,小组内交流做法。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首先依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位置不要写错;前后项单位名称要统一;最后化简比,变成前项是1的比。﹚
(三)训练与应用
1、我会判断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尺子。﹙﹚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80倍。﹙﹚
﹙3﹚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2、完成练习十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十第3题
学生完成后,让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观察这个比例尺是将实际距离扩大。
(四)小结与提高
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比例尺教案 10
设计说明
比例尺是前面学习的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过的比和比例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结合。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基于以上认识,教学伊始,通过观察、比较纸面同样大小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的不同点,使学生开始关注比例尺,进而产生想了解比例尺的欲望,并以饱满的情绪进入新知的探究环节。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让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的汇报交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关注解题技能的形成。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因此,提高解题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检验数学知识的基本形式。教学中,重视解题技能的形成,精心设置巩固习题,细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并巧妙点拨,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形成技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地图
学生准备 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观察比较。
(1)出示纸面和中国地图同样大小的北京地图。(挂图)
(2)观察、交流。
这两幅地图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名称和内容不同,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地图。
生2:比例尺不同,一幅是1∶100000000,另一幅是……(表述合理即可)
2.质疑。
同样大小的纸面,为什么一幅能表示出整个中国,而另一幅只能表示出一个城市?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明确原因:作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
3.导入。
什么是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比例尺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入新知学习阶段。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53页例1上面的内容,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明确:
①什么叫比例尺?
②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③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④比例尺是比还是尺?
⑤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2)讨论、交流。
预设
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生2: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生3:比例尺有放大和缩小两方面的作用。
生4:比例尺不是尺,是比。
生5: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2.观察实物地图(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了解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
(1)观察、讨论。
①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②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2)交流、补充。
预设
生1:比例尺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生2:比例尺
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 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理解:一小格表示图上距离1 cm,0后面第一个数表示图上距离1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两小格表示图上距离2 cm,0后面第二个数表示图上距离2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以此类推)
(3)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师: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①尝试改写。
②指名板演。
比例尺教案 1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55页例1.例2.作业本第31(29)。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情景:
1. 出示邮票。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
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
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 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
如果操场的长,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完全一样画在平面图上吗?(不能),想个什么方法(窍门)可画上去了?
3. 让生猜想:(出示学校平面图)图上操场的长和实际长的比,还会是1:1吗?大约是几比几?
4. 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
二、问题解决:
5. 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 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 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图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 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9. 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
10. 练习:
(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
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11. 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12. 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
(常见的有:比的形式 分数的形式 线段形式)
三、问题的应用:
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求实际距离。
(1)出示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抽一生板演)
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x=105000000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
(2)分析讲述:
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方程解。
(先设x,再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
(3)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一般都统一为低级单位厘米。
(4)怎样设x,.教师指出:设未知数时,单位要与已知单位统一,后再化聚到问题单位。
(5)尝.试练习第57页试一试。
河西村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20千米,图上距离是5厘米,算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汽车站到县城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比例尺教案 12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求比例尺计算。
2、掌握根据比例尺求图上的距离或实际距离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中感悟到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单位的.正确使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学具图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在音乐中朗诵描写奏的诗歌,音乐停,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感受到春的气息,想去旅游)
2、揭示课题: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首先要做什么呢?(找地图,了解城市情况)从地图上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比例尺、图距、实距、方向)师: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在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自主探索
1、谈话: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想去的地方,老师想带你们到南京玩一玩,你想吗?(想)
2、出示下面地图,思考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到想去的地方的方位,比例尺是多少,可以看出居住地及旅游的线路
4、学习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假设我们到南京旅游,住在金陵饭店,想去南京博物馆参观,你能计算出从金陵饭店到南京博物馆的距离吗?试试看。
(1)学生讨论计算方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集体交流。(要求实际距离可以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用解比例尺的方法做,也可以用其它公式做)
(2)学生试做,并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采用不同方法解答,说一说每一种方法思路及注意点)
5、学习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1)出示:已知南京博物馆长600米、宽300米,现在做成比例尺是1:10000的平面图,你能求出南京博物馆在图上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吗?
(2)学生讨论解决方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集体交流。(可以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用比例的方法解答,也可以用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
(3)学生试做并板演。
(4)集体订正,说一说,每种方法的思路及注意点。
6、学生看书3738页,提出不懂的问题,集体解决。
三、反馈提高
1、学校的操场长300米、宽100米,要把平面图给制在作业本上,你认为选用哪个比例尺比较合适?(1)1:1000 (2)1:20xx(3)1:5000 (4)1:10000
选第(3)个最合适,让学生说明原因
2、量一量下图中小明家到学校公园、商场的距离各是多少厘米,然后算一算小明家到学校、公园、商场的实际距离各是多少米?指名板演,并说一说列式的依据及解题思路。
3、根据条件绘制金山镇镇区平面图(1)金石路在繁荣路和开发路之间并与两条路平行,距繁荣路300米(在图上画出金石路)(2)金山小学在金中路东侧,在开发路北100米处,(标出金山小学位置)
四、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测量出学校的实际长和宽,然后选用适当的比例尺一出学校平面图。
比例尺教案 13
教学内容:
比例尺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求图上距离的解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例尺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世界、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 复习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
2、 什么叫做比?
3、 化简下面各比。
0.4/0.6 1/4: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一、 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
师: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方大一定的倍数画面的。利用这张地图,我可以很快告诉你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你想知道哪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呢?请同学们出题考老师。
学生提问,老师用直尺在地图上量出图上距离,再心算出实际距离后回答。
师:仅靠这把直尺是早不出两地实际距离的,还要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去计算。地图的这个尺与手中的尺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上的尺――比例尺。(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掌握老师刚才的本领了。
二、教学
1. 教学例4,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 读题、理解题意。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是多少?实际距离是多少?它们的比呢?长度单位相同吗?单位不同怎么办?
(2) 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米/10厘米=1000/10=100/1
1、 归纳总结:根据刚才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
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它不带计量单位。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0或100/1。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
3、练习。
(1) 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把一块长5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25厘米,宽画5厘米。那么图上长和实际长的比是200/1;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200/1;图上周长与实际周长的比是200/1;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40000/1;实际宽与实际长的比是5/1;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200 :1。
(2) 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练习后讲评。
4、教学例5。
(1)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得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用方程解,X该设什么单位?为什么?列式时,比例尺要用什么书写形式?
学生尝试练习后,对照课本检查。指名板演后,讲解。强调设实际距离是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要再变成千米数。
(2) 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练后教师讲评。
三、巩固练习
例5有其他解法吗?怎样解?
提示:实际距离等于什么?图上距离等于什么?
四、 总结
比例尺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通过测量、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发猜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比例尺”,你们有谁听说过比例尺吗?请你猜一猜、想一想比例尺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二)自学课本、探讨新知。
1、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的猜想教师及时板书,同时作一些补充,并按以下的.教学顺序呈现:
(1)什么叫比例尺?
(2)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比例尺要用数值来表示要写成怎样的比?
(4)比例尺是尺子吗?
(5)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学生自学课本后再交流。
2、组织集体反馈,质疑自学和交流后的想法。
(1)当学生对前三个问题作了回答之后,这时教师追问:缩小比例尺或放大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上的地图想一想。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它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说明了什么?
师:也就是实际有多少千米?
师:如果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那么实际就是几千米?
(2)师出示第二幅北京市的地图,这幅地图上比例尺又是怎样表示的?(学生通过观察线段比例尺说出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了实际的50千米)
师追问: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画在地图上应该是几厘米?
(3)教师出示一幅扩大比例尺2:1,这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实际长是4厘米,画在这张地图上要画几厘米?
(4)如果把一个扩大比例尺3:1写成1:3,把缩小比例尺1:3000000写成3000000:1,行吗?
3、探讨比例尺和尺子的关系。
谁来说一说比例尺是尺子吗?大家认为不一样在哪里?有关系又有怎样的关系?
师: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这个比又好像是一把尺子,用它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
4、探讨比例尺与比例的关系。
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教师提出比例尺是一个比,而我们学过的比例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如果告诉你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在这幅图上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则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如果测得这幅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呢?
教师随手写下3:90000=1:30000,5:150000=1:30000
师:图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都等于比例尺。当比例尺一定时,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了什么关系?
(三)、逐层练习,巩固新知。
1、在一张地图上,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而这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2、有一个手机零件,实际长是9毫米,画在地图上是9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长方形教室的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算出这个长方形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请算出这个长方形教室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
(四)、回顾新知,小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例尺教案 15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例如: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的.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这是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教学例4,让学生读题,指回答:“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做什么?”“图上距离知道吗?实际距离也知道吗?各是多少?”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化简这个比。小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图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教师强调:
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2)教学例5
出示例5: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订正后再回忆一下解答过程。
(2)巩固练习
做第50页上的“做一做”
(3)教学例6
出示例6:指名题并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求什么。
然后让学生求X的值,并说出求解过程。
三、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创意作业:
同学们各选一样东西,把它缩小画在纸上,并计算出你所用的比例尺。看看哪个同学画的最准确?大家努力啊。
反思
【比例尺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比例尺教案09-12
比例尺教案02-17
认识比例尺说课稿04-02
《比例尺》教学反思04-22
比例尺的应用说课稿05-27
《比例尺的应用》说课稿01-04
比例尺教学反思02-19
《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02-19
教学比例尺教学反思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