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花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桂花雨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
(2)揣摩文本语言,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桂花“香”
(2)想象课文情景,体验摇花“乐”。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的话,感悟思乡“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桂花雨是琦君88岁时写的,她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写呢?
2、你在完成学案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呢?
二、交流展示、汇报成果
1.组内交流对于学案三个问题的探究结果。
(1)桂花真香呀,你闻到了它的香味了吗?从文中的哪些语句“闻”到的呢?
(2)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更让作者难忘,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4自然段,谈一谈你的阅读感受。
(3)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说“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
①组长带领全组同学逐一落实学案的完成情况,对组内同学在完成学案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尽量使问题在组内解决。
②由组长按“全员参与”原则和个人自学情况确定本组展示代表。
2.集体交流。(学生板书、展示、交流发言、质疑、互动)。
(1)出示展示的要求:
①交流展示的同学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板书书写要规范,尽可能精炼表达。
②其他同学可以主动质疑和补充。
(2)发言内容参考:
①通过小组学习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
②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讨论的?(组长是怎么组织大家交流的)
三、精讲点拨
1.筛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问题。
2.重、难点突破的方案
(1)感受桂花“香”
①自由朗读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②认真地读一读这四句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桂花香?请说出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以下的教学)
③当你读这句话时,你首先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2)体验摇花“乐”
①课件出示:摇桂花的场景
②师:让我们一起和小琦君来摇桂花吧,享受那一份摇花乐吧,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③师生合作说话: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摇啊摇,我仿佛到...
④补充句子练习:我闻到了:啊,好香的雨呀,它香了————它香了——香了————它香进————————————
⑤抓住“喊”字,指导朗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采访:假如你是小琦君,你看你脸上汗腾腾的,你累吗?你怎么还那么开心吗?
⑥体会想摇桂花的急切
师生、生生分别扮演“我”和母亲,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
(3)感悟思乡“情”
①许多年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吗?
②仿照这句话,再说一句.母亲还会说:“ ”(温馨提示:外地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
③从母亲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互动探究
(1)桂花雨是琦君88岁时写的,她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事情呢?
提供材料支撑:一生漂泊的琦君,这辈子最喜欢写的就是故乡的人和事。她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写道:(课件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故土,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这份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眷恋,84岁那年,她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水涟涟。其实琦君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五、迁移应用
(1)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2)结合热爱童年、热爱家乡的主题,谈谈对课文的体会。
六、总结
月是故乡明,花是故土香,人是故乡亲,水是故乡甜。感谢琦君,用妙曼的文笔,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美妙,故乡的美丽,生活的美好。
附: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乐
桂花 香
思
桂花雨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校园的桂花开了,你用几个词语来赞美赞美它:丹桂飘香,星星点点,缕缕幽香,沁人心脾同学们对桂花的感受是这么的真切,让我们沐浴着桂花雨一起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独特感受。
二、自学课文
1、掌握两个新词。
2、自由读课文,想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试着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三、体会情感
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画出描写家乡桂花和这里桂花飘乡的句子。
2、对比理解:
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呢?
3、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我们私有的,我和母亲可以尽情地享受桂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闻花香,摇花乐,送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饼。可以说桂花已经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是母亲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在区分着桂花的香味?
四、领会表达方法
1、叙事抒情。
2、直接抒情。
五、拓展延伸
听长辈讲关于小时侯家乡生活的故事。
桂花雨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和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课堂教学应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
1、课文一开头,她就说: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2、出示:
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二、品味香气迷人
1、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2、出示句子: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每时每刻都泡在香气里,你就是琦君邻居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摇花乐
1、用心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交流。
2、出示句子: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3、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想象写话。
5、这么香,这么迷人的`桂花,我陶醉了,那父母亲呢?
6、诗:自己再读一读父亲的诗,你想说什么?
四、品味生活香浓
1、个别读第四自然段。
2、比较句子:
⑴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⑵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指导朗读。
五、感受乡愁
桂花雨教案4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桂花雨》原文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浇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尽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摇桂花”这部分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利用评读来渗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雨”的时候,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乐的事情?学生发言热烈,觉得很开心。这时学生融入课堂中间,有的还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于是我接着让学生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特别是让学生扮演作者,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桂花雨教案5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2个生字,理解“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难点: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桂花导入
你想到了什么?板书:雨,你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1、检查自读:你知道桂花什么样?课文第一小节也讲了桂花,指名读,作者怎么写桂花的?(与梅花、繁花做比较来突出桂花的香味迷人)如果让你用一组关联词来连接句子你会用?
桂花树(虽然)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但是)桂花的香气味儿真实迷人。
(三)细读体会
那么,桂花的香气到底有怎样迷人呢?哪句话最能体现桂花的香?
指名回答,桂花开得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的?(香飘十里、浸)
引导从“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体会到桂花传得范围之广,从“浸”中体会到桂花的香气之浓郁。为什么用浸,不用泡或者其他的词?
3、指名读,通过读体现出桂花香。齐读。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读沉醉在浓郁的桂花香里了但是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香吗?
4、默读第三自然段,从哪里读出了摇花乐?
(这下我可乐了)品读四五句:从“缠着母亲”“使劲地摇”“满头满身”“喊”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a、理解什么是“缠”怎样做是“缠”?b、联系下雨的情境,体会桂花落得满头满身都是。想想桂花会落在头上、身上、劲间,你会感觉怎样?联系说话的同时加深对摇花乐的体会。
引读:于是我就喊:“真像下雨啊!好香的雨啊!”这就是桂花雨。
5、享受摇花乐的还有谁?(爸爸妈妈)摇桂花给全家人带来了快乐。
引读母亲父亲的句子。
小结: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桂花丰收给作者一家人带来的
桂花雨教案6
教学目标
1.抓住“浸”、“摇”等关键字词,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和童年回忆表达感情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和阅读链接,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浸”、“摇”等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2.体会借助具体事物和童年回忆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和童年回忆表达感情的方法。
2.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童年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老师相信你们的童年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生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2.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知道琦君家乡的桂花也给她带来了许多欢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家乡,一起去感受那桂花雨带给她的欢乐!(板书课题)
(二)精读悟法,学习表达
1.感受“桂花香”。
《桂花雨》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特别感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普普通通的桂花,为什么这般让作者魂牵梦萦呢?细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批注写下来。
(1)独爱桂花。
引导学生抓住桂树与梅树的对比体会作者内心对桂花的亲切和喜爱之情。
(2)沉浸桂花香。迅速浏览课文,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桂花的香气?划出相关语句。
①对比理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为什么用“浸”不用“飘”?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中也曾用到过这个字,还记得那句话吗?(出示“……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里的“浸”字好在哪里?
“浸在桂花香里”“浸在浓雾里”中的两个“浸”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小结:“浸在浓雾里”就是浸泡、渗入,说明雾大。文中的“浸”指的是桂花的香气是无处不在的,这种香气浸入了村庄的每户人家,也浸入了每个人的心里。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生交流。师小结:一个“浸”字用得巧妙,它不仅巧妙地写出了桂花的香,而且这种香气早已不受季节的控制,它一直存在村庄之中,存在人们的生活里,存在人们的心里,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尽享“摇花乐”。
(1)桂花的可爱和持久的香气弥漫,让作者对它魂牵梦萦。其实,让作者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摇桂花。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摇花乐”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2)想象画面。
摇啊摇,纷纷扬扬的桂花落下来,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还落在了你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师读,生想象画面。
(3)交流想象,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小结:摇花对于母亲来说是件不得不做的事,而对于作者而言,却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是故乡童年生活的一种甜美记忆。作者借用桂花表达了自己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味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就是我们前两节课学到的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借物抒情。
3.体会“桂花情”。
①这桂花雨,让我们沉浸在桂花的香气之中,更让我们沉浸在浓浓的乡情和无尽的欢乐中。来到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飘十里,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为什么呢?
联系“阅读链接”,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对母亲的话的理解。
②桂花的香,摇花的乐,对童年的怀念……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三)整合阅读《生灵有情》P49《春酒》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生活片段?为每个片段拟个小标题,说说春酒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2.文中哪几处写出了“我”对春酒的喜爱之情?划出相关句子。
3.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桂花雨
感受桂花香浸
尽享摇花乐摇
体会桂花情
一缕浓香飘十里
一抹乡愁刻心间
桂花雨教案7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实物:一小罐子桂花 课堂精彩评语若干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摇桂花 收桂花
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作者十分地喜爱桂花以及作者由桂花的原因。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对桂花香的喜爱。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摇花乐”
过渡:是呀!这么芳香馥郁的桂花要是被风雨吹打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摇桂花的?她的心情怎样?
1教师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同时课件出示桂花图
2同学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读懂了的句子用笔画出来
3句子一:讨论交流学生自己读懂的句子一
句子一:“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摇不下来的。
A:你读懂了哪些句子?(摇桂花前,作者的心情很急切)
学生自己说说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心情的急切?
理解:老是 缠着
问什么?怎么问?急切么?
我们来看这句话,它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疑问句用感叹号,是不是作者用错了?
那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谁来试着问一问?
感到急切了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急切之情。
B:母亲怎么说的?大家轻声读一读母亲的话,揣摩一下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有点烦又有点耐心)
母亲怎么会有点烦,但又很耐心的呢?
小组自由练读扮演母亲和我的对话,再抽小组赛读
想想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如何呢?(无可奈何,更加急切)
C:“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看到桂花成熟时,想摇的心情自然迫切。那母亲对“摇桂花”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你还读懂了什么句子?
理解:赶紧 吩咐(也是急切的,时时关注着天气变化,怕风雨吹打下来桂花)
那这一句应该怎么读?(语速要快,读出急切之情)
你来读这句子,读出急切之情。
4句子二:“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A:你还读懂了哪些句子?(学生读句子,说说读懂了摇花时的快乐)
B:能不能读一读这些句子?听出快乐来了么?读得真好,教师评语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通过动作来写摇桂花的快乐)不仅读得好,而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C:你能读得时候加上一点动作么?来试着读读
5句子三:“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我使劲地摇桂花树,桂花怎么样呢?出示桂花下落的课件,请学生观看
B: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具体从哪儿感受到的?理解 纷纷 满头满身
(读懂了桂花雨,桂花雨指的就是桂花落下时像雨一样,很多,很密,又很轻)
C:想想你就站在这桂花树下,如果纷纷落下的桂花像雨的话,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呢?(春天毛毛细雨,蒙蒙细雨,嘀嗒小雨,斜风细雨,轻轻柔柔的,落在头发上,落在脸上,落在手心里,非常舒服。)
这样的细雨落在身上,头上,手心里,感觉怎么样呢?
教师实物演示:洒落桂花在学生头上身上……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桂花)
此问转载
D:读好这部分要注意些什么?(要喊起来,只有喊才能体现作者特别快乐)
你来喊一喊?比赛朗读!小组比赛朗读 男女生比赛朗读。全体起立,加上动作一起,学生读书读得一浪高过一浪,教学亮点 实物再演示下桂花雨的样子
E: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摇花时的乐
6、句子四:“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入梦甜”
A:你还读懂了哪些地方?(桂花给父母亲也带来了欢乐)
具体说说哪些地方体会到桂花给父母亲也带来了欢乐?(洗净 点上檀香 口占一绝)
B:谁来读一下父亲的这首诗?从父亲的诗中你读懂了什么?(父亲情趣高雅,)课件显示父亲的诗,再读父亲的诗作
7、有感情地配乐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收桂花乐”
过渡:桂花摇落以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呢?
1师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桂花给家乡人带来了快乐)
3课件显示画面和句子: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一派人和年丰的景象,喜气洋洋)
联系学生实际谈谈桂花的香桂花给我们还来的好处和乐趣。
(联系走在校园里, 学校对面开了个金票子王店,就有桂花的芳香)
读读这句话
4出示课件落桂花,有声音练习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体会母亲和我对家乡对童年的`爱
1师生接读,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常常说,学生接读——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
2同学们读读看,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里的“外地的桂花再香”,是否仅仅说的是桂花的香味?“家乡的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否仅仅说的是家乡的金桂?其中有什么含义?
3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话么?如:外地的环境好,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生活过得真舒适,母亲又会怎么说?
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动笔写写母亲可能会说的话 出示课件怀念音乐
学生写作 指名两学生上去写话
集体交流,板书 怀念家乡
4所以母亲的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5不仅如此,连长大的我也常常想起儿时的摇花乐,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读后,你读懂了什么?(怀念童年生活、怀念家乡)
童年虽然逝去了,但是儿时的摇花乐却在作者的心里久久地回荡,让她如此得难忘。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作者对童年对家乡的怀念热爱之情读出来。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桂花)
此问转载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小结板书
2作业: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写篇周记,感受一下我们童年生活的乐趣。
板书设计:
摇桂花
11桂花雨 怀念童年和家乡
收桂
桂花雨教案8
教学要求
l .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甩想感情。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说
出来给大家听一听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题26.桂花雨)
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请你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
生:挂花香。古有名句: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生:挂花花朵小,颜色白,于中秋节前后开放。(挂图)
生:桂花可酿酒,可做糕点。
二、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三、汇报自学情况。
1.解决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浸:指用水泡某种物体。文中指周围的人们都沉在桂花香的包围之中。
2.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3.课文讲的是作右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
4.“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可以引导
学生引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
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四、朗读课文.标出描写小时候摇桂花的部分,并展开学习。
1. 描写小时候摇桂花的内容是:2—6自然段。
2.自由读2—6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并结合进行朗读指导。
(1)第2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丁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小、香。这一段中的省略号用法是许多花,不一一列举,可引导学生说一、二种花名来补充。
(2)第3白然段写了桂花开时,正好是台风季节,母亲总是担心台风来破坏桂花。同时.还交待了桂花收回来是为了送给邻居做糕饼。
(3)第4自然段写了桂花的香以及应当“摇”的原因。学习这一段时可让学生闭眼想象挂花的香。
(4)第5自然段写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朗读时注意读出作者的.两句话的语气。
a.“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迫不及待。
b.“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看图,闭眼想像“桂花雨”)
(5)第6自然段写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导学生说一说与校花有关的物品。)
3.感情朗读2—6自然段。
五、根据提示,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1.交待桂花盛开在中秋节前后。
2.作者回忆故乡的桂花及小时候摇桂花的事。
3.作者在杭州赏花时,母亲总是夸自己家乡的桂花。
本文分二段可以这样分:①/②一⑥/⑦、⑧/
六、齐读全文。找出点明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摇花乐”是指的在作者眼里,摇桂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2.模仿写句,启发学生回忆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
听到......我总会想起......还有......。
七、 小结。
课文以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情,读来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美丽的桂花雨。(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6* 桂花雨
摇花乐 思乡浓
桂花雨教案9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要求: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溢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
考虑:
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这局部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自身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结合同学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
4、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带感情读课文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桂花雨教案10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练习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经历过有趣的事吗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
1,投影出示:
(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指导。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梳理,有些能交给学生自学或讨论的,放手让学生自学;有些要在下节课中解决的,可让学生在读中先自主体会。
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准字音。
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经历的趣事
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
学生依据投影出示的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倡默读),思考问题,并在书上作标注。
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课题用"桂花雨"是因为摇桂花时,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2)这篇课文主要回忆了小时候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
(3)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词语。
1,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长句子。
2,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重在正音。
1,练习描红。
自由提问,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桂花雨教案1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母亲的言语及两地桂花的对比,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3 通过文中母亲的形象以及拓展的阅读材料,初步了解琦君的相关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 自制课件
2 搜集琦君资料及有关母亲的散文
3 轻音乐《夜的钢琴曲》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互动,在不同语境中让学生体会“花”的不同含义。
二 看树
从预习中,你了解到这是一株怎样的桂花树?(树笨、花形小)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预习为切入点,整体感知桂花树的树形笨、花形小的特点,欲扬先抑,同时侧面告知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三 闻香
1桂花树并不好看,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呢?(香)默读课文,你从哪里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2学生默读、批注
3 全班分享交流
课件出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引导学生揣摩“浸”字,感受桂花香。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桂花香味的浓郁,为摇花产生的快乐做铺垫,更让学生建构对家乡桂花的亲切感。
四 摇花
课件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 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琦君?
2 转变角色,将自己化身成琦君,会怎么喊这句话:
我( )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设计意图】转变角色,游戏扮演,将自己想象成琦君,体会摇花的快乐,感悟家乡桂花的别样美,情境中将朗读与揣摩提示语融为一体,增强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言语图式。
五 悟情
1 家乡的桂花雨美吗?可是,有一个地方,每年的金秋时节也会有桂花雨,但是这里的桂花雨是不需要摇的, 每当秋风习习之时,满树的桂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美得过分!这个地方就是杭州!
课件出示: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从字面上看,你觉得哪里的桂花更美?
2 播放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图片,在《夜的钢琴曲》的配乐中介绍满觉陇的桂花。
3 可是母亲却说:
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为什么这么说?试着写一写母亲说这句话的原因:
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因为 。”
4 学生练笔,全班交流分享。
是啊!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浓。难怪琦君会说:
课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设计意图】异彩纷呈的杭州桂花图,冲击学生建构的对家乡桂花的亲切感,以形成强烈的情感错位,进而突显再美的桂花,再绚丽的风景,都无法动摇家乡桂花在母亲及作者心中的位置。在练笔中深化家乡的桂花所融入的浓浓乡思,以写促悟,内化意蕴。
六 追忆
1 学习到这里,你感觉琦君度过了一个怎样的童年?
2 简介琦君身世。
【设计意图】从文本中感受到琦君开心快乐的童年,与不幸的身世形成鲜明对比,产生认知失衡,激发阅读期待。
3 当你知道琦君从小就失去亲生父母,你会觉得琦君……?(生:难过、痛苦、悲哀……)但是从课文中我们却看不到她的难过痛苦,这要归功于一个人,就是她的养母,那么,我们一定要认识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出示:“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 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4 拓展阅读资料《粽子里的乡愁》和《春酒》中关于母亲的片断,让学生体会感悟母亲的形象。
师:正是这样一位有着佛心般的母亲,对琦君千般呵护百般疼爱,让琦君从小就被浓浓的爱包围着,使得琦君长大后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思念家乡的一点一滴、一花一木,想起深爱着她的母亲,正如这中秋节前后盛开的桂花一样,一起读:
课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琦君的散文《桂花雨》,这篇散文就收录在她的一本散文集里,名字也叫《桂花雨》,大家若想深入地了解琦君,感悟琦君,以后可以读一读琦君的著作,下课!
【设计意图】阅读琦君的不同文章中有关母亲的片断,不断丰富母亲的形象,找寻作者思念家乡的根源。在不断的品评中让学生亲近琦君、亲近文学、亲近经典,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阅读拓宽空间。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琦君
看树 笨、小
情 闻花 香
摇花 乐
桂花雨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以“桂花”为线索,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故乡的桂花和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赏析文本的能力,再加上本组课文前两篇文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在这篇独立阅读课文中,学生对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能感受,也能领悟
三、设计思想
文章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作者与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课设计与研究的重点。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文本中的桂花香、摇花乐
3、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教学中我采用“读——赏——悟”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加以辅助,使教学更直观。
(1)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2)赏:赏读文中优美的句子,积累内化。尤其是抓住描写桂花香味的句子中的“浸”字,以及摇桂花时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来品析。
(3)悟:抓住母亲的话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七、课前准备
自制幻灯片
八、教学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很多女作家,也欣赏了她们优美的篇章,比如林海音的《窃读记》、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名女作家——琦君。(课件展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听录音,注意纠正文中没读对的字词。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4、自由朗读,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在阅读中,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出作者对桂花有着怎样的情感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喜欢
6、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桂花香、摇花乐)
三、品读课文
(一)、在文中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抓住“浸”分析
(二)、享受摇花乐
1、在文中找出摇桂花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句中一系列动作的词,感受摇花的乐。
3、看到这纷纷下落的桂花,作者情不自禁的喊了起来,(课件展示)你想喊吗?你想怎么喊?喊给大家听听。
四、悟情
因为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所以作者喜欢,因为摇桂花太使人感到快乐了,所以作者喜欢。正是因为对桂花的喜爱,才使得作者上了中学,全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还忘不了要去欣赏桂花,并且还要给母亲带回一大袋,满以为母亲会赞美桂花的香味,可是母亲却说(课件展示)难道真的是这里(杭州)的桂花不香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是呀,不是因为这里的桂花不香,而是因为家乡的桂花充盈了母亲的生活,倾注了母亲的情感,母亲不是用鼻子闻桂花,而是用情感看桂花。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情感让母亲觉得家乡的桂花香些呢?(思念家乡)
母亲的这句话也让作者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童年的桂花香,想起童年的摇花乐。(课件展示)
同学们,作者母亲的这句话,也让老师想起了一句古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呀,对于一个远离故土,在外漂泊的人来说,家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哪怕是那一片飘浮的云彩,都可以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请欣赏《故乡的云》
小结:那一声声“归来吧”是故乡对游子的深情呼唤,也是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念,课文中,作者通过回忆小时候故乡的桂花和摇桂花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学们,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什么让你魂牵梦绕吗?是童年的小摇车,还是隔壁家的杨桃树?请仔细想想,写一篇短文给老师。
板书设计: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乡
摇花乐
课后反思:
《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教授本节课后,我有如下感想:
一、精心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我就在“最迷人”等字眼上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是通过对比其他的花,来表现桂花的“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我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导学生读出快乐
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的亮点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我和学生同摇同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喊摇花时的句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
三、指导学生读出真情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在学习这两段的时候,我一开始就拎出来,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母亲的这句话也让作者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童年的桂花香,想起童年的摇花乐。(课件展示)
同学们,作者母亲的这句话,也让老师想起了一句古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呀,对于一个远离故土,在外漂泊的人来说,家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哪怕是那一片飘浮的云彩,都可以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请欣赏《故乡的云》
小结:那一声声“归来吧”是故乡对游子的深情呼唤,也是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念,课文中,作者通过回忆小时候故乡的桂花和摇桂花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学们,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什么让你魂牵梦绕吗?是童年的小摇车,还是隔壁家的杨桃树?请仔细想想,写一篇短文给老师。
板书设计: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乡
摇花乐
桂花雨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文中心句的阅读感受。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并校对。
新鲜尤其糕饼沉浸
即时拣
2、师生谈话: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摇桂花)摇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段童年趣事,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琦君奶奶一起走进童年去感受一下吧。
二、感受“摇花乐”
1、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小琦君摇花里的心情如何?从哪里感受出来的?可以做做记号,在书边写下来。(乐)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师生对读)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个别读,齐读)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我就喊。
3、齐读,读出快乐。师:想看桂花雨吗?(出示课件)师配乐诵读:桂花雨纷纷落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一根发丝;落在我的鼻尖上,落在我的衣领上,落在我的小脚丫上。不一会儿,就落得我满头满身的了。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说。
4、师:难怪小琦君会情不自禁地喊:(出示)让我们也来喊一喊吧!(多人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5、这一喊,喊出了陶醉,喊出了惊喜,喊出了快乐!沐浴着这纷纷飘落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花香,感受到快乐的仅仅是我吗?还有谁?引读:母亲——父亲——(出示诗句,指导理解、读)
三、品味桂花香
1、多么让人难忘的快乐呀,多么令人沉醉的桂花香啊!课文还有许多处都写到了桂花香,请同学们赶快找出来,在下面划上横线。
2、交流,指导品词析句:
(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带着这样的香我们一起读——(齐读句子)
四、感悟思乡情
1、正因如此,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母亲总是说(出示)
真的是所有的桂花都没有家乡的桂花香吗?
生自由发言。
2、是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出示诗句,集体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3、配乐,引读中心句:
师:当年,母亲触摸着故乡的桂花说——(生读)
每当我捧一大袋桂花回家,母亲总是说——
每年丹桂飘香,母亲总是说——
当八十多岁的琦君奶奶回到家乡,仿佛听到母亲在说——
4、引读最后一段:每到这时,——
5、结课:悠悠桂花雨,浓浓思乡情,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我们心间,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琦君奶奶被称为台湾的冰心,在她的作品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文字,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找她的作品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背父亲吟诵的小诗。
2、课后读一读琦君的作品,做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桂花雨教案14
一、教学内容:
《桂花雨》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涵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谁能用一两个字说说桂花的特点?(香、小等)(板书:桂花香)
2、谁能用一个俗语说说桂花有多香?(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3、桂花这么香,同学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想闻一闻、想摸一摸、想……)那么作者是怎样做的?(摇桂花)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大家自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看边画出表现作者一家人摇花乐趣的语句(学生自主学习)
讨论交流:
1、“我”是怎样催促母亲摇桂花的?(出示课件:“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2、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缠着母亲问呢?(请三位学生读出不同的语调。)
3、作者老是缠着母亲摇桂花,但是母亲却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课件中的语句。)
4、母亲终于答应摇桂花啦!“我”是怎样做的?(出示课件: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板书:摇桂花)
5、哪些语句最能表现“我”摇桂花时的欢乐之情?(出示课件: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板书:摇花乐)你来喊一喊,好吗?(请三位学生喊)
6、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出示课件:播放动画的桂花飘落的情景)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我”摇桂花时的欢乐的语句。
7、桂花摇下来了,父母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课件: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甜。”)
8、父亲的这首诗写出了我们一家人摇桂花的欢乐之情,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出示课件: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指名读诗。)
小结:摇桂花是我们大家的大事,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也寄托了我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使我们一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表现作者一家人摇花乐趣的语句。(引读摇花乐趣的语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摇桂花的乐趣对于我来说是无穷的,桂花摇下来了,我们大家还在做什么?请全体女生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学生小组讨论。(板书: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
3、我们全家人是这样做的`,那么村子里的人又是怎样的?你从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出示课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请全体男生把它读一读,从“沉浸”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桂花给家乡人带来的欢乐。)
4、这种事情在作者的家乡是一种风俗,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没有什么风俗呢?(请一两位学生说一说)
5、全村的人都在享受着桂花带来的丰收和喜悦。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再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几十年过去了,摇桂花的乐趣还深深地铭刻在“我”和“我们”一家人的心里,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指名朗读)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作者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
3、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课件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指名读)
4、母亲说的这句话,体现了她怎样的感情?(母亲的思乡情)
5、我们也带着思乡之情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6、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因为它带给我的是童年时代的无限乐趣和离开家乡后的无尽乡愁。(出示课件:欣赏余光中的诗《乡愁》)
(四)总结全文。
1、童年是多么的美好,那一幕幕回忆都将永驻我们心间。当桂花雨从桂花树上被摇下来时,花雨缤纷,飘坠如雨丝,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快乐的镜头。下面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同学们,让我们也把桂花雨和童年的快乐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五)板书设计:
桂花雨
桂花香
摇桂花
晒桂花
摇花乐
思乡情
藏桂花
食桂花
桂花雨教案15
一、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题、读题)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
2、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⑴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⑵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⑶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2、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引导学生引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自读课文,读出精彩
1、找出描写“我”小时侯摇桂花的部分,并开展学习:
第2~6自然段:
⑴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 进行朗读指导:
指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你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让学生充分参与)
⑶ 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了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引导学生说出一、两种花名来补充。
⑷ 第三自然段写了桂花开时,正好是台风季节,母亲总是担心台风来破坏桂花。同时,还交代了桂花收回来是为了送给邻居做糕点。
⑸ 第四自然段写了桂花的香以及应当“摇”的原因:
学习时让学生闭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 第五自然段写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
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朗读时注意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
①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迫不及待
②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
感悟形象:
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再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
⑺ 第六自然段写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对桂花的认识)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让学生读出作者对“摇花乐”的怀念。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⑴ “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
⑵ “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① “摇花乐”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摇桂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② 模仿写句,启发学生回忆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
听到_____,我总会想起______,还有______。
五、回归整体,交流感受
1、师:课文以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情,读来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美丽的桂花雨。(配乐朗读全文)
2、交流阅读感受,联系古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
【桂花雨教案】相关文章:
桂花雨教案02-20
《桂花雨》教案01-18
桂花雨教案04-11
《桂花雨》教案优秀10-25
《桂花雨》教案【荐】10-06
(热门)桂花雨教案11-20
《桂花雨》教案精选15篇08-05
《桂花雨》教案(精选15篇)11-01
《桂花雨》教案精选【15篇】07-14
《桂花雨》教案(15篇)02-21